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氣候】失去的村落:災難記憶 - 地球科學討論
By Audriana
at 2010-05-20T17:30
at 2010-05-20T17:30
Table of Contents
台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人間氣候的前世今生‧第五講 特稿
八八風災滅村的幾個地點,根據考古研究發現都沒有史前聚落。或許古代的台灣
人便已覺得這裡不宜人居,但島上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就會重新住到祖先嘗試
失敗之後認為「不該住」的地方…
http://case.ntu.edu.tw/blog/?p=3304
↖有圖沒音樂,網誌好讀版
撰文∣高英哲
聽中研院史語所的劉益昌老師,娓娓道來考古證據訴說的千年故事,讓我想起科幻文
學大師艾西莫夫的名作《夜幕低垂》(Nightfall)。在那個有六個太陽,終年永晝的世
界裡,因為天體運行的巧合,每隔兩千零四十九年,就會陷入幾個小時的黑夜,而完全無
法想像黑夜降臨的人們,就會因此陷入瘋狂,縱火毀滅文明。
艾西莫夫虛構的這個世界,之所以無法跳脫文明毀滅的輪迴,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人
們無法從錯誤中學到教訓。故事一開始,考古學家意外挖掘出累積長達萬年之久的地層剖
面證據,發現這個世界不斷經歷極為規律的全面性毀滅,而其時間點跟毀滅方式,與時下
盛傳的末日預言,幾乎全然吻合。然而即使科學與宗教都指出了相同的事實,最終還是無
法避免大難降臨,焚燬的沈積層因此又多了一層……。
我把思緒從奇幻迷離的六陽世界,拉回到劉老師放在投影幕上的照片。那是台灣南部
西寮遺址的地層剖面圖,考古學者從地表向下挖了大約兩三公尺,像千層派一般黃白相間
、條理分明的沈積層,正在跟觀眾訴說一段輾轉反覆的故事:這裡曾有人煙,然後淹起了
大水、人走了,接著人又搬回來住,然後又淹大水、人又走了,然後人又搬回來住,然後
又淹大水,然後人終於吃夠了苦頭,走了不再搬回來,直到現在……
……在地層剖面的地表上,是一片稻田,旁邊依稀還有產業道路跟人影。人又搬回來
住了,等著下一次淹大水,在剖面上層再添個兩筆。艾西莫夫的末日寓言,似乎正在我們
這個世界醞釀著,只是規模沒有那麼有戲劇效果罷了。
雖然劉益昌老師說,考古學不是科學(理由是:考古學有很多地方借助於科學方法,
但最後如何解釋,還是因人而異),卻能告訴我們許多事情。比方說宜蘭氣候太潮濕,所
以住的人一直都不多;很早就有人居住的澎湖,兩千多年前因為乾旱,突然變得無人居住
。從考古出土的挖掘資料,可以了解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而對於十分倚賴農業存活的
人類而言,人類之於環境的關係,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被動的——人口多了就必須往生活條
件較差的生態區遷徙,降霜日超過一百日以上的山坡地養不了農業。
但是這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最近幾百年間有了劇烈的改變。人類反客為主,開
始以有意無意的方式,主動改變大自然的風貌。舉例來說,根據考古證據,台灣西南邊的
海岸線在過去幾千年來,受到沖積作用所造成的改變,一直都很穩定,但是在這幾百年間
,速率卻突然暴增,很可能是因為漢人來台後,大力開發的耕作方式,增強了沖積作用。
人類恣意改變地貌以造就繁榮,繁榮造就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使得某些人漸漸遷徙
到原本不住人的地方。而諷刺的是,正因為過度發展,使得這些原本不宜人居的地區,更
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侵襲。劉老師展示了幾張去年八八風災,受災最嚴重地區的空照圖,
並在同樣的地圖上,分別標示出受災村落,與考古證據顯示有史前聚落的地點,結果發現
幾個「滅村」的地點,根本沒有史前聚落。這意謂著什麼呢?這些地方本來就是不能住人
的,幾千年來的祖先都知道不要在那些地方落腳,但現在必然是有了什麼別的原因,或者
我們忘記了什麼事情,使得受害的村民住在那裡,也只能以那裡為家。
或許我們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前人累世的經驗,無法成為我們這一代的教訓。原住
民的海嘯與洪水傳說,就是當時受災所留下的口述記錄,而我們現在不但能夠利用考古證
據,一定程度地印證傳說裡的災禍史實,在科學利器加持下,理應能夠比前人更有能力趨
吉避凶,轉禍為福。然而從近幾年來的新聞版面看來,理論與實際之間,似乎有著不小的
差距。
劉老師對這問題的看法,簡短而明確:我們既無法回到過去的日子,也不能減少既有
的人口來減輕生存壓力,只能夠就這個不太樂觀的現狀,思索人類與環境的共生之道。在
《夜幕低垂》裡,流傳後世的末日預言有諸多模糊之處,為神秘主義提供了操弄所需的曖
昧空間,然而出土的考古資料,卻能夠為其補上許多確切細節,提醒我們做好準備。我們
既不欠神話傳說,也不缺考古資料;若我們想要拯救自己,似乎還需要些別的東西。
(作者為英國約克大學經濟學碩士)
For CASE 2010人間氣候系列演講‧風乍起,吹亂人間氣象—氣候變遷在台灣
===========================================================================
★ 我們還有三次演講,歡迎投稿演講心得!CASE需要愛地球科學的你加入~
投稿方式請看:http://tinyurl.com/2uszxqw ★
===========================================================================
人間氣候官網:http://case.ntu.edu.tw/climate/01d.htm 內有影音!
加入CASE PRESS的FACEBOOK!↘ http://tinyurl.com/2g9nmmz
===
感謝板主讓我們發文,不好意思啊!^^;;
--
人間氣候的前世今生‧第五講 特稿
八八風災滅村的幾個地點,根據考古研究發現都沒有史前聚落。或許古代的台灣
人便已覺得這裡不宜人居,但島上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就會重新住到祖先嘗試
失敗之後認為「不該住」的地方…
http://case.ntu.edu.tw/blog/?p=3304
↖有圖沒音樂,網誌好讀版
撰文∣高英哲
聽中研院史語所的劉益昌老師,娓娓道來考古證據訴說的千年故事,讓我想起科幻文
學大師艾西莫夫的名作《夜幕低垂》(Nightfall)。在那個有六個太陽,終年永晝的世
界裡,因為天體運行的巧合,每隔兩千零四十九年,就會陷入幾個小時的黑夜,而完全無
法想像黑夜降臨的人們,就會因此陷入瘋狂,縱火毀滅文明。
艾西莫夫虛構的這個世界,之所以無法跳脫文明毀滅的輪迴,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人
們無法從錯誤中學到教訓。故事一開始,考古學家意外挖掘出累積長達萬年之久的地層剖
面證據,發現這個世界不斷經歷極為規律的全面性毀滅,而其時間點跟毀滅方式,與時下
盛傳的末日預言,幾乎全然吻合。然而即使科學與宗教都指出了相同的事實,最終還是無
法避免大難降臨,焚燬的沈積層因此又多了一層……。
我把思緒從奇幻迷離的六陽世界,拉回到劉老師放在投影幕上的照片。那是台灣南部
西寮遺址的地層剖面圖,考古學者從地表向下挖了大約兩三公尺,像千層派一般黃白相間
、條理分明的沈積層,正在跟觀眾訴說一段輾轉反覆的故事:這裡曾有人煙,然後淹起了
大水、人走了,接著人又搬回來住,然後又淹大水、人又走了,然後人又搬回來住,然後
又淹大水,然後人終於吃夠了苦頭,走了不再搬回來,直到現在……
……在地層剖面的地表上,是一片稻田,旁邊依稀還有產業道路跟人影。人又搬回來
住了,等著下一次淹大水,在剖面上層再添個兩筆。艾西莫夫的末日寓言,似乎正在我們
這個世界醞釀著,只是規模沒有那麼有戲劇效果罷了。
雖然劉益昌老師說,考古學不是科學(理由是:考古學有很多地方借助於科學方法,
但最後如何解釋,還是因人而異),卻能告訴我們許多事情。比方說宜蘭氣候太潮濕,所
以住的人一直都不多;很早就有人居住的澎湖,兩千多年前因為乾旱,突然變得無人居住
。從考古出土的挖掘資料,可以了解人類與環境的互動關係,而對於十分倚賴農業存活的
人類而言,人類之於環境的關係,有很長一段時間是被動的——人口多了就必須往生活條
件較差的生態區遷徙,降霜日超過一百日以上的山坡地養不了農業。
但是這樣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最近幾百年間有了劇烈的改變。人類反客為主,開
始以有意無意的方式,主動改變大自然的風貌。舉例來說,根據考古證據,台灣西南邊的
海岸線在過去幾千年來,受到沖積作用所造成的改變,一直都很穩定,但是在這幾百年間
,速率卻突然暴增,很可能是因為漢人來台後,大力開發的耕作方式,增強了沖積作用。
人類恣意改變地貌以造就繁榮,繁榮造就人口的增加,人口增加使得某些人漸漸遷徙
到原本不住人的地方。而諷刺的是,正因為過度發展,使得這些原本不宜人居的地區,更
容易受到自然災害的侵襲。劉老師展示了幾張去年八八風災,受災最嚴重地區的空照圖,
並在同樣的地圖上,分別標示出受災村落,與考古證據顯示有史前聚落的地點,結果發現
幾個「滅村」的地點,根本沒有史前聚落。這意謂著什麼呢?這些地方本來就是不能住人
的,幾千年來的祖先都知道不要在那些地方落腳,但現在必然是有了什麼別的原因,或者
我們忘記了什麼事情,使得受害的村民住在那裡,也只能以那裡為家。
或許我們應該要問的是:為什麼前人累世的經驗,無法成為我們這一代的教訓。原住
民的海嘯與洪水傳說,就是當時受災所留下的口述記錄,而我們現在不但能夠利用考古證
據,一定程度地印證傳說裡的災禍史實,在科學利器加持下,理應能夠比前人更有能力趨
吉避凶,轉禍為福。然而從近幾年來的新聞版面看來,理論與實際之間,似乎有著不小的
差距。
劉老師對這問題的看法,簡短而明確:我們既無法回到過去的日子,也不能減少既有
的人口來減輕生存壓力,只能夠就這個不太樂觀的現狀,思索人類與環境的共生之道。在
《夜幕低垂》裡,流傳後世的末日預言有諸多模糊之處,為神秘主義提供了操弄所需的曖
昧空間,然而出土的考古資料,卻能夠為其補上許多確切細節,提醒我們做好準備。我們
既不欠神話傳說,也不缺考古資料;若我們想要拯救自己,似乎還需要些別的東西。
(作者為英國約克大學經濟學碩士)
For CASE 2010人間氣候系列演講‧風乍起,吹亂人間氣象—氣候變遷在台灣
===========================================================================
★ 我們還有三次演講,歡迎投稿演講心得!CASE需要愛地球科學的你加入~
投稿方式請看:http://tinyurl.com/2uszxqw ★
===========================================================================
人間氣候官網:http://case.ntu.edu.tw/climate/01d.htm 內有影音!
加入CASE PRESS的FACEBOOK!↘ http://tinyurl.com/2g9nmmz
===
感謝板主讓我們發文,不好意思啊!^^;;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By Bennie
at 2010-05-21T21:40
at 2010-05-21T21:40
Related Posts
關於台灣的岩石一題
By Eartha
at 2010-05-19T21:58
at 2010-05-19T21:58
烏腳病成因 國際專家「砷」入研討
By Rosalind
at 2010-05-19T19:53
at 2010-05-19T19:53
世界第2深湖 水溫達千年最高
By Skylar Davis
at 2010-05-18T12:17
at 2010-05-18T12:17
冰島4火山蠢動 恐影響歐洲空運數十年
By Kama
at 2010-05-17T12:53
at 2010-05-17T12:53
汶川大地震屆滿兩年 成大地科系劉正千教授團隊解析最新遙測
By Isabella
at 2010-05-15T01:39
at 2010-05-15T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