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富裕的地方,貧窮起來越是可怕 - 新加坡
By Valerie
at 2019-03-29T01:42
at 2019-03-29T01:42
Table of Contents
: 窮 or 底層階級也應該不至於到活的很痛苦
: 至少居住品質... 組屋應該樂勝台灣的頂樓加蓋木板隔間?
: (順帶一問... 新加坡有貧民區嗎? O.o)
:
: 想要再過得好一點是天性,這沒有問題
: 但有時候看仇富類的言論
: 總有一種「我只考 20 分、所以你不能考 100 分的 fu」
: 當然這背後還是有很多複雜的因素在,或許真的該限制那些考 100 分的人
:
: (備註:我是一個存款很少超過台幣五位數、現在靠太座養的窮人)
:
關於新加坡的底層生活,由於工作的關係我略懂略懂,所以出來回一下。
(因為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接觸這些人)
先講我的結論:
這篇文章雖然看到了一些經濟政策下產生的問題,
但是政府至少還是想盡辦法照顧這些窮人的。
以下從幾方面來回應:
1. 新加坡的組屋政策
新加坡跟香港一樣,地方小,經不起炒房。
因此組屋政策基本的精神是社會主義,反而是保護了中低階層的人。
正如版主的描述一般:至少樂勝台灣的頂樓加蓋木板隔間
引述文章中的話
筆者的新加坡友人們不時會私下抱怨、批評官方「居然會以大部份居民都住在政府提供的
公屋自豪」,因當地人大多心知肚明,公屋雖價格實惠,設施與環境堪稱完善,但真正的
有錢人多半會住在私宅,或是市中心高價的豪華公寓;反觀全國其他 8 成的人口,則是
在地狹人稠的新加坡,「毫無選擇」地只能居住在公家配給的房子中。
我完全不能理解作者朋友的論述
也許作者應該問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他的新加坡友人們,沒有能力住在私宅當中?
的確,跟那些擁有私宅的20%人口相比,
一輩子都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感覺是滿可憐的
但是不要忘記的是
新加坡與歐美國家不同,並沒有廣大的國土
因此土地政策勢必採取不同的方式
在新加坡這種地小人稠的地方,如果沒有公宅政策
作者的友人們很有可能只能露宿街頭了
想想看像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國家,如果大部分的土地都落入少數財團手中
而許多人連住房都沒有,國家肯定會產生極大的社會問題
因此,組屋政策是為讓國家經濟與治安穩定用的,
而不是讓國民提升幸福感用的
2. 新加坡的社會福利制度
如前文所提,新加坡有許多的政策,精神是從社會主義的角度出發
但是整體的政策,仍然是從一個專制式的資本主義出發
它基本上的論述是
政府的責任是提供一個人民能夠安心工作的環境
但是要過得好、過得幸福、就完全是人民自己的責任
如果想住在私宅,那麼就請努力工作
如果出門想開車,那麼就請努力工作
如果想過得幸福,那麼就請努力工作
如果想在這個國家裡抬頭挺胸、走路有風,那麼就請努力工作
大致上,新加坡政府要告訴人民的就是
與其抱怨或羨慕其他人有錢,不如想想自己為何沒錢。
當然,我們也很清楚有時候不是努力工作就能擠入上層社會
但是新加坡政府至少刻意提供這樣一個環境
以我自己為例,
當我和太太仍在新加坡工作的時候,每年的調薪幅度是10%左右
(而且我們還只是公司中普通的階層而已)
但是至少可以看出,
新加坡政府試圖提供菁英、或那些有企圖心的人一個力爭上游的環境
因此,同樣的概念也應用在社會福利制度上,CPF制度就由此而生
簡單來說,政府透過CPF要告訴人民的就是
政府沒有義務養你,你必須養活自己
你要在年老活得體面,那麼就趁年輕的時候好好努力工作
引述一部分文章:
他們很可能沒辦法領取體面的工資——畢竟新加坡沒有最低工資保障的制度。超過 80%
的人口居住在政府的公屋(或稱組屋)中,另超過 40 %的年長者,因無法應付晚年生活
所需的支出,只能一再延後退休年齡,或者「轉職」擔任商場清潔工、收銀員等種種勞力
為主的工作。
當我第一年來到新加坡時,看到許多年長者還在foodcourt送餐洗碗,
心裡也的確感到不捨,但是在工作幾年、接觸了這些社會底層的民眾之後,
逐漸理解這種現象的產生並非毫無道理
(也許可以解釋為一種必要之惡,當然我理性上可以理解、但情感上無法接受)
台灣目前的停滯不前,就是國家太多資源幾乎都被戰後嬰兒潮的老年人佔據
使得年輕人必須承擔極大的重擔去養活這些人
我們必須承認,這造成極大不公平,
也使得這些已經毫無生產能力的人拖慢了整個國家的腳步
而新加坡的政策使得國家的重擔是不管老少全民一起負擔,
而非只有中壯年人承擔
另外,人民為了避免落入晚年還必須工作的窘境,
也會在中壯年更加勤奮的工作。
3. 回到版主的問題,新加坡有沒有貧民區?
有。我工作的地方就落在最繁華的荷蘭村。
但是由於國家的公宅政策,其實人們從外面經過的時候,
根本看不出來那是貧民區。
(事實上,隔一條巷子就是擁有私宅、車庫、與傭人的富人區)
所有付不起房租的人們,被集中在同一棟組屋裡管理。
他們住的是公宅中最簡陋的一房式(也就是只有一個多功能起居室+廁所)
每個月仍需繳交數十至數百不等的房租
而電費則是用預付卡儲值的方式,裡面的額度用完就直接斷電
(因此他們常常不開燈、天氣熱也捨不得開電扇)
組屋的樓下設有政府出資、民間承辦的社福單位
定期關注這些底層民眾的生活
並且與其他慈惠團體合作,提供這些民眾食物或家用品
某個角度而言,這樣的作法反而更能貼近人民的需要
而非像是台灣一般,錢發一發了事就算了
另外附帶一提的是,這些一房式住宅的空間並非一個人獨享
有時候政府會莫名其妙地安排兩個不認識的人住在同一間組屋
我就曾經看過,兩個沒有任何親屬關係的人被安排住在一起
但他們是一男一女。傻眼。
--
: 至少居住品質... 組屋應該樂勝台灣的頂樓加蓋木板隔間?
: (順帶一問... 新加坡有貧民區嗎? O.o)
:
: 想要再過得好一點是天性,這沒有問題
: 但有時候看仇富類的言論
: 總有一種「我只考 20 分、所以你不能考 100 分的 fu」
: 當然這背後還是有很多複雜的因素在,或許真的該限制那些考 100 分的人
:
: (備註:我是一個存款很少超過台幣五位數、現在靠太座養的窮人)
:
關於新加坡的底層生活,由於工作的關係我略懂略懂,所以出來回一下。
(因為我的工作就是每天接觸這些人)
先講我的結論:
這篇文章雖然看到了一些經濟政策下產生的問題,
但是政府至少還是想盡辦法照顧這些窮人的。
以下從幾方面來回應:
1. 新加坡的組屋政策
新加坡跟香港一樣,地方小,經不起炒房。
因此組屋政策基本的精神是社會主義,反而是保護了中低階層的人。
正如版主的描述一般:至少樂勝台灣的頂樓加蓋木板隔間
引述文章中的話
筆者的新加坡友人們不時會私下抱怨、批評官方「居然會以大部份居民都住在政府提供的
公屋自豪」,因當地人大多心知肚明,公屋雖價格實惠,設施與環境堪稱完善,但真正的
有錢人多半會住在私宅,或是市中心高價的豪華公寓;反觀全國其他 8 成的人口,則是
在地狹人稠的新加坡,「毫無選擇」地只能居住在公家配給的房子中。
我完全不能理解作者朋友的論述
也許作者應該問另外一個問題:為什麼他的新加坡友人們,沒有能力住在私宅當中?
的確,跟那些擁有私宅的20%人口相比,
一輩子都不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感覺是滿可憐的
但是不要忘記的是
新加坡與歐美國家不同,並沒有廣大的國土
因此土地政策勢必採取不同的方式
在新加坡這種地小人稠的地方,如果沒有公宅政策
作者的友人們很有可能只能露宿街頭了
想想看像新加坡這樣一個小國家,如果大部分的土地都落入少數財團手中
而許多人連住房都沒有,國家肯定會產生極大的社會問題
因此,組屋政策是為讓國家經濟與治安穩定用的,
而不是讓國民提升幸福感用的
2. 新加坡的社會福利制度
如前文所提,新加坡有許多的政策,精神是從社會主義的角度出發
但是整體的政策,仍然是從一個專制式的資本主義出發
它基本上的論述是
政府的責任是提供一個人民能夠安心工作的環境
但是要過得好、過得幸福、就完全是人民自己的責任
如果想住在私宅,那麼就請努力工作
如果出門想開車,那麼就請努力工作
如果想過得幸福,那麼就請努力工作
如果想在這個國家裡抬頭挺胸、走路有風,那麼就請努力工作
大致上,新加坡政府要告訴人民的就是
與其抱怨或羨慕其他人有錢,不如想想自己為何沒錢。
當然,我們也很清楚有時候不是努力工作就能擠入上層社會
但是新加坡政府至少刻意提供這樣一個環境
以我自己為例,
當我和太太仍在新加坡工作的時候,每年的調薪幅度是10%左右
(而且我們還只是公司中普通的階層而已)
但是至少可以看出,
新加坡政府試圖提供菁英、或那些有企圖心的人一個力爭上游的環境
因此,同樣的概念也應用在社會福利制度上,CPF制度就由此而生
簡單來說,政府透過CPF要告訴人民的就是
政府沒有義務養你,你必須養活自己
你要在年老活得體面,那麼就趁年輕的時候好好努力工作
引述一部分文章:
他們很可能沒辦法領取體面的工資——畢竟新加坡沒有最低工資保障的制度。超過 80%
的人口居住在政府的公屋(或稱組屋)中,另超過 40 %的年長者,因無法應付晚年生活
所需的支出,只能一再延後退休年齡,或者「轉職」擔任商場清潔工、收銀員等種種勞力
為主的工作。
當我第一年來到新加坡時,看到許多年長者還在foodcourt送餐洗碗,
心裡也的確感到不捨,但是在工作幾年、接觸了這些社會底層的民眾之後,
逐漸理解這種現象的產生並非毫無道理
(也許可以解釋為一種必要之惡,當然我理性上可以理解、但情感上無法接受)
台灣目前的停滯不前,就是國家太多資源幾乎都被戰後嬰兒潮的老年人佔據
使得年輕人必須承擔極大的重擔去養活這些人
我們必須承認,這造成極大不公平,
也使得這些已經毫無生產能力的人拖慢了整個國家的腳步
而新加坡的政策使得國家的重擔是不管老少全民一起負擔,
而非只有中壯年人承擔
另外,人民為了避免落入晚年還必須工作的窘境,
也會在中壯年更加勤奮的工作。
3. 回到版主的問題,新加坡有沒有貧民區?
有。我工作的地方就落在最繁華的荷蘭村。
但是由於國家的公宅政策,其實人們從外面經過的時候,
根本看不出來那是貧民區。
(事實上,隔一條巷子就是擁有私宅、車庫、與傭人的富人區)
所有付不起房租的人們,被集中在同一棟組屋裡管理。
他們住的是公宅中最簡陋的一房式(也就是只有一個多功能起居室+廁所)
每個月仍需繳交數十至數百不等的房租
而電費則是用預付卡儲值的方式,裡面的額度用完就直接斷電
(因此他們常常不開燈、天氣熱也捨不得開電扇)
組屋的樓下設有政府出資、民間承辦的社福單位
定期關注這些底層民眾的生活
並且與其他慈惠團體合作,提供這些民眾食物或家用品
某個角度而言,這樣的作法反而更能貼近人民的需要
而非像是台灣一般,錢發一發了事就算了
另外附帶一提的是,這些一房式住宅的空間並非一個人獨享
有時候政府會莫名其妙地安排兩個不認識的人住在同一間組屋
我就曾經看過,兩個沒有任何親屬關係的人被安排住在一起
但他們是一男一女。傻眼。
--
Tags:
新加坡
All Comments
By Megan
at 2019-03-29T22:31
at 2019-03-29T22:31
By Lauren
at 2019-03-30T19:19
at 2019-03-30T19:19
By Heather
at 2019-03-31T16:08
at 2019-03-31T16:08
By Elizabeth
at 2019-04-01T12:57
at 2019-04-01T12:57
By Charlie
at 2019-04-02T09:45
at 2019-04-02T09:45
By Selena
at 2019-04-03T06:34
at 2019-04-03T06:34
By Frederic
at 2019-04-04T03:22
at 2019-04-04T03:22
By Zanna
at 2019-04-05T00:11
at 2019-04-05T00:11
By Hamiltion
at 2019-04-05T21:00
at 2019-04-05T21:00
By Hazel
at 2019-04-06T17:48
at 2019-04-06T17:48
By Edwina
at 2019-04-07T14:37
at 2019-04-07T14:37
By Kelly
at 2019-04-08T11:25
at 2019-04-08T11:25
By Jacky
at 2019-04-09T08:14
at 2019-04-09T08:14
By Todd Johnson
at 2019-04-10T05:02
at 2019-04-10T05:02
By Kristin
at 2019-04-11T01:51
at 2019-04-11T01:51
By Dora
at 2019-04-11T22:40
at 2019-04-11T22:40
By Jacob
at 2019-04-12T19:28
at 2019-04-12T19:28
By Delia
at 2019-04-13T16:17
at 2019-04-13T16:17
By Isla
at 2019-04-14T13:05
at 2019-04-14T13:05
By Margaret
at 2019-04-15T09:54
at 2019-04-15T09:54
By Mary
at 2019-04-16T06:43
at 2019-04-16T06:43
By Iris
at 2019-04-17T03:31
at 2019-04-17T03:31
By Faithe
at 2019-04-18T00:20
at 2019-04-18T00:20
By James
at 2019-04-18T21:08
at 2019-04-18T21:08
By Daph Bay
at 2019-04-19T17:57
at 2019-04-19T17:57
By Gilbert
at 2019-04-20T14:45
at 2019-04-20T14:45
By Hedy
at 2019-04-21T11:34
at 2019-04-21T11:34
By Sarah
at 2019-04-22T08:23
at 2019-04-22T08:23
By Jacky
at 2019-04-23T05:11
at 2019-04-23T05:11
By Charlotte
at 2019-04-24T02:00
at 2019-04-24T02:00
By John
at 2019-04-24T22:48
at 2019-04-24T22:48
By Kama
at 2019-04-25T19:37
at 2019-04-25T19:37
By Hedwig
at 2019-04-26T16:26
at 2019-04-26T16:26
By Kelly
at 2019-04-27T13:14
at 2019-04-27T13:14
By Mary
at 2019-04-28T10:03
at 2019-04-28T10:03
Related Posts
越是富裕的地方,貧窮起來越是可怕
By Charlotte
at 2019-03-27T21:16
at 2019-03-27T21:16
KLOOK摩天輪+溫室套票問題
By Tom
at 2019-03-26T12:43
at 2019-03-26T12:43
馬來人和印度人大家區分得出來嗎?
By William
at 2019-03-24T10:46
at 2019-03-24T10:46
地址一直被亂登計
By Dinah
at 2019-03-22T20:12
at 2019-03-22T20:12
旅行的一些問題
By Frederica
at 2019-03-20T21:09
at 2019-03-20T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