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川的死亡與再生:我們學到了什麼? - 生態環境討論
By Ula
at 2008-01-13T23:24
at 2008-01-13T23:24
Table of Contents
來源: http://e-info.org.tw/node/29770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在南韓總統李明博當選的隔天有機會參訪首爾清溪川,看到清溪川復原經驗一些值得反思
的面向。
清溪川是首爾市中心的一條河流,全長5.84公里,在納入中浪川後匯入漢江。從朝鮮王朝
定都首爾後,清溪川便一直是沿河居民排放生活污水的水路;韓戰後,清溪川兩側出現了
大批難民及越南人搭建的木棚,當時的清溪川更是污水泛濫。南韓政府為了解決環境衛生
及交通問題,從1958年開始在市中心區的清溪川加蓋,而清溪川的水質亦因廢水的持續排
放變得更惡劣。
由於經濟快速成長,再加上交通日益惡化,首爾市政府於1967年開始在清溪川上興建寬16
公尺的清溪高架道路,1976年竣工。清溪川周邊的木棚被拆除、原有店家及住戶被迫遷徒
,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街屋。
拆除前的2002年,每日使用清溪川路及清溪高架道路的車輛約17萬輛;由於日積月累的負
荷,陸續出現建物管理及工程安全問題,造成每年維修經費高達1億台幣。
近年來,南韓政府及人民環保意識高漲,再加上水污染、汽車廢氣及文化資產保存等問題
,開始讓韓國人有不同的思考面向。2002年首爾市長選舉時,李明博承諾當選後要讓清溪
川復原,也正是這個承諾使李明博成功當選首爾市長。
2003年7月1日起,在李明博市長大力推動下,清溪川開始進行復原工程,不僅將清溪高架
道路拆除、重新挖掘河道,並為清溪川進行景觀綠美化、引進活水,同時興建22條橫跨河
道的橋樑,總計工程費用超過300億台幣。
2005年10月1日,首爾市政府在重見天日的清溪川水道注入將近10萬公噸溪水,並舉辦復
原紀念活動「迎接新水」,包括首爾市長及南韓總統在內的4千多位貴賓與會。據估計,
清溪川復原工程完成後,將創造超過6千億台幣的經濟效益,不只清溪川重見天日,也讓
清溪川成為首爾市中心重要的親水空間及活動場所。
清溪川復原工程被認為是融合韓國傳統與現代的新地標,再加上貿易及金融中心環繞,使
首爾成為近年來觀光遊憩及購物中心。清溪川復原工程同時也積極結合文化資產、公共設
施、地景建築及人行步道,並開發以活水、親水為導向的綠色廊道。
然而,清溪川復原工程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最常被提及的是復原後的清溪川只不過是一
條「政治經濟導向的人工河道」。由於復原工程要求必須在2年3個月內完成,使原本至少
一年才能通過的環境影響評估,在短短2個月就過關,影響所及的便是無法真正考慮到河
川生態問題。
清溪川80%的水都是從漢江加壓抽取來的,水面寬度只有原河面的五分之一,平均水深也
僅40公分,由於流速緩慢,可能造成夏天河水變臭。此外,為了不影響清溪川底下的首爾
地鐵系統,河床下方及兩側邊坡都舖上不透水層,這正是近年來台灣批評最力的「三面光
」施工方式;簡言之,過度的水泥化及人工化,不可能使清溪川孕育出魚蝦能自然存活的
生態系。
其次,清溪川兩側的土地使用在復原過程中,透過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手法,雖然改造了
當地景觀風貌,也提昇了商業辦公機能,但改造過程中,不少原居民被迫搬遷,而非就地
安置,不僅造成原有社會網絡的斷裂,也對邊緣及弱勢族群造成二度傷害。這種作法跟中
國上海新天地開發案如出一轍,都造成了中上階級取代原有商家住戶的「仕紳化」(
gentrification)現象,這也是國人一窩蜂取經時應特別注意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一條河流可以生,也可以死,端賴我們要如何對待她。清溪川復原工程雖不必然全都值得
學習,但讓我們知道只要有願景、有構想、有魄力,至少可以先讓河流破堤;而清溪川復
原工程給我們的教訓是,除了經濟及工程考量外,應該要更有生態保育的觀念作法、要更
有公平正義的社會計畫。
看過了清溪川的死亡與再生,或許我們應該迎頭趕上的是,以台灣永續發展政策綱領、國
土及都市計畫等上位計畫為基礎,確立基本構想後,儘速讓全台各地覆蓋到地下、不見天
日的河溪都能破堤而出,然後在避免仕紳化的公平正義前提下,讓這些河流成為真正具生
態保育功能的親水、活水空間。
--
國家研究院◢ ╭┐ ╭┐ 綠 從
╭╮ Academy◢ ╰╯ ╭╮ ╰╯ 色 生 我 開 ┌╮
┌╮ ╰┘ EarthAstro◢ └╯ ╭╮ 活 始 ╭┐╰╯
╰╯ Ecophilia環境版 ╰┘ , 。 ╰╯
▄▅▆▅▆▅▅▄▅▆▇▆▅▆▇▆▆▇▆▅▄▃▂▄▅▆▅▅▄▅▆▇▆▅▄▃▂▂▁
▄▅▆▅▅▄▅▆▇▆▅▄▃▂▂▁▄▅▆▅▆▅▅▄▅▆▇▆▅▄▃▂▁ ψmakotoyen
--
作者:李永展(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候補理事、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
在南韓總統李明博當選的隔天有機會參訪首爾清溪川,看到清溪川復原經驗一些值得反思
的面向。
清溪川是首爾市中心的一條河流,全長5.84公里,在納入中浪川後匯入漢江。從朝鮮王朝
定都首爾後,清溪川便一直是沿河居民排放生活污水的水路;韓戰後,清溪川兩側出現了
大批難民及越南人搭建的木棚,當時的清溪川更是污水泛濫。南韓政府為了解決環境衛生
及交通問題,從1958年開始在市中心區的清溪川加蓋,而清溪川的水質亦因廢水的持續排
放變得更惡劣。
由於經濟快速成長,再加上交通日益惡化,首爾市政府於1967年開始在清溪川上興建寬16
公尺的清溪高架道路,1976年竣工。清溪川周邊的木棚被拆除、原有店家及住戶被迫遷徒
,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街屋。
拆除前的2002年,每日使用清溪川路及清溪高架道路的車輛約17萬輛;由於日積月累的負
荷,陸續出現建物管理及工程安全問題,造成每年維修經費高達1億台幣。
近年來,南韓政府及人民環保意識高漲,再加上水污染、汽車廢氣及文化資產保存等問題
,開始讓韓國人有不同的思考面向。2002年首爾市長選舉時,李明博承諾當選後要讓清溪
川復原,也正是這個承諾使李明博成功當選首爾市長。
2003年7月1日起,在李明博市長大力推動下,清溪川開始進行復原工程,不僅將清溪高架
道路拆除、重新挖掘河道,並為清溪川進行景觀綠美化、引進活水,同時興建22條橫跨河
道的橋樑,總計工程費用超過300億台幣。
2005年10月1日,首爾市政府在重見天日的清溪川水道注入將近10萬公噸溪水,並舉辦復
原紀念活動「迎接新水」,包括首爾市長及南韓總統在內的4千多位貴賓與會。據估計,
清溪川復原工程完成後,將創造超過6千億台幣的經濟效益,不只清溪川重見天日,也讓
清溪川成為首爾市中心重要的親水空間及活動場所。
清溪川復原工程被認為是融合韓國傳統與現代的新地標,再加上貿易及金融中心環繞,使
首爾成為近年來觀光遊憩及購物中心。清溪川復原工程同時也積極結合文化資產、公共設
施、地景建築及人行步道,並開發以活水、親水為導向的綠色廊道。
然而,清溪川復原工程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最常被提及的是復原後的清溪川只不過是一
條「政治經濟導向的人工河道」。由於復原工程要求必須在2年3個月內完成,使原本至少
一年才能通過的環境影響評估,在短短2個月就過關,影響所及的便是無法真正考慮到河
川生態問題。
清溪川80%的水都是從漢江加壓抽取來的,水面寬度只有原河面的五分之一,平均水深也
僅40公分,由於流速緩慢,可能造成夏天河水變臭。此外,為了不影響清溪川底下的首爾
地鐵系統,河床下方及兩側邊坡都舖上不透水層,這正是近年來台灣批評最力的「三面光
」施工方式;簡言之,過度的水泥化及人工化,不可能使清溪川孕育出魚蝦能自然存活的
生態系。
其次,清溪川兩側的土地使用在復原過程中,透過都市計畫及都市設計手法,雖然改造了
當地景觀風貌,也提昇了商業辦公機能,但改造過程中,不少原居民被迫搬遷,而非就地
安置,不僅造成原有社會網絡的斷裂,也對邊緣及弱勢族群造成二度傷害。這種作法跟中
國上海新天地開發案如出一轍,都造成了中上階級取代原有商家住戶的「仕紳化」(
gentrification)現象,這也是國人一窩蜂取經時應特別注意的社會公平正義問題。
一條河流可以生,也可以死,端賴我們要如何對待她。清溪川復原工程雖不必然全都值得
學習,但讓我們知道只要有願景、有構想、有魄力,至少可以先讓河流破堤;而清溪川復
原工程給我們的教訓是,除了經濟及工程考量外,應該要更有生態保育的觀念作法、要更
有公平正義的社會計畫。
看過了清溪川的死亡與再生,或許我們應該迎頭趕上的是,以台灣永續發展政策綱領、國
土及都市計畫等上位計畫為基礎,確立基本構想後,儘速讓全台各地覆蓋到地下、不見天
日的河溪都能破堤而出,然後在避免仕紳化的公平正義前提下,讓這些河流成為真正具生
態保育功能的親水、活水空間。
--
國家研究院◢ ╭┐ ╭┐ 綠 從
╭╮ Academy◢ ╰╯ ╭╮ ╰╯ 色 生 我 開 ┌╮
┌╮ ╰┘ EarthAstro◢ └╯ ╭╮ 活 始 ╭┐╰╯
╰╯ Ecophilia環境版 ╰┘ , 。 ╰╯
▄▅▆▅▆▅▅▄▅▆▇▆▅▆▇▆▆▇▆▅▄▃▂▄▅▆▅▅▄▅▆▇▆▅▄▃▂▂▁
▄▅▆▅▅▄▅▆▇▆▅▄▃▂▂▁▄▅▆▅▆▅▅▄▅▆▇▆▅▄▃▂▁ ψmakotoyen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日擬5年內投百億美元協助開發中國家對抗氣候暖化
By Valerie
at 2008-01-13T23:20
at 2008-01-13T23:20
第一個可回收的飯店 將在英國問世
By Hardy
at 2008-01-13T23:19
at 2008-01-13T23:19
鼓勵使用瓦斯車 環保署補助兩萬五
By Oscar
at 2008-01-13T23:17
at 2008-01-13T23:17
58,473 綠黨基本盤!
By Rachel
at 2008-01-13T23:12
at 2008-01-13T23:12
氣候變遷下的農業發展
By Barb Cronin
at 2008-01-13T17:00
at 2008-01-13T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