拉羅歇爾(La Rochelle)散步地圖(一) - 德國

Ingrid avatar
By Ingrid
at 2020-11-25T14:22

Table of Contents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9463542

第一站:拉羅歇爾城站

  火車站是我們遊覽一座城市的起點。

  夏朗德省許多車站既華麗又雄偉,抵達城市的那一刻起,便被這城市之旅的第一站給
深深吸引。

  目前所見的拉羅歇爾城站(Gare de La Rochelle-Ville)建築於1922年完工,由建
築師皮耶‧埃斯奎(Pierre Esquié)設計。他亦是設計羅什福爾車站(見此篇)的建築
師,兩車站有許多類似之處,可細細品味。

  再過兩年,它又將成為法國另一座「百年車站」。

  45公尺高的鐘樓是整個建築最醒目的所在,亦是鄰近區域的地標。

  車站前方的皮耶‧塞馬德廣場(Place Pierre-Semard),紀念著領導法國鐵路工會
的塞馬德,他於1942年被德國人槍決。法國各地可見許多馬路、林蔭大道和廣場都以他為
名。

  站在站前廣場上,轉身觀賞火車站的立面,這才記起我們初到羅什福爾時,JY對著火
車站說出:「夏朗德的車站啊!」,話中包含了多少讚嘆。

  往後,我們遊歷了更多夏朗德的城鎮,皆不似羅什福爾和拉羅歇爾車站般令人流連駐
足。

  才知道遇到如此值得多看一眼的火車站,原來是一種機遇。

--

第二站: ①舊港

  從火車站走到舊港(Vieux-Port) 10分鐘以內可以抵達,沿途我都保持在十分奮亢
的狀態。

  終於見到拉羅歇舊港的那一刻,我忍不住激動的大叫:「我終於來了!」

  明明天空是如此清澈的藍,卻彷彿見到身著鎧甲、披上紅袍的黎希留,在風雨中調度
兵力、攻城進軍。

  望著港口,久久無法言語。

  竟有種泫然欲泣的衝動。

  JY隨即拿出剛在路邊熟食店外帶的三明治,坐在舊港旁的綠地開始啃食,完全不想理
會兩眼直瞪著港口、沉浸在內心小劇場的老婆。

  待我回神過來時,嘴裡的食物才開始有了滋味。

  圍繞舊港而立的塔樓有三座,鎖鏈塔(Tour de la Chaîne)和聖尼古拉塔(Tour
Saint-Nicolas)扼守港口最狹處的兩側,燈籠塔(Tour de la Lanterne)則鎮戍於外港
北岸。

  每座塔樓皆可購票參觀,但我們無心在這麼好的天氣走進任何一座,我們想多花時間
將足跡遍布城市的每一角落。

  即便我們知道,這座迷人的城市花上三天也不夠。

  與馬賽舊港(見此篇)相似,拉羅歇爾的舊港是整座城市觀光人氣最盛的地方,旅人
或駐足合影留念、或欣賞旖旎風光,總是讓人來了不想走,離時又頻頻回首。

  這座港口是拉羅歇爾現存最古老的港口,歷史可追溯至12世紀。

  根據史冊記載,拉羅歇爾最原始的港口位於拉豐河(Lafond,今已不復見,僅被保留
於地名)的河道上,且相較於今日的舊港,深入內陸許多,約是今日凡爾登廣場(Place
de la Verdun)的位置。

  彼時,港口的出入由一塔樓(即今日燈籠塔的位置,該址於12世紀便有塔樓存在)控
制,並附有燈塔的功能;由沃克萊爾城堡(Château Vauclair,位於今日的凡爾登廣場
,已不復存)鎮守。

  然而,此港口泥沙淤積嚴重,船隻吃水不易,新港口的興建勢在必行。

  今日我們稱之為「舊港」的港口,便是在13世紀修築的新港。

  這座港口見證了許多戰爭,更在黑奴貿易盛行的世代中執行447次遠航、16萬名黑奴
運離他鄉,是法國第二大黑奴貿易港,僅次於南特(Naites)。

  我記起參觀加納(Ghana)海岸角城堡(Cape Coast Castle,見此篇)黑奴囚室的經
驗,一股從胃中上衝的酸液,讓我眉頭深鎖、揪心不已。

  那天,陰鬱暗沉的天空,像極了我的心情。

  而這天,天藍得使無病呻吟的人找不到發洩的理由,或許腦袋不該圍著沉重的議題打
轉。

  JY似乎看出我的若有所思,我告訴他剛剛想到的事,他笑著回應:「這些事,都寫進
歷史了,無論好壞。」

  「因此,我們學會反省。」

--

第三站:②大鐘門

  大鐘門(Grosse Horloge)屹立於舊港旁,是進入舊城區最重要的入口。

  我們在大鐘門前站了好一會兒,總覺得似曾相識,好像在哪裡見過它。

  啊!是幾週前在波爾多(Bordeaux,見此篇)的凱約門(Porte Cailhau)!

  這方空間,的確與凱約門前的宮殿廣場(Place du Palais)有幾分相似,不過由於
臨近港邊,寬廣的腹地能容納得下更多的人潮和餐廳的露天座位,氣氛顯得更為悠閒。

--

第四站:小板凳廣場

  一進城,便有滿櫃的甜食招呼我們。

  這些甜點看起來真是太誘人了,無奈我們才剛填飽肚子,下午茶時間也還沒到,只得
匆匆走過,以眼不見為淨作為消極的抵抗。

  走出了民宅夾道的陰暗巷弄,突如其來的陽光射入眼中,待習慣了這般光線後,視線
才從花白轉為清晰。

  在這一方小巧的廣場中央,是本地畫家歐仁·弗羅芒坦(Eugène Fromentin)的半
身像,一旁有尊阿拉伯騎兵雕像。

  仔細閱讀雕像下方的說明文字,弗羅芒坦為19世紀法國藝術「東方主義(
Orientalism)」的代表畫家之一。

  在一次遊歷北非後,弗羅芒坦開始以「東方主義」為題創作。

  對於弗羅芒坦而言,所謂的「東方」,大抵便是阿拉伯人的國度。

  可想而知, 那時候所謂的「東方」摻雜了許多悖離事實的想像。

  廣場的名稱很有趣,稱作「小板凳廣場(Place des Petits-Bancs)」,因為實在是
太好奇了,上網一查發現,竟和「銀行(banque)」字源有關!

  銀行的字源來自義大利語的「banca」,指的是銀行人員充當櫃檯的小板凳。中世紀
時,銀行人員會將記載交易的表單放在盒子中,以小板凳為櫃檯,在露天廣場上工作。

  因此這裡的「banc」雖然是板凳,但卻是中世紀銀行人員工作時所使用的活動桌。

  拉羅歇爾舊時的證券交易,就是在這裡進行的!

  仔細一瞧,四周建築的確有間銀行呢!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

第五站:聖殿騎士團封地

  接下來的路線有些複雜,本來想隨便走走,沒想到子台堅持要依照地圖上的建議路線
走。

  後來發現他的堅持是對的。

  我們看著地圖研究了半天,先是沿著聖殿路(Rue du Temple)向東走,再轉進聖殿
騎士路(Rue des Templiers),第一個岔路(路名為「Cour du Temple」,「Cour」有
死胡同之意)左轉後,本來以為是死路一條,結果卻別有洞天!

  一座精緻的拱門出現在此,地圖擺明了要我們穿過拱門向北走!

  來到一棟別墅前,地上的馬爾他十字(Croix de Malte)說明了這裡是曾經是聖殿騎
士的封地(Commanderie Templière)。

  此時,遲頓的我才恍然大悟!

  沿途的路名(Rue du Temple、Rue des Templiers、Cour du Temple和Cour de la
Commanderie)已經明示著,這塊區域曾經是聖殿騎士的封地!

  別墅門口有塊解說牌,一旁也有導遊對著團員解說歷史,不過有趣的是,地圖上完全
沒有任何標示。

  接下來的路,更為神奇。

  我們得穿過一座封頂長廊,上頭的天花板還是木製的,子台興奮的說:「好像在冒險
哦!」

--

第七站:⑥證券交易所

  從長廊出走來,便是拉歇爾爾舊城區的最長也最美的道路。

  這條筆直的道路貫穿舊城,縱使它的名稱從宮殿路(Rue du Palais)、紹德里耶路
(Rue Chaudrier)到阿爾貝一世路(Rue Albert 1er),但其實都是同一條道路,南起
大鐘門,北至太子門(Porte Dauphine)。

  證券交易所(Hôtel de la Bourse)、法院、聖路易主教座堂和和平咖啡館全位於
這條大動脈上。

  眼前的建築是該市1760年至2002年的商會總部(1719創立)和商事法庭(1565創立)
,18世紀的建築,由建築師皮耶‧越(Pierre Hué)設計,比例完美精準、線條簡潔和
諧,十分純粹的路易十六風格(Style Louis XVI)。

  彼時,證券交易主要在小板凳廣場及韋第耶爾路(Rue Verdière)之間的露天廣場
進行。

  目前,僅作為商事法庭之用,中庭開放給民眾參觀。

  大熱天的,許多人躲進陰涼的騎樓下歇息,或閱讀、或聊天,氣氛十分悠閒放鬆。

  我們也在這裡休息一會,細細品味鑿刻於牆上的浮雕,以及那幾乎完美的建築比例。

--

第八站:阿德米候路

  看著地圖上迂迴成S型的路線,雖然不明就理,但有了上回的經驗後,我們仍是乖乖
的照著建議路線走。

  先是穿過宮殿路精彩無比的騎樓,遇到歐仁·弗羅芒坦路(Rue Eugène Fromentin
)後左轉,緊接著左轉進行阿德米候路(Rue Admyrauld),續行幾公尺後右轉進入拉斯
托廣場(Square Rasteau),遇勒斯卡勒路(Rue de l'Escale)右轉。

  首先,宮殿路、紹德里耶路、杜帕蒂路(Rue Dupaty)與歐仁‧弗羅芒坦路交會的十
字路口,分別有兩座歷史建築。

  東南角是座16世紀的半木結構建築( Maison à colombages),像是在白色外牆畫
上黑色的線條,十分引人注目。

  西北角的建築又是另一風格。

  房子所在的紹德里耶路紀念拉羅歇爾市長讓‧紹德里耶(Jean Chaudrier,1323-
1392)。

  讓‧紹德里耶為尼約勒萊桑特(Nieul-lès-Saintes)的領主、尼約勒萊桑特城堡(
Château de Nieul-lès-Saintes)的建造者,於1359年、1362年、1366年和1370年四度
擔任拉羅歇爾的市長。

  在百年戰爭期間的1372年,彼時,英軍占領扼守原始港口的沃克萊爾城堡,絕德里耶
運用機智,未發動任何戰爭便從英軍手中奪回城堡,並將英軍逐出拉羅歇爾城。

  機智過人的紹德里耶還做了一件更「聰明」的事。

  趕走英國人後,紹德里耶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把在圍城的法軍放入城中,而是要求法王
查理五世(Charles V)授予拉羅歇爾新的特權,以及他和另外24名行政官(échevin)
爵位的永久繼承權。

  建築地面層的牆上,有一塊詩人隆沙(Pierre de Ronsard,據說是該家族的後代)
寫給紹德里耶的讚美詩。 

  最吸引人之處,還是轉角的望臺(échauguette),望臺最上方,有隻小狗的石雕像
。這是1563年居住於此的市長讓‧皮諾(Jean Pineau,該市第一位新教徒市長)的寵物
狗。

  轉入阿德米候路後,發覺兩側的騎樓一點也不輸給剛剛的宮殿路。

  這條路的路名,紀念著一名出生當地的船東,並擔任商會會長的阿德米侯(Pierre
Gabriel Admyrauld),路牌並記載了他的生卒年(1819-1877)。

  網路上找不大到這位先生做過什麼豐功偉業,不過卻意外找到一些有趣的史料。

  拉羅歇爾是法國黑奴貿易的第二大港,至今,仍有許多路名以販賣黑人的船東為名。

  阿德米侯路便是一例。

  接下來要走的拉斯托廣場也是。

  雅各‧拉斯托(Jacques Rasteau)於1710年至1730年間是當地的運奴船的主要負責
人,利用黑奴貿易賺進了一大筆錢。除此之外,他還有18位子女,利用聯姻及宗教將整個
家族的成員緊密環扣,成為18世紀富有的中產階級的典範。

  這些在殖民時期賺進大把銀子的船東,不僅在活著的時候享盡榮華,死後還被人們以
這樣的方式紀念著,莫怪乎被反殖民主義者(或僅僅懂得反省的人們)抨擊、批評,要市
府在路牌下加註文字,以另一個角度來審視這段「黑歷史」。

--

第九站:⑧尼古拉‧韋內特故居

  下一站,是一位名為「韋內特故居(Maison de Nicolas Venette)」的豪宅。

  韋尼古拉‧韋內特(Nicolas Venette,1633-1698)出生於拉羅歇爾,在於波爾多
學醫,獲得醫學博士的學位後,再到巴黎深造,遊歷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最後又回
到故鄉行醫,於位於弗勒里厄街(Rue Fleuriau)的宅邸中逝世。

  韋內特最為人所知的著作並不是他的醫學相關論文,而是《夫妻關係圖解(Tableau
de l’amour conjugal)》,被認為是西方第一部關於性科學的論文。

  這本書1686年於阿姆斯特丹出版。

  也許是稍早之前(1683年),韋內特被醫學院開除,當時新校規規定新教徒不得在該
校任職,因此他才選擇對於新教徒相對寬容的地方出版他的書籍。

  當時民風保守,韋內特以化名「Salocini, Vénitien」化替真名。不過你會發現,
這個「假名」是韋內特本名字母以不同順序排列(一種稱作「易位構詞」的文字遊戲)。

  直到1903年,這本書再版33次,且被譯為英語、西班牙語、德語和荷蘭語。

  其暢銷程度,有如引人想入非非的情色小說。

  這座豪宅建於17世紀初,屋主是生於西班牙,最後放棄天主教,選在新教徒基地的拉
羅歇爾行醫的馬丁‧巴托克斯(Martin Bartox de Solchaga,1567-?)。

  而後,韋內特入住於此,不過因為後者的名氣較大,因此冠上他的姓氏。

  18世紀下半葉屋舍歸屬比約家族(Famille Billaud),該家族著名成員、雅各賓俱
樂部重要成員比約-瓦雷納(Jacques-Nicolas Billaud-Varenne)曾居住此地。  

--

第十站:⑨歐弗雷迪醫院

  韋內特路的盡頭,又是另一座歷史古蹟。

  立面上刻字宣示著它的名稱-歐弗雷迪軍醫院(Hôpital Militaire d'Auffredy)


  看完地圖上的介紹簡直嚇死我。上頭寫著:「此處第一座醫院立於1203年……」

  我的媽呀!

  13世紀耶!

  醫院是由一位歷劫歸來的船東歐弗雷迪(Alexandre Aufrédy)捐獻的,故事十分勵
志。

  這位具有冒險精神的船老闆,為了尋找珍貴的舶來品,於1196年雇用了10艘船前往北
非,沒想到好幾年過去了,竟沒有任何消息。為了還債,船東變賣所有家產,落得乞討過
日,陪伴他的只有那不離不棄的妻子佩妮爾(Pernelle)。

  歐弗雷迪常在教堂門前乞討,修女們也不吝施捨。

  就這樣,他們雖然窮得一貧如洗,卻也活了下來。

  1203年,這10艘船竟滿載象牙、黃金和寶石回來了。

  歷經人情冷暖、世事無常的他,決定信守對修女的承諾,將所有財富拿來濟貧扶弱,
於是他們興建了一座以他為名的醫院,並在醫院裡照顧患者直到去世。

  這故事真的太不真實了!

  附帶一提,為了紀念歐弗雷迪夫婦,醫院兩側的路名分別為歐弗雷迪路(Rue Aufré
dy或Rue Aufredi)和佩妮爾路(Rue Pernelle)!

--

第十一站:⑩聖巴托羅繆鐘樓

  從歐弗雷迪醫院,聖巴托羅繆鐘樓(Clocher Saint-Barthélémy)如一龐然大物,
排山倒海而來……

  不知為何,每次見到「聖巴托羅繆」,總會想起法國宗教戰爭白熱化的開場白,那場
令我倒盡胃口的聖巴托羅繆大屠殺(Massacre de la Saint-Barthélemy)。

  這座鐘樓是15世紀重建的聖巴托羅繆教堂(Église Saint-Barthélemy)僅存的部
分。

  1558年,納瓦拉國王亨利二世(Henri II)及皇后瑪格麗特(Marguerite d'Angoul
ême)的御用牧師皮耶‧戴維(Pierre David)首次在該市宣傳宗教改革的理念。1560年
,納瓦拉女王胡安娜三世(Jeanne III)宣告新教為納瓦拉國教。

  1568年,拉羅歇爾全市的天主教教堂:聖巴托羅繆教堂、庫涅聖母教堂(Église
de Notre-Dame de Cougnes)和聖救世主教堂(Église Saint-Sauveur)全被新教徒拆
除。

  為了怕被國王查理九世(Charles IX)報復,全市戒備,加固城牆,並在刻意保留的
鐘樓上加裝大炮。

  鐘樓成為瞭望臺。

  當然,拆教堂這事並不是一般老百姓想拆就拆的,老百姓的信仰是跟著統治者走的。

  拆除教堂的主事者正是拉羅歇爾市長法蘭索瓦‧朋達爾(François Pontard)!

  教堂以往會在復活節後的第一個週日(Quasimodo,英文稱為「Low Sunday」)選出
三名候選人,再由國王的代理人從中選出市長。

  法蘭索瓦‧朋達爾身為拉羅歇爾第一位教徒徒市長,當選的隔年就下令將市長選舉地
點給拆了。

  從那時起直到黎希留前來圍城,拉羅歇爾一直都是法國新教徒的最大據點。

--

第十二站:⑪亨利二世別墅

  亨利二世別墅(Maison Henri II)所在的位置有些偏離路線,不過好奇心可以殺死
好幾隻貓如我,還是繞路過去了。

  這座豪宅正是剛剛提到那位拆教堂的市長的父親雨果‧朋達爾(Huges Pontard)於
1555年下令興建的,1565年雨果因黑死病撒手人寰,將這座宅邸留給了兒子。

  縱然被稱作「亨利二世別墅」,但其實法王亨利二世或納瓦拉國王亨利二世都沒有來
過這裡。

  「亨利二世」指的是建築風格,因此又以「波迪耶的黛安別墅(Masion de Diane
de Poitiers)」稱之,波迪耶的黛安是法王亨利二世的首席情婦。

  這是一處非常值得一來的景點。

  建築物的立面以華美的浮雕裝飾,一樓和二樓的長廊分別以兩種不同的羅馬柱頭支撐
-多立克式及愛奧尼式。

  最特別的是,雖然被稱作「別墅」,但它僅僅是包著方形的樓梯塔的延伸建築。

  事實上,建築的紀念意義大過於實質居住的功能。

  中央的庭園的樹蔭下有著供人歇息的長凳,我和子台坐在那裡補充水份和熱量。

  JY不停的在長廊內走動,細細品味工匠一鑿一刻所呈現的不朽。 

--

  文章寫到這裡,發現篇幅已經非常長了,因此一刀兩斷,下篇見!

--

跟著歷史控遊法國(持續更新中)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780748

--
Tags: 德國

All Comments

羅什福爾(Rochefort)-景點篇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20-11-16T00:47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9433307   我們在羅什福爾(Rochefort)住了五個晚上。   城市的街道十分乾淨,建築勾勒繁盛的榮景。七八月的度假旺季,城市十分冷清,說 明了這裡不是個度假勝地。   羅什福爾建城的年代相對晚,17世紀才開始。 ...

6日起巴黎晚上不能再送外賣了!

Carolina Franco avatar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20-11-06T18:15
https://reurl.cc/KjvZRR 法國自10月30日二度全國“封城”近一個星期,控制疫情毫無轉機。據衛生總署署長熱羅 姆·薩洛蒙(Jerome Salomon)宣布的消息,11月4日單日確診人數達新高,為58046人, 比2日的52518人還多。薩洛蒙表示:自新冠疫情以來,法國是歐洲新增確診“ ...

走過美好年代,比亞希茲(Biarritz)

Joe avatar
By Joe
at 2020-10-23T01:02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9392822   前一晚下了整夜的雨,出門時天空還是陰的,隨時都可能再下起傾盆大雨。   許多人選擇在夏天的時候前來巴斯克地區避暑,緯度明明跟馬賽(Marseille,見此 篇)差不多,氣溫卻能低上許多,歸因於毗鄰大洋能調節 ...

Delia avatar
By Delia
at 2020-10-06T00:59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9347090   這裡是法王路易十四和西班牙公主瑪麗‧特蕾莎的大婚之地,人們來到此地,便會特 地去見那座舉行皇家婚禮的教堂以及國王和公主婚前暫居的路易十四之家和公主之家。   來不及到對岸的錫布爾走走,只能在對面的堤岸上,遠 ...

巴黎地區長租公寓房間 房客一人

Erin avatar
By Erin
at 2020-10-05T01:36
近小巴黎布隆尼 塞納河公寓長租 哈囉! 住宅區公寓房間長租尋找房客一名(女生,台灣人為主) 十月中起,即日起可約參觀。 位於小巴黎西南Boulogne-Billancourt,九號線地鐵底站附近,綠意十足適合住宅的區域(附近有數個森林與公園,可以跑步騎車) 密碼大樓的寬敞公寓內,寬敞房間採光良好。收納衣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