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蟲??.......... - 社會議題
By Annie
at 2005-06-01T00:00
at 2005-06-01T00:00
Table of Contents
為什麼會有蛔蟲??
蛔蟲是從哪專進去的押???
.......................................
蛔蟲是從哪專進去的押???
.......................................
Tags:
社會議題
All Comments
By Genevieve
at 2005-06-03T00:22
at 2005-06-03T00:22
蠕蟲(Helminthes)是軟體的多細胞動物,藉身體肌肉的伸縮而蠕動。多數蠕蟲在自然界裡營自由生活,僅少數在動、植物體內或體表營寄生生活。寄生在人體的蠕蟲稱醫學蠕蟲。
大部分醫學蠕蟲寄生於人體消化道內,少數則寄生於血管和組織中。醫學蠕蟲寄生於人體的發育階段各不相同,有的是成蟲階段,有的是幼蟲階段,也有的是兩者同時寄生。
【蠕蟲的簡單分類】
寄生於人體的主要蠕蟲有二、三十種,分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扁形動物門和線形動物門。
扁形動物門,包括吸蟲綱(肝吸蟲、姜片蟲、肺吸蟲和日本血吸蟲)和絛蟲綱(豬帶絛蟲、牛帶絛蟲和包生絛蟲)。
線形動物門、主要為線蟲綱(蛔蟲、鉤蟲、鞭蟲、蟯蟲和蝗蟲)。
【形態與生活史的一般特點】
線蟲呈圓柱形,體不分節,左右對稱,雌雄異體,雄蟲一般小於雌蟲。吸蟲多背腹扁平,呈葉狀或圓柱形,有口、腹吸盤;一般為雌雄同體,僅少數為雌雄異體。絛蟲呈帶狀,背腹扁平,體分節,由許多節片組成,分為頭節、頸節和鏈體三部分;雌雄同體。
根據在生活史過程中是否需要中間宿主,可將蠕蟲分為兩大類:
不需要中間宿主者:這一類蠕蟲在生活史過程中不需要中間宿主,其蟲卵或幼蟲直接在外界發育至感染階段,經口或接觸被污染的土壤而使人受到感染,故又稱土源性蠕蟲。大部分線蟲屬於此類。
需要中間宿主者:這一類蠕蟲在生活史過程中需要中間宿主,它們必需在中間宿主體內,才能發育至感染階段。人感染這類蠕蟲與一定的中間宿主有密切關係,故又稱生物源性蠕蟲。所有吸蟲、大部分絛蟲和少數線蟲屬於此類。
這種分類概念對預防蠕蟲病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預防土源性蠕蟲感染,主要應防止環境污染,改造環境,加強個人衛生。預防生物源性蠕蟲感染,則還需要殺滅中間宿主,加強個人防護和改變飲食習慣。
By Freda
at 2005-06-05T13:14
at 2005-06-05T13:14
總論
【醫學寄生蟲學的定義、任務和範疇】
醫學寄生蟲學(Medical parasitology)是研究人體寄生蟲的形態特徵、生活活動和生存繁殖規律,闡明寄生蟲和人體及外界環境因素間相互關係的一門科學。它是一門基礎學科,重點講述寄生蟲病的病原生物學知識,為預防醫學和臨床醫學打基礎。學習醫學寄生蟲學的目的是為了掌握寄生蟲學的知識,在臨床上治療寄生蟲病,更重要的是從預防為主的觀點出發,徹底消滅人體寄生蟲及寄生蟲病,從而保障人民的健康,提高勞動生產率。
醫學寄生蟲學包括醫學原蟲學(Medical protozoology)、醫學蠕蟲學(Medical helminthlog)和醫學崑蟲學(Medical entomology)三個部分。
【寄生生活、寄生蟲和宿主的概念】
在自然界裡,大多數生物能從其周圍環境獲取食物或營養物質,獨立地營自由生活。但在進化過程中,有些低等動物失去在外界過自由生活的能力,必須暫時地或永久地依附在其他生物的體內或體表,以獲得住所、營養以及其他生活上必需的條件,維持其生存和繁殖,其結果是一方得利,一方受害。這種生活方式稱為寄生生活(Parasitism)。
凡營寄生生活的生物,統稱為寄生物。如病毒、細菌、立克次體、螺旋體等屬於微生物(Microbes);而原蟲、蠕蟲和節肢動物都屬於低等動物,稱之為寄生蟲(Parasite)。它們是寄生生活中得利的一方。
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蟲寄生,並遭受其傷害的動物或人,稱為宿主(Host)。
寄生蟲生長、發育和繁殖的整個過程,稱為寄生蟲的生活史(Lifecycle)。有些寄生蟲的生活史比較簡單,如蟯蟲,在生活史過程中只需要一個宿主。而多數蠕蟲和許多原蟲的生活史則比較復雜,要經歷幾個發育階段,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不同的宿主才能完成,如肝吸蟲,在生活史過程中需要螺、魚和人三個宿主。
根據寄生蟲在宿主體內發育階段的不同,一般把宿主分為下面幾類:
終宿主(Definitive host),被寄生蟲的成蟲期或有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稱為終宿主。如日本血吸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內,人是日本血吸蟲的終宿主;瘧原蟲的有性生殖階段寄生於蚊體,蚊是瘧原蟲的終宿主。
中間宿主(Intermediate host),被寄生蟲的幼蟲期或無性生殖階段寄生的宿主,稱為中間宿主。如日本血吸蟲的幼蟲寄生在釘螺體內,釘螺是日本血吸蟲的中間宿主;瘧原蟲的無性生殖階段寄生於人體,人是瘧原蟲的中間宿主。如在生活史過程中中間宿主不止一個時,則按照寄生蟲發育的先後順序,稱為第一、第二中間宿主。
儲蓄宿主或保蟲宿主(Reservoir host):有些人體寄生蟲,除寄生在人體以外,還可以寄生於某些動物,這些動物可以保留蟲種,往往是人體寄生蟲病的傳染來源。因此,我們將這些動物稱為儲蓄宿主或保蟲宿主。如日本血吸蟲的成蟲除寄生在人體外,還能寄生於牛和鼠類體內,牛和鼠就是日本血吸蟲的儲蓄宿主。
此外,某些醫學崑蟲能將病原體從一個宿主傳給另一個宿主,造成感染,這些崑蟲稱為傳播媒介(Vector)。如按蚊是人體瘧疾的傳播媒介。
【寄生蟲與宿主的相互關係】
寄生蟲通過一定的途徑進入宿主體內寄生,叫做感染(Infection)。寄生蟲在它的生活史過程中,並不是任何發育時期或階段都可以感染宿主,它在侵入宿主以前,必需發育到一定的時期或階段,才能感染宿主,這一階段稱感染階段(Infectious stage)。例如日本血吸蟲在它的生活史過程中必須發育到尾蚴階段才能感染人,其他時期則不能感染,所以尾蚴是日本血吸蟲對人的感染階段。寄生蟲在進入宿主體內以後,必須到達一定的部位才能寄生,這個部位叫做寄生部位。許多寄生蟲在進入宿主體內以後,其幼蟲還須在宿主體內移行,經過一定的組織和器官,最後到達正常的寄生部位,移行中所經過的路途,稱為移行途徑。每一種寄生蟲都有它一定的宿主,並按一定的途徑侵入宿主體內。進入宿主體內以後,也有其一定的移行途徑和寄生部位,這些都是在寄生蟲與宿主相互關係的長期演化過程中,為適應其寄生生活的需要而形成的。
寄生蟲在宿主體內寄生,會對宿主產生各種不同的損害,而宿主對寄生蟲則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力。這樣相互作用的結果,在宿主,可出現局部或全身的病理變化,在寄生蟲,則可能受到抑制、包圍、殺滅或被排出體外。寄生蟲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形成一種平衡狀態,即寄生蟲可以在宿主體內寄生,而宿主不出現明顯的疾病症狀,此時,宿主不是寄生蟲病患者,而稱為寄生蟲的帶蟲者(Carrier)。
【寄生蟲對宿主的致病作用】
寄生蟲侵入宿主體內造成感染以後,通過其機械的和化學的刺激,對宿主主要引起下列致病作用:
機械作用:主要是由於寄生蟲在組織、器官中寄生所引起的阻塞和擠壓作用。如蛔蟲、絛蟲的成蟲寄生在腸道內,當數量過多時,可引起阻塞和腸梗阻;絲蟲寄生在淋巴係統,可阻塞淋巴管,使淋巴液回流受阻,產生一係列病變和症狀。有些寄生蟲的寄生,也可以損傷或破壞宿主的組織,如鉤蟲、絛蟲等咬附腸壁,可以破壞腸粘膜造成損害。
奪取營養:寄生蟲在宿主體內攝取營養物,可對宿主產生影響。如蛔蟲成蟲寄生在宿主腸道,掠奪食糜為營養,當蟲的數量過多時,可引起營養不良;鉤蟲自宿主腸壁吸血,是引起貧血的原因之一。
毒素作用:寄生蟲本身以及它的代謝產物、分泌物和排洩物都具有毒素作用,能引起宿主局部或全身性反應。如痢疾阿米巴的大滋養體,可以分泌溶組織黴,溶解腸壁組織,從而引起腸壁潰瘍;血吸蟲的尾蚴侵入皮膚時,可以引起局部皮炎,童蟲在移行過程中,可以引起全身性過敏反應;棘球蚴囊液抗原性很強,如破裂溢出,可引起宿主劇烈的變態反應,嚴重者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危及生命。
這些致病作用,往往不是單獨存在,而是數種同時對宿主都有影響,起著綜合性的致病作用。
宿主的免疫反應:寄生蟲侵入宿主體內後,宿主對寄生蟲防禦機能的主要表現就是免疫。宿主對寄生蟲的免疫表現為免疫係統識別及清除寄生蟲的反應,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
宿主對寄生蟲的特異性免疫(獲得性免疫),可以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1)缺乏有效的獲得性免疫:痢疾阿米巴病患者如不給予治療,很難自癒,仍可被重復感染;黑熱病病人不經治療也很少自癒,只有在用藥物治療以後,獲得性的細胞免疫才明顯出現。這些寄生蟲的感染,不能產生有效的免疫力。
(2)非消除性免疫(Non-sterilizing immunity):這是一種常見的免疫類型。一些寄生蟲的感染可以使宿主對再感染產生獲得性免疫,此時宿主體內的寄生蟲未被完全清除,而是維持在低水平,一旦體內的寄生蟲完全消失,宿主已獲得的免疫力也隨之消失,這種免疫形式稱為帶蟲免疫(Premunition)。如感染瘧原蟲以後,當臨床發作已停止,宿主體內仍保持低密度的原蟲血症,對再感染就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另外,如血吸蟲感染,活的成蟲能使宿主產生獲得性免疫力,可以使以後感染侵入宿主的童蟲受到損傷,以致死亡,故可防禦再感染,但是,對已經感染的、發育成熟的成蟲不發生影響,仍然可以存活並產卵,繼續對宿主造成損害,這種免疫形式稱為伴隨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
(3)消除性免疫(Sterilizing immunity):少數寄生蟲,如熱帶利什曼原蟲引起的皮膚利什曼病,宿主產生獲得性免疫力以後,局部皮膚病變癒合,原蟲完全被清除,而宿主仍能保持持久的免疫力,免受重復感染。這種免疫類型,在人體寄生蟲感染中較少見。
寄生蟲感染的獲得性免疫,一般有種的特異性,如惡性瘧患者對間日瘧原蟲、三日瘧原蟲無免疫力或免疫力很低,反之亦然。一些寄生蟲感染的免疫力還有蟲株間的差異,在瘧原蟲甚至還有期的特異性,對紅細胞內期原蟲感染所產生的免疫力,對紅細胞外期原蟲無作用;而對子孢子或紅細胞外期感染所產生的免疫力,對紅細胞內期原蟲也無作用。
宿主對寄生蟲的免疫反應,既能抵禦寄生蟲的再感染,也可發生對宿主有害的變態反應。如過敏反應,主要見於蠕蟲感染,因血中IgE等顯著升高,它可粘附於肥大細胞表面,使之釋放出組胺等活性物質,使機體迅速出現局部的或全身的過敏反應症狀。又如黑熱病引起的貧血,屬於細胞毒型變態反應,杜氏利什曼原蟲的抗原吸附於紅細胞膜上,血中相應的抗體(IgG或IgM)與這種抗原結合,加上補體的作用,最終引起紅細胞的溶解,臨床上出現貧血。此外,瘧疾和血吸蟲病出現的腎病屬於免疫復合物型的變態反應,皮膚利什曼病的局部皮膚結節則屬於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反應。有時可同時存在幾個型的變態反應。
多數寄生蟲病的臨床症狀比較缺少特徵,有時病原體也不一定能夠查到,故免疫學診斷方法常可作為寄生蟲病的輔助診斷。但由於寄生蟲的抗原復雜,共同抗原較多,常可出現交叉反應,所以特異性不強。又由於寄生蟲病經治癒後,抗體尚能持續一段時間,故免疫學診斷方法亦較難作為考核療效的依據。常用的免疫學診斷方法有皮內試驗、沉澱反應、補體結合試驗和間接血凝試驗等。近年來,由於免疫學理論及診斷技術操作的進展和改進,免疫標識技術(如間接熒光抗體試驗、黴免疫吸附試驗等)應用於寄生蟲病診斷頗多,並正在研究和改良。
【寄生蟲病的流行及防治】
和其他傳染病一樣,寄生蟲病在一個地區流行,必需具備三個基本環節。一是當地有傳染源,包括寄生蟲病患者、帶蟲者和儲蓄宿主。如被日本血吸蟲寄生的人和牛、鼠等,都是血吸蟲病的傳染源。
第二個環節是有適宜的傳播途徑。寄生蟲的感染階段通過一定的途徑(如經口、經皮膚、崑蟲吸血時接種、人與人之間的直接接觸等,進入新宿主的整個過程,稱為傳播途徑。
易感宿主是寄生蟲病流行的又一個環節。缺乏免疫力和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如兒童或自非流行區進入寄生蟲病流行區的人,易受感染。
此外,寄生蟲病的流行還受著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在自然環境因素中以溫度、濕度、雨量、地理環境等較為重要。我國南方地區氣候炎熱、潮濕多雨、水體和山丘較多,適合多種寄生蟲及其中間宿主或媒介的孽生繁殖,故易造成流行,而華北、西北地區比較寒冷、乾,河流山丘也較少,故寄生蟲病不易大量流行。所以,寄生蟲病的傳播和流行,常有明顯的地區性和季節性。社會因素對寄生蟲病的傳播流行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其中人民的經濟條件、風俗習慣、人口移動和戰爭更為重要。舊中國寄生蟲病猖獗流行,就是很好的例證。
根據寄生蟲病的流行因素和傳播流行的條件,防治寄生蟲病必須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即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保護健康人群。
我國寄生蟲病種類多,分佈廣,危害顯著,應當給予重視,積極防治。在採取綜合性防治措施的同時,還要加強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改善環境,普及衛生知識,提高人民的經濟水平和文化水平,以期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逐步消滅寄生蟲病。
【我國醫學寄生蟲學的發展和成就】
在我國,祖國醫學在寄生蟲病學方面有很多貢獻。在古代醫籍中,對於寄生蟲和寄生蟲病方面的研究,有不少記載。公元前2~3世紀,我國經典醫書《黃帝內經.素問》中有《瘧論篇》、《刺瘧篇》,是關於瘧疾的專論。公元七世紀孫思邈著的《千金方》中,對晚期血吸蟲病己有明確的認識,記述有“蠱毒出發”,提出採用“化瘀通絡”、“運脾利氣”、“導瀉逐水”等治則。
許多寄生蠕蟲方面的記載,也散見於歷代多種醫書中,如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九蟲病諸候》中記有:“九蟲者,一曰伏蟲,長四分。二曰蛔蟲,長一尺。三曰白蟲,長一寸。四曰肉蟲,狀如爛杏。五曰肺蟲,狀如蠶。六曰胃蟲,狀如蝦蟆。七曰弱蟲,狀如瓜瓣。八曰赤蟲,狀如生肉。九曰蟯蟲,至細微,形如菜蟲。”司馬遷著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載有:“病蟯得之於濕,寒濕氣宛篤不發,化為蟲。”關於醫學崑蟲方面的記載見於明.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提到“蚊產子於水中為孑孓蟲,仍變蚊也。”晉.葛洪在《肘後方》中已描述了恙蟲和恙蟲病的詳細症狀。在驅蟲藥和殺蟲藥物方面,也都積有許多寶貴經驗。如用檳榔驅除絛蟲,百部滅蝨等,至今仍行之有效。
解放前,寄生蟲病在我國,尤其是廣大農村流行極為廣泛和嚴重,瘧疾、血吸蟲病、鉤蟲病、蝗蟲病和黑熱病等五大寄生蟲病,對生產和人民健康威脅更大。解放後,黨中央和人民政府非常關心人民群眾的健康,對寄生蟲病的防治,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各地普設防治和研究機構,培養了大批專業衛生人員,進行了大規模的群防群治工作,在防治寄生蟲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現在,黑熱病除在個別地區仍有少量病例外,全國範圍內已達到基本消滅。鉤蟲病和蝗蟲病的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感染者大大減少。瘧疾的發病率大幅度下降,大範圍內的暴發流行已被控制,積累了搶救兇險型瘧疾的豐富經驗,死亡率明顯降低。血吸蟲病的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廣大流行區已發生了根本變化。但是,多年來寄生蟲病在我國分佈廣、感染人數多,流行情況復雜,必須繼續採取積極防治的方針,堅持到底,才能逐步達到消滅寄生蟲病的目的。
概述
醫學蠕蟲
【蠕蟲的概念】
蠕蟲(Helminthes)是軟體的多細胞動物,藉身體肌肉的伸縮而蠕動。多數蠕蟲在自然界裡營自由生活,僅少數在動、植物體內或體表營寄生生活。寄生在人體的蠕蟲稱醫學蠕蟲。
大部分醫學蠕蟲寄生於人體消化道內,少數則寄生於血管和組織中。醫學蠕蟲寄生於人體的發育階段各不相同,有的是成蟲階段,有的是幼蟲階段,也有的是兩者同時寄生。
【蠕蟲的簡單分類】
寄生於人體的主要蠕蟲有二、三十種,分屬於無脊椎動物中的扁形動物門和線形動物門。
扁形動物門,包括吸蟲綱(肝吸蟲、姜片蟲、肺吸蟲和日本血吸蟲)和絛蟲綱(豬帶絛蟲、牛帶絛蟲和包生絛蟲)。
線形動物門、主要為線蟲綱(蛔蟲、鉤蟲、鞭蟲、蟯蟲和蝗蟲)。
【形態與生活史的一般特點】
線蟲呈圓柱形,體不分節,左右對稱,雌雄異體,雄蟲一般小於雌蟲。吸蟲多背腹扁平,呈葉狀或圓柱形,有口、腹吸盤;一般為雌雄同體,僅少數為雌雄異體。絛蟲呈帶狀,背腹扁平,體分節,由許多節片組成,分為頭節、頸節和鏈體三部分;雌雄同體。
根據在生活史過程中是否需要中間宿主,可將蠕蟲分為兩大類:
不需要中間宿主者:這一類蠕蟲在生活史過程中不需要中間宿主,其蟲卵或幼蟲直接在外界發育至感染階段,經口或接觸被污染的土壤而使人受到感染,故又稱土源性蠕蟲。大部分線蟲屬於此類。
需要中間宿主者:這一類蠕蟲在生活史過程中需要中間宿主,它們必需在中間宿主體內,才能發育至感染階段。人感染這類蠕蟲與一定的中間宿主有密切關係,故又稱生物源性蠕蟲。所有吸蟲、大部分絛蟲和少數線蟲屬於此類。
這種分類概念對預防蠕蟲病有一定的指導意義。預防土源性蠕蟲感染,主要應防止環境污染,改造環境,加強個人衛生。預防生物源性蠕蟲感染,則還需要殺滅中間宿主,加強個人防護和改變飲食習慣。
線蟲
似蚓蛔線蟲(蛔蟲):
蛔蟲(Ascaris Lumbricoides)是寄生在人體小腸中的一種大型線蟲,它所引起的蛔蟲病是我國最常見、分佈最廣的寄生蟲病。
祖國醫學記載:“腸中有蟲瘕及蛟鮪者皆不可取以小針。心腸痛,惱作痛,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腹熱喜渴,涎出者,是蛟鮪也”。又如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九蟲病諸侯》中的蚘蟲候說:“蚘蟲者,是九蟲內之一蟲也。長二尺,亦有長五、六寸。或因腑臟虛弱而動,或因食甘肥而動,其發動則腹中痛。發作腫聚,去來上下,痛有休息。”祖國醫學對蛔蟲病的治療,亦早有記載,如苦楝根皮、使君子、榧子等驅蛔藥物,至今仍切合實用。
【形態】
(1)成蟲:蟲體呈圓柱形,狀似蚯蚓,活時為淡紅色或微黃色,死後呈灰白色。頭、尾兩端較細,體表光滑,具有橫紋。頭端稍鈍,有三片口唇,呈“品”字形排列,口唇之間為,孔。雌雄異體,雌蟲較大,長20~35cm,尾部尖直,雄蟲較小,長15~30cm,尾端向腹面彎曲,並有1對交合刺。
(2)蟲卵:分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兩種:
受精卵為橢圓形,長45~75um,寬35~50um。卵殼厚而透明,殼外被有一層凹凸不平的蛋自膜,常被宿主的膽汁染成棕黃色。隨宿主糞便排出時,卵內含有一個大而圓的卵細胞,其兩端有新月形的空隙。
未受精卵一般為長橢圓形,長88~94um,寬39~44um,蛋白膜和卵殼都比受精卵為薄。卵內含有許多大小不等折光性較強的卵黃顆粒。
受精卵和未受精卵的蛋白膜有時均可脫落。脫蛋白膜受精卵無色透明,易與鉤蟲卵相學早有關於蛔蟲的記載,稱為“蛟鮪”、“蛔蟲”、“長蟲”等。如《靈樞.厥病篇》中混淆,應注意區別。
【生活史】
蛔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小腸中,以腸腔內半消化的食物為營養。雌蟲和雄蟲交配以後,雌蟲產出大量蟲卵,可隨宿主的糞便排出體外。
排出人體的受精蛔蟲卵在潮濕、蔭蔽、氧氣充足及溫度適宜(21~30攝氏度)的泥土中,經3周左右,卵內的卵細胞發育成幼蟲,成為感染性蟲卵(含幼卵)。
人若誤食感染性蟲卵,蟲卵到達小腸,卵內幼蟲釋出孵化液,消化卵殼,幼蟲從卵內孵出。孵出的幼蟲侵入腸壁,進入靜脈或淋巴管,經肝、右心到達肺臟,穿破肺泡上的毛細血管,進入肺泡。幼蟲在肺內約經過2周發育,然後沿支氣管、氣管上行到達會厭部,被咽下,經食道、胃,再次到達小腸,發育為成蟲。自感染性蟲卵被人吞食,到雌蟲開始產卵,約需兩個至兩個半月,成蟲在人體內的壽命一般為一年左右。成蟲寄生的數量通常為一至數條,個別有多達千條者。
【致病作用】
(1)幼蟲的致病作用 幼蟲侵入腸壁和經肝、肺等組織移行和發育時,可釋放出免疫原性物質,引起宿主局部和全身的變態反應。血中IgE含量升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在幼蟲周圍可出現細胞浸潤。這種病變以肺部較為顯著,可發生出血和水腫,患者能出現咳嗽、哮喘、胸痛及咯痰等症狀,但多數病例在4~14d內即可自癒。
(2)成蟲的致病作用 蛔蟲對人體的危害主要由成蟲所引起。由於成蟲對腸壁的機械刺激和損傷,可引起消化不良,上腹部及臍周圍陣發性疼痛,腹瀉或便秘等症狀。蛔蟲在小腸內不僅掠奪宿主的營養,而且還影響蛋白質、脂肪、糖類及維生素的吸收。由於營養物質大量被消耗,可引起易餓、營養不良及貧血等症狀;重症感染的兒童可出現發育障礙。蛔蟲的代謝產物被吸收,可引起發熱、尊麻疹、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皮膚瘙癢及血管神經性水腫等過敏反應。部分患者可出現多夢、失眠、夜驚和夜間磨牙等神經系統的症狀。
蛔蟲成蟲有鑽孔的習性,常因受到刺激(如高熱、劇烈嘔吐、服用某些藥物等)而亂竄,如鑽入膽道、胰管、闌尾等處,可引起膽道蛔蟲症、胰腺炎、闌尾炎等。蟲數多時可扭結成團,阻塞腸腔,而引起腸梗阻。這些由蛔蟲引起的並發症,在外科急腹症中佔一定比重。
【實驗診斷】
從糞便中檢出蛔蟲卵可作為診斷的依據。檢查蛔蟲卵一般採用生理鹽水直接塗片法。因蛔蟲產卵量大,每條雌蟲一晝夜可產卵24萬個,故一次塗片檢查的檢出率可以達到80%,若連查三張塗片,其檢出率可高達95%。必要時,可採用沉澱檢查法,能提高檢出率。
中醫望診診斷蟲疾也有很多方法,常用的有檢查面部蟲斑、指甲白班、唇皰和鞏膜“蟲影”等。
【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1)分佈:蛔蟲流行於世界各地,在溫暖潮濕、衛生條件較差的地方,易造成地區性流行。在我國,蛔蟲感染普遍且較嚴重。一般農村感染率高於城市,兒童多於成人。
(2)感染方式:被蟲卵污染的泥土是感染蛔蟲的重要來源,經口吞入蟲卵是主要的感染途徑。蟲卵也可隨塵埃飛揚而被吸入,經咽部咽下而感染。
(3)流行因素:蛔蟲生活史簡單,產卵量大,蟲卵在外界的生活力和抵抗力強是造成蛔蟲病廣泛流行的主要因素。蛔蟲卵抵抗力強的原因是蟲卵卵殼內有蛔坩層,它能夠防止水溶性化合物滲入卵內,同時也使卵內液體不致外漏。蛔蟲卵一般在低溫濕潤的鬆土裡可生存5~6年,在糞坑中可活半年至1年,在蔭蔽的蔬菜上,蟲卵可經數月不死,即使在零下5~10°C的低溫情況下,蟲卵的存活仍不受影響。蛔蟲卵對化學藥物的抵抗力也很強,如在1~5%的石炭酸液、3~10%的來蘇兒或漂白粉液內,經5~10h才能死亡。在醬油、甜醬、黃酒等調料中,60d後有90%的蟲卵仍能發育至感染期。但蛔蟲卵對熱的抵抗力較低,在70°C及乾燥直射的日光下很快死亡。
(4)防治原則:加強衛生知識的宣傳,搞好環境衛生,注意飲食衛生和個人衛生。採用糞便無害化處理方法,減少土壤中及地面上的蛔蟲卵。飯前洗手,防止食入感染性蟲卵。
要積極治療病人,常用的驅蟲藥物有驅蛔靈(枸櫞酸派秦)、左旋咪唑、甲苯咪唑、塞密啶等。祖國醫學在數千年前即已掌握了蛔蟲的習性,認為蛔蟲是“得酸則靜、得辛則伏、得苦則下”,故用烏梅丸等治療膽道蛔蟲病療效很好。中藥使君子、苦練根皮等均有較好的驅蟲效果。
毛首鞭形線蟲(鞭蟲):
鞭蟲(Trichocephalus trichivrus)主要寄生在人的盲腸中,有時也可寄生在闌尾、結腸等處,引起鞭蟲病。從一具西漢古屍中證實,我國在距今二千一百多年前,已發現此蟲存在。
成蟲形似馬鞭,前3/5纖細,後2/5較粗。話時為淡灰色。雄蟲較小,長30~45mm,尾端向腹面彎曲成圈,有一根交合刺。雌蟲較大,長35~50mm,尾端直而鈍圓。鞭蟲卵形似腰鼓,長50~54um,寬22~23um。卵殼較厚,棕黃色,兩端各有一透明栓。卵在排出人體時,內含一個卵細胞。
成蟲寄生在盲腸腸壁時,以其纖細的頭部鑽入腸粘膜內,蟲體後部則游離於腸腔中。雌雄交配後,雄蟲產卵,卵隨宿主糞便排出體外,在溫暖、潮濕的泥土中,約經3週,蟲卵即可發育為含幼蟲的感染性蟲卵。人若誤食這種蟲卵,經消化液的作用,幼蟲即在小腸內自卵一端的透明栓處孵出,先附著於小腸粘膜上發育,經l0d左右,移行至盲腸發育為成蟲。從食入蟲卵至成蟲開始產卵,約需l個月,成蟲壽命3年左右(圖略)。
人感染鞭蟲後,一般無明顯症狀。若寄生蟲數較多時,由於機械刺激和毒素作用,可使腸粘膜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充血或水腫,出現陣發性腹痛、慢性腹瀉、貧血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症狀,嚴重感染的兒童有時可出現脫肛現象。
從糞便中檢出蟲卵為診斷鞭蟲病的依據,可採用生理鹽水直接塗片法、沉澱檢查法及飽和鹽水漂浮法等檢查方法。
鞭蟲分佈較廣,在熱帶和溫帶地區,帶與蛔蟲同時存在,但感染率一般不及蛔蟲高,通常在雨量多、濕度大的溫暖地區較為多見。人是唯一的傳染源。鞭蟲卵對化學藥品和消毒劑的抵抗力與蛔蟲卵相似,但對低溫抵抗力較弱。預防上應注意個人衛生和飲食衛生,加強糞便管理,保持清潔的環境。
過去認為鞭蟲病不易根治,近年來,用甲苯咪唑、氟苯噠唑等藥物驅蟲,效果甚好。
鉤蟲:
鉤蟲寄生在人體小腸中,引起鉤蟲病。鉤蟲病在我國分佈很廣,流行嚴重,為五大寄生蟲病之一。
在祖國醫學文獻中,有著許多類似關於鉤蟲病的記載。如《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記載的“蟯瘕”,明.戴思恭所稱的“農民黃疸病”,沈金鏖《尊生書》中所謂的 “脫力黃”、“黃胖病”,以及後世所稱之“桑葉黃”、“懶黃病”等,均與現代醫學所稱之鉤蟲病相似。
在我國寄生於人體的鉤蟲主要有兩種:
十二指腸鉤口線蟲(十二指腸鉤蟲) (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板口線蟲 (美洲鉤蟲) (Necator americanus)。
【形態】
(1)成蟲: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的成蟲外形大體相似。蟲體圓柱形,長約 1cm,乳白色或肉紅色。蟲體前端微向背側仰屈,有一卵圓形角質口囊;口囊的腹側具有鉤齒或板齒,藉以咬附宿主的腸粘膜而寄生。雌蟲較大,尾端呈圓錐形;蟲雄較小,尾端膨大為交合傘。兩種鉤蟲成蟲形態的主要區別如下表(表略)。
(2)蟲卵:卵圓形,兩端鈍圓,長56~76um,寬36~40um。卵殼薄,無色透明,卵在排出人體時,多已分裂為2~8個細胞,以4個細胞力最常見。在卵殼和胚細胞之間,有明顯的透明間隙。兩種鉤蟲卵在形態上不易區別(圖略)。
【生活史】
兩種鉤蟲的生活史基本相同。成蟲多寄生於小腸的上段,但在回腸上部和中部也有本蟲寄生。鉤蟲藉口囊內的鉤齒或板齒咬附於腸壁上,吸取血液、淋巴液及腸粘膜為食。雌蟲和雄蟲交配後,雌蟲排卵於腸腔中,十二指腸鉤蟲每日平均產卵10000~30000個;美洲鉤蟲產卵數量較少,每日平均產卵5000~10000個。
蟲卵隨糞便排出體外,在陰暗、潮濕、溫暖、含氧充分的疏鬆土壤裡,卵內細胞不斷分裂,約經1d,幼蟲發育成熟,即可自卵內孵出。剛孵出的幼蟲呈桿狀,稱桿狀蚴(簡稱鉤蚴)。它以土壤中的細菌及有機物質為營養,經過脫皮,1周左右即發育成絲狀蚴。
絲狀蚴是鉤蟲的感染階段,體長0.5~0.7mm,在土壤中不再攝食,對外界有較強的抵抗力,在適宜的條件下,可存活15周以上。絲狀蚴多分佈於土壤的表層,有向上移行和趨溫的習性,當與人體皮膚接觸時,可產生一種極為活躍的穿刺運動,從裸露的較薄的皮膚處鑽入人體。
感染期幼蟲進入皮下的小血管或淋巴管後,隨血流經右心至肺。在肺中,幼蟲穿過肺毛細血管進入肺泡,然後沿支氣管、氣管向上移行至會壓,再隨宿主的吞咽活動,經食管、胃而到達小腸,發育為成蟲(圖略)。
從感染性幼蟲侵入人體,至成蟲在腸內產卵,約需5~7周。十二指腸鉤蟲一般可存活7年,美洲鉤蟲可活13~15年。
【致病作用】
鉤蟲侵入人體後,不一定都引起臨床症狀,症狀出現與否,和宿主的營養狀況及感染程度有關。表現臨床症狀的為鉤蟲病;不表現任何臨床症狀的,稱為鉤蟲感染。
感染性幼蟲侵入皮膚後,即引起局部皮炎。常見於手背、足背、指間、趾間等皮膚較薄的部位,有奇癢、灼痛感,迅即出現斑疹或丘疹,在1~2d內可形成水皰,如有繼發感染,則可成為膿皰,最後經結痂、脫皮而自癒。這種鉤蚴性皮炎俗稱“著土癢”、“糞疙瘩”、“糞毒”等。
當幼蟲在肺部移行時,可損傷肺泡和肺部毛細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和炎性病變。患者常在受染後3~7d出現咳嗽、哮喘、痰中帶血及發熱畏寒等症狀,經數日至十餘日可自癒。
鉤蟲對人體的損害,主要是由於成蟲吸血而造成的貧血。鉤蟲在小腸裡以其鉤齒或板齒咬附腸粘膜吸食血液,有人以放射性核素51Cr標記紅細胞的方法測知,每天每條十二指腸鉤蟲造成的失血量約為0.25ml,美洲鉤蟲約為0.03ml。鉤蟲吸血時能分泌抗凝血的物質,阻止血液凝固,加之成蟲又有不斷更換吸附部位的習性,致使腸粘膜多處傷口持續滲血。
這種長期的慢性失血,使宿主體內的鐵質和蛋白質不斷損失,由於缺鐵,血紅蛋白合成發生障礙,其合成速度比紅細胞新生速度慢,故導致缺鐵性貧血。患者可出現皮膚臘黃,粘膜蒼白、眩暈、乏力及浮腫等症狀;嚴重時還會出現心慌、氣短等貧血性心臟病的表現。
由於成蟲咬附在腸粘膜上,可造成散在性出血點和小潰瘍,影響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患者可出現消化功能紊亂,上腹部不適或疼痛、惡心、嘔吐、腹瀉或便秘等。有的病人還會出現“異嗜癖”,喜食泥土、生米、生豆及破紙等,其原因可能與鐵質的損耗有關,如給病人補充鐵劑後,症狀可自行消失。兒童患鉤蟲病時,常可引起發育障礙,智力減退;婦女則可引起停經、流產等。
人體感染鉤蟲後能產生一定的免疫力,具有帶蟲免疫現象。鉤蟲幼蟲的排洩物和分泌物可刺激機體產生相應抗體,並有抗幼蟲侵襲的作用。成蟲的抗原性一般較幼蟲為弱,蟲體的分泌物力,如蛋白黴,尤其是乙酸珗膽鹼脂黴,可引起明顯的保護性免疫。在嚴重流行區,有免疫力的人,鉤蚴侵入皮膚後,不易到達小腸,即使到達小腸,多數蟲體亦可被陸續排出。這種排蟲現象,可能是先由抗體作用於蟲體後,再加上致敏淋巴細胞的協同作用所致。
【實驗診斷】
從糞便中檢出蟲卵或孵出幼蟲即可確診。常用的診斷方法有以下幾種:
糞便直接塗片法:此法雖簡便,但檢出率較低,對感染程度較輕者,容易漏診。
飽和鹽水漂浮法:此法對鉤蟲卵檢出率較高,為鉤蟲普查工作中常用的方法。
鉤蚴培養法:根據鉤蟲卵在適宜的溫、濕度條件下能較快地孵出幼蟲這一特點,可用肉眼觀察在試管內孵出的鉤蚴。此法檢出率與鹽水漂浮法相似,且不需要用顯微鏡,適於在農村中推廣應用。
免疫學診斷:主要用於鉤蟲產卵前,可結合病史進行早期診斷,有皮內試驗、間接免疫熒光試驗等方法。
【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鉤蟲病是世界上廣泛流行的寄生蟲病之一,多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東南亞如印度、緬甸、越南、馬來西亞等國鉤蟲感染普遍而嚴重。在我國,除新疆、青海、內蒙等地區尚未見報導外,其他各地均有鉤蟲病的流行,尤以長江以南各省流行較為嚴重。兩種鉤蟲在我國的分佈有所不同,十二指腸鉤蟲多見於北方,南方以美洲鉤蟲為主,不少地區為兩種鉤蟲混合感染。
鉤蟲病患者和帶蟲者是傳染源。鉤蟲病的流行與氣候條件、種植農作物的種類及耕作方法、糞便污染土壤的程度等有密切的關係。鉤蟲卵的發育溫度以25~30°C為宜,過低(0°C以下)或過高(40°C以上)易致蟲卵死亡。鉤蚴與溫度關係更為密切,十二指腸鉤蚴適宜溫度為22~26°C,美洲鉤蚴為31~34.5°C。夏秋季節的旱地作物力,如紅薯、玉米、桑、煙、棉、蔬菜、甘蔗等,對鉤蟲傳播極為重要,如用新鮮人糞施肥,易於造成感染。江浙地區植桑、採桑,四川等省栽種玉米、紅薯等均易使人受到感染。採用旱地育秧或放水曬秧,稻田也可成為感染鉤蟲的場所。礦井的地面,居民區環境周圍的土壤,如被糞便污染,也易使人受染。
普查普治鉤蟲病人及帶蟲者是減少傳染源的有力措施,最好集中在冬季進行,對農業生產影響較小,也可減少次年感染的機會。常用的驅蟲藥物有雙荼輕酸塞密啶、四氯乙烯、榧子、檳榔、貫眾等。病情較重的患者,在驅蟲前後應給予鐵劑和增強營養,以改善貧血和增強體質,有助於鉤蟲病的治療。對鉤蚴性皮炎,可服用塞苯咪唑以殺滅移行期幼蟲。也可在感染後24h內,採用透熱療法,如將受染部位浸於53°C熱水中,持續20min左右,可殺滅停留在皮下的大部分幼蟲,且有止癢效果。
加強糞便管理,改善環境衛生,防止土壤被污染,以及注意個人防護,防止鉤蚴與皮膚接觸等,都是預防鉤蟲病傳染的重要措施。
蠕形住腸線蟲(蟯蟲):
蟯蟲(Enterobius micularis)是寄生於人體大腸內的一種小型線蟲,引起蟯蟲病。蟯蟲病分佈極廣,各種年齡均可感染,兒童的感染最為常見。
在我國古代醫籍中,對於蟯蟲早己有明確的記載。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有:“蟯蟲至細,形如菜蟲”,“蟯蟲居胴腸間,多則為痔”的記載;唐?王煮的《外台秘要》中說:“蟯蟲多是小兒患之,大人亦有其病”。由此可知,我國古代醫學家對於蟯蟲病是有相當認識的。祖國醫學應用中藥治療蟯蟲病亦歷史悠久,積累了豐富的有效驗方。各古籍醫書中所記載的驅蟯蟲藥物有檳榔、百部、鶴蝨、使君子、烏梅、榧子等。
【形態】
(1)成蟲:蟲體細小,乳白色,似線頭。體前端有由角度膨大形成的側翼;口孔後為咽管,其末端膨大呈球形,稱咽管球。雌蟲長8~13mm,體直,體部較粗,尾端細長。雄蟲微小,僅2~5mm,尾部向腹面捲曲,有一根交合刺。
(2)蟲卵:長50~60um,寬20~30um。長橢圓形,左右不對稱,一側扁平,一側較隆起,形如柿核。卵殼稍厚,無色透明,卵內含有一個胚胎或幼蟲。
【生活史】
成蟲主要寄生在盲腸、結腸、直腸。雄蟲在交配後不久即死亡。雌蟲當子宮內充滿蟲卵時,常脫離宿主腸壁,隨腸內容物到達直腸。一條雌蟲體內約含蟲卵5000~17000個。一般不在腸內產卵,多於夜間宿主入睡後1~3h,肛門括約肌較鬆弛時,移行至肛門外。在此受到溫度和濕度的改變及空氣的刺激,雌蟲才開始大量排卵。產卵後的雌蟲,多數由於乾燥而死亡,少數亦可返回腸腔,或進入陰道、尿道等處。
粘附在肛門周圍的蟲卵,在適宜的溫度和濕潤的條件下(溫度34~36°C,相對濕度90~100%),經6h左右,即可發育成為含有成熟幼蟲的感染性蟲卵。這種蟲卵若被人吞食,受胃和小腸內消化液的作用,幼蟲在十二指腸內孵出,逐漸發育並向大腸移行,最後附著在盲腸及其附近的粘膜上,發育為成蟲而寄生。此外,蟲卵若在肛門周圍孵化,幼蟲也可經肛門逆行入腸內,並發育為成蟲,這種感染方式,稱為逆行感染(圖略)。
自食入感染性蟲卵到發育為成蟲,約需半個月至1個半月,成蟲壽命2~4周。
【致病作用】
蟯蟲病的主要症狀是由雌蟲產卵所引起的肛門周圍及會陰部瘙癢及炎症。患者常常還伴有睡眠不安、夜驚、煩躁易怒、食欲減退、消瘦等症狀。長期反復感染,對兒童的身心健康均有影響。
蟲體附著於腸粘膜造成時輕度損害,可引起消化道功能紊亂或慢性炎症。有時蟲體異位寄生,常可導致嚴重後果。如成蟲侵入陰道或輸卵管,可引起陰道炎和輸卵管炎;偶可寄生於闌尾,引起闌尾炎。
【實驗診斷】
由於雌蟲不在腸內產卵,故在糞便中難以查到蟲卵,需用肛門拭子檢查法,在肛門周圍皮膚皺折處檢查蟯蟲卵,最好在早晨起床前進行。常用的有透明膠紙法、棉拭子法等。在肛門周圍或糞便中發現成蟲,也可確診。
【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蟯蟲感染十分普遍,尤以集體生活的託兒所、幼兒園更為多見。據14個城市調查資料統計,兒童感染率可高達40~70%。感染度不高者平均約有數十條寄生,個別重度感染者可多達5千至1萬條。
人是唯一的傳染源。蟯蟲的感染途徑主要是經口感染。感染方式是人群中的間接接觸和直接感染。雌蟲在肛門周圍產卵引起癢感,病人常用手搔癢,蟲卵污染手指,造成肛門一手一口的直接感染。此外,從空氣中吸入感染性蟲卵,再經咽下,也可使人受染。
蟯蟲卵的抵抗力較強,在患者皮膚或指甲縫中,可活10d左右,10%福爾馬林、1:1000升汞、5%安替福明,及濃度較低的來蘇兒和石炭酸,對蟯蟲卵的殺滅作用均不大。加之某些不良衛生習慣,如兒童吸吮手指,用不潔的手拿食物或玩具等,常造成患者自身反復感染,給防治蟯蟲病,帶來很大困難。
蟯蟲的壽命較短,如果不重復感染,一般即可自癒。故應特別抓好預防這一環節。要注意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教育兒童飯前便後要洗手,勤剪指甲,不要吸吮手指。提倡不穿開襠褲,注意肛門清潔。室內保持清潔乾燥,空氣流通。衣、被、玩具等要經常洗、燙、曝曬,殺滅蟲卵。
常用的驅蟯蟲藥物有驅蛔靈、撲蟯靈、使君子、百部、檳榔等。新近報道的藥物,如甲苯咪挫、氟苯咪挫、塞嘧啶等驅蟯效果亦好。
也可在肛門周圍局部塗擦外用藥,如蟯蟲藥膏、2%白降汞軟膏等,阻止雌蟲產卵和減少肛門癌癢,避免蟲卵污染手指、衣被造成傳播。這種方法如能堅持使用,也可達到根治的目的。
絲蟲:
絲蟲寄生在人體的淋巴係統中,引起蝗蟲病。絲蟲病是由蚊子傳播的一種寄生蟲病,在我國流行廣泛,危害嚴重,是五大寄生蟲病之一。
絲蟲病在祖國醫學中早有記載。隋唐以後的歷代醫書中關於“扁病”、“童病”、“膏淋、熱淋”、“癩疝重墜,囊大如斗”等記載,就分別記述了絲蟲引起的絲蟲熱、象皮腫、乳糜尿等症狀。
在我國,寄生於人體的蝗蟲有兩種:
班氏吳策線蟲(班氏絲蟲)(Wuchereria bancrofti)和馬來布魯線蟲(馬來絲蟲)(Brugiamabayi)。
【形態】
(1)成蟲:兩種絲蟲的成蟲形態相似。蟲體細長線狀,乳白色,表面光滑。班氏絲蟲的雌蟲為72~105X0.2~0.28mm,尾部鈍圓,略向腹面彎曲;雄蟲較小,為28.2~42X0.1~0.15mm,尾端向腹面捲曲2~3圈。馬來蝗蟲的雌蟲和雄蟲均小於班氏絲蟲。
(2)微絲蚴:雌蟲不產卵,直接產出幼蟲叫微絲蚴。微絲蚴在新鮮血片中無色透明,作蛇樣運動,主體直徑與紅細胞直徑相似,故能在毛細血管內運行。微絲蚴呈絲狀,前端鈍圓,後端尖細,體外被有一層薄而透明的鞘膜,體內有許多細胞核稱為體核。微絲蚴的大小、體態、頭隙(頭端無細胞核的部分)的長寬比例,體核的排列及尾核的有無,是兩種微絲蚴蚴的鑑別要點(表略)。
【生活史】
兩種絲蟲都需要經過在人(終宿主)和蚊(中間宿主)體內的發育階段,方能完成其生活史。微絲蚴必須在媒介蚊蟲體內發育至感染性幼蟲,才能感染人。
絲蟲的成蟲寄生在人的淋巴管或淋巴結中,雌雄交配後,雌蟲產出的微絲淋巴液進入血循環。當適宜的媒介蚊子在夜間刺吸患者血液時,微絲蚴即隨血液進入蚊胃,經1~7h脫去鞘膜,穿過胃壁經體腔侵入腦肌,蟲體縮短變粗,發育成臘腸期幼蟲。繼續發育,蟲體逐漸變長,最後發育成為絲狀蚴,即感染性幼蟲。此期幼蟲甚活躍,離開胸肌移行至蚊體各處,多數到達下屬,當蚊再吸血時,絲狀蚴即自蚊的下屬逸出,經蚊蟲刺破的皮膚傷口侵入人體。微絲蚴在蚊體內發育所需要的時間,與溫度、濕度有關,在溫度20~30°C,相對濕度75~90%時,班氏微絲蚴需10~14d,馬來微絲蚴則需6~6.5d。感染期幼蟲侵入人體時,也需要較高的溫度和濕度。
感染期幼蟲侵入人體後的具體移行途徑,至今尚不清楚。一般認為是先侵入附近的淋巴管,並循淋巴係統移行到較大的淋巴管及淋巴結中寄生,不到1年即可發育為成蟲。兩種絲蟲在人體的寄生部位不同,馬來絲蟲寄生於四肢的淺部淋巴係統,以下肢為多見。班氏絲蟲除淺部淋巴係統外,多寄生於深部淋巴係統,主要見於腹股溝、下肢、精索、陰囊、腎盂等部位(圖略)。
微絲蚴在人的外周血液循環中,呈周期性出現。它們白天滯留在肺部毛細血管中,夜晚則出現於外用血液。一般夜間8時以後開始出現,班氏微絲蚴以夜晚10時至次晨2時在外周血液中出現數量最多,馬來微絲蚴則以夜晚8時至次晨4時為最多。這種現象稱為微絲蚴的夜現周期性。夜現周期性雖早已被發現,但其機理至今尚未完全闡明。有人認為與迷走神經的興奮和抑制有關,當夜晚睡眠時,迷走神經興奮,肺部毛細血管舒張,微絲蚴則進入周圍血液循環中;而白天迷走神經抑制,肺部毛細血管收縮,絕大多數微絲蚴被截留或停滯在肺部毛細血管內。如比較長時間上夜班的工人,白天睡眠,在白天血內亦能查到微絲蚴。
經動物實驗證明,給予迷走神經抑制劑後,外周血液中微絲蚴數量下降;反之,給予迷走神經興奮劑,則微絲蚴數量增高。最近國外學者發現,夜現周期性除了宿主的因素外,也和微絲蚴自身的生物學特點有關。夜現周期性明顯的微絲蚴,不經染色即可見到彌漫的自發熒光及大量熒光顆粒;而夜現周期性不明顯的微絲蚴,則體內熒光顆粒較少。
成蟲的壽命,有人估計可活17年,但在淋巴係統中常因炎症反復發作而死亡。微絲蚴在人體的壽命約2~3個月,有的可長達2年以上。
【致病作用】
絲蟲對人體的損害,主要是由成蟲和發育中的幼蟲所引起,微絲蚴在人體並不引起明顯的病變和症狀。絲蟲病的早期以炎症反應為主。當感染絲蟲後,幼蟲移行和發育期間的脫鞘液、代謝產物、成蟲子宮的分泌物及死亡蟲體的分解產物等,均可刺激機體產生局部及全身反應。臨床表現有淋巴結腫大、疼痛,淋巴管炎或丹毒樣皮炎等,以下肢淋巴管為常見。淋巴管炎發作時,可見一紅線自上而下發展,是逆行性淋巴管炎,俗稱“流火”或“紅線”。成蟲寄生於陰囊內的淋巴管時,可出現精索炎、附睪炎及睪丸炎。出現局部症狀的同時,患者常伴有寒熱,即絲蟲熱。
絲蟲病的晚期病變是以淋巴液回流障礙為主。由於淋巴管炎、淋巴結炎反復發作,局部出現增生性肉芽腫,致使淋巴管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在阻塞部位以下的淋巴管內壓力增高,形成淋巴管曲張甚至破裂,淋巴液流入周圍組織。由於阻塞部位不同,可產生不同的臨床表現和體徵。淋巴結腫大常見於腹股溝淋巴結,淋巴管曲張常見於精索、陰囊及大腿內側。淋巴液溢入鞘膜腔內,可引起鞘膜積液和陰囊腫大。淋巴液流入周圍組織間,郁積的淋巴液中蛋白質含量較高,可刺激局部纖維組織增生,皮膚逐漸變厚、變硬、變粗糙,而形成象皮腫。象皮腫為慢性絲蟲病常見的體徵,馬來絲蟲引起的象皮腫多見於四肢,尤以下肢為多見;班氏絲蟲引起的象皮腫,除發生在四肢外,陰囊象皮腫也較多見,陰莖、陰唇、乳房等象皮腫也可見到。班氏絲蟲成蟲如堵塞在腸淋巴幹或主動脈前淋巴結時,可使腎盂、輸尿管、消化道或腹腔淋巴管破裂,可出現乳糜尿、乳糜腹瀉和乳糜腹水等症狀(圖略)。
絲蟲病患者能產生一定的保護性免疫力。如在絲蟲病流行區有一些人未受感染,還有一些人感染後血中也不出現微絲蚴。以絲蟲抗原對患者進行血清學試驗,可以獲得陽性結果,病人血清中IgG、IgE水平均升高。目前,對絲蟲病的免疫,尚缺乏係統的研究。
【實驗診斷】
在血中檢出微絲蚴是確診蝗蟲病的依據。根據微絲蚴夜現周期性的特點,取血時間在夜晚8時以後至次晨2時為宜。
新鮮血液檢查法;取末稍血3大滴,直接加蓋片鏡檢,可觀察微絲蚴在血中捲曲擺動情況,但不能鑑別蟲種。
厚血片法:取3大滴血塗成厚血片,乾後溶血鏡檢。如經染色,可鑑別蟲種。
如必需在白天檢查微絲蚴時,可給患者內服海群生25~30mg,服藥後20~30min取血檢查,但血內微絲蚴密度較低者容易漏檢。
由於絲蟲的寄生部位及病變等的影響,有時血中不易查到微絲蚴,可用免疫學診斷方法作輔助診斷。常用的方法有皮內試驗、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及免疫熒光試驗等。
【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絲蟲病流行於熱帶及亞熱帶。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82年估計,全世界感染絲蟲的約有兩億五千萬人。班氏絲蟲分佈廣,幾乎遍及全世界,以亞洲和非洲較為嚴重。馬來絲蟲分佈僅限於亞洲東部,尤以東南亞及南亞某些地區更多。在我國,兩種絲蟲分佈的範圍均較廣,北自山東,南至廣東等15個省、市、自治區都有發現。其中除山東、台灣僅發現班氏絲蟲外,其餘各地兩種絲蟲病都有流行。
凡血中有微絲蚴的病人及帶蟲者都是絲蟲病的傳染源。有症狀的病人往往周圍血液中微絲蚴數量甚少,甚至查不到,無症狀的帶蟲者,有時在流行病學上作用更大。
在我國,班氏絲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在北方為淡色庫蚊,在南方為致倦庫蚊,中華按蚊為次要媒介。馬來絲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則為中華按蚊和雷氏按蚊嗜人血業種。蚊的繁殖、發育、活動,以及微絲蚴在蚊體內發育成感染性幼蟲,都與溫度、濕度和雨量有密切關係。一般5~10月為絲蟲病的流行季節。
人是絲蟲的易感者,不分性別及年齡都有感染絲蟲的可能。由於居住條件、防蚊設備的差別,服裝穿著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受蚊叮咬的機會不同,感染率也有不同。
絲蟲病的防治工作,主要是抓好普查普治和防蚊滅蚊兩個環節:
普查普治要及早發現患者和帶蟲者,及時治療,既保證人民健康,又減少和消滅傳染源。在流行區普查絲蟲病應以1歲以上的全體居民為對象,要求95%以上的居民都能接受採血檢查。必要時可先進行皮內試驗過篩,陽性反應者再進行血檢。凡查出有微絲蚴者,即予投藥治療。治療絲蟲病的藥物有海群生(乙胺秦),既可殺滅微絲蚴,也能殺滅成蟲。近年來試用左旋四咪唑和甲苯噠唑治療絲蟲病,對微絲蚴效果較好,且副反應較小。對象皮腫患者除給予海群生殺蟲外,可結合中醫中藥及烘綁療法等進行治療,可獲得較好的療效。
防蚊滅蚊以阻斷絲蟲病的傳播途徑,對預防絲蟲病十分重要。針對主要傳播媒介的生態習性,清除孿生地,殺滅成蚊和幼蟲,長期堅持,也能達到基本消滅絲蟲病的目的。
吸蟲
華枝睪吸蟲(肝吸蟲):
肝吸蟲(Olonorchis sinensis)的成蟲寄生於肝臟的膽管中,可引起肝吸蟲病。在湖北江陵出土的西漢古屍中曾發現有此蟲,證實我國在二千一百年前己有肝吸蟲病。
【形態】
(1)成蟲:主體背腹扁平,體狹長,前端尖細,後端較鈍圓,呈葉狀或葵花子仁狀。體薄而柔軟,灰白色半透明。大小為10~25X3~5mm。口吸盤較大,位於蟲體的前端,腹吸盤較小,位於蟲體的前1/3處。肝吸蟲為雄雄同體,體內具有雌、雄性生殖器官。兩個前後排列的睪丸位於蟲體的後1/3處,呈分枝狀,所以稱為華枝睪吸蟲。
(2)蟲卵:為人體寄生蠕蟲卵中最小的一種。黃褐色,形似芝麻粒,長約29um,寬約17um。卵前端較窄,頂端有一小蓋,小蓋周圍卵殼加厚,並突起成為肩峰。卵的後端較寬圓,有時可見一逗點狀突起。蟲卵從宿主糞便排出時,卵內含有一個發育成熟的毛蚴。
【生活史】
成蟲寄生在人或哺乳動物的膽管內,成蟲所產的蟲卵,隨膽汁進入腸道,混合在糞便中排出體外。蟲卵隨糞便入水後並不孵化,被第一中間宿主螺螄(豆螺或沼螺)吞入後,在螺螄的消化道內孵出毛蚴,並在螺螄體內進行無性繁殖,經過胞蚴、雷蚴等發育階段,最後發育形成許多尾蚴。
尾蚴發育成熟後,陸續自螺體逸出,在水中游動,當遇到適宜的第二中間宿主淡水魚或蝦時,則侵入其皮下、肌肉等處,脫去尾部形成囊蚴。囊蚴是肝吸蟲的感染階段,當活囊蚴被人或哺乳動物吞食後,經消化液的作用,幼蟲在十二指腸中間破囊壁而出,並順總膽管進入肝內小膽管或膽囊內,約經1個月,即發育為成蟲,並開始產卵。成蟲壽命可達15~25年(圖略)。
【致病作用】
肝吸蟲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由於成蟲在膽管內的機械刺激、毒素作用和阻塞所引起。一般病例多為慢性過程,急性症狀較為少見。蟲數少時症狀不明顯,蟲數較多時,可出現消化功能紊亂,不規則的腹瀉或便秘、食欲不振、肝區不適、肝腫大等症狀,易誤診為傳染性肝炎。大量肝吸蟲寄生時,由於膽管及其周圍組織的炎症反應,纖維組織增生,管腔變窄,加之主體又可直接堵塞膽管,易導致膽汁郁滯,而出現阻塞性黃疸。有的可發展成肝硬化,或誘發膽結石症。兒童有大量肝吸蟲寄生時,可影響生長發育,甚至產生侏儒症。最近有報告認為,肝吸蟲病與肝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實驗診斷】
主要依靠從糞便中檢出蟲卵來確診,可用直接塗片法和沉澱檢查法。必要時,用十二指腸引流法取膽汁或腸液檢查蟲卵,陽性率更高。皮內反應等免疫學方法可以輔助診斷。
【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肝吸蟲病主要流行於東南亞一帶,在我國分佈相當廣泛,廣東、台灣、河南、山東、江西、四川、遼寧等省均有流行。
肝吸蟲的傳播流行主要與當地居民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魚、蝦有關。如廣東主要由於吃“魚生”和“魚生粥”而感染;遼寧朝鮮族居民則多因以生魚做下酒的小菜而感染;山東、河南等地有燒、烤、烙小魚的吃法,因未殺死囊蚴而造成感染。養魚的方法與肝吸蟲病的傳播流行也有密切關係。我國食用的鯉科魚常和豆螺、沼螺等生活在同一水域中,若人或動物的糞便污染魚池,就可以造成魚的大量被感染。
狗、貓、豬、鼠等動物都是肝吸蟲的儲蓄宿主,也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
預防肝吸蟲病應抓住經口感染這一環節。要加強宣傳,教育群眾不吃生的或不熱的魚、蝦。切生、熟食物的菜刀和砧板要分開。同時,也要注意不用生魚餵貓、犬。改善養魚的方法,不用人的糞便做飼料餵魚。
治療肝吸蟲病的藥物有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比奎酮、夫喃丙胺(F30066)等。
布氏姜片吸蟲(姜片蟲):
姜片蟲(Fasciolopsis buski)是寄生在人體小腸中的一種大型吸蟲,可以引起姜片蟲病。姜片蟲病僅流行於亞洲,故又稱姜片蟲為亞洲大型腸吸蟲。祖國醫學對姜片蟲早已有認識,稱之為“赤蟲”、“肉蟲”。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中所載:“毒氣侵蝕於臟腑,如病蠱注之家,痢血雜膿瘀黑,有片如雞肝,與血雜下是也。”即為對姜片蟲病的描述。
【形態】
(1)成蟲:蟲體碩大肥厚,長扁圓形,前窄後寬。生活時為肉紅色,固定後呈灰白色。兩個吸盤相距很近,口吸盤較小,位於蟲體前端,靠近口吸盤的後面,為大而呈漏斗狀的腹吸盤,肉眼可見。蟲體大小因不同宿主,或同一宿主體內寄生的蟲數多少而有差異。一般長約20~75mm,寬為8~20mm,厚為0.5~3mm。雌雄同體,成蟲以同體或異體受精進行有性生殖。
(2)蟲卵:橢圓形,淡黃色,長約130~140um,寬約80~85um,是人體寄生蠕蟲卵中最大的蟲卵。卵殼較薄,在一端有一個不明顯的小蓋。排出人體時,卵內含有一個卵細胞和20~40個卵黃細胞。
【生活史】
成蟲寄生在人的小腸內,產出的蟲卵可隨糞便排出體外。若落入水中,在適宜的溫度(26~32攝氏度)下,經3~7周的發育,孵出毛蚴。毛蚴孵出後,遇到第一中間宿主扁捲螺即可侵入螺體,經過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等無性繁殖的發育階段,最後形成許多尾蚴。尾蚴發育成熟後,陸續自螺體逸出,在水中附著在水生植物(紅菱、荸萁、茭白、水浮蓮等)的表面,脫去尾部形成囊蚴。人若生吃這些帶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就有可能吞下囊蚴而被感染。囊蚴進入消化道後,在消化液和膽汁的作用下,幼蟲破囊而出,附著在十二指腸或空腸上段,約經1~3個月,發育為成蟲。成蟲在人體最長可存活四年半(圖略)。
除寄生於人體外,豬是姜片蟲的儲蓄宿主。
【致病作用】
姜片蟲的成蟲寄生於小腸,因吸盤吸附腸壁所引起的機械刺激和蟲體分泌物的毒素作用,可使局部粘膜出血、發炎,甚至產生潰瘍。感染輕者,可無明顯症狀;蟲數多時,有嘔吐、惡心、腹痛、腹瀉等消化道功能紊亂的症狀。感染較重時,可出現全身衰弱、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甚至腹水。兒童患病嚴重時,可出現發育障礙和智力減退。有時因寄生蟲數較多或腸痙攣可引起腸梗阻。
【實驗診斷】
於糞便中檢出姜片蟲卵是診斷的主要依據。因蟲卵大,易識別,生理鹽水直接塗片法即能查出。輕度患者的檢出率不高時,可採用沉澱集卵法。
【流行情況及防治原則】
姜片蟲病主要流行於亞洲。我國姜片蟲病的流行多見於東南沿海的平原水網地區和湖泊區;江河沿岸的衝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帶,如浙江、江西、廣東等地,感染率也較高,這與種植菱角及其他可供主食的水生植物有關。
病人和病豬是姜片蟲病的傳染源。人體姜片蟲病一般以青、少年為多見。主要取決於感染姜片蟲囊蝴的機會。城鎮集市上購買的菱角上也有活囊蚴。用含有活囊蚴的青飼料(如水浮蓮、菱葉等)餵豬,是豬普遍感染姜片蟲的原因。將豬舍或廁所建在種植水生植物的塘邊、河旁,或用糞便施肥,極易使在其中孽生和繁殖的扁捲螺類感染,這就為姜片蟲創造了生活史所必須的條件。
防治姜片蟲病要加強衛生宣傳教育,提倡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管理好糞便,改善種植水生植物的方法;治療病人,消滅傳染源,對病豬也應嚴格管理。常用的治療藥物有六氯對二甲苯(血防-846)、夫喃丙胺(F30066)、比奎酮等,中藥檳榔治療姜片蟲病效果也很好。
衛氏並殖吸蟲(肺吸蟲):
肺吸蟲(Paragonimus westermani)主要寄生在人的肺臟中,可以引起肺吸蟲病。
【形態】
(1)成蟲:蟲體肥厚,活時紅褐色,半透明,因伸縮活動而體形多變。固定標本呈橢圓形,腹面扁平,背面隆起,形如半粒黃豆。長7.5~12mm,寬4~6mm,厚3.5~5mm。口、腹吸盤大小相似,口吸盤位於蟲體前端,腹吸盤則位於體中橫線之前。雌雄同體,因其卵巢和子宮並列,兩個分枝的睪丸也並列,故稱為並殖吸蟲。
(2)蟲卵:呈金黃色,橢圓形但多不對稱,長80~118um,寬48~60um。卵殼較厚,在一端有一個明顯的卵蓋,和卵蓋相對的一端,卵殼顯著增厚。排出人體時,蟲卵尚未發育,內含一個卵細胞和十餘個卵黃細胞。
【生活史】
肺吸蟲的成蟲寄生於人的肺組織內,產出的蟲卵隨痰咳出,或由於吞咽後隨糞便排出體外。蟲卵入水後,在適宜的條件下,約經3周左右發育成熟,並孵出毛蚴。毛蚴在水中,可營暫時的自由生活,若遇到其第一中間宿主川捲螺,即侵入螺體,經過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等發育和增殖階段,最後形成許多尾蚴。成熟的尾蚴從螺體逸出後,侵入第二中間宿主石蟹或喇古體內,或隨螺體一起被第二中間宿主吞入,即在其體內的肌肉、內臟等處發育形成囊蚴。
人若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蟹或喇古,即可受到感染。囊蚴進入人體後,經消化液作用,在小腸內幼蟲脫囊而出,發育為童蟲。童蟲穿過腸壁進入腹腔,再穿過橫膈經胸腔而入肺臟,在細支氣管附近的組織內,發育為成蟲。自囊蚴進入宿主體內,到成蟲在肺內發育成熟產卵,約需2個月。成蟲壽命5~6年。長者可達20年之久(圖略)。
童蟲在移行過程中,有時可侵入其他器官組織,而停留於腹腔、肝、腦、皮下、肌肉等處,引起全身性的並殖吸蟲病,這稱為異位寄生或迷路寄生。但異位寄生的蟲體,發育成熟的時間長,或不能發育至成熟產卵階段,而在發育為成蟲之前死亡。
【致病作用】
肺吸蟲的致病作用主要是童蟲和成蟲在器官組織內移行竄擾、定居破壞,以及蟲體的代謝產物所引起。
疾病的早期,主要是童蟲和蟲體移行引起組織破壞、出血和炎症反應。可引起臟器漿膜炎和腹膜炎,甚至臟器間的廣泛粘連。患者可有發熱、腹痛、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症狀。蟲體在肺部寄生時,由於破壞肺組織和機體的抗損害反應,蟲體周圍有白細胞浸潤及纖維組織增生,包圍蟲體形成囊腫。囊腫有單個的,也有數個融合在一起的,彼此間有隧道相通。囊腫內塗蟲體外,還充滿了由溶解的壞死組織、肺吸蟲卵等組成的赤
By George
at 2005-06-05T19:41
at 2005-06-05T19:41
當人們吃進被虫卵所污染的食物之後,幼虫在人體小腸中孵出,然後會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及淋巴循環,隨後移行至肺部。此時病人會有發燒、咳嗽、咳血甚至呼吸困難的症狀,接著幼蟲還會沿呼吸道上行,並再被吞入消化道內,最後在小腸裡發育為成蟲並寄生於此。因為成蟲寄生於小腸之故,所以病人會有腹痛、腹脹、厭食、腹瀉,甚至營養不良的情形發生。
當有確定感染時,必須遵照醫生的囑咐服用驅蟲藥,才能把討厭的壞蟲趕離寶寶的身體。
注意個人衛生,多洗手,避免食用不潔或未煮熟的食物,才是預防蛔蟲感染的不二法門。
By Tom
at 2005-06-02T20:01
at 2005-06-02T20:01
Related Posts
為什麼會下酸雨?
By Joe
at 2005-05-31T00:00
at 2005-05-31T00:00
十萬火急!!!!軍訓報告的資料(20點啦!!)
By David
at 2005-05-31T00:00
at 2005-05-31T00:00
科威特的亡國帶給我們怎樣的啟示
快快快快
吸2手煙對皮膚有害嗎
By Joseph
at 2005-05-31T00:00
at 2005-05-31T00:00
洗面乳對青春痘的效果
By Ida
at 2005-05-31T00:00
at 2005-05-31T00:00
吃哪些東西會減少青春痘呀 ?
溫室效應!?怎抹樣啊!?
By Vanessa
at 2005-05-31T00:00
at 2005-05-31T00:00
對地球有很大的威脅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