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效應的發展 - 暖化
By Wallis
at 2007-01-08T00:00
at 2007-01-08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溫室效應>這個名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是因為哪個地方發生什麼事情或是什麼東西出現才會有<溫室效應>或<全球暖化>這個詞??最初出現此現象是在幾時??
Update:
很急很急,,,,因為這星期就需要用到了,謝謝各位大大
Update:
很急很急,,,,因為這星期就需要用到了,謝謝各位大大
Tags:
暖化
All Comments
By Madame
at 2007-01-09T12:19
at 2007-01-09T12:19
第一次懷疑溫室效應會發生的觀測是瑞典化學家阿累尼烏斯在1897年所做的。雖然當時沒有引發公眾討論,但是事隔90年,終於成了公眾關注的問題。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在太平洋中央夏威夷的莫勞島上設立4個7公尺高和一個27公尺高的採樣塔,每小時採樣4次,分析二氧化碳的變化情況。(如右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zh/thumb/f/f...
從1958年莫勞島二氧化碳含量變化
目前全球平均溫度的變化,幾乎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是同步上升的,從工業革命開始,二氧化碳的含量急劇增加,雖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了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海洋也溶解一部分二氧化碳並固定成碳酸鈣,但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還是逐步增加。根據美國維吉尼亞大學和英國東英吉利亞大學聯合研究的結果,在進入20世紀後半葉,全球溫度上升的趨勢非常明顯,溫度變化情況見下圖。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
圖片參考:http://zh.wikipedia.org/skins-1.5/common/images/ma...
根據不同的重組所展示過去2000年的平均地表溫度。每十年找一個平均值。特別顯示2004年的溫度來作參考。
全球性的溫度增量可能反過來導致其它方面的變動,包括海平面上升和降雨量及降雪量在數額上和樣式上的變化。這些變動也許促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強更頻繁,譬如洪水、旱災、熱浪、颶風和龍捲風。除此之外,還有其它後果,包括更高或更低的農產量、冰河撤退、夏天時河流流量減少、物種消失及疾病肆虐。預計全球變暖所因致事件的數量和強度; 但是很難把這些特殊事件連接到全球變暖。雖然很多研究集中在2100年或之前的時間,但是預期全球變暖、海平面上升會在往後的日子仍然繼續。因為二氧化碳在大氣中有50年到200年的壽命[1]。只有很少數得氣候科學家不認為人類的行動在最近全球變暖中扮演重要角色。可是, 更多人關心氣候變化在將來會是多少,而且對於應付預言後果的政策應該如何實施,正在展開一場熱烈的政治爭鬥和公開辯論。這些政策討論重點是應該減少還是扭轉未來的暖化及怎麼應付預計的後果。
全球變暖是比氣候改變更明確的名稱。原則上,「全球變暖」一詞對成因持中立觀點,但是根據大眾的用法,「全球變暖」意味著人類的影響。可是,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使用「氣候改變」代表人為因素導致的改變,「氣候變化」代表其他東西導致的改變。其他組織則使用「人為的氣候改變」(anthropogenic climate change)代表人為因素導致的改變。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5%A...
By Emma
at 2007-01-12T01:35
at 2007-01-12T01:35
圖片參考: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greenhs/grnhse...
‘溫室效應’是指地球大氣層上的一種物理特性。假若沒有大氣層,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不會是現在 合宜的15℃,而是十分低的-18℃。這溫度上的差別是由於一類名為溫室氣體所引致,這些氣體吸收紅外線輻射而影響到地球整 體的能量平衡。在現況中,地面和大氣層在整體上吸收太陽輻射後能平衡於釋放紅外線輻射到太空外(圖一)。但受到溫室氣體的 影響,大氣層吸收紅外線輻射的份量多過它釋放出到太空外,這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此過程可稱為‘天然的溫室效應’。但由 於人類活動釋放出大量的溫室氣體,結果讓更多紅外線輻射被折返到地面上,加強了‘溫室效應’的作用。
圖片參考: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greenhs/c_radb...
圖一簡略地說明地球大氣層的長期輻射平衡情況。太陽總輻射量(240瓦每平 方米)和紅外線的釋放量應要均等。其中約三分之一(103瓦每平方米)的太陽輻射會被反射而餘下的會被地球表面所吸收。此外,大氣 層的溫室氣體和雲團吸收及再次釋放出紅外線輻射,使到地面更暖,高出約33℃。
全球變暖潛能’(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各種溫室氣體對地球的能量平衡有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幫助決策者能量度各種溫室氣體對地球變暖的影響,‘跨政府氣候轉變 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1990年的報告中引入‘全球變暖潛能’的概念。‘全球變暖潛能’ 是反映溫室氣體的相對強度,其定義是指某一單位質量的溫室氣體在一定時間內相對於CO2的累積輻射力*。表二列出 ‘跨政府氣候轉變委員會’報告內一些溫室氣體的‘全球變暖潛能’。對氣候轉變的影響來說,‘全球變暖潛能’的指數已考慮到 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存留時間與及其吸收輻射的能力。在計算‘全球變暖潛能’的時候,是需要明瞭各溫室氣體在大氣層中的 演變情況(通常不太了解)和它們在大氣層的餘量所產生的輻射力(比較清楚知道)。因此,‘全球變暖潛能’含有一些不確定因素, 以CO2作為相對比較,一般約在35%。
*輻射力的定義是由 於太陽或紅外線輻射份量的轉變而引致對流層頂部的平均輻射改變。輻射力影響了地球吸收和釋放輻射的平衡。正值的輻射力會使地球 表面變暖,負值的輻射力使地球表面變涼。
溫室效應’增強後的影響
i) 氣候轉變:‘全球變暖’
圖片參考: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greenhs/warmin...
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會減少紅外線輻射放射到太空外,地球的氣候因此需要轉變來使吸取和釋放輻射的份量達至新的平衡。 這轉變可包括‘全球性’的地球表面及大氣低層變暖,因為這樣可以將過剩的輻射排放出外。雖然如此,地球表面溫度的少許 上升可能會引發其他的變動,例如:大氣層雲量及環流的轉變。當中某些轉變可使地面變暖加劇(正反饋),某些則可令變暖過 程減慢(負反饋)。
利用複雜的氣候模式,‘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第三份評估報告估計全球的地面平均氣溫會在2100年上升1.4至5.8度。這預計已考慮到大氣 層中懸浮粒子傾於對地球氣候降溫的效應與及海洋吸收熱能的作用 (海洋有較大的熱容量)。但是,還有很多未確定的因素會影響 這個推算結果,例如:未來溫室氣體排放量的預計、對氣候轉變的各種反饋過程和海洋吸熱的幅度等等。
ii) 海平面升高
圖片參考:http://www.hko.gov.hk/wxinfo/climat/greenhs/coast....
假若‘全球變暖’正在發生,有兩種過程會導致海平面升高。第一種是海水受熱膨脹令水平面上升。第二種是冰川和格陵蘭及南 極洲上的冰塊溶解使海洋水份增加。預期由1900年至2100年地球的平均海平面上升幅度介乎0.09米至0.88米之間。。
By Enid
at 2007-01-10T17:32
at 2007-01-10T17:32
地球的大氣是由氮、氧及一些微量氣體組成。太陽輻射進入地球時,大氣層幾乎可以讓它穿透過去 ; 地球也放出長波輻射,但地球的長波輻射卻會遭到大氣層中某些微量氣體的選擇吸收。這些微量氣體選擇吸收了地球的輻射能後,有都分會再反射回到地球,因而使得大氣保存了部分輻射能,於是造成地球的溫度比其輻射平衡時的溫度高 , 大氣中因為有這些微量氣體選擇吸收了地球的長波輻射,並能夠保存部分輻射能,因而可以使地球溫度升高,我們稱這種作用為大氣的溫室效應(atmospheric greenhouse effecct) ; 會吸收地球長波輻射的氣體則稱為溫室效應氣體。
大氣中最重要的溫室效應氣體有水汽、一氧化碳、臭氧、甲烷、氮氧化物及氟氡碳化物等。大氣中若溫室效應氣體含量增加,則大氣的溫室效應即會增強,當然大氣保存的能量也隨著增加,因而會造成溫度上升。
溫室效應主要會造成下述現象:
1.地球表面溫度增加
2.海平面上升
3.全球氣候轉變
4.傷害人體抗病能力
5.動物大遷移
6.受高濃度臭氧影響地區擴大
回顧人類的歷史,地球氣候的變遷起自於數千萬年來自然事件的發生。但今日,人類的活動卻立即且嚴重地影響地球氣候,溫室氣體迅速地排放到大氣中,這些氣體攫住了應散發到太空中的熱,使得原來的溫室效應更加強化,導致了地球平均溫度的上升,或所謂的全球溫暖化現象。全球溫度的上升會使得海平面升高、改變降雨量及某些地區的氣候。區域性的氣候變遷會改變森林、農穫量及水供應量並威脅人體健康、危害鳥類、魚類甚至其他更多的生態體系。沙漠也許會向現存的平原擴展、而一些國家公園的獨特景象將消失殆竟。目前科學家們尚無法測定那些地方會變得更加乾燥或更潮濕,但整體看來,似乎朝向降雨量與蒸發量增加、更強烈暴風雨以及更乾燥土地的趨勢。
某些溫室氣體自然存在於大氣中,包括水蒸汽、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及臭氧。然而由於人類的活動,增加了這些溫室氣體的濃度。當燃燒固體廢棄物、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氣、煤等)、木材與木製品時,二氧化碳即被排放至大氣中;於生產與運輸煤、天然氣與石油過程中即會排放甲烷,垃圾掩埋場有機物分解時以及畜牧,亦會排放甲烷;氧化亞氮的排放,則來自於農業與工業活動,以及燃燒固體廢棄物與化石燃料所致。
至於非屬自然存在的溫室氣體包括,發泡製程、冰箱、空氣調節器等之副產品,即所知的氟氯碳化物(CFCs)與氫氟化碳(HFCs)以及由工業製程產生的過氟化碳(PFCs)。
每一溫室氣體攫住大氣中熱氣的能力均不同。HFCs與PFCs吸住熱的能力最大;甲烷吸收的熱超過二氧化碳吸收的21倍;而氧化亞氮所吸收的熱較二氧化碳所吸收的多270倍。估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常以百萬公噸碳當量(millions of metric tons of carbon equivalents, MMTCE)為單位,亦即以其GWP值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計算之。http://hk.geocities.com/pgs_geo_pro/p5.htm
全球暖化台灣跟著燒 連9年偏暖
更新日期:2007/01/08 04:09 記者: 李宗祐/台北報導
全球氣候暖化,台灣也跟著發燒!中央氣象局統計分析,台灣地區從一九九八年到去年,年平均氣溫連續九年高於全球氣候平均值,也是台灣氣象史年平均氣溫偏暖持續最久的紀錄!
從這個冬季到目前為止,僅有強烈大陸冷氣團(台北氣溫降到十至十二度之間)影響台灣,沒有密集寒流來襲,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認為,台灣年平均氣溫暫時還看不到跡象可從偏暖回復到正常氣候值或轉為偏冷。
吳德榮表示,台灣地區二○○六年全年平均氣溫廿四.二度,成為自一九五一年建置完成環島平地氣象站以來,年均溫第二高紀錄,僅次於一九九八年超級聖嬰年的廿四.四度;且排名前十大高溫年份中,最近九年佔了七名。
氣象局分析,台灣地區年平均氣溫一九九七年以前則以偏冷機率較高,九八年以後都是「偏暖」。台灣地區這波暖化持續長達九年,導致花期錯亂現象時有所聞,吳德榮表示,花期錯亂四、五年前就發生。
全球氣候近十年普遍偏暖,是否會持續暖化,吳德榮持保留看法。他說,地球氣候變化本來就有自然冷暖循環,人類以科學方法記載的氣候觀測史僅一、二百年,現在還很難講人類對環境的開發破壞對這波全球暖化到底造成多大影響。但台灣身為地球村一份子,應盡量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吳德榮也指出赤道中部和東部太平洋上個月海溫與去年十一月比較未繼續上升,顯示從去年八月開始聖嬰現象沒有向上發展跡象,研判今年一、二月氣溫以正常至偏暖的機率較高。
Related Posts
臭氧破洞引起地球溫室效應
By Xanthe
at 2007-01-07T00:00
at 2007-01-07T00:00
為什麼全球暖化會引起旱災?
By Elizabeth
at 2007-01-07T00:00
at 2007-01-07T00:00
很多報導都說會引起旱災
卻很少說原因
可以幫我找有關全球暖化的成長圖嗎??
By Jessica
at 2007-01-02T00:00
at 2007-01-02T00:00
急需要ㄧ張近幾年有關地球全球暖化的溫度成長圖
長條圖或圓餅圖...等等 之類的都行
ps我要英文的
謝謝!!
少吃肉(特別是牛肉)可以阻止地球暖化?==
By Barb Cronin
at 2006-12-31T00:00
at 2006-12-31T00:00
是不是美國畜牧很多
而畜牧都要吃飼料
吃掉的飼料是美國人的4倍
而為了多種這些飼料
砍森林 闢� ...
全球溫室效應
By Valerie
at 2006-12-30T00:00
at 2006-12-30T00:00
2.造成危害3種(簡短清楚)
3.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