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領移民追逐日本夢 - 日本
By Jack
at 2008-01-01T22:10
at 2008-01-01T22:10
Table of Contents
由於日本理工科人才減少
大量高科技研究的技術職位被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佔據
中國留學生畢業後,也有很大部分開始進入日本大學任教
日本學術界、產業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中國白領移民追逐日本夢
http://news.163.com/07/1219/14/4036RMSS00011SM9.html
今天,中日兩國都成為經濟強國,它們的未來難以避免地連結在一起。具備兩種語言技
能和跨國學位,日本的中國移民新階級正泰然自若地受益於東亞的新現實。
中國移民正在搭建一座橋樑
吳東東(音譯,下同)急需學習日語。成長於中國東北工業城市瀋陽,他最大的激情是玩
電子遊戲,但要自由操縱屏幕行動,需要吳東東掌握日文指令。直到今天依然引起中國
人怒火的日本侵華時對瀋陽和中國其他地方的殘酷佔領,在面對他最喜歡的電子遊戲時
似乎變得無足輕重,電腦和語言技能也自那時起練就了。今天,27歲的吳東東作為一名
軟件顧問,就職於東京,部分高技能的中國勞動力流入正在改變著日本。「許多地方都
能獲得成功」,他說。他平靜地述說他在海外的薪水遠遠超過了那些回到家鄉的朋友。
「我可以在日本過著一個現代中國人之夢。」
數個世紀以來,東亞這兩個大國輪番執掌著地區的霸主地位,一個惟有在另外一個積貧
積弱之時才繁榮興旺。直到今天,這兩個國家才都成為經濟強人,它們的未來難以避免
地連結在一起。如今,僅上海一地就居住著2萬多日本人。朝另一端的人流更加令人印象
深刻:超過50萬的中國合法移民構成了近期抵達日本的最大外國人群體。而且,他們不
僅僅是餐館裡忙碌的廚師或便利店裡的夜班工人。8萬多中國學生正在日本各大學裡學習
,占日本國外留學生總數的2/3。畢業後,他們進入日本的勞動市場,填補收入頗豐的行
業,如IT和生物技術。日本每年只有10萬名理科學士畢業生,而中國噴湧出250萬名。
中國白領工人的流入正迫使日本重新思考其國民性。傳統上,這個島國是內視的和恐外
的。但如今,由於數十年出生率的持續下降導致困擾於勞動力的短缺,日本明白,如果
想保持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它必須輸入勞動力。因此,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
人大量湧入正在挑戰日本重新評估其對外國人的態度,尤其是來自對日本經濟前景至關
重要的鄰邦。2004年,兩國的貿易額達2050億美元,中國首度超過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
貿易夥伴。具備兩種語言技能和跨國學位,日本的中國移民新階級正泰然自若地受益於
東亞的這種新現實。「像我們這些人正在搭建一座橋樑」,張麗玲說,她來自中國東部
城市杭州,在日本已經生活了18年,經營著一家向生她養她的家鄉播送中文節目的電視
公司。「我們能夠發展良好的民間關係,因此(兩國間的)政治歧見將不會成為決定中日
之間關係的惟一因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批訪客在20世紀80年代初前往日本,但他們不會想著留下來。當
時的中國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中國成千上萬最睿智的專家被派往美國
、德國和日本,去吸收最新的科學知識,並將新思想帶回國內推進社會主義事業。但外
部世界也在吸引著許多中國學生。陳建軍1982年拿到中國政府獎學金,前往日本神戶,
他回憶當年初到日本的陌生感覺:「來到日本猶如上了月球一般。」
在獲得遺傳學博士學位後,陳建軍留在日本,為日本公司開發生物技術產品。但3年前,
他覺得應該利用中國的經濟繁榮獲益,因此決定回國。現在,陳開辦一家咨詢公司,幫
助在華的日本製藥企業進行臨床試驗。「如果沒有我們,日本公司會很無助」,他說,
「他們不知道如何在中國做生意。」
歷史與現實的對比
神戶的華人歷史可以說是中日之間的一面鏡子。過去或許慘痛,但時代已經流淌到21世
紀,所有的一切都已發生變化,滋生種族歧視和戰爭的土壤早已消失,今天的日本和中
國,彼此合作才是王道,而且今天的世界主流,也是一個更加理性的合作共贏的時代。
陳建軍落腳的神戶把自己的未來與中國捆綁在了一起。像橫濱和長崎一樣,這座城市自
19世紀中期就有一個小型的唐人街,中國的水手和商人都湧到這個一度繁榮的港口。20
世紀初,數以萬計的中國人生活在日本,通常經營餐館或中醫鋪,但生活異常艱辛。19
23年一場慘烈的大地震夷平東京時,沒有一個日本人被不公平地指責毒化水源,日本暴
徒殘殺了數千的中國人和朝鮮人。形成鮮明對照的是,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市政當局
急切希望讓城市重現生機,開始慇勤地招攬中國投資。今天,神戶修葺一新的港島上,
中國企業代表團巡視一個巨大的技術園,市政當局提供稅收優惠,希望創造一條新的高
科技唐人街。陳建軍的公司總部就設立在這兒,許許多多其他的中國公司專門生產從金
屬到生物產品的一切東西。
許多公司充當文化中介而欣欣向榮。由於在國內銷售緩慢,日本公司瞄準中國日益成長
的中產階級作為利潤增長點。向產品研發人員提供建議,譬如中國人喜歡金色的還是紅
色的手機,誰能比旅居日本的中國工程師更適合呢?獵頭公司Meitec在5個城市開設了為
期6個月的培訓項目,為那些希望到日本公司工作的中國工程師舉行培訓,一些人隨後分
派到日本。委培課程包括團隊合作——中國工程師常常喜歡搞競爭性的個人研究;工程
實踐技能(中國大學傾向於對理論學習的強調超過實際應用);以及至關重要的道歉藝術
(日本工程師能很快承認錯誤,而中國工作人員不那麼願意認錯)。在過去的10年半中,
Meitec已經向日本輸送了156名中國工程師,只有一人返回了國內。「我們的工程師不是
廉價的中國勞動力」,Meitec全球商務集團總裁說,他們與日本同事拿著同樣的薪水。
「他們與我們日本工程師一樣熟練,而且因為他們的中國背景,事實上還能提供增量價
值。」
中國移民新浪潮改變了日本最大的中文學校——橫濱山手中學的命運。這所建於1898年
的中學,最初是為碼頭工人和小商販子女提供教育,這些人中大多數沒有日本國籍。合
格的教師非常稀少,乃至課堂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中國方言。但在過去10年裡,隨著學
生人數倍增,達到400多人,校長龐民生目睹了一場教育革命。現在許多學生的父母是I
T經理或科學家,而非低廉的勞力。「這些人是中國的知識分子,他們上過最好的大學」
,龐民生說,「他們要讓自己的孩子也像他們一樣,他們對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信心十足
。」
理解鴻溝是最大障礙
許多如今湧往日本的中國大學生都擁有這種新確立的民族自豪感。這些新來的留學生都
在中國的城市裡長大,那裡的摩天大樓和網吧與東京的沒有什麼不同。樂怡萍是個25歲
的漂亮女生,在日本頂尖的大學之一東京大學學習交通和後勤學。「我計劃畢業後回國
,因為那裡的商業機會非常之多」,她說:儘管她承認許多中國朋友也曾許過相同的願
,而最終卻留在了日本。然而,樂怡萍在這裡,還賦有改變家鄉消極名聲的使命。「日
本人想像中國仍然貧窮」,她搖頭道,「但現在已不再如此了。」
這種理解鴻溝可能是拉近地區關係的最大障礙。日本社會仍舊對外國人抱著疑慮的態度
。日本政府2005年和2006年的調查表明,近2/3的日本人對中國持消極感情,在過去20多
年裡百分比最高。鍾情於電子遊戲的軟件顧問吳東東回憶他曾經是如何在上班路上——
他同時做5份兼職工作以支付自己的研究生學費——在15分鐘內被警察攔下3次,要求檢
查他的外國人登記卡。
這種歧視很大程度上源於日本人對非法中國移民的情感。據日本移民局統計,非法中國
移民有近3萬人,他們認為這些人有破壞日本社會的犯罪意圖。2003年,3名中國學生謀
殺一個日本家庭,給所有僑居的中國人投上了一道陰影。但實際上,暴力犯罪的逮捕率
,中國與其他旅居日本的外國人沒有差別。同樣讓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感到沮喪的是,
日本政府一項新計劃,要求大多數外國人每次進入這個國家都要留下指紋。
這很容易讓人想到,在他們內心裡,日本人的本能沒有改變。日本的官僚傾向於把居住
在日本的外國人看做是臨時居民,而非潛在的移民,這種窘境不僅僅限於中國人。在日
本生活了數十年的韓國人、巴西人和秘魯人獲得國籍都非常困難。但對那些技能高超的
中國勞工來說,移居美國或歐洲可能更容易,日本的這種限制尤其令人尷尬。畢竟,對
中國人來說,移居日本的吸引力是多方面的:東京離亞洲大陸航程很短,中文和日文擁
有共同的書寫體系,比之學習西方語言,中國人更容易學說一口流利的日語。東京用所
謂的職業培訓簽證吸引外國勞動力,2005年有5.5萬多名中國人在這個計劃下進入日本。
但去年,不道德的僱主利用非正式移民,導致4639起勞工權利受侵害案件。
不僅普通勞工,即便在日本的中國總裁有時候也難倖免。在東京做軟件生意的宋溫舟講
述了他在地鐵上被警察阻攔的經歷,他們懷疑他是非法移民。宋溫舟說:「這不僅僅是
日本政府的事,這是整體氣氛,反外國人的感情。即便日本放鬆了移民,那是因為經濟
需要,而不是因為他們態度的真正變化。」
宋的結論是否太過陰沉?或許是。年青一代的日本人對經濟上強大的中國逐漸習以為常
,雙方的交往不斷增多,這種情況會得到改變。因為中日交流計劃,曠英環2002年從中
國東北來到日本。5年過去了,曠英環的日語說得毫無瑕疵,他現在是東京大學的一年級
研究生。「我初次來這裡,大家取笑我,因為我日語說得不好」,他做著鬼臉說,「但
現在,我告訴他們我是東京大學學生,他們只是把我看做是一名學生,而不是看我的國
籍。」接著,曠爆發出一陣中國式的哈哈大笑,然後迅速地點頭做日本式的鞠躬。只有
23歲的曠,完美地體現了建立在機會而非敵對之上的一個全新的東亞。
--
大量高科技研究的技術職位被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佔據
中國留學生畢業後,也有很大部分開始進入日本大學任教
日本學術界、產業界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
中國白領移民追逐日本夢
http://news.163.com/07/1219/14/4036RMSS00011SM9.html
今天,中日兩國都成為經濟強國,它們的未來難以避免地連結在一起。具備兩種語言技
能和跨國學位,日本的中國移民新階級正泰然自若地受益於東亞的新現實。
中國移民正在搭建一座橋樑
吳東東(音譯,下同)急需學習日語。成長於中國東北工業城市瀋陽,他最大的激情是玩
電子遊戲,但要自由操縱屏幕行動,需要吳東東掌握日文指令。直到今天依然引起中國
人怒火的日本侵華時對瀋陽和中國其他地方的殘酷佔領,在面對他最喜歡的電子遊戲時
似乎變得無足輕重,電腦和語言技能也自那時起練就了。今天,27歲的吳東東作為一名
軟件顧問,就職於東京,部分高技能的中國勞動力流入正在改變著日本。「許多地方都
能獲得成功」,他說。他平靜地述說他在海外的薪水遠遠超過了那些回到家鄉的朋友。
「我可以在日本過著一個現代中國人之夢。」
數個世紀以來,東亞這兩個大國輪番執掌著地區的霸主地位,一個惟有在另外一個積貧
積弱之時才繁榮興旺。直到今天,這兩個國家才都成為經濟強人,它們的未來難以避免
地連結在一起。如今,僅上海一地就居住著2萬多日本人。朝另一端的人流更加令人印象
深刻:超過50萬的中國合法移民構成了近期抵達日本的最大外國人群體。而且,他們不
僅僅是餐館裡忙碌的廚師或便利店裡的夜班工人。8萬多中國學生正在日本各大學裡學習
,占日本國外留學生總數的2/3。畢業後,他們進入日本的勞動市場,填補收入頗豐的行
業,如IT和生物技術。日本每年只有10萬名理科學士畢業生,而中國噴湧出250萬名。
中國白領工人的流入正迫使日本重新思考其國民性。傳統上,這個島國是內視的和恐外
的。但如今,由於數十年出生率的持續下降導致困擾於勞動力的短缺,日本明白,如果
想保持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它必須輸入勞動力。因此,受過高等教育的中國
人大量湧入正在挑戰日本重新評估其對外國人的態度,尤其是來自對日本經濟前景至關
重要的鄰邦。2004年,兩國的貿易額達2050億美元,中國首度超過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
貿易夥伴。具備兩種語言技能和跨國學位,日本的中國移民新階級正泰然自若地受益於
東亞的這種新現實。「像我們這些人正在搭建一座橋樑」,張麗玲說,她來自中國東部
城市杭州,在日本已經生活了18年,經營著一家向生她養她的家鄉播送中文節目的電視
公司。「我們能夠發展良好的民間關係,因此(兩國間的)政治歧見將不會成為決定中日
之間關係的惟一因素。」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批訪客在20世紀80年代初前往日本,但他們不會想著留下來。當
時的中國在鄧小平的領導下已經開始改革開放,中國成千上萬最睿智的專家被派往美國
、德國和日本,去吸收最新的科學知識,並將新思想帶回國內推進社會主義事業。但外
部世界也在吸引著許多中國學生。陳建軍1982年拿到中國政府獎學金,前往日本神戶,
他回憶當年初到日本的陌生感覺:「來到日本猶如上了月球一般。」
在獲得遺傳學博士學位後,陳建軍留在日本,為日本公司開發生物技術產品。但3年前,
他覺得應該利用中國的經濟繁榮獲益,因此決定回國。現在,陳開辦一家咨詢公司,幫
助在華的日本製藥企業進行臨床試驗。「如果沒有我們,日本公司會很無助」,他說,
「他們不知道如何在中國做生意。」
歷史與現實的對比
神戶的華人歷史可以說是中日之間的一面鏡子。過去或許慘痛,但時代已經流淌到21世
紀,所有的一切都已發生變化,滋生種族歧視和戰爭的土壤早已消失,今天的日本和中
國,彼此合作才是王道,而且今天的世界主流,也是一個更加理性的合作共贏的時代。
陳建軍落腳的神戶把自己的未來與中國捆綁在了一起。像橫濱和長崎一樣,這座城市自
19世紀中期就有一個小型的唐人街,中國的水手和商人都湧到這個一度繁榮的港口。20
世紀初,數以萬計的中國人生活在日本,通常經營餐館或中醫鋪,但生活異常艱辛。19
23年一場慘烈的大地震夷平東京時,沒有一個日本人被不公平地指責毒化水源,日本暴
徒殘殺了數千的中國人和朝鮮人。形成鮮明對照的是,1995年神戶大地震後,市政當局
急切希望讓城市重現生機,開始慇勤地招攬中國投資。今天,神戶修葺一新的港島上,
中國企業代表團巡視一個巨大的技術園,市政當局提供稅收優惠,希望創造一條新的高
科技唐人街。陳建軍的公司總部就設立在這兒,許許多多其他的中國公司專門生產從金
屬到生物產品的一切東西。
許多公司充當文化中介而欣欣向榮。由於在國內銷售緩慢,日本公司瞄準中國日益成長
的中產階級作為利潤增長點。向產品研發人員提供建議,譬如中國人喜歡金色的還是紅
色的手機,誰能比旅居日本的中國工程師更適合呢?獵頭公司Meitec在5個城市開設了為
期6個月的培訓項目,為那些希望到日本公司工作的中國工程師舉行培訓,一些人隨後分
派到日本。委培課程包括團隊合作——中國工程師常常喜歡搞競爭性的個人研究;工程
實踐技能(中國大學傾向於對理論學習的強調超過實際應用);以及至關重要的道歉藝術
(日本工程師能很快承認錯誤,而中國工作人員不那麼願意認錯)。在過去的10年半中,
Meitec已經向日本輸送了156名中國工程師,只有一人返回了國內。「我們的工程師不是
廉價的中國勞動力」,Meitec全球商務集團總裁說,他們與日本同事拿著同樣的薪水。
「他們與我們日本工程師一樣熟練,而且因為他們的中國背景,事實上還能提供增量價
值。」
中國移民新浪潮改變了日本最大的中文學校——橫濱山手中學的命運。這所建於1898年
的中學,最初是為碼頭工人和小商販子女提供教育,這些人中大多數沒有日本國籍。合
格的教師非常稀少,乃至課堂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中國方言。但在過去10年裡,隨著學
生人數倍增,達到400多人,校長龐民生目睹了一場教育革命。現在許多學生的父母是I
T經理或科學家,而非低廉的勞力。「這些人是中國的知識分子,他們上過最好的大學」
,龐民生說,「他們要讓自己的孩子也像他們一樣,他們對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信心十足
。」
理解鴻溝是最大障礙
許多如今湧往日本的中國大學生都擁有這種新確立的民族自豪感。這些新來的留學生都
在中國的城市裡長大,那裡的摩天大樓和網吧與東京的沒有什麼不同。樂怡萍是個25歲
的漂亮女生,在日本頂尖的大學之一東京大學學習交通和後勤學。「我計劃畢業後回國
,因為那裡的商業機會非常之多」,她說:儘管她承認許多中國朋友也曾許過相同的願
,而最終卻留在了日本。然而,樂怡萍在這裡,還賦有改變家鄉消極名聲的使命。「日
本人想像中國仍然貧窮」,她搖頭道,「但現在已不再如此了。」
這種理解鴻溝可能是拉近地區關係的最大障礙。日本社會仍舊對外國人抱著疑慮的態度
。日本政府2005年和2006年的調查表明,近2/3的日本人對中國持消極感情,在過去20多
年裡百分比最高。鍾情於電子遊戲的軟件顧問吳東東回憶他曾經是如何在上班路上——
他同時做5份兼職工作以支付自己的研究生學費——在15分鐘內被警察攔下3次,要求檢
查他的外國人登記卡。
這種歧視很大程度上源於日本人對非法中國移民的情感。據日本移民局統計,非法中國
移民有近3萬人,他們認為這些人有破壞日本社會的犯罪意圖。2003年,3名中國學生謀
殺一個日本家庭,給所有僑居的中國人投上了一道陰影。但實際上,暴力犯罪的逮捕率
,中國與其他旅居日本的外國人沒有差別。同樣讓生活在日本的中國人感到沮喪的是,
日本政府一項新計劃,要求大多數外國人每次進入這個國家都要留下指紋。
這很容易讓人想到,在他們內心裡,日本人的本能沒有改變。日本的官僚傾向於把居住
在日本的外國人看做是臨時居民,而非潛在的移民,這種窘境不僅僅限於中國人。在日
本生活了數十年的韓國人、巴西人和秘魯人獲得國籍都非常困難。但對那些技能高超的
中國勞工來說,移居美國或歐洲可能更容易,日本的這種限制尤其令人尷尬。畢竟,對
中國人來說,移居日本的吸引力是多方面的:東京離亞洲大陸航程很短,中文和日文擁
有共同的書寫體系,比之學習西方語言,中國人更容易學說一口流利的日語。東京用所
謂的職業培訓簽證吸引外國勞動力,2005年有5.5萬多名中國人在這個計劃下進入日本。
但去年,不道德的僱主利用非正式移民,導致4639起勞工權利受侵害案件。
不僅普通勞工,即便在日本的中國總裁有時候也難倖免。在東京做軟件生意的宋溫舟講
述了他在地鐵上被警察阻攔的經歷,他們懷疑他是非法移民。宋溫舟說:「這不僅僅是
日本政府的事,這是整體氣氛,反外國人的感情。即便日本放鬆了移民,那是因為經濟
需要,而不是因為他們態度的真正變化。」
宋的結論是否太過陰沉?或許是。年青一代的日本人對經濟上強大的中國逐漸習以為常
,雙方的交往不斷增多,這種情況會得到改變。因為中日交流計劃,曠英環2002年從中
國東北來到日本。5年過去了,曠英環的日語說得毫無瑕疵,他現在是東京大學的一年級
研究生。「我初次來這裡,大家取笑我,因為我日語說得不好」,他做著鬼臉說,「但
現在,我告訴他們我是東京大學學生,他們只是把我看做是一名學生,而不是看我的國
籍。」接著,曠爆發出一陣中國式的哈哈大笑,然後迅速地點頭做日本式的鞠躬。只有
23歲的曠,完美地體現了建立在機會而非敵對之上的一個全新的東亞。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Charlie
at 2008-01-02T10:07
at 2008-01-02T10:07
By Dorothy
at 2008-01-07T01:57
at 2008-01-07T01:57
By Valerie
at 2008-01-07T19:46
at 2008-01-07T19:46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08-01-10T08:15
at 2008-01-10T08:15
By Brianna
at 2008-01-15T03:10
at 2008-01-15T03:10
By Agnes
at 2008-01-17T20:52
at 2008-01-17T20:52
By Kama
at 2008-01-21T07:48
at 2008-01-21T07:48
By Irma
at 2008-01-22T11:01
at 2008-01-22T11:01
Related Posts
關於朝湯(あさゆ)
By Zenobia
at 2008-01-01T19:19
at 2008-01-01T19:19
Re: 聽說日本記者起薪是一般行業兩倍…
By Barb Cronin
at 2008-01-01T04:04
at 2008-01-01T04:04
YOKU年KURU年
By Vanessa
at 2008-01-01T00:32
at 2008-01-01T00:32
[亞洲] 新聞-日本迷思大破解
By Hazel
at 2007-12-31T19:08
at 2007-12-31T19:08
那種衣服的名字叫....
By Zanna
at 2007-12-31T16:43
at 2007-12-31T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