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暖化產生之災害 - 暖化
By Lydia
at 2008-12-27T00:00
at 2008-12-27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氣候暖化產生之災害有哪些可跟我說ㄇ??
謝謝喔
謝謝喔
Tags:
暖化
All Comments
By Brianna
at 2008-12-30T10:15
at 2008-12-30T10:15
造成的影響由於海洋溫度增加,南極和北極的冰川會加速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沿海低海拔地區,例如大洋洲島國圖瓦魯已被水淹沒。全世界有3/4的人口居住在離海岸線不足500公里的地方,陸地面積縮小會極大地影響人類居住環境,甚至可能導致戰爭。河、海堤的建立,可降低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保護地勢低的地區。
由於海洋溫度增加,水蒸發加快,大量水氣被輸送進入大氣,會導致局部地區短時間內降雨量突然升高,這樣暴雨天氣就會導致水災、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更加頻繁的發生,位於河流沿岸的城市和位於河流下游的廣大地區因此受到洪水的威脅,水災面積因為短時的強降水而迅速擴大,水土流失問題也比過去更加嚴峻。
由於大氣溫度升高,導致熱帶傳染病向高緯擴散,目前已有熱帶傳染病擴散的跡象。而過去在低溫下難以存活的病毒隨著冬季溫度上升,有全年活動的可能,最近一段時間的監控發現,過去已經得到控制的疾病如結核病等有再度爆發的可能。
由於大氣溫度升高,令蒸發量上升,在以往乾旱少雨的地區面臨更加嚴峻的考驗,而不正確的耕作方法很有可能讓以前植被覆蓋就不好的半乾旱地區失去保護成為半沙化地區,從而導致內陸地區沙漠化加速,沙漠有擴大的危險(實際上沙漠化問題已經困擾著東亞和中亞國家,在撒哈拉邊界地區更是情況堪憂)。
雖然由於溫度升高,有部分動植物會加快繁殖,而如果食物鏈中的上層和頂層生物如果不作出相應變動就會嚴重危機到種群的繁殖和發展,整個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會受到威脅,許多物種會加速滅絕的步伐。
澳洲流行病學家Anthony McMichael於美國微生物學會的會議上提出警告,表示全球暖化使得多種流行病的流行模式發生改變增加爆發機會。
By Olga
at 2008-12-29T23:28
at 2008-12-29T23:28
造成之影響
若是溫室效應氣體濃度不斷增加,則將使地表溫度增加,直接影響的是使全球氣象變異,北半球冬季將縮短,並更冷更濕,而夏季則變長且更乾更熱,亞熱帶地區則將更乾,而熱帶地區則更濕。
由於氣溫增高水汽蒸發加速。全球雨量每年將減少,各地區降水型態將會改變產生乾旱,並改變植物、農作物之分佈及生長力,加快生長速度,造成土壤貧瘠,作物生長終將受限制,且間接破壞生態環境,改變生態平衡。
氣溫上升導致海洋變暖和南北極冰山融化,如果所有冰山都融化,海平面將上升六十公尺,海平面將於2100年上升15-95公分,導致低窪地區海水倒灌,全世界三分之一居住在海岸邊緣的人口將遭受威脅。到時候荷蘭會被淹沒;孟加拉國將會消失無蹤;甚至全球氣候變遷造成乾旱,並幫導致工業、農業全面停擺。
如果無法有效控制溫室效應,其造成的氣候改變,將使我們付出極大的代價,如:氣溫上升會傷害人體的抗病能力,若加上全球氣候變遷引發動物大遷徙,屆時極有可能促使腦炎、狂犬病、登革熱、黃熱病的大規模蔓延,後果相當可怕;同時也會改變地區資源分佈,導致糧食、水源、漁獲量等的供應不平衡,引發國際間之經濟、社會問題。可見溫室效應的影響絕不只限於氣溫而已。
圖片參考:http://www.bdes.chc.edu.tw/bdes/sahwe/images/CC005...
=?
圖片參考:http://hk.geocities.com/environment2001hk/ghgraph....
參考資料 http://www.bdes.chc.edu.tw/bdes/sahwe/new_page_11....
其次,我們看到海平面上升方面,全球暖化使得南北極的冰原日益融化,導致海平面上升。同學有沒有注意過,住在北極的愛司碁摩人通常在眼睛下面都畫畫幾道有顏色的條紋,其實就是為了防止光線的反射。其實冰層就像一面大鏡子,具有很高的反射率,可以將大部分的陽光反射回太空去,假設暖化後溶解了某些冰層,露出些土地和海洋,而將使更多的陽光被吸收加速暖化的現象。於是更多的冰融化加速,加速大氣溫度的上升。
在二十世紀,海平面平均每年上升約0.46 公釐。如果增溫趨勢不變,估計至2100年,海平面將上升9~88公分。海平面上升不但使河川下游因海水基準面的提高導致排水不暢,也會導致海岸線後退、海水倒灌等問題。台灣的海岸線後退問題,也時有所聞。例如自1977年以來,桃園大員、觀音地區的海岸線約退後兩二十公尺,高雄、屏東兩縣海岸線後退的情形也相當明顯。
而海水倒灌將使沿海低地慘遭淹沒,1970 年代以來,台灣的西南地區及常遭海水倒灌之苦。南亞的孟加拉,不僅老虎很有名,淹水也是在國際上出了名的,因為孟加拉的國土90﹪為沖積平原,平均高度僅在10公尺左右,所以每當夏季西南季風帶來豐沛的雨量,加上海平面的上升,使得有時淹水面積甚至可以高達國土的四分之一。當然海平面上升,直接威脅到的即是大洋中的低島國,以大洋洲的東加、土瓦魯等國為例,將逐漸沒入海洋中上演失落的土地,而近年來這些國家的居民也以紛紛移往澳洲、紐西蘭,成為名符其實的『環境難民』,根據英國生態學家梅爾斯Norman Myers推測,2050年,全球暖化將會產生五千萬到一億五千萬的環境難民,這些難民大多數為非法遷移,將到至許多社會的混亂和政治上的不安。
最後,我們則探討到全球暖化對生物所造成的影響:對於跑得慢的植物來說,全球暖化可能造成部分地區寒帶針業林的滅絕,闊葉林往緯度較高的地區擴散,導致全球森林帶的分佈重新洗牌。像其他對環境很敏感的物種來說,例如以珊瑚來說好了,珊瑚是生活在溫暖的熱帶水域,水溫若是上升,便會導致珊瑚白化,也就是珊瑚失去了在珊瑚中且為珊瑚製造養分的海藻,若只是短暫的海水升溫,珊瑚通常可以復原。如果向全球暖化的趨勢一般,那珊瑚生態勢必遭大極大的威脅。在一份由行政院環保署委託台灣大學、海洋大學及中央大學所組成的研究團隊,提出如果照目前全球暖化的速度,台灣海域大多數地區的珊瑚物種豐富度將明顯降低,對溫度較敏感的鹿角珊瑚及軸孔珊瑚都將消失,珊瑚群聚結構將因而改變等。而遠從韓國南下過冬的冬侯鳥黑琵,現有保護區超過1/3棲地面積將被海水淹沒,保護區功能將大為減低。
而對於農作物來說,雖可使高緯度地區的作物栽培面積擴大,但在低緯度地區作物卻遭受到熱害,或許有人會問全球暖化,不也會增加作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嗎?沒有錯,雖然全球暖化增加了作物光合作用的速率,但同時間也提高了病蟲害繁殖的速度,這樣一來一往將抵銷了,增加的產量....
http://arts.edu.tw/webquest/show_sub.php?id=48&col...
By Isla
at 2008-12-28T00:42
at 2008-12-28T00:42
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許晃雄
--------------------------------------------------------------------------------
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大量製造與排放溫室氣體。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由工業革命前(1750年)的280 ppmv,上升至目前的370 ppmv,在短短二百多年中增加了約1/3。目前的含量是42萬年來的最高值。快速增加的還有甲烷、氧化亞氮、氟氯碳化物等溫室效應更強的溫室氣體。顧名思義,溫室氣體的作用就是攔截地球往外放射的紅外線輻射,暖化地球。溫室效應是一種自然現象,亙古以來即存在於地球與其他星球(如,金星、火星)。由於地殼變動、火山爆發、生物演化、生態變遷等因素,大氣二氧化碳含量一直變化不定。溫室氣體一旦進入大氣層,駐留的時間從數十年至一、二百年不等,造成長期且全球性的溫室效應。近百年來,全球平均氣溫上升約攝氏0.6度,主要發生於20世紀初與20世紀末至今的兩個時期。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在2001年出版的氣候變遷報告明確指出,雖然20世紀初的暖化可能是自然變化,非人為影響,可是1970年代以來的快速暖化,則明顯是人為影響造成的現象。
近百年來的暖化並非是全球性的現象。有些地區氣溫明顯上升,有些地區(如,北大西洋)則明顯下降;大部分年代氣溫上升,可是在1950-1970年代,全球平均氣溫則明顯下降。這可能是因為溫室氣體含量在20世紀中雖然急遽上升,人為溫室效應的影響仍舊無法掩蓋氣候的自然變化。在21世紀初,京都議定書提出的管制措施遲遲無法落實,人類排放溫室氣體的速率毫無減緩的趨勢,地球大氣的溫室氣體含量勢必達到史無前例的高值。由南極冰蕊取得的資料顯示過去40多萬年來,溫室氣體含量高的年代也是高溫的年代,殷鑑不遠。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推估,無論採取何種措施,二氧化碳含量在2100年仍可能高達540-970ppmv,是1750年的1.9-3.5倍。因此,人為溫室效應可能增強至沒有任何自然氣候變化可與之匹敵的程度,成為主宰地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這已經不是一種憂慮而已,而是目前所有氣候模式模擬出來的未來氣候情境。
相對於氣溫預測,雨量預測的可信度較低。對於較小區域的雨量預測,不同氣候模式的結果經常南轅北轍。即使如此,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也作出下列結論。他們預估二十一世紀的全球平均雨量可能會增加。雨量增加的區域包括北半球中高緯度與南極。低緯度陸地的雨量則有的增加有的減少。大致而言,在雨量增加的區域,年與年間的雨量變化的幅度也會比較大。
在極端天氣方面,下列現象在陸地上極可能發生(機率為90-99%):較高的氣溫、較多的熱天、較少的冷天或結霜日、較小的日夜溫差、較高的熱指數(依據氣溫與濕度定義的舒適度指數)、較高的豪雨發生頻率。中緯度內陸地區乾旱的發生頻率可能升高,而熱帶氣旋(如,颱風)的最強風速與最高雨量可能加強(機率為66-90%)。至於,颱風發生頻率是否升高,則無定論。
地球暖化的另一個顯著的影響是海面上升。海面上升有百分之六十是因為海溫升高,海水體積膨脹,另外百分之四十則是因為極區冰層、冰川融化,淡水流入海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預估,北半球的雪與海冰覆蓋範圍將繼續變小,冰川也將持續退縮。南極冰棚則可能因為雨量增加反而變厚。在21世紀末,全球平均海平面將上升0.09-0.88公尺。海平面上升間接地強化暴潮與海水倒灌對濱海地區的衝擊。海濱之地原本是物產豐富、人口眾多的地區,由於海平面的上升,許多這樣的地區可能為大海吞沒,人民與城市,甚至國家被迫遷移。
今年夏季最受矚目的天災莫過於長達幾個月之久,又乾且熱的歐洲氣候。法國夏季的平均氣溫比平均值高出將近攝氏4度,創下百年來最高溫的紀錄。全球平均氣溫僅次於1998年,是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溫。台灣的夏季高溫也是史上排名第二。1998年是有紀錄以來最強的聖嬰年,如果扣除聖嬰現象的影響,今年夏季可能是真正最熱的一年。全球氣溫自1970年代以來節節上升,至今仍未有稍歇的跡象。在此一背景之下,世界各地旱澇頻傳。美國中西部已經連續幾年的乾旱,至今仍無緩和的跡象。2001年的台灣遭受7個颱風的侵襲,水災頻傳。納莉颱風之後,台灣卻發生持續二年的乾旱。面臨這些極端天氣與氣候,人們不免懷疑這是全球暖化的後果。可是,對氣候科學家而言,全球暖化的影響只是可能的因素之一。氣候學家未能預測歐洲高溫的發生,截至目前為止,仍然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氣候年年不同,變化的程度遠大於長期氣候變遷的幅度。最怕的是,全球日趨暖化,氣候變化的幅度也跟著變大,導致極端天氣與氣候的發生頻率升高。根據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報告,這樣的情境並非不可能發生。
Related Posts
地球暖化翻譯成英文
By Rae
at 2008-12-26T00:00
at 2008-12-26T00:00
地球暖化的影響??{20點}
By Damian
at 2008-12-26T00:00
at 2008-12-26T00:00
地球暖化的影響??{20 點 }
地球暖化的影響??{20 點 }
地球暖化的影響??{20 點 }
地球暖化的影響??{20 點 }
設計一段英文關於環保議題的對話~急!!
By Callum
at 2008-12-25T00:00
at 2008-12-25T00:00
地球暖化相關問題
By Callum
at 2008-12-24T00:00
at 2008-12-24T00:00
誰可以幫我把有關地球暖化現象的字翻譯成英文或是學名!?(超急
By Connor
at 2008-12-18T00:00
at 2008-12-18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