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令人不齒的行為 - 自然保育討論
By Sarah
at 2010-03-26T00:36
at 2010-03-26T00:36
Table of Contents
(恕刪)
話先說在前面:
身為前豚部一員,在下個人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捕鯨行為。
以網路轉寄文章來說,原信說的雖然真有其事,
卻又與事實相去甚遠。
文章本身就存在幾個錯字,至少法羅群島不是Feroe iland而是Faroe Islands。
翻譯部分不知是原信就有,還是原Po以翻譯軟體翻的?
"卡爾德隆海豚"這個中文俗名我未曾聽過,查照原文是the dolphin calderon,
應是指法羅群島當地捕殺最大量的長肢領航鯨(Long-finned Pilot Whale)。
原文翻譯部分:
「這樣的屠殺行為,主要參予都是青少年。」
「每個人沒有其他參與的目的,就是殺戮以及觀賞」
根據英文維基,法羅群島捕鯨活動早在1200年前便已存在(考古學發現鯨骨),
傳承至今日已是重要的社交文化,鯨肉、鯨脂都是當地的食材之一。
在youtube上可找到當地的捕鯨錄影片段,以外表樣貌來看,
參與者除了青少年以外,禿頭的大叔與中壯年男子並不少。
「這些海豚不會馬上死亡;他們被粗重的鉤子刺穿一次甚至到兩次三次。
同時間,發出極其慘烈的哭嚎,猶如新生的嬰兒般。」
法羅群島島民捕鯨的方式是先用船隻將鯨群趕往淺水的岸邊,待其自然擱淺,
或是以彎鉤將其拖上岸,再以長刀自背部切開至脊柱處,
切斷脊髓與大動脈,使之大量出血死亡。
據官方說法是「人道」屠宰,以生物學來看斷頸的確是會快速致命,
不過痛覺的持續時間多長則不得而知,至少我在影片中並未聽見下刀時的慘烈哭嚎。
關於法羅群島每年上演的血色海灣實況,國外的論戰早就吵了二三十年,
當地當然是堅持這項傳統,在他們的網頁裡詳列了各種細節,
包括領航鯨這個物種,如何圈引、誘捕上岸、宰殺,
社區人們如何分配漁獲,到鯨肉、鯨脂各部位的處理等等,
「一切都不牽扯到商業行為」,就是當地人分食如此而已,
宰殺過程已盡可能「人道處理」,套一句當地人的說法,
「要拿來吃的肉,當然要用有效率的方式處理」(翻的不好請見諒)
反對派主要是保育團體,主打論點是宰殺時因放血造成的大片染血海面,
衝擊性的畫面鏡頭很搶鏡頭,也因此有類似一人一信抗議的活動發起(應該啦)
其次包括以魚鉤拖拉的殘忍、無意義的屠殺等道德論點。
而實際上這也不是當地人隨便喊「殺~~~」就能殺他個片甲不留,
政府法規詳列各項規定,只有鄰近適宜捕殺地點海灣的十七個村莊或城鎮可以捕捉,
使用的工具也有限制,槍矛(spear)與魚叉(harpoon)都在禁止之列,
可用的是刀子、繩索與一種彎鉤魚叉,如果有去過漁港看過漁船卸貨,
漁民會拿一枝有點像長枴杖的鐵鉤,用來鉤住籃子或是叉住大魚拖行。
(不懂我在說什麼的這裡有圖:http://en.wikipedia.org/wiki/Gaff_(fishing)
領航鯨每年的捕獲量約在一千至一千五百頭上下,2001年開始除2004年破千以外,
其餘幾年約在300至900頭左右變動,減少的原因除了持續不斷的爭議,
2008年法羅群島的衛生部門因鯨肉含汞量高建議減少食用量可能也造成影響。
以往大規模的商業捕鯨行為,在國際捕鯨協會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WC)規範下可說已禁絕,
目前主要是日本、挪威對小鬚鯨(Minke Whale)的科學性捕殺與否在吵;
而對於沿岸性的小型鯨豚捕殺,目前似乎還沒有全球性的明確規範,
主要就是像丹麥的法羅群島、日本的太地這樣,當地有歷史悠久的捕鯨文化,
捕殺的物種多半是數量穩定的海豚,且捕捉量不致於動搖其族群。
(長肢領航鯨雖然有個鯨字,但分類學上牠是海豚喔)
全球估計約有70~100萬頭長肢領航鯨,高估或低估的爭論一直存在,
IUCN紅皮書2008對其定位是"資料缺乏(data deficient)",
因分佈範圍廣達大半個大西洋實際數量難以估計;1996年時是"低度危險lower risk"。
要說「當這個文化迷思已經危害到了地球」似乎是有點言過其實了啦...
順道一提,今年入圍奧斯卡的紀錄片"血色海灣(?)"拍的是日本的太地,
漁民站在血紅海水中切割海豚的畫面跟法羅群島幾乎如出一轍。
而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澎湖的沙港一樣因為殺海豚而大大出名,
始作俑者就是惡名昭彰的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也因為這個事件帶來的壓力,最後農委會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把鯨豚都列入保育。
最後重申一次個人的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捕鯨。
但在這個議題上,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澎湖沙港事件轟動一時,還曾出現「沙港=殺港」這樣的新聞,
紀錄片很出名,也因此催生了涵蓋鯨豚的動保法,
那為什麼有同樣傳統的太地、法羅群島,在血腥鏡頭傳透全球後,
仍然每年真實上演同樣的戲碼,沙港則是曲終人散?
說穿了還不是強權與弱勢的差別,遠從IWC成立的原因就是幾個捕鯨大國的分贓大會。
信件原文反捕鯨的立意不錯,但內容真的要更正才不至於扭曲事實,
過於訴諸可憐、慘忍等情感,有時會單調弱化了反對方的道德論點,我的看法是這樣啦。
順道一提,長肢領航鯨最大的威脅是漁業上的混獲與漁網糾纏,
而軍事用的低頻聲納近年來被視為是造成集體擱淺的可能原因之一。
有興趣的話可以查閱以下幾個網站(英文):
法羅群島捕鯨活動(英文維基百科) http://0rz.tw/lUzbr
捕鯨與法羅群島(官網) http://0rz.tw/xZnho
法羅群島捕鯨訪談(youtube錄影片段) http://0rz.tw/Bf1AK
IUCN紅皮書長肢領航鯨資料 http://0rz.tw/CUXqh
--
別讓我們關心的人擔心,
也別讓關心我們的人擔心。
--
話先說在前面:
身為前豚部一員,在下個人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捕鯨行為。
以網路轉寄文章來說,原信說的雖然真有其事,
卻又與事實相去甚遠。
文章本身就存在幾個錯字,至少法羅群島不是Feroe iland而是Faroe Islands。
翻譯部分不知是原信就有,還是原Po以翻譯軟體翻的?
"卡爾德隆海豚"這個中文俗名我未曾聽過,查照原文是the dolphin calderon,
應是指法羅群島當地捕殺最大量的長肢領航鯨(Long-finned Pilot Whale)。
原文翻譯部分:
「這樣的屠殺行為,主要參予都是青少年。」
「每個人沒有其他參與的目的,就是殺戮以及觀賞」
根據英文維基,法羅群島捕鯨活動早在1200年前便已存在(考古學發現鯨骨),
傳承至今日已是重要的社交文化,鯨肉、鯨脂都是當地的食材之一。
在youtube上可找到當地的捕鯨錄影片段,以外表樣貌來看,
參與者除了青少年以外,禿頭的大叔與中壯年男子並不少。
「這些海豚不會馬上死亡;他們被粗重的鉤子刺穿一次甚至到兩次三次。
同時間,發出極其慘烈的哭嚎,猶如新生的嬰兒般。」
法羅群島島民捕鯨的方式是先用船隻將鯨群趕往淺水的岸邊,待其自然擱淺,
或是以彎鉤將其拖上岸,再以長刀自背部切開至脊柱處,
切斷脊髓與大動脈,使之大量出血死亡。
據官方說法是「人道」屠宰,以生物學來看斷頸的確是會快速致命,
不過痛覺的持續時間多長則不得而知,至少我在影片中並未聽見下刀時的慘烈哭嚎。
關於法羅群島每年上演的血色海灣實況,國外的論戰早就吵了二三十年,
當地當然是堅持這項傳統,在他們的網頁裡詳列了各種細節,
包括領航鯨這個物種,如何圈引、誘捕上岸、宰殺,
社區人們如何分配漁獲,到鯨肉、鯨脂各部位的處理等等,
「一切都不牽扯到商業行為」,就是當地人分食如此而已,
宰殺過程已盡可能「人道處理」,套一句當地人的說法,
「要拿來吃的肉,當然要用有效率的方式處理」(翻的不好請見諒)
反對派主要是保育團體,主打論點是宰殺時因放血造成的大片染血海面,
衝擊性的畫面鏡頭很搶鏡頭,也因此有類似一人一信抗議的活動發起(應該啦)
其次包括以魚鉤拖拉的殘忍、無意義的屠殺等道德論點。
而實際上這也不是當地人隨便喊「殺~~~」就能殺他個片甲不留,
政府法規詳列各項規定,只有鄰近適宜捕殺地點海灣的十七個村莊或城鎮可以捕捉,
使用的工具也有限制,槍矛(spear)與魚叉(harpoon)都在禁止之列,
可用的是刀子、繩索與一種彎鉤魚叉,如果有去過漁港看過漁船卸貨,
漁民會拿一枝有點像長枴杖的鐵鉤,用來鉤住籃子或是叉住大魚拖行。
(不懂我在說什麼的這裡有圖:http://en.wikipedia.org/wiki/Gaff_(fishing)
領航鯨每年的捕獲量約在一千至一千五百頭上下,2001年開始除2004年破千以外,
其餘幾年約在300至900頭左右變動,減少的原因除了持續不斷的爭議,
2008年法羅群島的衛生部門因鯨肉含汞量高建議減少食用量可能也造成影響。
以往大規模的商業捕鯨行為,在國際捕鯨協會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IWC)規範下可說已禁絕,
目前主要是日本、挪威對小鬚鯨(Minke Whale)的科學性捕殺與否在吵;
而對於沿岸性的小型鯨豚捕殺,目前似乎還沒有全球性的明確規範,
主要就是像丹麥的法羅群島、日本的太地這樣,當地有歷史悠久的捕鯨文化,
捕殺的物種多半是數量穩定的海豚,且捕捉量不致於動搖其族群。
(長肢領航鯨雖然有個鯨字,但分類學上牠是海豚喔)
全球估計約有70~100萬頭長肢領航鯨,高估或低估的爭論一直存在,
IUCN紅皮書2008對其定位是"資料缺乏(data deficient)",
因分佈範圍廣達大半個大西洋實際數量難以估計;1996年時是"低度危險lower risk"。
要說「當這個文化迷思已經危害到了地球」似乎是有點言過其實了啦...
順道一提,今年入圍奧斯卡的紀錄片"血色海灣(?)"拍的是日本的太地,
漁民站在血紅海水中切割海豚的畫面跟法羅群島幾乎如出一轍。
而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澎湖的沙港一樣因為殺海豚而大大出名,
始作俑者就是惡名昭彰的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也因為這個事件帶來的壓力,最後農委會修正野生動物保育法把鯨豚都列入保育。
最後重申一次個人的立場:反對任何形式的捕鯨。
但在這個議題上,並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澎湖沙港事件轟動一時,還曾出現「沙港=殺港」這樣的新聞,
紀錄片很出名,也因此催生了涵蓋鯨豚的動保法,
那為什麼有同樣傳統的太地、法羅群島,在血腥鏡頭傳透全球後,
仍然每年真實上演同樣的戲碼,沙港則是曲終人散?
說穿了還不是強權與弱勢的差別,遠從IWC成立的原因就是幾個捕鯨大國的分贓大會。
信件原文反捕鯨的立意不錯,但內容真的要更正才不至於扭曲事實,
過於訴諸可憐、慘忍等情感,有時會單調弱化了反對方的道德論點,我的看法是這樣啦。
順道一提,長肢領航鯨最大的威脅是漁業上的混獲與漁網糾纏,
而軍事用的低頻聲納近年來被視為是造成集體擱淺的可能原因之一。
有興趣的話可以查閱以下幾個網站(英文):
法羅群島捕鯨活動(英文維基百科) http://0rz.tw/lUzbr
捕鯨與法羅群島(官網) http://0rz.tw/xZnho
法羅群島捕鯨訪談(youtube錄影片段) http://0rz.tw/Bf1AK
IUCN紅皮書長肢領航鯨資料 http://0rz.tw/CUXqh
--
別讓我們關心的人擔心,
也別讓關心我們的人擔心。
--
Tags:
保育
All Comments
By Poppy
at 2010-03-28T01:57
at 2010-03-28T01:57
Related Posts
2012臺大實驗林賞螢季準備開跑~
By William
at 2010-03-25T20:15
at 2010-03-25T20:15
為何丹麥海水變紅?- 台灣樂活動物協會
By George
at 2010-03-24T20:56
at 2010-03-24T20:56
丹麥令人不齒的行為
By Elizabeth
at 2010-03-24T20:42
at 2010-03-24T20:42
溫體屠宰是否就是刺喉放血
By Necoo
at 2010-03-23T20:07
at 2010-03-23T20:07
迎新宿營報名表
By Iris
at 2010-03-23T01:38
at 2010-03-23T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