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氣的區位開發計畫 - 環境保育討論
By Steve
at 2007-05-09T23:33
at 2007-05-09T23:3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作者: fjula (輔大啦)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轉]過氣的區位開發計畫
時間: Wed May 9 23:18:29 2007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3250
文/王盈勛 (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2007-05-08
我們還寄望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能夠擴散到全國各地、能
夠延續到下一個世代,但我們卻沒有體認到空間與區位的意義與經濟價值已經有了很大轉變
。
陳水扁總統在環境會議上宣示,若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不排除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的可能性
,此話一出,又再度引起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何者優先的爭議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都是人們可欲的目標與價值,探討二者孰先孰後自有其必要性,但是
我們得小心的是,這樣的爭議有時也會讓我們落入思考的陷阱。就算多數民眾,都相信經濟
發展的重要性與優先性高於環境保護,這也不表示原本假定的經濟發展目標可以達成。我們
非常有可能面對一個雙輸的局面──環境不保,想像中的經濟發展也沒著落。
臺灣的公共政策,經常是被許多未曾仔細驗證的邏輯與推論所牽引。我們理所當然地接受
,我們只要推動某某工程或建設,就可以帶動周邊產業與區位的發展。這樣的邏輯與推論,
經常是以空間的接近性為基礎。但是我們不妨看看臺灣在過去一、二十年來的歷史經驗,就
可以知道這樣的邏輯與經驗並不是那麼經得起考驗。
我們曾經相信,科學園區或是工業區的設置,必然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創造就業機
會。但是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的統計,全臺灣工業區閒置的土地已超過3,000公頃,特別是在彰
濱、雲林、離島、宜蘭利澤等新設的工業區。
我們曾經認為,南北傳播資源太不平衡,所以當年讓許諾在高雄設立總部的民視,取得了
第四家無線電視臺的執照。但是最終歷史還是證明,民視依舊是以臺北為最主要的營運基地
──不平衡的事繼續不平衡。還有現在根本沒幾個人記得的「亞太媒體園區」概念,在民國
八十四年大張旗鼓地選定了泛太、飛利浦、中影以及鄉根等四家業者所提出的媒體園區投資
開發計畫,八十六年又核准年代、國堡、臺影、媒體城以及中祿等五家業者的開發案,宣稱
將籌建「高科技媒體園區」。結果呢?不須多說了。
當年政府開放並鼓勵新設大學院校所創辦的學校,絕大多數因為地價因素都把校址設在人
煙罕至的窮鄉僻壤,如今地點不佳卻成為這些學校招生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今,許多縣
市政府其實都願意捐贈地皮給大學設校,但是最後卻都因為政府教育經費短缺而成為懸案。
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則是臺灣高鐵。眾所皆知,臺灣高鐵即使班班客滿也無法損益兩平,
必須要靠站區的土地開發利益。坐過高鐵的人應該都有類似的體驗,高鐵車站內僅有的一兩
家餐廳尚且無法滿座,如何還能寄望高鐵能帶動周邊廣大無垠地帶的興盛繁榮呢?
從上個世紀九零年代以降,臺灣的總體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製造業出走、產業轉型
,讓臺灣對土地的需求不再那麼殷切;出生率下降,人口成長率趨緩,讓都市擴張的壓力減
緩許多;經濟的動態高度集中在臺北至新竹這個區塊,讓南北平衡發展、東西齊頭並進淪為
政治口號多於經濟實質。
這些計畫或建設最後的結果之所以與預期有這麼大的落差,是因為我們還寄望1970年代的
「十大建設」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能夠擴散到全國各地、能夠延續到下一個世代,我
們沒有體認到空間與區位的意義與經濟價值已經有了很大轉變。
在2007年,我們竟然還能聽到這樣振振有詞的大建設思維,還真讓人有時空錯亂之感。看
來,我們還沒有從過去的經驗中學會夠多的教訓。
--
2012年台北捷運營運路線
紅線 淡水 ─ 象山 橘線 南勢角 ─ 迴龍 南勢角 ─ 蘆洲
黃線 大坪林 ─ 五股工業區 綠線 新店 ─ 松山
藍線 永寧 ─ 南港展覽館 棕線 動物園 ─ 南港展覽館
紫線 台北車站 ─ 中壢外環道
我的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landscape
--
作者: fjula (輔大啦)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轉]過氣的區位開發計畫
時間: Wed May 9 23:18:29 2007
http://www.ithome.com.tw/itadm/article.php?c=43250
文/王盈勛 (iThome電腦報總主筆) 2007-05-08
我們還寄望1970年代的「十大建設」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能夠擴散到全國各地、能
夠延續到下一個世代,但我們卻沒有體認到空間與區位的意義與經濟價值已經有了很大轉變
。
陳水扁總統在環境會議上宣示,若通過環境影響評估,不排除興建蘇花高速公路的可能性
,此話一出,又再度引起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何者優先的爭議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都是人們可欲的目標與價值,探討二者孰先孰後自有其必要性,但是
我們得小心的是,這樣的爭議有時也會讓我們落入思考的陷阱。就算多數民眾,都相信經濟
發展的重要性與優先性高於環境保護,這也不表示原本假定的經濟發展目標可以達成。我們
非常有可能面對一個雙輸的局面──環境不保,想像中的經濟發展也沒著落。
臺灣的公共政策,經常是被許多未曾仔細驗證的邏輯與推論所牽引。我們理所當然地接受
,我們只要推動某某工程或建設,就可以帶動周邊產業與區位的發展。這樣的邏輯與推論,
經常是以空間的接近性為基礎。但是我們不妨看看臺灣在過去一、二十年來的歷史經驗,就
可以知道這樣的邏輯與經驗並不是那麼經得起考驗。
我們曾經相信,科學園區或是工業區的設置,必然可以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創造就業機
會。但是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的統計,全臺灣工業區閒置的土地已超過3,000公頃,特別是在彰
濱、雲林、離島、宜蘭利澤等新設的工業區。
我們曾經認為,南北傳播資源太不平衡,所以當年讓許諾在高雄設立總部的民視,取得了
第四家無線電視臺的執照。但是最終歷史還是證明,民視依舊是以臺北為最主要的營運基地
──不平衡的事繼續不平衡。還有現在根本沒幾個人記得的「亞太媒體園區」概念,在民國
八十四年大張旗鼓地選定了泛太、飛利浦、中影以及鄉根等四家業者所提出的媒體園區投資
開發計畫,八十六年又核准年代、國堡、臺影、媒體城以及中祿等五家業者的開發案,宣稱
將籌建「高科技媒體園區」。結果呢?不須多說了。
當年政府開放並鼓勵新設大學院校所創辦的學校,絕大多數因為地價因素都把校址設在人
煙罕至的窮鄉僻壤,如今地點不佳卻成為這些學校招生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今,許多縣
市政府其實都願意捐贈地皮給大學設校,但是最後卻都因為政府教育經費短缺而成為懸案。
離我們最近的例子,則是臺灣高鐵。眾所皆知,臺灣高鐵即使班班客滿也無法損益兩平,
必須要靠站區的土地開發利益。坐過高鐵的人應該都有類似的體驗,高鐵車站內僅有的一兩
家餐廳尚且無法滿座,如何還能寄望高鐵能帶動周邊廣大無垠地帶的興盛繁榮呢?
從上個世紀九零年代以降,臺灣的總體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製造業出走、產業轉型
,讓臺灣對土地的需求不再那麼殷切;出生率下降,人口成長率趨緩,讓都市擴張的壓力減
緩許多;經濟的動態高度集中在臺北至新竹這個區塊,讓南北平衡發展、東西齊頭並進淪為
政治口號多於經濟實質。
這些計畫或建設最後的結果之所以與預期有這麼大的落差,是因為我們還寄望1970年代的
「十大建設」與新竹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能夠擴散到全國各地、能夠延續到下一個世代,我
們沒有體認到空間與區位的意義與經濟價值已經有了很大轉變。
在2007年,我們竟然還能聽到這樣振振有詞的大建設思維,還真讓人有時空錯亂之感。看
來,我們還沒有從過去的經驗中學會夠多的教訓。
--
2012年台北捷運營運路線
紅線 淡水 ─ 象山 橘線 南勢角 ─ 迴龍 南勢角 ─ 蘆洲
黃線 大坪林 ─ 五股工業區 綠線 新店 ─ 松山
藍線 永寧 ─ 南港展覽館 棕線 動物園 ─ 南港展覽館
紫線 台北車站 ─ 中壢外環道
我的相簿 http://www.wretch.cc/album/landscape
--
Tags:
保育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有關觀音的藻礁!!!
By Ethan
at 2007-05-09T12:16
at 2007-05-09T12:16
環保工作大家做!
By Aaliyah
at 2007-05-09T10:48
at 2007-05-09T10:48
向蘇花高說no
By Agnes
at 2007-05-08T23:13
at 2007-05-08T23:13
[新生報]蔡堆:蘇花高快捷安全難完全替代
By Mary
at 2007-05-08T13:05
at 2007-05-08T13:05
[閒聊] 關於蘇花高的一些文件
By Kumar
at 2007-05-08T13:04
at 2007-05-08T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