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污染(急) - 空氣污染
By Carol
at 2006-11-26T00:00
at 2006-11-26T00:00
Table of Contents
一般的空氣污染
如果單單只看天空的話(晴天)
看的出來嗎??
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阿?
如果單單只看天空的話(晴天)
看的出來嗎??
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阿?
Tags:
空氣污染
All Comments
By Brianna
at 2006-11-28T11:09
at 2006-11-28T11:09
如燃燒不完全所造成的煙、金屬燻煙、酸霧等,都會使視程減低。
NOx,SOx產生的二次污染物,也會產生光化學煙霧,造成視程減低。
但在室內所產生之CO.NO都不會有明顯的改變視程。
天空灰灰的或是有霾的情形,均為空氣品質不良的實證。(下午2~3時,最為明顯)
By Lauren
at 2006-11-28T05:35
at 2006-11-28T05:35
空氣污染的變化
一. 對人物、動物健康的影響:
不論是氣體或顆粒狀的污染物,當濃度太高、量太多或毒性太強時,均足以使呼吸器官內正常功能失效或影響其他器官,使身體不適;即使其濃度或量沒有高到足以產生立即危害,但長期影響下能有可能產生慢性病變。例如空氣中的二氧化留級為例太多會使氣管炎、氣喘,氣腫等之病患增加、病情惡化,長期吸入二氧化流會影響體內黏膜或影響體內細胞的正常功用;微粒則易造成塵費並或其他肺部傷害;一氧化碳會使人病痛、疲倦、昏睡,嚴重時會使人窒息死亡;臭氧等高氧化物因為具有高刺激性及氧化性,會刺激眼睛鼻猴急呼吸道,並造成肺部傷害;多環芳香族之碳氫化合物及石綿等則有致癌之可能。至於微粒對人的影響,又因為粒子大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影響。空氣自鼻孔進入後即可把大於10μm (微米) 直徑的微粒過濾掉 (此人須在健康狀態下),並在鼻腔中調整空氣的溼度、溫度後進入咽喉,最後到達肺部。在此過程中,可溶性的氣狀污染物幾乎全被呼吸道管壁的黏膜吸收除去,而直徑2μm到lO μm的微粒也因為碰撞或纖毛的攔截而停留在呼吸道或支氣管的管壁上,再慢慢藉纖毛的作用排出。小於2μm直徑的微粒可能到達肺泡,而固體微粒一旦到達肺部,它的停留時間就此較長,可能要以週、月或年來計算。也因此,呼吸系統功能不好的人,對空氣污染的效應此常人來得顯著。
二. 對植物的影響:
某些空氣污染物會影響果實的生長,造成植物葉子組織破壞而產生枯黃、掉落、捲葉等病態。對植物最具毒性的氣體如二氧化硫、臭氧、氟化氫、乙烯 、氯化氫、氯氣、氨氣等,對台灣的水稻、香蕉等均曾有傷害的報導。
三. 對金屬、建材等材料的影響:
某些空氣污染物可使金屬腐蝕生銹,其他如電線、鐵軌、橋樑、屋頂等亦會受到影響,產生褪色或變質現象,並減少使用壽命。比如說:二氧化碳會侵蝕石灰石,二氧化硫對許多金屬有腐蝕作用,臭氧會使橡膠脆化斷裂,氮氧化物則會使顏料褪色等。此外,氣態之二氧化硫會進入大理石建材之內部和大理石反應後,變成固態之硫酸鈣產生膨脹,而使建築物產生裂縫,這種現象加劇了文化古蹟之損壞,增加保養修護工作之困難。
四. 對氣候的影響:
譬如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造成了「酸雨」的現象,或二氧化碳造成大氣層散熱量減少,使地球表面溫度上升,形成「溫室效應」等,均是對氣候產生了影響。另外,空氣中的微粒會使太陽光散射,減少陽光到達地球之能量,會使地球之溫度降低。這種對氣候的影響會形成連鎖效應,因為氣候本身也影響了很多層面,舉「酸雨」為例: (一)酸雨會降低湖水的pH值,使湖底沈澱的有害金屬溶解,導致貝類死亡 ,破壞生態系 (二)降落在森林的酸雨,會造成土壤酸化,並且會妨害樹葉之新陳代謝,抑制樹木的生長,使樹木枯死。(三)酸雨會腐蝕大理石和金屬,所以住宅、橋樑和許多歷史遺跡等常因此 受到損害。 (四)酸雨使存在於土壤、岩石中的金屬元素溶出,流入河川或湖泊,影響魚、貝類、水生植物及以河川湖水灌溉的作物。由此看來,幾乎已涵蓋前面提及的影響範圍;也可以說空氣污染所導致的 是對整個生態系的影響。
五. 對生活的影響:
例如煙塵存在造成的能見度降低,臭味造成之不適感及心理影響。
Related Posts
冷氣造成的汙染
By Susan
at 2006-11-25T00:00
at 2006-11-25T00:00
要怎樣趕走鴿子?
By Michael
at 2006-11-24T00:00
at 2006-11-24T00:00
冬季空氣污染比夏季嚴重,為什麼?
By Kama
at 2006-11-24T00:00
at 2006-11-24T00:00
關於京都議定書空氣污染的限定一問
By Andy
at 2006-11-23T00:00
at 2006-11-23T00:00
有的話是多少~?
再請問 台灣對本地的工廠 空氣排放是如何定標準量!!?
空氣污染控制中,如何控制都市中光化學污染
By Zanna
at 2006-11-21T00:00
at 2006-11-21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