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地球溫室效應盛多,該怎麼解救才是吉到 - 空氣污染
By Genevieve
at 2006-08-01T00:00
at 2006-08-01T00:00
Table of Contents
這幾年地球溫室效應盛多,該怎麼解救才是吉到.
且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位都會去做的.
例如:多種植綠色植物,減少空氣污染...等等
且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位都會去做的.
例如:多種植綠色植物,減少空氣污染...等等
Tags:
空氣污染
All Comments
By Callum
at 2006-08-02T08:40
at 2006-08-02T08:40
為了緩和氣溫上升的速率,必須使大氣安定化,也就是將大氣中CO2的濃度不再繼續增加,若要經濟發展只進不退的情況下,這是很難達成的目標,但如果人們能達成拯救地球的共識,以下幾點是可行的方法:
自我做起:降低能源的使用量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從內心去珍惜能源、愛惜環境。在日常生活中,隨手關燈;節約用電,出門多搭乘公共交通工具,能步行更好,以節省汽油的消耗量。這些都是我們每個人做得到的事。
開源節流:研究開發潔淨無污染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風力、 水力、潮汐及氫燃料等,這些新能源的使用,一方面避免CO2的產生,另一方面又能充分利用資源。鼓勵業者發展低耗能、低污染之產業,加強改善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之產業,加強產業升級,引進相關技術,優先進行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削減。
綠色處方:停止砍伐原始熱帶雨林,熱帶雨林會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地球上氧氣總量的40%,都是經由亞遜河區的熱帶雨林產生。而今日人類大量使石化燃料、大量伐木,造成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提高,使得太陽輻射熱傳入地球表面後,不易再反射出去。 所以我們一方面要阻止現有森林的破壞,另一方面有計畫的造林, 大量培養植物,以發揮其淨化大氣的功能。
By Erin
at 2006-08-05T21:16
at 2006-08-05T21:16
使用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水力、風能等等之類的能源,也較無CO2排放的問題,只是礙於技術問題,較難普及.
我個人覺得,咱們平民老百姓可以多支持再生能源的產品.雖然二氧化碳的排放大多來自產業界,但當我們採購時,如果能儘量選擇製造時較無二氧化碳排放的產品,久而久之,企業就會正視這個問題(因為如果不降低製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那他的產品就賣不出去),進而改善製作方式.
這是我想到的,除了多種綠色植物以外的,大家都做的到的事,希望有幫助
By Zenobia
at 2006-08-03T01:24
at 2006-08-03T01:24
說到溫室效應 往往就會談到臭氧層 水平面上升等等的問題 前陣子的電影 明天過後 說的就是說平面忽然的上升 造成全球一半以上的大損失
我不太瞭解這樣的影片可以帶給人們多大的警惕 但 要是真的發生那種事 我想 也只有自認倒楣了。
大家冷氣不斷的開 汽機車的廢氣 臭氧層(其實臭氧層的厚薄是有規律的周期性變厚或是變薄,但人為的破壞才是真正的主因)等等的問題。
享受是享受到了,但也漸漸的讓人們失去了原有的面貌 現在的人似乎沒有冷氣會往生一樣 一部份是因為過慣了安逸的生活 另一部份則是真的越來越熱了,再這樣下去只會更加的惡性循還,還是從自身做起最重要。
少開冷氣(甚至不開)不騎機車、多搭大眾交通工具等等的,其實大家應該都是做的到的。
身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所有人都應該重視CO2的問題,平時養成節約能源的習慣,亦是我們身為地球公民所應盡的義務。
二氧化碳的增加不只是全球溫度提升,更意味著氣候體系中其他因子的劇烈變化,如全球降雨型態必然隨之改變,有些地方雨量大增,其他地方轉為乾旱,植物的分布將大為改變。美國環保署1988曾評估,全球暖化將使北美洲內陸中緯度地帶的夏季嚴重乾旱。除雨量外,風暴的路徑及頻度也將改變,土壤受侵蝕、搬運及淋餘作用的程度及速率也隨之改變,土壤化學的性質就變了。
有效防範溫室效應的方法,除了減少能源的使用、制定CO2排放規範、禁止濫砍爛伐山林外,更因早日找出替代石油能源的方法,這才是治本之道。
Related Posts
請問重機的安全檢驗、空氣污染檢驗
By Ethan
at 2006-07-30T00:00
at 2006-07-30T00:00
請給我空氣污染的實例
By Xanthe
at 2006-07-12T00:00
at 2006-07-12T00:00
如果你可以操作基因,請問將以基因.......請看問題內容
By Tracy
at 2006-07-07T00:00
at 2006-07-07T00:00
請問基層特考”環保行政”的參考書要到哪裡買??
By Bethany
at 2006-07-07T00:00
at 2006-07-07T00:00
台灣紫外光的為害程度?
By Emma
at 2006-07-03T00:00
at 2006-07-03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