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聖彼得堡 凱薩琳宮 造價四億琥珀廳 - 波蘭
By Olivia
at 2020-03-06T22:47
at 2020-03-06T22:47
Table of Contents
圖文好讀版:
https://goodcutecat.pixnet.net/blog/post/351632566
================
葉卡捷琳娜宮 (俄語:Екатерининский дворец, 英語:
Catherine Palace),位於聖彼得堡市中心南方約 26公里的普希金公園內 (原名為沙皇村
,1937年為紀念詩人普希金逝世百年而改名)。
由繼承彼得大帝的女沙皇凱薩琳一世,在西元 1717年雇用了德國建築師
Johann-Friedrich Braunstein 建造,其佔地約 567公頃,充作女皇夏天的行宮。也有
一說,是彼得大帝賞賜給平民出身的凱薩琳的一處避暑小莊園 (資料來源)。
普希金市一景,房屋大多低矮,彼此之間距離拉得開,綠地也是不少。大夥兒從很遠的地
方下車,然後魚貫步行至凱薩琳宮的側門入口。
跟團的好處,就是導遊事先預約入場時間及門票,讓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從側門進入宮內廣
場。
西元 1743-1756年間,伊莉莎白女皇請建築師 Bartolomeo Francesco Rastrelli (就是
彼得夏宮那位XD) 擴建並重修凱薩琳宮,改造成龍飛鳳舞的洛可可式 (Rococo) 並使用超
過 100公斤的黃金裝飾宮殿。
在凱薩琳大帝 (第二位凱薩琳,故稱為凱薩琳二世,1762-1796 在位) 的回憶錄中,表明
不認同她前面的沙皇如此鋪張的裝飾,原句的英語是這樣寫的:
"The palace was then being built, but it was the work of Penelope: what was
done today, was destroyed tomorrow."
(圖為宮殿北面,全長有360公尺)
凱薩琳大帝本身偏好古董及新古典主義,在位期間聘請了蘇格蘭建築師 Charles
Cameron 翻新了凱薩琳宮幾個廳的內部裝潢,在宮殿外的 Catherine Park 也立了幾尊雕
像。大帝於 1796年駕崩後,繼任者更偏好鄰近的亞歷山大宮 (Alexander Palace,前巴
洛克風格的古典建築)。1820年凱薩琳宮遭祝融,亞歷山大一世命 Vasily Stasov (在冬
宮修建約旦階梯的那位) 重新整修。
這邊修但幾咧,因為提到了太多皇帝,怕讀者混淆,我把他們稍微條列一下,與凱薩琳宮
有關的君主會套藍色標示: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 Peter the Great),1672生、1725卒,於1682年登上羅曼諾夫王朝
皇帝、1721年宣誓成為全俄羅斯皇帝,直至 1725年駕崩。
凱薩琳一世 (Catherine I),1684生、1727卒,立陶宛農民之女、彼得大帝之妻,
1725-1727年在位。
彼得二世 (Peter II),1715生、1730患天花去世,為彼得大帝之孫,1727-1730年在位。
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 (Anna Ioannovna),1693生、1740腎病去世,1730-1740年
在位,為彼得大帝之姪女,在亞歷山大一世的中國廳可以看到這位女皇的小畫像。
伊凡六世 (Ivan VI),可憐的幼帝,在位僅一年就遭伊莉莎白女皇發動政變推翻。
伊莉莎白 (Elizabeth Petrovna),彼得大帝與凱薩琳一世之女,1709生、1762病逝,於
1741-1762年在位,算得上是凱薩琳宮的第二位斧鑿最深的君主。
彼得三世 (Peter III),彼得大帝的外孫,1728年生、1762年僅即位180餘天,因過於親
近普魯士,遭政變罷黜,罷黜他的正是其妻凱薩琳二世。
凱薩琳二世 (Catherine II),1729年生、1796年中風去世,在位期間 (1762-1796) 為俄
羅斯帝國的黃金時代。
保羅一世 (Paul I),彼得三世與凱薩琳二世之子,生卒年為 1754-1801,在位僅
1796-1801 的五年時光即遭行刺。後文提到的「綠宴客廳」的主人。
亞歷山大一世 (Alexander I),保羅一世之子,生卒年為 1777-1825,在位24年,期間打
敗拿破崙,被封為「神聖王」或「歐洲的救世主」,後文會提到他專屬的中國廳。
儘管第二位凱薩琳偏好新古典,凱薩琳宮裡裡外外仍可瞧見洛可可的遺緒。洛可可風格的
最大特色,就是金光閃閃,除了比巴洛克更加裝飾之外,還要有「金光」,耀眼、奢華、
浮誇的那種,在伊莉莎白擴建主殿的時候,就是用金色的油漆來處理很多細節。
二次大戰時,宮殿遭納粹德軍破壞。1957-1963年間,政府依原型建築圖重新建造修復,
不過據說離當年 Stasov 修建的成品仍有段不小的距離,58個受破壞的廳,只修復了其中
32個 (資料來源 1, 2)。
建築外觀主要由藍、白、黃三色構成,據說分別代表著女沙皇藍色的眼睛、白色的皮膚和
金黃色的頭髮 (資料來源)。
仔細看看凱薩琳宮的門面,有著希臘神殿的三角頂、羅馬式列柱,拜占庭的穹頂、巴洛克
式的構件,幾乎將所有代表性的建築結構都用上了。傳言中,伊莉莎白在還是公主的時候
,曾被其父彼得大帝指定許配給當時年輕的法國路易十五。但法國方嫌棄伊莉莎白的母親
係平民出身 (凱薩琳一世為立陶宛農民之女),故回絕了這樁和親。
伊莉莎白繼位後,也許是賭氣,極盡奢華之能事,目的是要把巴黎的凡爾賽宮給比下去
XDD (資料來源)
伊莉莎白在凱薩琳宮內安排的奢華建築裝飾,也一路從內裝蔓延到外牆。有建築學書本解
釋,俄羅斯建宮的概念與法國不同,法國將凡爾賽宮的園林視作宮殿的附屬;俄羅斯則將
宮殿視為園林的一部分,在在體現在格局安排上。進村 (帝王村 Tsarskoye Seto) 即進
宮,外牆如此裝飾也是剛好而已XD
凱薩琳宮北面的花園,其實視野裡最遠方的那扇,才是皇宮的正門。
進入宮內,也許是入場等候區的關係,反而就潔白樸素了起來。
2020 年票券資訊與開放時間
>>內部宮殿:
成人: 700 盧布 (約合新台幣 350元)
學生 (持學生證且大於16歲): 350 盧布
兒童 (小於16歲): 免費
語音導覽:
提供中、英、法、德、俄五國語言的語音導覽器租借。費用為 200盧布,需提供證件抵押
。
開放時間:
每年11月07日至翌年四月: 10:00-16:45
每年06月至08月: 12:00-18:45
每年05月及09月: 12:00-17:45
每年10月01日至11月05日: 12:00-16:45
休館時間:
週二及每月最後一個週一公休
12月31日與01月01日公休
>>第二路線:
東側門廊 (涵蓋範圍)
在每年04月29日至09月30日僅開放給團體客。
>>凱薩琳公園:
每年10月20日至翌年04月26日免費入場
其餘時間票價→
成人: 150 盧布
學生 (持學生證且大於16歲): 80 盧布
兒童 (小於16歲): 免費
若有嬰兒乘坐嬰兒車,同行一位成人可免費
※注意: 票券僅在購買後1小時之內有效。
※旅客限制條款:
Tour restrictions' start depends on visitor flow. As it peaks, the palace
tour has to be restricted with three routes, one available to individual
visitors and organized pre-booked groups, the others to groups only or closed
as incapable of high flow. The restrictions usually start on weekends in
early May, then apply on weekdays too as visitor flow grows, and last until
it lowers in September. Throughout a year, the same restrictions apply during
national and school holidays, whenever visitor flow becomes too high to the
museum's capacity. 當旅客過多時,會保留部分參觀路線給團體客,通常是在每年五月
至九月的旺季,或者國定假日、學校假日,請個人自由行前往者須多注意~
下圖為自動購票機,也可以上官網事先購買票券。
在處理好入場票以及一干人等的泌尿道問題後,我們要開始進入凱薩琳宮啦!進去好像我
們在刀房一樣,是要穿鞋套的。除了鞋套之外,大於A4大小的包包與外套需寄放在儲物櫃
裡。
大樓梯 The Main Staircase
與冬宮的格局差不多意思,走上來就看到仿如約旦階梯般的大梯廳。伊莉莎白女皇找來的
建築師 B. F. Rastrelli 以中國古典為導向的原版設計已不復見,1780 年由建築師
Charles Cameron 重新設計了桃花心木的主階梯,並大膽啟用紅色的窗簾。
然後在 1860-63 年間,由義大利設計師 Ippolito Monighetti 改以大理石的洛可可風格
裝飾欄杆、天花板與牆壁。
這些青花瓷花瓶就是單純地放在上面而已XD 不過導遊說聖彼得堡地震少,不需太擔心。
這些收藏是來自酷愛中國瓷器的凱薩琳二世。
已經壞掉沒有在走的時鐘XD
騎士宴客廳 The Cavaliers' Dining Room
宴客廳是皇家生活最重要的部份,騎士宴客廳又是整個凱薩琳宮最常使用的一間,過去用
來接待人數較少的賓客。
因為空間不大,故設計師在牆上鑲了幾面鏡子營造空間延伸感,整體算是巴洛克風格,用
了相當大比例的鍍金。這些鍍金一度在 1860年後改為銀漆,不過二戰破壞後,又根據原
始伊莉莎白女皇的設定重新弄上金漆。
根據官網的介紹說明,原本的騎士宴會廳,是沒有天花板油畫的,是19世紀才從皇家倉庫
裡挑選出來的亞歷山大大帝與波斯王大流士相關畫作。戰後修復時則更換為另一幅倉庫裡
的油畫,是關於太陽神 Helios 與黎明之神 Eos,周圍圍繞的則分別代表不同季節。
至於桌上的餐具、桌巾,造於 1777 至 1785年間,以騎士勳章與腰帶來裝飾 (資料來源)
。
謁見廳 The Great Hall / Bright Gallery
由 Rastrelli 在西元 1752 - 1756 年間建造,室內面積廣達 800 平方公尺。謁見廳橫
跨了整個凱薩琳宮的縱寬,因此在左右兩側都有可對外採光的大面積窗戶。聖彼得堡緯度
高,夏天日照時間長,透過窗灑下的陽光,正好把整廳的金漆照耀得閃閃發亮。要是入夜
也不用擔心,共有 696 只蠟燭,天黑後繼續提供照明,故謁見廳又稱為 "Bright
Gallery"。
下圖為手機 Asus Zenfone 5Z 拍攝。
這個大廳沒有任何的柱子,也是18世紀時期的特色之一。天花板的油畫最初是 Giuseppe
Valeriani (1708–1762) 在 1752-1754 年間所創作的「俄羅斯凱旋 (an Allegory of
Russia, an Allegory of Peace and an Allegory of Victory)」。下圖為 Allegory
of Victory 的局部照片,複製自官網。
西元 1856–58 年,因為亞歷山大一世的偏好,俄羅斯凱旋被 Fiodor Wunderlich 及
Enrico Francioli 畫的 "An Allegorical Depiction of Science, Art and
Industry" 取代,不過這幅畫後來在戰時遭大火焚毀。
下圖為 Nikon 單眼相機拍照。
戰後從冬宮的地下室找到俄羅斯凱旋的部分片段,因而被拿回來凱薩琳宮,由 Ya.A.
Kazakov 主導重建。地板則由白橡木 (light oak) 與沼澤橡木 (bog oak) 組裝出實木複
合地板。因此一切又回到 Rastrelli 在 1756年的最初設計。
整體來說,謁見廳一樣是巴洛克風格,天花板有油畫、鏡子產生空間擴大的感覺;再來是
鍍金,導遊說,總共花了 100kg。本來這裡是有寶座的,但為了避免被德軍取走,已經運
到西伯利亞。
金子與鏡子完整地鑲嵌在一起,原本是蠟燭的地方改用小燈泡呈現。
中國的青花瓷,比三個人的高度還高,氣勢驚人。
逛完謁見廳,暫時回到主樓梯 Main staircase,樓梯兩邊擺放的大理石雕塑分別為「睡
覺的愛神」與「甦醒的愛神」。下圖為睡覺的那位XD
白色宴客廳 The White State Dining Room
過去皇家用晚膳的地方,牆上以白綾和金漆的雕飾點綴,因彼得大帝喜歡打獵,這裡的畫
多以獵物為主題。橢圓桌上的瓷盤、花瓶是來自德國的高級品,由 Meissen 工廠所製造
(資料來源 ← 點此可看全景圖)。
除了顯眼的鍍金之外,這個角度應該能比較清楚看見絲綢,這是俄羅斯本地自產的絲綢。
紅柱廳 The Crimson Pilaster Room
建造之時,設計師 Rastrelli 有意要讓宮內的大小廳看起來盡可能地不同。這裡的牆面
一樣有白絲綢,但在絲綢布之間用一條條頂天的長條玻璃區隔,而玻璃的底下分別有紅色
及綠色的金屬薄片,顯現出此間的紅柱與下一間的綠柱。畫面中的洛可可風格寫字台是德
國雕刻家 Abraham Roentgen (1711-1793) 的作品。
紅柱廳裡最顯眼的莫過於這副西洋棋盤了。18世紀時期所製作,棋子由瓷器構成,棋盤則
是珍珠珠母與象牙的複合物。
綠柱廳 The Green Pilaster Room
凱薩琳二世時期其實把這間當成儲藏室XD 天花板是 18世紀義大利藝術家 Luvici
Torelli 的油畫作品 "A Resting Military Commander Harkens to the Call of the
Muses",不過現在看到的是 Valery Lednev 在戰後的修復作品 (資料來源)。
金色的天使、獅子、雙頭鷹與最上方的王冠。
導遊特別提到一個有趣的點,過去俄羅斯貴族不直接跟中國買青花瓷,而是透過歐洲的商
人,部分黑心的商人就會拿倫敦的瓷器假冒為中國的瓷器販賣。
綠柱廳裡面還可以看到南洋島上的雕像,主題是頭頂蔬果的島民。
人像廳 The Portrait Hall
目前仍保留 Rastrelli 兩百餘年前的設計,畫面左方就是建立這個宮殿的主人,伊莉莎
白;而門邊的小油畫則是凱薩琳一世,彼得大帝的老婆、伊莉莎白之母。導遊說,當時的
審美觀念認為胖胖的女人比較漂亮,因此貴族都胖胖的,瘦瘦乾乾的則是平民老百姓 (資
料來源)。
琥珀廳 The Amber Room
凱薩琳宮宮內最著名的一廳,應該就是「琥珀廳」了。是一座全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的
,極度奢華。
當彼得大帝在 1716年與普魯士的威廉一世 Frederick William I (1688-1740) 達成同盟
協議時,由威廉一世致贈了大量琥珀給彼得大帝。這批琥珀曾經短暫在各個宮殿之間流浪
,直到 1755年才由伊莉莎白女皇命令 Rastrelli 重新在凱薩琳宮打造琥珀廳。
最具傳奇色彩的琥珀廳,是凱薩琳宮內唯一禁止攝影的景點,故把官網的圖片抓下來。
琥珀廳面積不大,僅96平方公尺,Rastrelli 讓琥珀們在牆上對稱性地分佈,間或以長形
的鏡面區隔空間;琥珀以外的地方則讓木頭鑲上金漆來裝飾。而琥珀不足之處的下層牆面
,則由藝術家 Ivan Belsky 在帆布上畫出模擬的琥珀來替代。
1763年,前面說不崇尚奢華的凱薩琳二世,此時卻命令拆除上述帆布,改回貨真價實的琥
珀。往後的四年內,用上了將近 450 公斤的琥珀,才終於把琥珀廳給完工。
琥珀的拼貼是採用佛羅倫斯式的馬賽克技法 (Florentine mosaic technique) 。不過俄
羅斯溫差大,而使用暖爐的習慣也相當傷害琥珀,脆弱的琥珀廳在 19世紀歷經了三次的
翻新 (1833, 1865 及1893)。
二戰期間的 1941年納粹入侵之時,俄羅斯政府便有計劃性地將宮殿內的寶物撤離。但因
琥珀太脆弱,政府採用的方式不是將它們卸下,而是用紙、紗布、棉花最後是木板,把琥
珀們原地覆蓋起來。
德軍殺進來的時候,仍然發現了這處世界遺產,將其拆卸下來運往柯尼斯堡 (Kö
nigsberg,昔普魯士首都,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首府加里寧格勒,位在波蘭與立陶宛之
間,臨波羅的海),在 Königsberg Castle 展示,1944 年德軍戰敗後,琥珀廳也跟著離
奇失蹤,至今仍下落不明。
1979年蘇維埃政府決議重建之。1983年開始由建築師 Alexander Kedrinsky 主責,耗時
24年與近四億元台幣,直到 2000年才正式修復完畢。官方稱此一修復工程為世界第八大
奇蹟,在聖彼得堡建城 300週年的 2003年對公眾開放。
畫廳 The Picture Hall
琥珀廳的下一間,廣達 180平方公尺。18世紀的時候它是接待外賓的大廳,提供餐食與音
樂饗宴。
最早是以掛毯裝飾,後伊莉莎白命令藝術家 Georg Grooth 於 1745-46年間收集各式歐洲
畫作,正確來說是西歐的畫作,以法國和義大利為主XD 有些甚至是描繪彼得大帝的大北
方戰爭,那麼俄羅斯皇室自然不會放過。
總共約 130幅作品,大大小小排成一整面壁畫。
二戰期間因為提前撤離而多數被保存了下來 (114 / 130),至於剩下的 16 幅空缺,則從
冬宮的儲藏室找出替代品來補齊,整個廳於 1967 年完成修復並對外開放 (資料來源)。
亞歷山大一世的中國廳 The Chinese Drawing Room of Alexander I
由 Rastrelli 在 1752–56 年建立,牆面上的絲綢裝飾是模仿中國的水墨畫而來。1820
年大火之後,Vasily Stasov 奉亞歷山大一世之命修復,可惜在二戰之後,原本的中國絲
綢消失,改為和其他房間相仿的白絲綢。大幅的畫作是亞歷山大一世,門邊的小畫是彼得
大帝與凱薩琳一世。
另一個角度則是彼得與凱薩琳的女兒們,再來是 1730年即位的羅曼諾娃女沙皇 (Anna
Ioannovna, 1693-1740)。小桌上擺放了來自日本、中國及18世紀來自柏林工廠的瓷器 (
資料來源)。
綠宴客廳 The Green Dining Room
比起謁見廳、畫廳,這處綠宴客廳比較像皇家私人的空間,是凱薩琳二世為其子保羅一世
及其妻 Natalia Alexeyevna 所建立。最早是巴洛克風格,還是融入了植物、蔬果當作圖
案意象的巴洛克。後來在粉綠色牆面上雕刻了白色古裝的年輕男女與古希臘葡萄酒瓶。在
畫面的左方 Cameron 設計了一個大理石的火爐,以獅子的頭與爪來裝飾。1820年大火之
後,由 Vasily Stasov 致力修復成當年 Cameron 設計完成的原樣 (資料來源)。
有趣的是,每個人桌上有四個酒杯,分別是為了伏特加酒、白酒、喀瓦斯、紅酒、啤酒
...咦好像超過了四樣?導遊說,基本上俄羅斯人什麼酒都喝XD
參觀完綠宴客廳,表示宮殿裡大部份的廳都算是結束,大夥兒魚貫走下大階梯。
在往出口的路上,還可以看到一些照片,像我們展示受二戰破壞之前凱薩琳宮的景象。這
張與其說是歐洲宮殿,我到覺得有點阿拉伯風格,有點像以前在突尼西亞蘇斯看過的貴族
家屋。
二戰後的修復場景。
工匠們致力於琥珀廳的修復。
再來是禮品店啦。布娃娃其實還不夠稀奇,
這些象徵羅曼諾夫王朝的彩蛋儘管裝飾華美,也不夠瞧;
因為這裡最有名的,就是琥珀的周邊商品!
舉凡酒杯、項鍊、耳環或較小型的琥珀飾物,這裡都要價不斐。
因此用眼睛欣賞就好,哈哈。接著我們走出凱薩琳宮,來參觀花園。
其實到這裡,導遊就和我們分道揚鑣了,因此在花園是自由活動。
卡麥隆浴場 The Cameron Gallery Ensemble (The Cameron Thermae)
算是凱薩琳宮的側翼,由凱薩琳二世要求 Charles Cameron 以古希臘羅馬風格建造,其
實是一個多功能的空間,包含卡麥隆藝廊 (Cameron gallery), 冷水浴場 (Cold bath
pavilion), 瑪瑙廳 (Agate rooms) 以及花園。因此,Cameron 以羅馬的戴克里先浴場
(Roman thermae of Diocletian) 作為模板。
最初沒有要浴場的凱薩琳二世其實不太高興,因為這會讓建築超支,後來終究被
Cameron 給說服 (資料來源)。
接著深入 Catherine Park,晃晃公園的紅花綠樹。
艾米塔吉亭 Hermitage Pavilion
這幢湖畔的藍白色建築,於 1744年由 Mikhail Zemtsov 設計,
正面長這樣,活像一座小宮殿。
從上圖中的小門走進去有座潔白的雕像。
比較裡面是剛唱完詩歌的群眾,我們是吃瓜群眾,就不好意思走進去啦。
凱薩琳公園裡的人工湖。
不知名的雕像與夕陽下的湖景。凱薩琳公園內有一尊普希金的雕像 (就是普希金市命名由
來的那位詩人),但當下沒有導遊指引,只有自己亂闖,因此未能找到他把他拍下來QQ
老婆與筆直的排樹。這張如果不說,我還以為跟彼得夏宮一模模一樣樣XD
舊花園 The Regular Park (Old Garden)
18世紀初期設立,是凱薩琳宮最古老的花園,於伊莉莎白女皇主政時期擴大規模。舊花園
最大的特點是對稱排列,無論走道、樹雕、花圃均然。
舊花園的中央的走道甚至有海克力士 (Hercules) 的雕像,不過我沒有拍到就是了@@ 中
央走道會從凱薩琳宮一路通往前述的艾米塔吉亭。
其實舊花園算是順遊,因為很快就到了領隊跟大家約好的時間,路過舊花園,就到了前面
最早拍攝的那幾根金色洋蔥塔。
特寫一張,與彼得夏宮一樣,都是在最邊間才有這樣高調的金色塔狀設計。
然後回到了進來的側門。
沿著普希金村的小路,魚貫來到巴士上,巴士停靠的路邊還有小販販賣著琥珀作紀念品。
後記:
與彼得夏宮相同,也是一個拉車到郊外的行程,直線距離甚至比彼得夏宮來得更為遙遠。
幸好普爾科沃機場就在隔壁,因此旅行社是安排我們從凱薩琳宮離開後,在路邊隨便找了
一間 Mall 的美食街解決晚餐,然後驅車前往機場,不再進入聖彼得堡市區,相對節省時
間。俄羅斯宮殿系列的遊記文章至此全部結束,因為每一篇都是從官網抓英語翻譯為主、
參考其他強者的部落格為輔,所以寫得比較久一點,不知道讀者比較喜歡彼得夏宮、冬宮
還是本篇的凱薩琳宮呢?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底下留個言投票XDD
==========
食物:-
氣氛:★★★★☆
速度:-
服務:-
價位:★★★★
無障礙:★★★☆ 整體園區算平坦,沒注意到有無無障礙洗手間。
==========
# Catherine Palace 凱薩琳宮
7 Sadovaya Street, Pushkin, St Petersburg, 196601, Russia (交通方式)
Tel: +7 812 9431 431, [email protected]
開放時間:
每年11月07日至翌年四月: 10:00-16:45
每年06月至08月: 12:00-18:45
每年05月及09月: 12:00-17:45
每年10月01日至11月05日: 12:00-16:45
休館時間:
週二及每月最後一個週一公休
12月31日與01月01日公休
--
向任意門許願
希望能有更多無障礙餐廳
http://goodcutecat.pixnet.net/blog
--
https://goodcutecat.pixnet.net/blog/post/351632566
================
葉卡捷琳娜宮 (俄語:Екатерининский дворец, 英語:
Catherine Palace),位於聖彼得堡市中心南方約 26公里的普希金公園內 (原名為沙皇村
,1937年為紀念詩人普希金逝世百年而改名)。
由繼承彼得大帝的女沙皇凱薩琳一世,在西元 1717年雇用了德國建築師
Johann-Friedrich Braunstein 建造,其佔地約 567公頃,充作女皇夏天的行宮。也有
一說,是彼得大帝賞賜給平民出身的凱薩琳的一處避暑小莊園 (資料來源)。
普希金市一景,房屋大多低矮,彼此之間距離拉得開,綠地也是不少。大夥兒從很遠的地
方下車,然後魚貫步行至凱薩琳宮的側門入口。
跟團的好處,就是導遊事先預約入場時間及門票,讓我們可以很快速地從側門進入宮內廣
場。
西元 1743-1756年間,伊莉莎白女皇請建築師 Bartolomeo Francesco Rastrelli (就是
彼得夏宮那位XD) 擴建並重修凱薩琳宮,改造成龍飛鳳舞的洛可可式 (Rococo) 並使用超
過 100公斤的黃金裝飾宮殿。
在凱薩琳大帝 (第二位凱薩琳,故稱為凱薩琳二世,1762-1796 在位) 的回憶錄中,表明
不認同她前面的沙皇如此鋪張的裝飾,原句的英語是這樣寫的:
"The palace was then being built, but it was the work of Penelope: what was
done today, was destroyed tomorrow."
(圖為宮殿北面,全長有360公尺)
凱薩琳大帝本身偏好古董及新古典主義,在位期間聘請了蘇格蘭建築師 Charles
Cameron 翻新了凱薩琳宮幾個廳的內部裝潢,在宮殿外的 Catherine Park 也立了幾尊雕
像。大帝於 1796年駕崩後,繼任者更偏好鄰近的亞歷山大宮 (Alexander Palace,前巴
洛克風格的古典建築)。1820年凱薩琳宮遭祝融,亞歷山大一世命 Vasily Stasov (在冬
宮修建約旦階梯的那位) 重新整修。
這邊修但幾咧,因為提到了太多皇帝,怕讀者混淆,我把他們稍微條列一下,與凱薩琳宮
有關的君主會套藍色標示:
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 Peter the Great),1672生、1725卒,於1682年登上羅曼諾夫王朝
皇帝、1721年宣誓成為全俄羅斯皇帝,直至 1725年駕崩。
凱薩琳一世 (Catherine I),1684生、1727卒,立陶宛農民之女、彼得大帝之妻,
1725-1727年在位。
彼得二世 (Peter II),1715生、1730患天花去世,為彼得大帝之孫,1727-1730年在位。
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 (Anna Ioannovna),1693生、1740腎病去世,1730-1740年
在位,為彼得大帝之姪女,在亞歷山大一世的中國廳可以看到這位女皇的小畫像。
伊凡六世 (Ivan VI),可憐的幼帝,在位僅一年就遭伊莉莎白女皇發動政變推翻。
伊莉莎白 (Elizabeth Petrovna),彼得大帝與凱薩琳一世之女,1709生、1762病逝,於
1741-1762年在位,算得上是凱薩琳宮的第二位斧鑿最深的君主。
彼得三世 (Peter III),彼得大帝的外孫,1728年生、1762年僅即位180餘天,因過於親
近普魯士,遭政變罷黜,罷黜他的正是其妻凱薩琳二世。
凱薩琳二世 (Catherine II),1729年生、1796年中風去世,在位期間 (1762-1796) 為俄
羅斯帝國的黃金時代。
保羅一世 (Paul I),彼得三世與凱薩琳二世之子,生卒年為 1754-1801,在位僅
1796-1801 的五年時光即遭行刺。後文提到的「綠宴客廳」的主人。
亞歷山大一世 (Alexander I),保羅一世之子,生卒年為 1777-1825,在位24年,期間打
敗拿破崙,被封為「神聖王」或「歐洲的救世主」,後文會提到他專屬的中國廳。
儘管第二位凱薩琳偏好新古典,凱薩琳宮裡裡外外仍可瞧見洛可可的遺緒。洛可可風格的
最大特色,就是金光閃閃,除了比巴洛克更加裝飾之外,還要有「金光」,耀眼、奢華、
浮誇的那種,在伊莉莎白擴建主殿的時候,就是用金色的油漆來處理很多細節。
二次大戰時,宮殿遭納粹德軍破壞。1957-1963年間,政府依原型建築圖重新建造修復,
不過據說離當年 Stasov 修建的成品仍有段不小的距離,58個受破壞的廳,只修復了其中
32個 (資料來源 1, 2)。
建築外觀主要由藍、白、黃三色構成,據說分別代表著女沙皇藍色的眼睛、白色的皮膚和
金黃色的頭髮 (資料來源)。
仔細看看凱薩琳宮的門面,有著希臘神殿的三角頂、羅馬式列柱,拜占庭的穹頂、巴洛克
式的構件,幾乎將所有代表性的建築結構都用上了。傳言中,伊莉莎白在還是公主的時候
,曾被其父彼得大帝指定許配給當時年輕的法國路易十五。但法國方嫌棄伊莉莎白的母親
係平民出身 (凱薩琳一世為立陶宛農民之女),故回絕了這樁和親。
伊莉莎白繼位後,也許是賭氣,極盡奢華之能事,目的是要把巴黎的凡爾賽宮給比下去
XDD (資料來源)
伊莉莎白在凱薩琳宮內安排的奢華建築裝飾,也一路從內裝蔓延到外牆。有建築學書本解
釋,俄羅斯建宮的概念與法國不同,法國將凡爾賽宮的園林視作宮殿的附屬;俄羅斯則將
宮殿視為園林的一部分,在在體現在格局安排上。進村 (帝王村 Tsarskoye Seto) 即進
宮,外牆如此裝飾也是剛好而已XD
凱薩琳宮北面的花園,其實視野裡最遠方的那扇,才是皇宮的正門。
進入宮內,也許是入場等候區的關係,反而就潔白樸素了起來。
2020 年票券資訊與開放時間
>>內部宮殿:
成人: 700 盧布 (約合新台幣 350元)
學生 (持學生證且大於16歲): 350 盧布
兒童 (小於16歲): 免費
語音導覽:
提供中、英、法、德、俄五國語言的語音導覽器租借。費用為 200盧布,需提供證件抵押
。
開放時間:
每年11月07日至翌年四月: 10:00-16:45
每年06月至08月: 12:00-18:45
每年05月及09月: 12:00-17:45
每年10月01日至11月05日: 12:00-16:45
休館時間:
週二及每月最後一個週一公休
12月31日與01月01日公休
>>第二路線:
東側門廊 (涵蓋範圍)
在每年04月29日至09月30日僅開放給團體客。
>>凱薩琳公園:
每年10月20日至翌年04月26日免費入場
其餘時間票價→
成人: 150 盧布
學生 (持學生證且大於16歲): 80 盧布
兒童 (小於16歲): 免費
若有嬰兒乘坐嬰兒車,同行一位成人可免費
※注意: 票券僅在購買後1小時之內有效。
※旅客限制條款:
Tour restrictions' start depends on visitor flow. As it peaks, the palace
tour has to be restricted with three routes, one available to individual
visitors and organized pre-booked groups, the others to groups only or closed
as incapable of high flow. The restrictions usually start on weekends in
early May, then apply on weekdays too as visitor flow grows, and last until
it lowers in September. Throughout a year, the same restrictions apply during
national and school holidays, whenever visitor flow becomes too high to the
museum's capacity. 當旅客過多時,會保留部分參觀路線給團體客,通常是在每年五月
至九月的旺季,或者國定假日、學校假日,請個人自由行前往者須多注意~
下圖為自動購票機,也可以上官網事先購買票券。
在處理好入場票以及一干人等的泌尿道問題後,我們要開始進入凱薩琳宮啦!進去好像我
們在刀房一樣,是要穿鞋套的。除了鞋套之外,大於A4大小的包包與外套需寄放在儲物櫃
裡。
大樓梯 The Main Staircase
與冬宮的格局差不多意思,走上來就看到仿如約旦階梯般的大梯廳。伊莉莎白女皇找來的
建築師 B. F. Rastrelli 以中國古典為導向的原版設計已不復見,1780 年由建築師
Charles Cameron 重新設計了桃花心木的主階梯,並大膽啟用紅色的窗簾。
然後在 1860-63 年間,由義大利設計師 Ippolito Monighetti 改以大理石的洛可可風格
裝飾欄杆、天花板與牆壁。
這些青花瓷花瓶就是單純地放在上面而已XD 不過導遊說聖彼得堡地震少,不需太擔心。
這些收藏是來自酷愛中國瓷器的凱薩琳二世。
已經壞掉沒有在走的時鐘XD
騎士宴客廳 The Cavaliers' Dining Room
宴客廳是皇家生活最重要的部份,騎士宴客廳又是整個凱薩琳宮最常使用的一間,過去用
來接待人數較少的賓客。
因為空間不大,故設計師在牆上鑲了幾面鏡子營造空間延伸感,整體算是巴洛克風格,用
了相當大比例的鍍金。這些鍍金一度在 1860年後改為銀漆,不過二戰破壞後,又根據原
始伊莉莎白女皇的設定重新弄上金漆。
根據官網的介紹說明,原本的騎士宴會廳,是沒有天花板油畫的,是19世紀才從皇家倉庫
裡挑選出來的亞歷山大大帝與波斯王大流士相關畫作。戰後修復時則更換為另一幅倉庫裡
的油畫,是關於太陽神 Helios 與黎明之神 Eos,周圍圍繞的則分別代表不同季節。
至於桌上的餐具、桌巾,造於 1777 至 1785年間,以騎士勳章與腰帶來裝飾 (資料來源)
。
謁見廳 The Great Hall / Bright Gallery
由 Rastrelli 在西元 1752 - 1756 年間建造,室內面積廣達 800 平方公尺。謁見廳橫
跨了整個凱薩琳宮的縱寬,因此在左右兩側都有可對外採光的大面積窗戶。聖彼得堡緯度
高,夏天日照時間長,透過窗灑下的陽光,正好把整廳的金漆照耀得閃閃發亮。要是入夜
也不用擔心,共有 696 只蠟燭,天黑後繼續提供照明,故謁見廳又稱為 "Bright
Gallery"。
下圖為手機 Asus Zenfone 5Z 拍攝。
這個大廳沒有任何的柱子,也是18世紀時期的特色之一。天花板的油畫最初是 Giuseppe
Valeriani (1708–1762) 在 1752-1754 年間所創作的「俄羅斯凱旋 (an Allegory of
Russia, an Allegory of Peace and an Allegory of Victory)」。下圖為 Allegory
of Victory 的局部照片,複製自官網。
西元 1856–58 年,因為亞歷山大一世的偏好,俄羅斯凱旋被 Fiodor Wunderlich 及
Enrico Francioli 畫的 "An Allegorical Depiction of Science, Art and
Industry" 取代,不過這幅畫後來在戰時遭大火焚毀。
下圖為 Nikon 單眼相機拍照。
戰後從冬宮的地下室找到俄羅斯凱旋的部分片段,因而被拿回來凱薩琳宮,由 Ya.A.
Kazakov 主導重建。地板則由白橡木 (light oak) 與沼澤橡木 (bog oak) 組裝出實木複
合地板。因此一切又回到 Rastrelli 在 1756年的最初設計。
整體來說,謁見廳一樣是巴洛克風格,天花板有油畫、鏡子產生空間擴大的感覺;再來是
鍍金,導遊說,總共花了 100kg。本來這裡是有寶座的,但為了避免被德軍取走,已經運
到西伯利亞。
金子與鏡子完整地鑲嵌在一起,原本是蠟燭的地方改用小燈泡呈現。
中國的青花瓷,比三個人的高度還高,氣勢驚人。
逛完謁見廳,暫時回到主樓梯 Main staircase,樓梯兩邊擺放的大理石雕塑分別為「睡
覺的愛神」與「甦醒的愛神」。下圖為睡覺的那位XD
白色宴客廳 The White State Dining Room
過去皇家用晚膳的地方,牆上以白綾和金漆的雕飾點綴,因彼得大帝喜歡打獵,這裡的畫
多以獵物為主題。橢圓桌上的瓷盤、花瓶是來自德國的高級品,由 Meissen 工廠所製造
(資料來源 ← 點此可看全景圖)。
除了顯眼的鍍金之外,這個角度應該能比較清楚看見絲綢,這是俄羅斯本地自產的絲綢。
紅柱廳 The Crimson Pilaster Room
建造之時,設計師 Rastrelli 有意要讓宮內的大小廳看起來盡可能地不同。這裡的牆面
一樣有白絲綢,但在絲綢布之間用一條條頂天的長條玻璃區隔,而玻璃的底下分別有紅色
及綠色的金屬薄片,顯現出此間的紅柱與下一間的綠柱。畫面中的洛可可風格寫字台是德
國雕刻家 Abraham Roentgen (1711-1793) 的作品。
紅柱廳裡最顯眼的莫過於這副西洋棋盤了。18世紀時期所製作,棋子由瓷器構成,棋盤則
是珍珠珠母與象牙的複合物。
綠柱廳 The Green Pilaster Room
凱薩琳二世時期其實把這間當成儲藏室XD 天花板是 18世紀義大利藝術家 Luvici
Torelli 的油畫作品 "A Resting Military Commander Harkens to the Call of the
Muses",不過現在看到的是 Valery Lednev 在戰後的修復作品 (資料來源)。
金色的天使、獅子、雙頭鷹與最上方的王冠。
導遊特別提到一個有趣的點,過去俄羅斯貴族不直接跟中國買青花瓷,而是透過歐洲的商
人,部分黑心的商人就會拿倫敦的瓷器假冒為中國的瓷器販賣。
綠柱廳裡面還可以看到南洋島上的雕像,主題是頭頂蔬果的島民。
人像廳 The Portrait Hall
目前仍保留 Rastrelli 兩百餘年前的設計,畫面左方就是建立這個宮殿的主人,伊莉莎
白;而門邊的小油畫則是凱薩琳一世,彼得大帝的老婆、伊莉莎白之母。導遊說,當時的
審美觀念認為胖胖的女人比較漂亮,因此貴族都胖胖的,瘦瘦乾乾的則是平民老百姓 (資
料來源)。
琥珀廳 The Amber Room
凱薩琳宮宮內最著名的一廳,應該就是「琥珀廳」了。是一座全由琥珀和黃金裝飾而成的
,極度奢華。
當彼得大帝在 1716年與普魯士的威廉一世 Frederick William I (1688-1740) 達成同盟
協議時,由威廉一世致贈了大量琥珀給彼得大帝。這批琥珀曾經短暫在各個宮殿之間流浪
,直到 1755年才由伊莉莎白女皇命令 Rastrelli 重新在凱薩琳宮打造琥珀廳。
最具傳奇色彩的琥珀廳,是凱薩琳宮內唯一禁止攝影的景點,故把官網的圖片抓下來。
琥珀廳面積不大,僅96平方公尺,Rastrelli 讓琥珀們在牆上對稱性地分佈,間或以長形
的鏡面區隔空間;琥珀以外的地方則讓木頭鑲上金漆來裝飾。而琥珀不足之處的下層牆面
,則由藝術家 Ivan Belsky 在帆布上畫出模擬的琥珀來替代。
1763年,前面說不崇尚奢華的凱薩琳二世,此時卻命令拆除上述帆布,改回貨真價實的琥
珀。往後的四年內,用上了將近 450 公斤的琥珀,才終於把琥珀廳給完工。
琥珀的拼貼是採用佛羅倫斯式的馬賽克技法 (Florentine mosaic technique) 。不過俄
羅斯溫差大,而使用暖爐的習慣也相當傷害琥珀,脆弱的琥珀廳在 19世紀歷經了三次的
翻新 (1833, 1865 及1893)。
二戰期間的 1941年納粹入侵之時,俄羅斯政府便有計劃性地將宮殿內的寶物撤離。但因
琥珀太脆弱,政府採用的方式不是將它們卸下,而是用紙、紗布、棉花最後是木板,把琥
珀們原地覆蓋起來。
德軍殺進來的時候,仍然發現了這處世界遺產,將其拆卸下來運往柯尼斯堡 (Kö
nigsberg,昔普魯士首都,今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首府加里寧格勒,位在波蘭與立陶宛之
間,臨波羅的海),在 Königsberg Castle 展示,1944 年德軍戰敗後,琥珀廳也跟著離
奇失蹤,至今仍下落不明。
1979年蘇維埃政府決議重建之。1983年開始由建築師 Alexander Kedrinsky 主責,耗時
24年與近四億元台幣,直到 2000年才正式修復完畢。官方稱此一修復工程為世界第八大
奇蹟,在聖彼得堡建城 300週年的 2003年對公眾開放。
畫廳 The Picture Hall
琥珀廳的下一間,廣達 180平方公尺。18世紀的時候它是接待外賓的大廳,提供餐食與音
樂饗宴。
最早是以掛毯裝飾,後伊莉莎白命令藝術家 Georg Grooth 於 1745-46年間收集各式歐洲
畫作,正確來說是西歐的畫作,以法國和義大利為主XD 有些甚至是描繪彼得大帝的大北
方戰爭,那麼俄羅斯皇室自然不會放過。
總共約 130幅作品,大大小小排成一整面壁畫。
二戰期間因為提前撤離而多數被保存了下來 (114 / 130),至於剩下的 16 幅空缺,則從
冬宮的儲藏室找出替代品來補齊,整個廳於 1967 年完成修復並對外開放 (資料來源)。
亞歷山大一世的中國廳 The Chinese Drawing Room of Alexander I
由 Rastrelli 在 1752–56 年建立,牆面上的絲綢裝飾是模仿中國的水墨畫而來。1820
年大火之後,Vasily Stasov 奉亞歷山大一世之命修復,可惜在二戰之後,原本的中國絲
綢消失,改為和其他房間相仿的白絲綢。大幅的畫作是亞歷山大一世,門邊的小畫是彼得
大帝與凱薩琳一世。
另一個角度則是彼得與凱薩琳的女兒們,再來是 1730年即位的羅曼諾娃女沙皇 (Anna
Ioannovna, 1693-1740)。小桌上擺放了來自日本、中國及18世紀來自柏林工廠的瓷器 (
資料來源)。
綠宴客廳 The Green Dining Room
比起謁見廳、畫廳,這處綠宴客廳比較像皇家私人的空間,是凱薩琳二世為其子保羅一世
及其妻 Natalia Alexeyevna 所建立。最早是巴洛克風格,還是融入了植物、蔬果當作圖
案意象的巴洛克。後來在粉綠色牆面上雕刻了白色古裝的年輕男女與古希臘葡萄酒瓶。在
畫面的左方 Cameron 設計了一個大理石的火爐,以獅子的頭與爪來裝飾。1820年大火之
後,由 Vasily Stasov 致力修復成當年 Cameron 設計完成的原樣 (資料來源)。
有趣的是,每個人桌上有四個酒杯,分別是為了伏特加酒、白酒、喀瓦斯、紅酒、啤酒
...咦好像超過了四樣?導遊說,基本上俄羅斯人什麼酒都喝XD
參觀完綠宴客廳,表示宮殿裡大部份的廳都算是結束,大夥兒魚貫走下大階梯。
在往出口的路上,還可以看到一些照片,像我們展示受二戰破壞之前凱薩琳宮的景象。這
張與其說是歐洲宮殿,我到覺得有點阿拉伯風格,有點像以前在突尼西亞蘇斯看過的貴族
家屋。
二戰後的修復場景。
工匠們致力於琥珀廳的修復。
再來是禮品店啦。布娃娃其實還不夠稀奇,
這些象徵羅曼諾夫王朝的彩蛋儘管裝飾華美,也不夠瞧;
因為這裡最有名的,就是琥珀的周邊商品!
舉凡酒杯、項鍊、耳環或較小型的琥珀飾物,這裡都要價不斐。
因此用眼睛欣賞就好,哈哈。接著我們走出凱薩琳宮,來參觀花園。
其實到這裡,導遊就和我們分道揚鑣了,因此在花園是自由活動。
卡麥隆浴場 The Cameron Gallery Ensemble (The Cameron Thermae)
算是凱薩琳宮的側翼,由凱薩琳二世要求 Charles Cameron 以古希臘羅馬風格建造,其
實是一個多功能的空間,包含卡麥隆藝廊 (Cameron gallery), 冷水浴場 (Cold bath
pavilion), 瑪瑙廳 (Agate rooms) 以及花園。因此,Cameron 以羅馬的戴克里先浴場
(Roman thermae of Diocletian) 作為模板。
最初沒有要浴場的凱薩琳二世其實不太高興,因為這會讓建築超支,後來終究被
Cameron 給說服 (資料來源)。
接著深入 Catherine Park,晃晃公園的紅花綠樹。
艾米塔吉亭 Hermitage Pavilion
這幢湖畔的藍白色建築,於 1744年由 Mikhail Zemtsov 設計,
正面長這樣,活像一座小宮殿。
從上圖中的小門走進去有座潔白的雕像。
比較裡面是剛唱完詩歌的群眾,我們是吃瓜群眾,就不好意思走進去啦。
凱薩琳公園裡的人工湖。
不知名的雕像與夕陽下的湖景。凱薩琳公園內有一尊普希金的雕像 (就是普希金市命名由
來的那位詩人),但當下沒有導遊指引,只有自己亂闖,因此未能找到他把他拍下來QQ
老婆與筆直的排樹。這張如果不說,我還以為跟彼得夏宮一模模一樣樣XD
舊花園 The Regular Park (Old Garden)
18世紀初期設立,是凱薩琳宮最古老的花園,於伊莉莎白女皇主政時期擴大規模。舊花園
最大的特點是對稱排列,無論走道、樹雕、花圃均然。
舊花園的中央的走道甚至有海克力士 (Hercules) 的雕像,不過我沒有拍到就是了@@ 中
央走道會從凱薩琳宮一路通往前述的艾米塔吉亭。
其實舊花園算是順遊,因為很快就到了領隊跟大家約好的時間,路過舊花園,就到了前面
最早拍攝的那幾根金色洋蔥塔。
特寫一張,與彼得夏宮一樣,都是在最邊間才有這樣高調的金色塔狀設計。
然後回到了進來的側門。
沿著普希金村的小路,魚貫來到巴士上,巴士停靠的路邊還有小販販賣著琥珀作紀念品。
後記:
與彼得夏宮相同,也是一個拉車到郊外的行程,直線距離甚至比彼得夏宮來得更為遙遠。
幸好普爾科沃機場就在隔壁,因此旅行社是安排我們從凱薩琳宮離開後,在路邊隨便找了
一間 Mall 的美食街解決晚餐,然後驅車前往機場,不再進入聖彼得堡市區,相對節省時
間。俄羅斯宮殿系列的遊記文章至此全部結束,因為每一篇都是從官網抓英語翻譯為主、
參考其他強者的部落格為輔,所以寫得比較久一點,不知道讀者比較喜歡彼得夏宮、冬宮
還是本篇的凱薩琳宮呢?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底下留個言投票XDD
==========
食物:-
氣氛:★★★★☆
速度:-
服務:-
價位:★★★★
無障礙:★★★☆ 整體園區算平坦,沒注意到有無無障礙洗手間。
==========
# Catherine Palace 凱薩琳宮
7 Sadovaya Street, Pushkin, St Petersburg, 196601, Russia (交通方式)
Tel: +7 812 9431 431, [email protected]
開放時間:
每年11月07日至翌年四月: 10:00-16:45
每年06月至08月: 12:00-18:45
每年05月及09月: 12:00-17:45
每年10月01日至11月05日: 12:00-16:45
休館時間:
週二及每月最後一個週一公休
12月31日與01月01日公休
--
向任意門許願
希望能有更多無障礙餐廳
http://goodcutecat.pixnet.net/blog
--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俄羅斯聖彼得堡 Pelmenya 餃子館與啤酒
By Hamiltion
at 2020-02-15T17:52
at 2020-02-15T17:52
俄羅斯聖彼得堡 涅瓦大街 日景與夜景暢遊
By Skylar Davis
at 2020-02-07T22:01
at 2020-02-07T22:01
俄羅斯聖彼得堡 冬宮/隱士廬博物館
By Lily
at 2020-01-31T21:17
at 2020-01-31T21:17
俄羅斯聖彼得堡 彼得夏宮花園 鍍金噴泉!
By Emily
at 2020-01-17T22:01
at 2020-01-17T22:01
俄羅斯聖彼得堡 → 伏特加博物館 ←
By Tracy
at 2019-12-27T22:33
at 2019-12-27T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