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里奇巴@巴西 - 生態環境討論
By Quintina
at 2006-05-29T19:48
at 2006-05-29T19:48
Table of Contents
作者: penof (走吧走吧) 看板: AAAAAAAA
標題: Re: [轉錄]Re: 學生會長選舉?幹 ?…
時間: Wed May 24 09:42:59 2006
很多版友說先要有錢才能解決問題,
這個正是我們想像力的危機。
我很喜歡庫里奇巴這個城市的案例,
不過網路上資料有限。
這個例子可以告訴我們,一個有遠見的規劃,
比灑大錢來的重要。
-----
http://myurl.com.tw/geb3
一般人想到巴西,可能會聯想到足球明星羅納度,或者嘉年華,但同時也有對「第三世界
國家」的刻板印象。然而在這樣的巴西東南方,卻有一座城市被聯合國指定為首批「世界
最適居城市」,並與巴黎、溫哥華、雪梨、羅馬並列,它就是庫里奇巴(Curitiba,
Barzil)。庫里奇巴市30年前充滿髒亂、汙染、社會不公平,如今卻有99%的居民不願意在
其他都市生活。這個傳奇中的城市創造了許多驚人的奇蹟:
1.過去25年間,即使全市人口成長2.5倍,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卻增加120倍。
2.庫里奇巴公共運輸系統堪稱典範,交通尖峰期,公車平均每1分鐘一班,從不塞車,成
本比地鐵至少低100倍。不論遠近同一票價,通勤成本極低,有85﹪的市民天天利用。
3.在庫里奇巴,垃圾回收可以換取食物、車票、生活用品,小孩子可以換取玩具、學校文
具,垃圾其實不是垃圾。
4.在庫里奇巴,政府協助窮人蓋自己的房子,提昇教育和社會福利,創造就業機會,無論
貧富,都可以有尊嚴地生活。
庫里奇巴市每人年均收入只有台北的三分之一,市政預算只有台北的四分之一。它曾面臨
嚴重的城市及社會問題。30年後,它卻憑藉著充滿創意且成功的城市政策,獲得市民廣泛
的支持,甚至吸引包括美國、韓國首爾等城市,不遠千里前往庫里奇巴取經。為何庫里奇
巴做得到?
http://myurl.com.tw/ddrn
生態城市案例介紹──「第三世界」的生活之道
作者:張文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城市因為提供就業機會、資訊交流、交通可及性等條件,吸引了人潮集中居住,然而,卻
也面臨人口快速成長、交通、治安與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於是,人們回填了河川成道路、
一片片沼澤濕地成為建築基地、道路開過綠帶,交通擁擠伴隨排放大量廢氣、生活污水與
垃圾等產生,然而,城市本身所產生廢棄物卻無法自行消化,因此諸如焚化爐、垃圾掩埋
場等鄰避設施便在城市邊緣地帶設置。都市日漸走向無法與自然環境取得平衡的危機處境
。
當城市造成生態環境的極大負荷時,我們並非將人類排除在環境生態之外,而是思考如何
順應環境生態,創造以人為本的城市──同時滿足人的生活需求,也能與生態環境和諧相
處,這便是生態城市的思考起始。
2005年9月應邀訪台的巴西庫里奇巴(Curitiba)前市長傑米.雷勒(Jaime Lerner)指
出:「The city is not a problem, the city is a solution(都市不是問題,都市就是
解決本身!)」一語道破傑米.雷勒的治理思維。儘管各國學者對生態城市的定義紛雜,
但不外乎都強調了人與自然共生互利。庫里奇巴市被譽為「世界上最創新的城市」,整合
了城市社會族群的性格、城市社會脈絡,以及實質環境條件一併納入城市的規劃,儼然成
為永續的生態城市範例。
庫里奇巴所實施的改善規劃,包括公車捷運化、綠色交換機制處理廢棄物、收購土地創造
綠帶、舊公車與建築再利用、河岸週邊的土地規劃等。皆非龐大經費投入的結果,況且第
三世界國家的公部門資源非常有限,因此以團隊「庫里奇巴都市規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Research and Urban Planning of Curitiba,簡稱IPPUC)」為核心,挑
選創新、適應自然、具遠見的策略,來解決城市所面臨的困境。
例如在傑米.雷勒第一次擔任庫里奇巴市長之際,水災問題已非常嚴重,若以工程防洪來
解決表面浮現的問題,光是花費就達數百萬美元,於是IPPUC團隊讓河岸轉型為河濱公園
,作為洪水的緩衝地帶。
當城市塞車等交通問題已迫在眉睫,大部分首長大多以建造龐大捷運系統來因應,IPPUC
團隊考量捷運系統投入的成本與時間,設計出與公車高度相當的透明玻璃管狀車站,方便
乘客上下車。同時,進站的購票、出入動線、無障礙通道的規劃,盡量體貼乘客;而比一
般車身長三倍的公車、每分鐘一班,其載客量與效率並不比捷運低,而這樣的設計還可節
省耗油約42%。
當新型公車產生後,舊型公車車體被利用為行動圖書館、育兒中心或是公車餐廳,一方面
作為懷舊的教育意義;另一方面,當資源不斷地回收、再利用,垃圾問題也可減少許多。
令許多城市困擾不已的廢棄物處理問題,由庫里奇巴市資助「垃圾採購專案」、以綠色交
換的機制來解決。貧民住宅區的小巷由於沒有鋪設柏油路面,收送垃圾的卡車都無法進入
,連經常性垃圾清運工作都無法達成。因此,庫里奇巴市便透過小型卡車,停在該市一百
多個政府公地上的定點上,回收時間一到,附近市民便拿出一袋袋的垃圾來交換食物:例
如60公斤垃圾可得到60張兌換卷,其足夠換取全家一個月食品(也可兌換公共汽車票、學
校用的練習簿,或是聖誕節的玩具)。而兩公斤可回收利用物質,可換得一公斤食品。而
大多數的食品,則是政府向農民購買生產過剩的農產品而來。此舉一方面解決廢棄物問題
;另一方面也改善低收入戶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善用了過剩的農產品。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李永展認為,雖然前市長傑米
.雷勒謙虛地說巴西庫里奇巴市屬於發展中的國家,但庫里奇巴市在土地利用、交通規劃
以及社區參與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在台灣,我們稱之為「永續城市」,根基於「生
態要保育、生活要富裕、生產要效率」的精神,若能透過社區參與,例如社區規劃師、社
區大學、社區產業、六星計畫等四點社區面由下向上的實踐,台灣也可打造永續的城市。
相較於歐美國家城市,我們對於第三世界的想像,正如電影《中央車站》畫面裡的吵雜、
擁擠與炎熱。但是,庫里奇巴市所以值得我們借鏡,正是由於在國家資源短缺之下,其團
隊仍可借重創意進行小而美、小而省的公共建設來解決核心問題。相對於台灣目前動輒以
昂貴的大型BOT案來支應,進而衍生種種問題,我們是應該有所喟嘆!未來的城市將面臨
更多挑戰,如何建構真正適切人居的空間,除了用心計較與創意經營,更需要我們嚴肅地
回應整個生態對我們提出的詰問。
--
標題: Re: [轉錄]Re: 學生會長選舉?幹 ?…
時間: Wed May 24 09:42:59 2006
很多版友說先要有錢才能解決問題,
這個正是我們想像力的危機。
我很喜歡庫里奇巴這個城市的案例,
不過網路上資料有限。
這個例子可以告訴我們,一個有遠見的規劃,
比灑大錢來的重要。
-----
http://myurl.com.tw/geb3
一般人想到巴西,可能會聯想到足球明星羅納度,或者嘉年華,但同時也有對「第三世界
國家」的刻板印象。然而在這樣的巴西東南方,卻有一座城市被聯合國指定為首批「世界
最適居城市」,並與巴黎、溫哥華、雪梨、羅馬並列,它就是庫里奇巴(Curitiba,
Barzil)。庫里奇巴市30年前充滿髒亂、汙染、社會不公平,如今卻有99%的居民不願意在
其他都市生活。這個傳奇中的城市創造了許多驚人的奇蹟:
1.過去25年間,即使全市人口成長2.5倍,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卻增加120倍。
2.庫里奇巴公共運輸系統堪稱典範,交通尖峰期,公車平均每1分鐘一班,從不塞車,成
本比地鐵至少低100倍。不論遠近同一票價,通勤成本極低,有85﹪的市民天天利用。
3.在庫里奇巴,垃圾回收可以換取食物、車票、生活用品,小孩子可以換取玩具、學校文
具,垃圾其實不是垃圾。
4.在庫里奇巴,政府協助窮人蓋自己的房子,提昇教育和社會福利,創造就業機會,無論
貧富,都可以有尊嚴地生活。
庫里奇巴市每人年均收入只有台北的三分之一,市政預算只有台北的四分之一。它曾面臨
嚴重的城市及社會問題。30年後,它卻憑藉著充滿創意且成功的城市政策,獲得市民廣泛
的支持,甚至吸引包括美國、韓國首爾等城市,不遠千里前往庫里奇巴取經。為何庫里奇
巴做得到?
http://myurl.com.tw/ddrn
生態城市案例介紹──「第三世界」的生活之道
作者:張文樺(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城市因為提供就業機會、資訊交流、交通可及性等條件,吸引了人潮集中居住,然而,卻
也面臨人口快速成長、交通、治安與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於是,人們回填了河川成道路、
一片片沼澤濕地成為建築基地、道路開過綠帶,交通擁擠伴隨排放大量廢氣、生活污水與
垃圾等產生,然而,城市本身所產生廢棄物卻無法自行消化,因此諸如焚化爐、垃圾掩埋
場等鄰避設施便在城市邊緣地帶設置。都市日漸走向無法與自然環境取得平衡的危機處境
。
當城市造成生態環境的極大負荷時,我們並非將人類排除在環境生態之外,而是思考如何
順應環境生態,創造以人為本的城市──同時滿足人的生活需求,也能與生態環境和諧相
處,這便是生態城市的思考起始。
2005年9月應邀訪台的巴西庫里奇巴(Curitiba)前市長傑米.雷勒(Jaime Lerner)指
出:「The city is not a problem, the city is a solution(都市不是問題,都市就是
解決本身!)」一語道破傑米.雷勒的治理思維。儘管各國學者對生態城市的定義紛雜,
但不外乎都強調了人與自然共生互利。庫里奇巴市被譽為「世界上最創新的城市」,整合
了城市社會族群的性格、城市社會脈絡,以及實質環境條件一併納入城市的規劃,儼然成
為永續的生態城市範例。
庫里奇巴所實施的改善規劃,包括公車捷運化、綠色交換機制處理廢棄物、收購土地創造
綠帶、舊公車與建築再利用、河岸週邊的土地規劃等。皆非龐大經費投入的結果,況且第
三世界國家的公部門資源非常有限,因此以團隊「庫里奇巴都市規劃研究中心(
Institute of Research and Urban Planning of Curitiba,簡稱IPPUC)」為核心,挑
選創新、適應自然、具遠見的策略,來解決城市所面臨的困境。
例如在傑米.雷勒第一次擔任庫里奇巴市長之際,水災問題已非常嚴重,若以工程防洪來
解決表面浮現的問題,光是花費就達數百萬美元,於是IPPUC團隊讓河岸轉型為河濱公園
,作為洪水的緩衝地帶。
當城市塞車等交通問題已迫在眉睫,大部分首長大多以建造龐大捷運系統來因應,IPPUC
團隊考量捷運系統投入的成本與時間,設計出與公車高度相當的透明玻璃管狀車站,方便
乘客上下車。同時,進站的購票、出入動線、無障礙通道的規劃,盡量體貼乘客;而比一
般車身長三倍的公車、每分鐘一班,其載客量與效率並不比捷運低,而這樣的設計還可節
省耗油約42%。
當新型公車產生後,舊型公車車體被利用為行動圖書館、育兒中心或是公車餐廳,一方面
作為懷舊的教育意義;另一方面,當資源不斷地回收、再利用,垃圾問題也可減少許多。
令許多城市困擾不已的廢棄物處理問題,由庫里奇巴市資助「垃圾採購專案」、以綠色交
換的機制來解決。貧民住宅區的小巷由於沒有鋪設柏油路面,收送垃圾的卡車都無法進入
,連經常性垃圾清運工作都無法達成。因此,庫里奇巴市便透過小型卡車,停在該市一百
多個政府公地上的定點上,回收時間一到,附近市民便拿出一袋袋的垃圾來交換食物:例
如60公斤垃圾可得到60張兌換卷,其足夠換取全家一個月食品(也可兌換公共汽車票、學
校用的練習簿,或是聖誕節的玩具)。而兩公斤可回收利用物質,可換得一公斤食品。而
大多數的食品,則是政府向農民購買生產過剩的農產品而來。此舉一方面解決廢棄物問題
;另一方面也改善低收入戶的生活品質,同時也善用了過剩的農產品。
中國文化大學建築系教授、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委員李永展認為,雖然前市長傑米
.雷勒謙虛地說巴西庫里奇巴市屬於發展中的國家,但庫里奇巴市在土地利用、交通規劃
以及社區參與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在台灣,我們稱之為「永續城市」,根基於「生
態要保育、生活要富裕、生產要效率」的精神,若能透過社區參與,例如社區規劃師、社
區大學、社區產業、六星計畫等四點社區面由下向上的實踐,台灣也可打造永續的城市。
相較於歐美國家城市,我們對於第三世界的想像,正如電影《中央車站》畫面裡的吵雜、
擁擠與炎熱。但是,庫里奇巴市所以值得我們借鏡,正是由於在國家資源短缺之下,其團
隊仍可借重創意進行小而美、小而省的公共建設來解決核心問題。相對於台灣目前動輒以
昂貴的大型BOT案來支應,進而衍生種種問題,我們是應該有所喟嘆!未來的城市將面臨
更多挑戰,如何建構真正適切人居的空間,除了用心計較與創意經營,更需要我們嚴肅地
回應整個生態對我們提出的詰問。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Michael
at 2006-05-31T20:49
at 2006-05-31T20:49
By Valerie
at 2006-06-02T21:49
at 2006-06-02T21:49
Related Posts
澳洲研究: 金魚也是有感覺的
By Ivy
at 2006-05-29T18:46
at 2006-05-29T18:46
[訊息]5/28晚上公視將放【重返車諾比】紀錄片
By Delia
at 2006-05-28T02:15
at 2006-05-28T02:15
[轉錄][資訊] 地球只有一個
By Kelly
at 2006-05-28T02:14
at 2006-05-28T02:14
請問{{失竊的未來}}這本書還有人有看到嘛
By Barb Cronin
at 2006-05-27T21:15
at 2006-05-27T21:15
今年暑假的海龜營隊
By Brianna
at 2006-05-25T10:32
at 2006-05-25T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