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是否沒有真正解決溫室效應的能力,大家等著死? - 社會議題
By Kumar
at 2006-12-18T00:00
at 2006-12-18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如題,
人類是否沒有真正解決溫室效應的能力,大家等著死?
每個國家一一等著被大海給吞沒了嗎?
小弟需要比較實際一點(實用)的解答。
先謝謝解答~!!
人類是否沒有真正解決溫室效應的能力,大家等著死?
每個國家一一等著被大海給吞沒了嗎?
小弟需要比較實際一點(實用)的解答。
先謝謝解答~!!
Tags:
社會議題
All Comments
By Agatha
at 2006-12-21T04:14
at 2006-12-21T04:14
對於溫室效應所產生的危害,基本上有兩種防治方法。
一種是對於已造成或將預期造成之災害採取各種因應策略;另外一種則是設法減少或預防CO2的產生。
前者我們可以說是一種適應行為(adaptation),後者則是減量措施(mitigation)。
二者唯有互相配合,齊頭並進,才能有效防治及抑致溫室效應之危害。
第一,政府應加強全民的環保教育。只有當環保意識真正深植人心時,
國人才能自發性的做好節約能源工作,政府的相關法規也才能順利推動、實施,
企業界亦會警覺到環保的重要,自動做好CO2回收、去除工作。當然,要落實環保教育,
除了意識上的覺醒外,環保教育的推廣是刻不容緩的。政府在環保教育推廣上必須積極且多面向,
例如:電子媒體的運用、基礎教材中加入環保觀念等,都是現階段可立即實施的。
第二,政府必須做好環保資訊的蒐集和相關問題的研究。對於以出口為導向的台灣而言,
一旦遭遇貿易制裁的損失和衝擊是相當大的,也是我們必須極力避免的。
唯有對環保資訊能夠充分掌握,以及做好有關溫室效應適應策略的研究,
政府才能事先做好研判工作與因應對策。積極參與國際環保組織以及參與國際環保會議
是取得環保資訊相當重要的途徑,也是政府必須努力的方向。另外,
對於各項有關溫室效應的學術研究,政府必須持續給予必要的資助,
因為唯有事先做好評估和方案模擬,政府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適宜的措施。
第三,政府必須加速相關法規及制度的建立。政府除了在環保法規的建立,
例如開徵空污費與修訂能源政策外,亦可透過市場機能和價格誘因制度來改善我國CO2排放現況。
例如:能源價格的合理化、課徵碳稅及能源稅等作法,都是值得考慮的方向。
另外,加速折舊、低利貸款、以及股票股利緩徵等財稅措施亦是政府可採行的作法。
第四,產業界必須加強節約能源與提昇能源使用效率。為了達成這兩項目標,
可經由提昇既有技術的使用效率以及引進具高效率的新技術來達成。
對於前者,各產業可經由製程的改善來提昇既有技術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
例如:製漿造紙業可經由牛皮紙漿生產時黑液回收效率的提高以及利用的擴大,
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至於後者,產業界亦可積極引進或研發新科技。
例如:電力產業應優先考慮採用汽電共生的發電方法,此種發電方式熱效率可達85%,
遠高於傳統火力發電系統的35%。另外,再生能源發電方式或是燃氣發電方式亦可考慮採用。
由於我國能源使用效率相較於已開發國家明顯偏低,因此如能有效提昇現有或是引進具高效率的新技術,
對於我國抑制CO2排放的成效將有明顯的助益,進而促成台灣產業真正的永續發展。
By Freda
at 2006-12-22T20:38
at 2006-12-22T20:38
有位科學家做研究時
發現有某種硫酸鹽類灑在大氣的某一層中可以反射掉大部分的太陽輻射
減少進入地球大氣的太陽輻射後
也降低了地球輻射 這樣二氧化碳的吸收地球輻射的量就不會過多
而造成嚴重的溫室效應
而上面又說
灑下的硫酸鹽類 跟我們機器.汽車等製造出來的硫化物比起來是少之又少 因此造成的雨根本就不能說是"酸雨"
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只是目前還在評估它的可行度
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應屬歐美國家
所謂的京都條約 那些排放量最大量的國家根本不爽簽
因此條約其實作用有限!!
雖然說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真的是個方法
其實真正做的有誰?
日前我看到一則新聞是說
某個歐洲國家有意發行一張CO2信用卡
再你刷卡消費的同時 也計算著你(或你使用的東西)到底總共排放出來了多少二氧化碳
他們還說 可以設定一個每人只能排放多少的額度
如果那個額度不夠了 就必須向別人購買
這也是個方法之一 至於額度方面則是有待評估 而其他的配套措施也是有待商確
以上列出日前大眾媒體有在說的方法
因為說實在的 要限制每個國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真的是有實行上的困難之處
雖然說地球是靠溫室效應而保住溫度
可是也會因溫室效應而發生對人類或生態浩劫的事情
(這我們一般視為大自然反撲)
暖冬 熱死人的夏天 冰山溶化 海水上升 島嶼消失 人類活動範圍縮小 植物或動物因為季節變化的不尋常而改變或是錯亂他們的生理時鐘 更甚者會導致滅亡 大水肆虐 乾旱......
溫室效應過於強烈 其實是缺點多過於優點的
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真的是當務之急!
By Necoo
at 2006-12-21T15:25
at 2006-12-21T15:25
該研究涵蓋大氣科學、生物環境工程、森林、海洋、生命科學、水文科學、漁業科學、水產養殖等專業領域相關學者,進行氣候變遷對台灣地區陸/海域生態及農漁業的衝擊評估及調適策略建議,日前已完成初步成果報告。研究中評估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其衝擊包括:
(一)台灣繁殖鳥類多樣性最高區域的面積約減損17%、特有種鳥類分布區域減損27%、兩生類的種數因年均溫的升高而全面減少、空間分布向種數較高的地區退縮且有分布破碎化的情形;
(二)檜木林生態區位縮減,其潛在分佈地區約減少60%;
(三)九九峰自然保留區及大武山穗花杉自然保留區之森林生態系將趨退化;
(四)櫻花鈎吻鮭棲地將縮減,魚群數量亦將逐漸變少;
(五)黑面琵鷺現有保護區超過1/3棲地面積將被海水淹沒,保護區功能將大為減低;
(六)台灣海域大多數地區的珊瑚物種豐富度將明顯降低,對溫度較敏感的鹿角珊瑚及軸孔珊瑚都將消失,珊瑚群聚結構將因而改變等。
該報告並提出調適策略建議,陸域生態方面,建議相關單位應採取以下調適策略,包括:
(一)森林:建立台灣森林環境監測體系、發展台灣檜木林健康監測系統及加強檜木林生態系更新研究;
(二) 生態保護區管理:改變定點保護策略、適時調整保護區邊界、珍貴物種移地繁殖、人工授粉/播種替代原有生態功能;
(三)沿岸生物多樣性:將人類活動與衝擊區域隔開、維持原本土地利用型態、改變土地使用和區域發展計畫、禁止於海岸濕地進行開發活動、以利沿海生態系統向內陸移動、持續監測溪口海平面上升情形,並同時研究物種反應情形,以便適時提出可行方案;
(四)櫻花鈎吻鮭:增加其生態與棲地相關研究與量測、徹底執行土地使用管制政策以保護棲地上游、發展完整櫻花鈎吻鮭保護與復育機制。
而對於海域生態部分,則針對未來氣候變遷和人為污染的雙重衝擊,建議採取以下調適策略,包括:
(一)珊瑚礁保育:選擇適當地點設立海洋保護區、防治海洋污染、進行珊瑚礁復育和種苗培育、針對特殊或稀有海洋生物資源進行培育、推展珊瑚礁生態相關研究和環境教育;
(二)漁業管理:指定休漁措施、禁漁區設置、總容許漁獲量、建立漁民自律管理制度、建立漁場跨國區域管理合作機制、掌握漁場週期性變化、依氣候變動來改變水產養殖漁業之養殖方式、地域及放養時間。
依據聯合國氣候變遷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所定溫室氣體排放情境,2100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至少將達兩倍於工業革命前的水準時(280ppm),對台灣地區生態環境將造成嚴重衝擊。1990年至2100年全球平均溫度可能上升1.4~5.8。C。另外海水體積因熱膨脹、山岳冰河及格林蘭冰床融解,造成全球海平面以每年1.0~2.5 公厘速率上升,預測1990年至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上升0.09~0.88公尺。
台灣屬於亞熱帶的海島型自然環境,對於承受氣候變化的影響是非常脆弱的,特別易受衝擊的部份包括海平面上升、水資源不足、公共衛生、生態系統等。海平面上升後,直接造成海岸土地淹沒、海岸侵蝕及海岸線後退,沿海村落必須面臨遷移及接續的社會調適問題。而在水資源的衝擊方面,旱澇次數與程度的增加、水資源的不足,都將影響到民生與產業發展。由於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濃度上升,植物光合作用增強,雖有助於森林與農作物成長,但氣溫上升,亦有利於病蟲害發展及病媒蚊傳播。然而對於生態環境的衝擊方面,未來長期趨勢亦多呈現出物種棲地面積縮減、族群減少或消失等多種負面衝擊。
由於氣候變遷的影響,除洪水、乾旱及聖嬰等極端氣候事件會立即造成自然與社會損害外,生態環境衝擊皆是以緩慢且不易察覺的速度在變遷著,但經年累月所累積的衝擊卻是不容忽視,影響層面極為廣泛。環保署呼籲國內相關部會及研究機構應及早規劃,長期蒐集基礎資料及建置環境資料庫,以供各類模式測試分析及適當評估風險,全方位掌握變化趨勢與衝擊情況,據以研擬妥適因應措施,以減輕氣候變遷帶來的嚴重衝擊。
By Todd Johnson
at 2006-12-21T10:43
at 2006-12-21T10:43
(一) 沒有溫室氣體的地球更可怕
其實地球就是因為有適當的溫室氣體,才使他成為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白天, 它讓太陽輻射進入地球, 但阻擋地球放出的長波輻射,使地球在晚間也不會太冷。若沒有了這調節機制, 地球表面平均溫度會降至零下十八度,比現時的十五度冷得多。
(二) 全球增溫是人類污染所致嗎?
地球平均溫度是上升了。
從第四紀的地球歷史來看,我們所處的間冰期本來就是該在增溫階段的,地球歷史上氣候比現今溫暖得多的時期也所在多有。古地理的研究顯示地球溫度是有波幅地變動中。過往便有氣溫是比現在暖, 也有比現在冷的時期 。上一個小冰河時期才在三百年前結束, 氣溫正由這低位回升中, 地球氣溫仍處於三千年的平均線下。氣溫繼續上升也是正常。若這理論是正確的話, 縱使我們現在立刻就關閉所有發電廠, 汽車, 飛機和船隻停駛,地球氣溫還是要上升。
還沒有人能確定現在全球暖化就是溫室氣體增加所造成的。
(三) 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足以改變地球溫度嗎?
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是否真的是增溫元兇仍有待商榷。查看過往氣象紀錄,地球增溫現象早在1900-1940年前便開始了, 當時仍未有工業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實際上, 在工業蓬勃發展的 1940-1970年間, 地球溫度反而是微降了。現今的測量結果顯示大氣增溫現象只局限在底層, 在高空, 人造衛星沒有探測到大氣溫度在過去的幾十年有變化。人造溫室氣體能否改變整個大氣的溫度呢?
地球上有廣大海洋和生物圈, 和大氣互相制衡。單單這兩個系統的存在就會拖慢溫室效應的惡化。比熱超大又相對多量的海水會吸走大氣大量的增熱,地球溫度上升時, 會使赤道間的蒸發量增加, 熱帶海洋的水鹽度上升, 加強了海洋中赤道和極地間的溫鹽環流 (Thermohaline circulation)。熱能會很快被海水吸收, 大氣溫度就不能急劇上升。而溫室氣體中的二氧化碳也會大量被海水吸收。海水中, 尤其是溫暖海水中的浮游植物繁多,當環境溫暖且二氧化碳供應無虞時, 這些生物的滋生所消耗的二氧化碳是絕不可忽視的!
(四)地球增了溫等如是世界末日了嗎?
現在的人常掛在口邊, 說地球暖了, 兩極冰帽融化, 海洋上升, 大坡地要給淹沒了, 死人囉, 末日囉!不得了囉。
人類在暖一點的地球上生活不一定就會滅亡。在炎夏日子裡, 你家中的冷氣機壞了。 室內溫度上升也有十多度哩, 你還是活著。
地球的增溫只是那一, 二度。得多生物都能適應。
再者, 地球溫度變暖一些也不一定全是壞事,像是俄羅斯,因為溫室效應的關係,農耕地就有所增加。
本文只從另一角度看溫室效應問題, 不應視為問題之唯一答案。
人類排放的廢氣的確使地區空氣質素變得很壞, 有損健康。這些問題仍是局部地區, 未能到影響全球的層面。
我們不應以有限知識來入無限的推測。
Related Posts
熱車三分鐘,冷車一分鐘這樣的口訣正確嗎?
By Zenobia
at 2006-12-18T00:00
at 2006-12-18T00:00
夜校科大轉日間普通大學![求救]
By Kyle
at 2006-12-18T00:00
at 2006-12-18T00:00
問題1:小弟目前讀萬能科大進修部電子系!想轉成普通大學白天的可以嗎?
問題2:因� ...
請問孔雀於和水蘊草的問題
By Hedda
at 2006-12-18T00:00
at 2006-12-18T00:00
急急急!!!可以幫我想心得嗎?><
By Eden
at 2006-12-18T00:00
at 2006-12-18T00:00
支氣管炎會造成胸背痛嗎?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12-18T00:00
at 2006-12-18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