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全球暖化問題(急)(15點) - 暖化
By Poppy
at 2010-04-14T00:00
at 2010-04-14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可以給我聖嬰現象-全球暖化的資料...
資料越多越好!重點多一點!
資料越豐富越好!!!!
謝謝^^
感謝...盡快
資料越多越好!重點多一點!
資料越豐富越好!!!!
謝謝^^
感謝...盡快
Tags:
暖化
All Comments
By Anthony
at 2010-04-14T03:58
at 2010-04-14T03:58
解決辦法:
首要解決之道是有機純素,純素能拯救世界,我將逐一爲大家報告,何以純素能
拯救世界,還好我們有簡單可行的辦法,我將逐一列舉,供各位參考,如今我們
目睹種種氣候變遷,造成的驚人破壞,例如:北極冰融、地震不斷.地層下陷,冰河
融化導致缺水,乃至暴風雨增多,這全部和地球氣溫上升直接相關,所以我們必
須先讓地球冷卻下來,而停止全球暖化的最佳之道是不再製造會產生熱氣的溫室
氣體,合邏輯吧?我們已經看到工業與運輸業都在努力少碳排,但這類改變太耗
時,這種改變緩不濟急,要減少大氣的熱,最有效也最快速的方法之ㄧ,就是不
再製造甲烷,甲烷的增溫能力是二氧化碳的72倍,也比二氧化碳更快從大氣中消
失,比起不排放二氧化碳,遏止甲烷產生能讓大氣層更快速冷卻,有機純素能有
效降溫,因為它能減少危害我們存續的甲烷和其他溫室氣體
去除甲烷;我們可以開始削減世界最大的甲烷來源也就是畜牧業,為了快速讓地
球降溫,我們必須停止吃肉,以停止畜牧業,才能停止畜牧業產生的溫室氣體甲
烷和其他毒氣,如果世上每個人都採取這個簡單但最有力的辦法:採取無動物成分
的飲食,我們很快就能扭轉全球暖化效應,然後我們才有時間採取長期措施,好
比多採取環保政策也能消除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事實上,要是我們不停止生產肉
食,所有環保政策的努力,都會徒勞無功,也許我們還來不及,運用風能、太陽
能、混動車等環保科技抗暖化,就會先失去地球了,也請記得報告指出畜牧業產
生的溫室氣體占全球總量的18%,超過全球交通運輸的總排放量,其實這個數據
被低估,因為最近的估計,修正為可能超過全球總排量的50%,再重複ㄧ次重估
後發現畜牧業占全球總排量的50%以上,逾50%源自畜牧業,因此茹素是首要解決之道。
殺生是造成災難的主因-停止所有的殺生,對人類和動物實行非暴力,所有惡報
會停止
每年有超過4200億殺害無辜動物的生命,只為了人類吃這件事而毫無理由的屠宰
犧牲!肉時不但剝奪動物的生命,也傷害了人類的健康,更耗損殆盡整個地球的珍
貴資源!
該是我們正視的時候了:地球現今災難重重,乃是人類吃肉、殺生所帶來的可怕後果….
2005年無辜生命被屠殺數字資料來源聯合國糧農業組織
雞、鴨、鵝、火雞-518億
豬-13億
牛-3.24億
兔子-8.69億
綿羊-5.4億
山羊-3.69億
駱駝-140萬
馬-740萬
魚-3690億
無辜生命被殺每年總計4242、1億
尚有蝦、蟹、熊以及味了獲取皮毛所獵殺的海豹、狐狸、貓狗等動物,和用以實驗的各種動物數目未被整理
列舉肉品生產與食用所導致的疾病: 列
豬流感.藍舌症.大腸桿菌
沙門氏菌.禽流感.狂牛症
豬隻疾病(離乳豬多系統消耗綜合正)
李斯特氏菌.貝類中毒.妊娠毒血症
列舉食用乳品的代價:
乳品中荷爾蒙導致乳癌.前列腺癌.睪丸癌
李氏桿菌病及克羅恩病
荷爾蒙何飽和脂肪導致骨質疏鬆症.肥胖.糖尿病及心臟病
導致多發性硬化症發病率提高
乳品是主要過敏源
乳糖不耐症
還有更多……
列舉吃肉的代價
心臟病:
每年有超過1700萬人死於心臟病
心血管的費用超過1兆美元
癌症:.
每年有超過100萬個罹患大腸癌的新病例
每年有超過60萬個死於大腸癌相關疾病
單是在美國,治療大腸癌的費用約65億美元
每年有數百萬個新病例被診斷出罹患與肉食相關的其他癌症
糖尿病:
全球有2億4千6百萬人患糖尿病
每年治療費用約1740億美元
肥胖症:
全球成人有16億人過重,4億人有肥胖症
單是在美國,每年的醫療開銷達930億美元
每年至少有260萬人因過重或肥胖相關問題而死亡
環境:
消耗高達70%潔淨的水
污染多數水體
砍伐森林—地球的肺
消耗世界穀糧高達43%
消耗世界大豆高達85%
導致世界的飢餓和戰爭
造成80%的全球暖化
列舉素食的利益
降低血壓
降低膽固醇
減輕二型糖尿病的病情
預防中風
改善動脈硬化
降低50%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降低80%需做心臟病手術的機率
預防許種類的癌症
強化免疫系統
增加平均壽命高達15年
提高智商
節省高達70%潔淨的水
拯救超過80%的亞馬遜雨林,避免因畜牧而遭砍伐
世界飢荒的解決之道:
多出34億公頃可利用的土地
每年可省下7億6千萬噸穀物(全球穀物的一半)
耗能僅達生產肉品所消耗的石化燃料的1/3
減少未經處理的動物排泄物所造成的汙染
維持清新的空氣
美國每戶一年可減少4.5噸的碳排量
可遏止80%的全球暖化
拯救自己的生命
開始吃素加入環保
By Zenobia
at 2010-04-16T17:56
at 2010-04-16T17:56
聖嬰現象又稱厄爾尼諾現象,是秘魯、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
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其出現頻率並不規則,但平均約每4年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現象持續期少於五個月,會稱為聖嬰情況;如果持續期是五個月或以上,便會稱為聖嬰事件。
厄爾尼諾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聖嬰」,因為這種氣候現象通常在聖誕節前後開始發生。而其中niño在西班牙語是「男孩」之意,El是定冠詞。這現象往往持續好幾個月甚至1年以上,影響範圍極廣。
成因:
對聖嬰現象形成的原因,科學界有多種觀點,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湧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翻,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但是,一旦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翻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減弱,甚至變為西風時,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翻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增暖。而突然增強的這股暖流沿著厄瓜多海岸南侵,使海水溫度劇升,冷水魚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鳥因找不到食物而紛紛離去,漁場頓時失去生機,使沿岸國家遭到巨大損失。
聖嬰形成的前兆包括:
印度洋、印尼與澳洲氣壓上升;
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東面的海面氣壓下降;
南太平洋的貿易風減弱或往東面吹;
秘魯附近的暖空氣上升,令當地沙漠下雨;
暖空氣由太平洋西岸擴散至印度洋與太平洋東面。同時它令東面較乾燥和有乾旱的地方降雨。
影響
大型聖嬰現象曾經在以下年份出現: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
近年來聖嬰現象曾經在以下年份出現:1986-1987、1991-1992、1993、1994、1997-199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聖嬰現象,是幾個世紀來最嚴重的一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喪生,經濟損失近百億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聖嬰現象,使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溫比常年平均溫度偏高2℃左右;同時,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也相應地出現異常,熱帶及其他地區的天氣出現異常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北部、中部地區暴雨成災;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孫河河水猛漲,造成河堤多次決口;巴西東北部少雨乾旱,西部地區炎熱;澳洲東部及沿海地區雨水明顯減少;中國華南地區、南亞至非洲北部大範圍地區均少雨乾旱。
1990年初又發生聖嬰前兆現象。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溫度高於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溫度比往年高出0.5℃外,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海域水面溫度也比往年高出將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層比往年淺10公尺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時上漲15~30公分。
1997年至1998年的聖嬰現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3至4℃,令長江出現大水,華南地區有持續暴雨,東南亞地區發生大規模的森林大火。這次聖嬰現象緊接1990-1994年發生,頻密程度罕見,但規模較小。
同時,聖嬰現象帶動的溫暖海水,影響魚類的成群移動,破壞珊瑚礁的生長。
By John
at 2010-04-16T21:26
at 2010-04-16T21:26
從今年三月開始,赤道太平洋東部的表水溫度開始逐漸下降,這一期的「聖嬰現象」已邁向尾聲了。「聖嬰」一詞源於西班牙文 El - Nino (意為上帝之子),是南美秘魯及厄瓜多爾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這種氣候發生於聖誕節期附近,鄰近熱帶太平洋海域的表層海溫及洋流發生異常高溫變化。一般在非「聖嬰」時期氣候下,熱帶太平洋東部之氣壓場高於太平洋西部,此一東西氣壓場的差異,就產生熱帶盛行東風帶,並帶動太平洋之表層洋流西行。西行洋流逐漸受日光加溫,匯聚於中、西太平洋一帶,太平洋西面的海平面因此比東岸高約半公尺。而在東太平洋,海洋深處之低溫海水因表層海水的離岸牽引而補充上湧(稱湧升流)。
在「聖嬰現象」發生期間,東太平洋之氣壓場降低,西太平洋之氣壓場卻增高。氣壓場的改變使得熱帶盛行東風帶減弱,甚至轉為西風帶。於是原來西行之東太平洋表層洋流反向東流,逐漸受熱增溫後聚於東太平洋海域,熱帶太平洋表水溫就呈現出東高西低之變化。聚於東太平洋(面積相當美國大陸一半)的向岸高溫海水,也抑制該區深處低溫且富含養分的湧升流上湧。
除了海水的溫度變化外,「聖嬰現象」期間也因大氣環流及海氣熱量交換的改變而造成異常的氣候型態。在「聖嬰現象」期間,熱帶東太平洋海溫異常增高時(目前最強的記錄是升高攝氏六度),洋面上方之大氣,伴隨著海洋來之水氣,受熱上升,經由對流作用形成雨雲,導致附近地區降雨增加,發生豪雨及水災之機會增高。為了均衡東太平洋區空氣之上升,海溫降低之熱帶西太平洋上空之空氣遂下沉,造成該區地表壓力增加並抑制降雨,因此在印尼、菲律賓、澳洲北部在「聖嬰現象」期間較易導致乾旱。
在過去一百年來,「聖嬰現象」共發生24次,規模有強有弱。規模強的「聖嬰現象」會造成全球性氣候型態大幅度改變。其中以 1982-83 年及本次(1997-1998)的海溫變化最大,號稱是本世紀的超級「聖嬰」,也導致嚴重的災害。據估計,1982-83 年那次「聖嬰現象」,西太平洋區之東南亞國家和澳洲發生嚴重乾旱及衍生而出的火災,東太平洋區之美洲國家受損於水患,除了二千條人命的死亡,財物的損失達到 130 億美元之鉅。
對本次「聖嬰現象」而言,自去年秋天以來,東南亞地區、澳洲及巴西發生嚴重的乾旱、森林火災與霾害,美國東北部享受一個暖冬,而加州、智利和秘魯則遭豪雨肆虐,加拿大困於冰雪暴,墨西哥也發生百年來未遇的降雪,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有暴風雨,臺灣當然也經歷了一個暖冬及綿綿不絕的春雨。雖然確切的財物損失一時還未能統計出來,不過印尼因五十年來最嚴重的環境災難引發出經濟危機,進而引燃政治的改革浪潮,卻是一個深受「聖嬰現象」影響的典型案例。
我國中央氣象局也正加緊推動「短期氣候預報」之研究計劃,現階段該局工作重點之一為分析評估「聖嬰現象」對臺灣氣候所造成之變化特性,以及這些特性的可預報度。當然中央氣象局的最終目標,還是希望建立起臺灣地區短期氣候變化的預報作業。
探索「聖嬰現象」的歷史
美國一位地形學者研究秘魯北方沙漠中的古代沈積物,發現「聖嬰現象」的證據至少可追溯至 2百萬年以前。就像每個人的臉各個不同,每個季節各有特色,每次的「聖嬰現象」也各有其特徵與不同的效應。例如研究秘魯海岸古代的貝塚及魚骨化石,發現8千至5千年前,該處似乎沒有發生「聖嬰現象」,或是效應非常微弱,與現在每十年就發生一至二次的情形大不相同。
最近的研究發現「聖嬰現象」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相關,因此十九世紀以來持續的全球暖化現象對「聖嬰現象」應該有深遠的影響。「聖嬰現象」近數十年來有增強及持久的情形,例如 1982-1983及1997-1998的二次超強的規模,1991 - 1995 的異常持久,均是近二十年來才有的狀況,是否全球暖化現象已開始對「聖嬰現象」造成影響呢?結語
雖然這一波的「聖嬰現象」即將過去,可是我們還不能掉以輕心,因為研究人員已開始預測今年秋天即將來臨的 La Nina 可能會給「聖嬰現象」遭受乾旱的地區轉而帶來豪雨,對目前飽受森林火災之苦的地區將會產生雪上加霜的更大破壞;而其他洪澇之區可能又會轉為乾旱。面對這樣的警告,真是應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的老話。不論如何,環境的改變一定影響人類生活的品質,也衝擊全球的生態環境。
我們一方面當然要努力去了解氣候變化的原因與機制,以最好的準備防患於未然;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開始順應自然,珍惜自然資源,放慢開發的腳步,將人為對自然界的影響降至最低,才是利人利己又利生的長治久安策略。
By Callum
at 2010-04-17T09:16
at 2010-04-17T09:16
聖嬰現象又稱厄爾尼諾現象,是秘魯、厄瓜多一帶的漁民用以稱呼一種異常氣候現象的名詞。
主要指太平洋東部和中部的熱帶海洋的海水溫度異常地持續變暖,使整個世界氣候模式發生變化,造成一些地區乾旱而另一些地區又降雨量過多。其出現頻率並不規則,但平均約每4年發生一次。基本上,如果現象持續期少於五個月,會稱為聖嬰情況;如果持續期是五個月或以上,便會稱為聖嬰事件。
厄爾尼諾在西班牙語中意為「聖嬰」,因為這種氣候現象通常在聖誕節前後開始發生。而其中niño在西班牙語是「男孩」之意,El是定冠詞。這現象往往持續好幾個月甚至1年以上,影響範圍極廣。
成因:
對聖嬰現象形成的原因,科學界有多種觀點,比較普遍的看法是:在正常狀況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北信風,南半球赤道附近吹東南信風。信風帶動海水自東向西流動,分別形成北赤道洋流和南赤道暖流。從赤道東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層上升湧流補充,從而使這一地區下層冷水上翻,水溫低於四周,形成東西部海溫差。但是,一旦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翻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減弱,甚至變為西風時,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冷水上翻減少或停止,海水溫度就升高,形成大範圍的海水溫度異常增暖。而突然增強的這股暖流沿著厄瓜多海岸南侵,使海水溫度劇升,冷水魚群因而大量死亡,海鳥因找不到食物而紛紛離去,漁場頓時失去生機,使沿岸國家遭到巨大損失。
聖嬰形成的前兆包括:
印度洋、印尼與澳洲氣壓上升;
大溪地和太平洋中央、東面的海面氣壓下降;
南太平洋的貿易風減弱或往東面吹;
秘魯附近的暖空氣上升,令當地沙漠下雨;
暖空氣由太平洋西岸擴散至印度洋與太平洋東面。同時它令東面較乾燥和有乾旱的地方降雨。
影響
大型聖嬰現象曾經在以下年份出現:1790-93、1828、1876-78、1891、1925-26、1982-83、1997-98
近年來聖嬰現象曾經在以下年份出現:1986-1987、1991-1992、1993、1994、1997-1998、2002-2003、2004-2005、2006-2007
1982年4月至1983年7月的聖嬰現象,是幾個世紀來最嚴重的一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4至5℃,造成全世界1300~1500人喪生,經濟損失近百億美元。
1986年至1987年的聖嬰現象,使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溫比常年平均溫度偏高2℃左右;同時,熱帶地區的大氣環流也相應地出現異常,熱帶及其他地區的天氣出現異常變化;南美洲的秘魯北部、中部地區暴雨成災;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孫河河水猛漲,造成河堤多次決口;巴西東北部少雨乾旱,西部地區炎熱;澳洲東部及沿海地區雨水明顯減少;中國華南地區、南亞至非洲北部大範圍地區均少雨乾旱。
1990年初又發生聖嬰前兆現象。這年1月,太平洋中部海域水面溫度高於往年,除赤道海域水面溫度比往年高出0.5℃外,國際日期變更線以西的海域水面溫度也比往年高出將近1℃;接近海面的28℃的暖水層比往年淺10公尺左右;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的水位比平時上漲15~30公分。
1997年至1998年的聖嬰現象,太平洋東部至中部水面溫度比正常高出約3至4℃,令長江出現大水,華南地區有持續暴雨,東南亞地區發生大規模的森林大火。這次聖嬰現象緊接1990-1994年發生,頻密程度罕見,但規模較小。
同時,聖嬰現象帶動的溫暖海水,影響魚類的成群移動,破壞珊瑚礁的生長。
全球暖化我用補充的!!
2010-04-14 11:22:25 補充: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
這是暖化的!
By Oliver
at 2010-04-16T18:00
at 2010-04-16T18:00
此網站有詳細說明,希望符合大大的需求
Related Posts
地球暖化為何夏天異常高溫?冬天異常低溫?
By Michael
at 2010-04-12T00:00
at 2010-04-12T00:00
各大洲造成地球暖化的主要原因為何?
By Mia
at 2010-04-10T00:00
at 2010-04-10T00:00
請問物種滅絕速率及其與全球暖化關係
By Valerie
at 2010-04-09T00:00
at 2010-04-09T00:00
為什麼南極的暖化情形比較不嚴重呀?
By Candice
at 2010-04-09T00:00
at 2010-04-09T00:00
可否幫忙翻譯成英文(急)
By Isla
at 2010-04-09T00:00
at 2010-04-09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