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 - 地球科學討論
By Catherine
at 2010-08-28T18:04
at 2010-08-28T18:04
Table of Contents
支持正面看法的文章有很多
不同角度的意見,亦考看看
在科學領域上,全球暖化的議題一直備受爭議
爭議的論點汗牛充棟,其中最受矚目的一點就是
地球的平均溫度或許正在上升,但,CO2二氧化碳是否是造成溫度上升的元兇?
就現有科學報告,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來進行判辨
第一 溫室氣體
堅稱CO2是造成全球暖化效應主因的科學家認為
很簡單,CO2是溫室效應氣體,它的含量越多,效應自然越強
「蓋杯光照實驗」可以很清楚的證實這點
但令人質疑的是,「蓋杯光照實驗」裡面裝的全是二氧化碳
氣體含量結構CO2佔了將近100%,但大氣中的CO2比例卻是0.038%
如果杯中的結構比例比照0.038%辦理,不知道實驗結果將會如何?
這是結構比例問題
第二 共變效應
高爾(Al Gore)紀錄片中提出的近65萬年以來
CO2與地球均溫的共變關係,其起伏曲線呈現不可思議的一致性
推論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造成全球溫度變動的主因
站反證立場的科學家卻指出
細看實際的曲線狀態,卻發現CO2曲線的共變,是發生在溫度變動之後
也就是說,其因果關係完全搞反了:是溫度變化決定CO2含量變動
如何證實這一點?
高爾的CO2曲線,在最後(1850-2000)上升的幅度呈現誇張的垂直上升
亦即全球在最近的百年內大氣CO2含量暴增數十倍
如果上述共變關係是CO2決定均溫,並遵循該曲線的對等變化
則全球均溫勢必因共變,而至少上升數倍(上升五度都不算過分)
然而事實是,過去150年來全球溫度只上升0.8度C,這是怎麼回事?
因此,不難得知,決定溫度上升者另有更大的結構性因素
有人認為是海洋的遲滯性減緩了近代以來排量造成的效應
因為科學家指出的海洋延遲反應週期高達800年
儘管如此,這反而將更進一步的打擊高爾的曲線說辭
因為他的溫度的反應曲線,並沒有在CO2線後延了800年
第三 留住熱能
溫室效應的主要介質是水氣
水氣越多,能留住的熱能越強
燃燒能源所排放的CO2其實是物質的化學轉換
並不是憑空生出了CO2數量,同時間消失了O2等其他含量
所以大氣層因此不會大為變厚,進而增強水氣留住熱能(還記得0.038%?)
那麼燃燒產生的熱能呢?
如網友提供的,全球每年留住照射到的太陽熱能總量為3850 ZJ
而人類2004年的能源消耗總量為0.471 ZJ,所佔百分比為0.0122%
太陽只要打個噴嚏,就足夠人類把有史以來的能源從頭燒個數萬次
如果這類微量的變化能讓地球產生顯著的敏感性反應
那麼太陽的變化,豈不是更令地球的大氣層形同虛設?支持大氣穩定效能的科學家同意嗎?
這裡更別忘了,燒出來的熱能,同樣能輻散出地球之外(40%)
第四 大氣密度
科學家的研究也指出
在2007到2009年,太陽的活力下降,釋出的能量格外減少
這段期間,地球大氣層的「熱層 (thermosphere)」冷卻並收縮了30%
熱漲冷縮是基本的物理定律
太陽傳送到地球的熱能越多,大氣的厚度與密度越大,溫度越高
反之亦然
其實影響大氣層變化的變數還有很多(如地磁與溢散效應)
但如果影響高達三成之多的太陽變化,都未能優先納入整體考慮
那麼百年來變化量0.008%的CO2,要說是升溫的主要因素
(姑且不論這些CO2有多少比例是太陽熱能從海水中釋放出來)
實在是一個極大的偏頗
別忘了,人類製造出來的二氧化碳,並不是停在大氣中動也不動的等著累積
CO2的量增多,就會增強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與繁衍
(一如恐龍時代的空氣高含氧量可支撐大型動物廣泛生存)
正如暖化只會造成植披地增加,海面上海面下都是如此
這是大自然系統內部的自我平衡機制
第五 系統分析
因此這裡引出了背後的事實
太陽才是左右地球總體溫度變化的主因
太陽令地球溫度上升,則CO2自海洋分解出來至大氣的量也上升
水氣也因溫度上升而增加,造成溫室效應增強
太陽才是全球暖化的主因
NASA的證據指出火星同樣也有暖化的現象
這在全科學界,不侷限於氣候科學,其實並不令人驚訝
科學研究本來首重系統性與結構性
地球是太陽系乃至整個銀河系宇宙的生態體系下之成員
考慮個體層次變化的結論,如何能在忽略總體層次的考量下達成?
全球溫度目前也許正在上升
(但即便是這一點,仍受科學家質疑,其測量方式可能大有偏誤)
然而長期來說,地球溫度本就是起起伏伏,一如波浪潮汐
在有力證實並解決太陽對地球溫度的影響關係此一問題之前
冒然主張地球此一波的暖化主因與根源來自比例微弱的溫室氣體增量
並不符合科學方法與基本邏輯
那麼
為何科學界與各國政府仍大肆熱衷並圍繞此一議題?
必須遺憾的說
一方面恐怕是來自人類對於自我科技發展、人定勝天的觀念的過度自大
認為自己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就能極大程度地左右著命運發展
標誌著人類歷史進程上,後現代主義的式微,與新一輪實證主義的再起
另一方面
就是以下得提到,這個議題的政治性跟「集體性迷思(Group-thinking)」的部分了
--
不同角度的意見,亦考看看
在科學領域上,全球暖化的議題一直備受爭議
爭議的論點汗牛充棟,其中最受矚目的一點就是
地球的平均溫度或許正在上升,但,CO2二氧化碳是否是造成溫度上升的元兇?
就現有科學報告,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幾點來進行判辨
第一 溫室氣體
堅稱CO2是造成全球暖化效應主因的科學家認為
很簡單,CO2是溫室效應氣體,它的含量越多,效應自然越強
「蓋杯光照實驗」可以很清楚的證實這點
但令人質疑的是,「蓋杯光照實驗」裡面裝的全是二氧化碳
氣體含量結構CO2佔了將近100%,但大氣中的CO2比例卻是0.038%
如果杯中的結構比例比照0.038%辦理,不知道實驗結果將會如何?
這是結構比例問題
第二 共變效應
高爾(Al Gore)紀錄片中提出的近65萬年以來
CO2與地球均溫的共變關係,其起伏曲線呈現不可思議的一致性
推論二氧化碳的含量是造成全球溫度變動的主因
站反證立場的科學家卻指出
細看實際的曲線狀態,卻發現CO2曲線的共變,是發生在溫度變動之後
也就是說,其因果關係完全搞反了:是溫度變化決定CO2含量變動
如何證實這一點?
高爾的CO2曲線,在最後(1850-2000)上升的幅度呈現誇張的垂直上升
亦即全球在最近的百年內大氣CO2含量暴增數十倍
如果上述共變關係是CO2決定均溫,並遵循該曲線的對等變化
則全球均溫勢必因共變,而至少上升數倍(上升五度都不算過分)
然而事實是,過去150年來全球溫度只上升0.8度C,這是怎麼回事?
因此,不難得知,決定溫度上升者另有更大的結構性因素
有人認為是海洋的遲滯性減緩了近代以來排量造成的效應
因為科學家指出的海洋延遲反應週期高達800年
儘管如此,這反而將更進一步的打擊高爾的曲線說辭
因為他的溫度的反應曲線,並沒有在CO2線後延了800年
第三 留住熱能
溫室效應的主要介質是水氣
水氣越多,能留住的熱能越強
燃燒能源所排放的CO2其實是物質的化學轉換
並不是憑空生出了CO2數量,同時間消失了O2等其他含量
所以大氣層因此不會大為變厚,進而增強水氣留住熱能(還記得0.038%?)
那麼燃燒產生的熱能呢?
如網友提供的,全球每年留住照射到的太陽熱能總量為3850 ZJ
而人類2004年的能源消耗總量為0.471 ZJ,所佔百分比為0.0122%
太陽只要打個噴嚏,就足夠人類把有史以來的能源從頭燒個數萬次
如果這類微量的變化能讓地球產生顯著的敏感性反應
那麼太陽的變化,豈不是更令地球的大氣層形同虛設?支持大氣穩定效能的科學家同意嗎?
這裡更別忘了,燒出來的熱能,同樣能輻散出地球之外(40%)
第四 大氣密度
科學家的研究也指出
在2007到2009年,太陽的活力下降,釋出的能量格外減少
這段期間,地球大氣層的「熱層 (thermosphere)」冷卻並收縮了30%
熱漲冷縮是基本的物理定律
太陽傳送到地球的熱能越多,大氣的厚度與密度越大,溫度越高
反之亦然
其實影響大氣層變化的變數還有很多(如地磁與溢散效應)
但如果影響高達三成之多的太陽變化,都未能優先納入整體考慮
那麼百年來變化量0.008%的CO2,要說是升溫的主要因素
(姑且不論這些CO2有多少比例是太陽熱能從海水中釋放出來)
實在是一個極大的偏頗
別忘了,人類製造出來的二氧化碳,並不是停在大氣中動也不動的等著累積
CO2的量增多,就會增強植物光合作用效率與繁衍
(一如恐龍時代的空氣高含氧量可支撐大型動物廣泛生存)
正如暖化只會造成植披地增加,海面上海面下都是如此
這是大自然系統內部的自我平衡機制
第五 系統分析
因此這裡引出了背後的事實
太陽才是左右地球總體溫度變化的主因
太陽令地球溫度上升,則CO2自海洋分解出來至大氣的量也上升
水氣也因溫度上升而增加,造成溫室效應增強
太陽才是全球暖化的主因
NASA的證據指出火星同樣也有暖化的現象
這在全科學界,不侷限於氣候科學,其實並不令人驚訝
科學研究本來首重系統性與結構性
地球是太陽系乃至整個銀河系宇宙的生態體系下之成員
考慮個體層次變化的結論,如何能在忽略總體層次的考量下達成?
全球溫度目前也許正在上升
(但即便是這一點,仍受科學家質疑,其測量方式可能大有偏誤)
然而長期來說,地球溫度本就是起起伏伏,一如波浪潮汐
在有力證實並解決太陽對地球溫度的影響關係此一問題之前
冒然主張地球此一波的暖化主因與根源來自比例微弱的溫室氣體增量
並不符合科學方法與基本邏輯
那麼
為何科學界與各國政府仍大肆熱衷並圍繞此一議題?
必須遺憾的說
一方面恐怕是來自人類對於自我科技發展、人定勝天的觀念的過度自大
認為自己做什麼,或不做什麼,就能極大程度地左右著命運發展
標誌著人類歷史進程上,後現代主義的式微,與新一輪實證主義的再起
另一方面
就是以下得提到,這個議題的政治性跟「集體性迷思(Group-thinking)」的部分了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By William
at 2010-08-30T03:44
at 2010-08-30T03:44
By Adele
at 2010-08-31T13:25
at 2010-08-31T13:25
By Anonymous
at 2010-09-01T23:05
at 2010-09-01T23:05
By Elvira
at 2010-09-03T08:45
at 2010-09-03T08:45
By Rebecca
at 2010-09-04T18:25
at 2010-09-04T18:25
By Zanna
at 2010-09-06T04:05
at 2010-09-06T04:05
By Ula
at 2010-09-07T13:45
at 2010-09-07T13:45
By Necoo
at 2010-09-08T23:25
at 2010-09-08T23:25
By Adele
at 2010-09-10T09:05
at 2010-09-10T09:05
By Gilbert
at 2010-09-11T18:45
at 2010-09-11T18:4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9-13T04:25
at 2010-09-13T04:25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9-14T14:05
at 2010-09-14T14:05
By Ethan
at 2010-09-15T23:45
at 2010-09-15T23:45
By Enid
at 2010-09-17T09:25
at 2010-09-17T09:25
By Gilbert
at 2010-09-18T19:05
at 2010-09-18T19:05
By Brianna
at 2010-09-20T04:45
at 2010-09-20T04:45
By Eartha
at 2010-09-21T14:26
at 2010-09-21T14:26
By Jacob
at 2010-09-23T00:06
at 2010-09-23T00:06
By William
at 2010-09-24T09:46
at 2010-09-24T09:46
By Lucy
at 2010-09-25T19:26
at 2010-09-25T19:26
By Hedy
at 2010-09-27T05:06
at 2010-09-27T05:06
By Delia
at 2010-09-28T14:46
at 2010-09-28T14:46
By Rosalind
at 2010-09-30T00:26
at 2010-09-30T00:26
By Jack
at 2010-10-01T10:06
at 2010-10-01T10:06
By Charlotte
at 2010-10-02T19:46
at 2010-10-02T19:46
By Edward Lewis
at 2010-10-04T05:26
at 2010-10-04T05:26
By Steve
at 2010-10-05T15:06
at 2010-10-05T15:06
By Hamiltion
at 2010-10-07T00:46
at 2010-10-07T00:46
By Donna
at 2010-10-08T10:26
at 2010-10-08T10:26
By Isabella
at 2010-10-09T20:06
at 2010-10-09T20:06
By Dinah
at 2010-10-11T05:46
at 2010-10-11T05:46
By Jacky
at 2010-10-12T15:27
at 2010-10-12T15:27
By Elvira
at 2010-10-14T01:07
at 2010-10-14T01:07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10-15T10:47
at 2010-10-15T10:47
By Frederica
at 2010-10-16T20:27
at 2010-10-16T20:27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10-18T06:07
at 2010-10-18T06:07
By Carol
at 2010-10-19T15:47
at 2010-10-19T15:47
By Caroline
at 2010-10-21T01:27
at 2010-10-21T01:27
By Victoria
at 2010-10-22T11:07
at 2010-10-22T11:07
By Kristin
at 2010-10-23T20:47
at 2010-10-23T20:47
By Bennie
at 2010-10-25T06:27
at 2010-10-25T06:27
By Steve
at 2010-10-26T16:07
at 2010-10-26T16:07
By Andrew
at 2010-10-28T01:47
at 2010-10-28T01:47
By Franklin
at 2010-10-29T11:27
at 2010-10-29T11:27
By Thomas
at 2010-10-30T21:07
at 2010-10-30T21:07
By Delia
at 2010-11-01T06:47
at 2010-11-01T06:47
By Olivia
at 2010-11-02T16:28
at 2010-11-02T16:28
By Victoria
at 2010-11-04T02:08
at 2010-11-04T02:08
By Ursula
at 2010-11-05T11:48
at 2010-11-05T11:48
Related Posts
專家:中國有一萬六千個潛伏「舟曲」(影片)
By Genevieve
at 2010-08-25T10:56
at 2010-08-25T10:56
2010 珍古德博士訪台,我們一起當猩猩(3)
By Christine
at 2010-08-25T01:33
at 2010-08-25T01:33
2010 珍古德博士訪台,我們一起做面具(2)
By Callum
at 2010-08-25T01:32
at 2010-08-25T01:32
2010 珍古德博士訪台,我們一起來種樹(1)
By Odelette
at 2010-08-25T01:32
at 2010-08-25T01:32
請問,中洋脊算不算含有錯動性板塊邊界?
By Wallis
at 2010-08-23T14:44
at 2010-08-23T1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