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群(ethnicgroup)關係型態有那些?~~(20點 - 社會議題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06-04-12T00:00

Table of Contents

何謂族群?
族群(ethnic group)關係型態有那些?

All Comments

Susan avatar
By Susan
at 2006-04-13T02:50
在臺灣,若要問起某人的族群背景,你通常會聽到「你是蕃薯還是芋仔?」這樣的問題,而這個問題的背景取決於父母親來臺時間的早晚。「蕃薯」就是所謂的「本省人」,從十七世紀,這個族群便從中國大陸渡海來臺,而「芋仔」指的就是在民國三十八年前後,來臺定居的「外省人」。不過,隨著族群間日益普及的通婚,這種二分法越來越不切實際;其所以不適當,也因為它把島內最小、歷史卻最悠久的原住民族群排除在外。
  臺灣的住民通常區分成四個族群:包含約九個部落的原住民族群;大部分來自中國大陸廣東省的客家族群;來自中國大陸福建省南部的閩南人;以及民國三十八年共黨統治中國大陸之後,隨著國民政府來臺的外省人。閩南人(島內最大的族群)和客家人約占臺灣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外省人約占百分之十六,而原住民族群不及百分之二。
  事實上,除原住民在血緣與文化上與其他族群明顯不同外,其他三大族群都可被稱為外省人或大陸人,因為他們的祖先都來自於中國大陸。隨著時光的推移,這些大陸移民不論先來後到,都在臺灣尋找一個新的認同身分,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副主委,目前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的陳其南先生指出:「這就是本土化,臺灣仍在經歷這樣的過程。」陳其南認為,當早期的廣東和福建移民開始認同臺灣這塊土地時,第一階段的本土化便完成了,他說:「從他們如何稱呼自己就可以印證這一點,初來臺時,他們仍然稱自己是潮州人、泉州人等等(潮州和泉州是大陸福建沿海兩城市),但是,後來他們改用和臺灣地名相關的稱呼,例如彰化人、臺北人。」
不論先來後到,經歷族群融合與本土化的過程,「新臺灣人」的身分認同趨勢正在成形 今天,所謂的本省人在提到其籍貫時,都不再使用和大陸地名相關的稱呼,但是,外省人及其後代,就仍會說他們是山東人或湖南人等等。陳其南認為:「這些後期移民仍然在本土化的過程中,因為他們在臺灣還住得不夠久;但是,依前面的例子看來,在臺灣生活的所有人民,早晚都將完成本土化,這需要時間,但這是極其自然的。」
   建立臺灣自主性的過程當中,其中一項重要的工程,是本土化原本由外省人掌控的政治領域。成長於中國大陸的蔣故總統經國先生,曾於晚年時說:「我也是個臺灣人。」他同時屬意在臺灣土生土長的李登輝先生為其繼承人。蔣經國總統於民國七十七年過世之後,具有客家背景的李登輝先生便成為第一位本省籍的中華民國總統。
  同時,本土化與認同臺灣的潮流,在身分認同方面已造成臺灣社會的分裂。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八十七年十月的一份民調顯示,臺灣人民當中,百分之三十八的受訪者自認為是臺灣人而非中國人,百分之十二自認為是中國人而非臺灣人,另外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民眾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  「中國人」的概念是文化的,也是政治的。假設上述調查中的受訪者答題時,並沒有政治選邊的考量(此為合理的假設,因為中華民國在政治上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涇渭分明),那麼我們可說百分之三十八的臺灣人民,否認兩岸之間文化上的關聯。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指出:「某些國內政治人物主張切斷臺灣與大陸的文化臍帶,這種作法將會給臺灣社會帶來緊張的氣氛。」黃教授相信,兩岸關係若改善,自認是中國人的臺灣人民將會增加。
    政府提倡一個共同的語言,原本並非壞事,只是許多人覺得執行政策的同時,卻也犧牲其他的語言。陳其南教授也認為當時的語言政策並不周延,因為它與多語言、以及多元文化社會的觀念背道而馳;此外,他也指出:「早期政府興建許多眷村,造成外省人與臺灣其他族群之間的隔閡;眷村內外的居民被互相隔離,這種情形助長彼此衝突的可能性。」
  不過,隨著時代的變遷,政府已著手改變政策,閩南語、客語和原住民語獲得官方的支持,並成為小學教育的一部分。如今,閩南語越來越受到重視,許多人在公共場所使用它,政府官員也不例外,期望藉此接近群眾。同時,政府在全島重建眷村,本省人也開始移入改建後的新社區,族群關係再向前踏進一步。 本省人開始移入眷村改建後的新社區,族群關係更加融合。
 內政部重新設計身分證的舉動,也是打破族群界線的明證:身分證背面原本只有持卡人的「籍貫欄」,內政部首先於民國七十五年加上「出生地欄」,民國八十一年進而宣布不必填寫「籍貫欄」;這樣的改變強調持卡人的生活經驗,加深島上住民對於臺灣的認同感,因此使得出生於臺灣的大陸籍後代更容易本土化。
  現在的臺灣民眾越年輕,族群意識就越低。這個可喜的現象顯示,臺灣社會正走向一個健康的未來。儘管如此,族群之間的緊張氣氛尚未完全消弭,「新臺灣人」的統合形象也仍然遭受威脅,黃光國教授指出:「平時大家幾乎看不到族群問題,但是到爭奪權利的時候,它們就出現了。」
  黃教授另外提出臺灣的選舉文化:「每當選舉來臨的時候,候選人就會用某種方式挑起族群情結,以利自己的選情,這種贏得選票的策略——尤其在鄉下地區——常常奏效,但是,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
   同樣的原因也使得原住民語言逐漸消失,這種困境似乎是弱勢族群的宿命。原住民作家瓦歷斯‧尤幹指出:「今天,政府幾乎在所有議題中都表現出關心原住民的態度,但是,我認為他們只是想藉此為自己塑造一個包容者的形象,同時收編原住民,擴張政治資源。政府對於族群融合方面所做的努力,只是徒具形式。今天,我們仍然可見原住民在言語上,或是其他方面受辱的例子。臺灣真的沒有族群問題嗎?這裡的重點並不在於歧視的程度。」他指出,無論輕重的程度,偏見的事實是永遠無法抹滅的。
在今日的臺灣社會,已經很難看得出一個人的族群背景。
2006-04-15 19:57:29 補充:
原住民 早住民 新住民

關於氣喘病反覆發作的電子期刊

Olive avatar
By Olive
at 2006-04-11T00:00
想請問是否有關於氣喘病反覆發作的電子期刊可以參考...想對這一方面的問題多點了解...謝謝...

吸煙對體內維生素的影響

Kama avatar
By Kama
at 2006-04-11T00:00
吸煙會對體內維生素有什麼影響影響的是哪些維生素為什麼

有人知道”葡萄籽”的功效嗎?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6-04-11T00:00
請問各位知識天王,什摸是葡萄籽?我今天下班去逛新光站前店在五樓發現一個新櫃不曉得叫什麼牌子來的(如果有� ...

環工技師的準備用書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06-04-11T00:00
我想請問一下,環工技師的準備用書,比較新的有沒有值得推薦的,我人在新竹,在推薦的時候可以順便告訴我一 ...

請問兩個英文解釋名詞

Jake avatar
By Jake
at 2006-04-11T00:00
何謂\and#34;DaylightSavingTime\and#34;andamp;\and#34;Lowincome\and#34;??如果有更詳細的解說之意思那更佳,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