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論積貯疏"的問題 - 社會議題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06-01-04T00:00

Table of Contents

一共有四題
1.<論積貯疏>主於審外內情勢而後"重農",請參閱文獻資料,研究文帝時代之內憂 與外患
2.古代經濟理論:"重農"常與"仰商''結合,請參酌本文.賈誼其他作品,以及文獻資料, 研討兩者之關係
3.隨時代變遷,"農"不一定為"本","商"不一定為"末",請問今日之"本" "末"為何,其利弊如何
4.考察當今台灣之"內" "外"情勢,請發表解決國家問題之假設理論
謝喏.就是這些問題
急件!!!禮拜六之前要 謝謝

All Comments

Tristan Cohan avatar
By Tristan Cohan
at 2006-01-07T04:34
(一)背景簡介。
秦王朝統治時,租稅繁重、徭役苛虐,以致“貧者常衣牛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陳勝、吳廣揭竿為推翻暴秦而戰,劉邦,項羽卻乘機崛起爭奪起義勝利果實,前後共達八年之久。因而西漢建立之初,社會經濟凋敝,饑饉遍地,物資匱乏,價格昂貴。在推行了一系列措施之後、社會經濟漸有好轉,而地主兼併土地,官僚淫侈奢靡,商賈囤積居奇,又迫使農民破產,造成“百人之作不能衣一人”、“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的局面。與此同時,又加諸侯擴張勢力,時刻準備叛亂於內,北方匈奴壓境,不時出兵侵擾於外,西漢王朝受到嚴重威脅。賈誼針對當時情況,從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考慮,上疏漢文帝,提出了發展農業生產、注重糧食儲備以防不虞的意見。這一建議,客觀上能減輕人民負擔,在當時有很重要的意義,歷史上有一定的進步性,也表現了作者政治上的遠見卓識。
(二)在疏通文字的基礎上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1.本文是抓住什麼問題作為議論的中心的?賈誼此次上疏的本意何在?
提示:本文是抓住“積貯”的問題來作為議論的中心的,題目就體現了這一點。而中心論點則是在第3自然段才正面提出的,“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概括了在此以前的所有內容,從上面的反面論證轉入下面的正面論證。
提出論點之後,用反問句總括積貯的好處“做什麼事情會不成功呢?”再條分縷析地一一列舉積貯糧食的功效。接著,針對當時因連年戰爭破壞的農業生產沒有恢復,糧食極缺乏的嚴重情況,從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出發,闡明了積貯富足的政治效果和增加積貯的根本辦法,展示“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的光輝前景,與前面描繪的缺糧災難形成鮮明對照,明寫積貯糧食的重要。這才是賈誼此次上疏的本意,同開頭管仲的話“倉廩實而知禮節”相呼應。最後以此美好前景與“為此廩廩”的現狀對比,敦促漢文帝重視農業生產。
2.引管仲的話同論點有什麼關係?管仲的話同緊接下去的一句是怎樣關聯起來的?為什麼這麼寫?
提示:文章一開頭就引管仲的話“倉廩實而知禮節”,實際是從正面概括闡明積貯糧食同治國安民的密切關係。緊接下去的一句“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是歷史經驗的簡括小結,意即“民不足則不可治”,從反面進一步補足了上面管仲那句話的意思,把積貯糧食的問題提到鞏固政權、維護封建統治的高度來認識。
為什麼這麼寫呢?
清文學家劉熙載的《藝概•賦概》裏有一段話很好地說明了這種寫法的好處。他說,“正起反接,反接後複將反意駁倒,則與正接同實,且視正接者題位較展,而題義倍透。”引管仲的話是“正起”,緊接下去的一句是“反接”。從反面立論以後,便論述糧食積貯不足的嚴重危害,包括:(1)漢朝立國以來缺糧的情況、原因與後果,(2)積貯不足所能出現的危機。反面立論,就是對正面論點的間接證明,它有利於文章的議題可在更大的範圍內展開,並可在批駁反面論點的過程中,把道理闡述得更加透徹。
3.文章是怎樣分析漢朝立國以來缺糧的情況、原因與後果的?
提示:作者先引古人的話“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以說明農業生產對人民生活的影響。提醒人們,“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應正確處理好生產與消費關係。這是人們必須考慮的兩大問題。可是古、今在這兩個問題上的態度卻大不一樣:古人考慮得細緻、周到,“故其畜積足恃”。今人則相反:其一是“背本而趨末”,其二是“淫侈之俗日日以長”,長此以往,國家必亡,可又沒有人去理會。究其原因,在於“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由此可見積貯糧食與國家命運的關係。
接下去,作者再深刻地揭示現實,指出立國四十年來積貯不足引起的後果:天時不順,百姓憂慮,年成不好,賣爵鬻子——即由於積貯不足而農業又歉收,已經造成朝廷賣爵位以增加收入,百姓賣子女以對付日子的嚴重局面。這就充分說明了積貯糧食的重要意義。
4.文章又是怎樣分析積貯不足的危機的?
提示:文章並沒有到漢朝立國以來嚴重缺糧已經產生的後果為止,而是繼續向深處開掘。分兩步,先承上“失時不雨”“歲惡不入”,根據“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雖禹、湯的治世也不能避免,提出兩種可能發生的情況的設想:一是“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從無法應付可能發生的天災,說明積貯不足之害;再是“卒然邊境有急,數千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從無法應付可能發生的戰爭的需要,說明積貯不足之害。
在這基礎上,進一步指出“兵旱相乘”的必然結果,也就是一旦發生兵禍、旱災即將出現的危機:一是“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隱指地方諸侯覬覦中央權力將聚而起事,四處出擊,奪取天下,二是“罷夫贏者易子而咬其骨”,平民百姓因饑寒交迫無以為生,有可能揭竿而起,鋌而走險;三是“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起”,暗示匈奴等邊外民族可能乘機反叛。總之,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威脅著漢皇帝的統治。把問題的嚴重性提到了動搖封建統治的高度,警告皇帝要吸取教訓,千萬不能忽視農業生產,更進一步說明了積貯糧食的重要。
文章這樣反復闡述積貯不足之害,指出可能造成的災難。實際上也就駁斥了不重視農業生產和糧食儲備的錯誤意見,為下文正面論述作好了準備。

關於綠色消費中的[5R準則]所指為何?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06-01-03T00:00
關於綠色消費中的[5R準則]所指為何?關於綠色消費中的[5R準則]所指為何?

在巴西簽署的二十一世紀環境行動綱領

Jacob avatar
By Jacob
at 2006-01-03T00:00
一九九二年,聯合國在巴西簽署的《二十一世紀環境行動綱領》,將環境保護提昇為許多國際議題的上位指導原則,要求社會、經濟與環境應追求動態�� ...

各大車商陸續引進柴油車,原因是什麼?

Michael avatar
By Michael
at 2006-01-03T00:00
1.因為環保的問題2.汽油的儲存量的減少3.或是其他的因素謝謝

請問:所謂的[公害]其定義為何?並請例舉相關項目!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06-01-03T00:00
所謂的[公害]其定義為何?並請例舉相關項目!所謂的[公害]其定義為何?並請例舉相關項目!

台灣弱勢族群困境?與我們的關係?

Genevieve avatar
By Genevieve
at 2006-01-03T00:00
請教大大~~台灣的弱勢族群如原住民、外籍配偶、榮民、失業者等各有什麼困境??我們和弱勢族群有什麼關係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