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要不要去日本的人生規劃 - 日本
By Caitlin
at 2023-03-03T02:37
at 2023-03-03T02:37
Table of Contents
之前被酸三流工程師之類的,就想說還是別在這裡丟人現眼。
好久沒有看這個版了,剛好有人跟我說到這篇文章。
只好很不要臉的再回來這裡,回你一下文。
雖然我以前在日本本社;你在據點。不過,我們還是有 overlap 到啦。
因此,還是還是讓我稱呼你一下「前同事」。
直接給你結論,如下:
1. 想辦法用出向名義來日本本社。
2. 調整自己的心態;把臺灣的生活方式一切拋棄,以便容易掌握小確幸之真義。
3. 跟尊夫人曉以大義;請她請教她的好友們如何作一位稱職的家庭主婦。
這三件事情中,我覺得最主要的,是你自己的心態問題。
畢竟,一樣是受薪階級前5%,日本的生活模式跟臺灣的生活模式真的差很多。
十年前我 33 歲來日本發展,在臺灣或在日本的薪水都是前 10%。
當時候,我也是做了很大的心態調整,一路撐到從貴公司畢業。
: [背景]
: 關於我
: 今年滿34歲,目前就職於日本的上市大手半導體設備商台灣子公司,任職業務社歷已經7
: 年多。
: 語文能力部分,日文證照雖然只有大學時候考的N3,但因內人的關係,在家都是日文環境
: ,目前社內日文郵件的書寫、稟議書申請等文書,與日文開會大致上都可以對應。
: 英文在從澳洲打工度假回來台灣,為了找工作的時候考了一次950分,之後沒有持續進修
: ,所以應該退步不少......
你過來日本本社的話,應該也是負責華語圈的案子居多啦。
歐美系的,應該被搶光了。很多櫻花妹也想趁機去歐美出差啊。
再者,你講中文講那麼溜;不叫你對應華語圈的案子,也不合邏輯。
至於英語能力,就不用擔心了。日本本社的歐美人士愈來愈少。
除了 local hire 的人少了之外,出向來研修的歐美人士也很少。
新加坡人來日本研修得到的保證是,拿跟在新加坡時一樣的年薪。呵呵~
Anyway,日本本社「用‧不‧到」英語這種高級貨。
: 家庭結構
: 與北海道出身的內人結婚已經6年多,有一個1歲多及一個4歲的女兒。
: 由於最近內人說想要回去日本生活,加上遲早會遇到小孩的教育問題,所以開始認真考慮
: 是否要移民日本的現實問題。
因為你老婆是日本人。她現在說想回日本生活表示說,你沒有選擇權了。
她覺得日本的教育環境比臺灣好。所以,想讓小孩子接受日本教育。
別說日本人了,很多臺灣人也覺得臺灣的大學跟垃圾沒什麼兩樣了。
: [煩惱]
: 1. 工作
: 如果有機會申請轉職到東京本社,社內資料上面顯示平均年收約為1,100萬,但是很擔心
: 自己無法適應日本的職場文化。
: 由於之前都會帶台灣的客戶到總社去出差,親身體驗辦公室內的空氣真的跟台灣的差太多
: ...
年收 11M 是差不多的啦。貴公司的社內貨幣制度,不管怎麼玩,都是營業部門排前面。
如果你在自己的部門排前 10 名的話,何止 11M,13M 根本就是常態。
以前我在的技術部門排名沒有營業部門高,只要是部門前 10。12M 是基本!
: 網路上也說在日本旅遊跟在日本工作生活完全不一樣。
: 來台灣出差的年輕日本人也勸說不要去日本工作,結果被旁邊的前輩白眼哈哈)
: 加上日本的稅率很高,先被泉源徵收個幾十趴之類的。
年收 11M 的概念到底如何,可以問問這個版的名人 zxc0312 千萬哥。
不過,我自己的例子是,所得稅大概是 730K ~ 740K,住民稅是:650K 上下。
幫你概略算了一下,如下: https://imgur.com/4qkmbCS
【條件】
年收:11M
社會保險:1.26M
配偶扶養:380K (所得稅)、330K (住民稅)
【稅金】
所得稅:947K
住民稅:685K
(如果有類似千萬哥之流的人嗆你賺多少錢時,就回繳的所得稅比住民稅高啦。GAN)
11M - 1.26M - 947K - 685K = 8.108M
還不錯啦,實拿也有 73% 多一點。可喜可賀!
而且,被撫養者的年金跟健保都不用再繳了。
完全由現役世代(有工作者)來負擔。有單身現役世代幫你一起出耶。
What a wonderful world it is!!!
對了,你可以學我,多報幾位有控除額的撫養人,降一點稅金。
我那時候報了四位;現在又比那時候多了XD
接下來,我要講比較悲傷的事情。
由於因應 Covid-19,貴公司提出了一些「有人性化」的政策。
只要住在公司附近,就多 20K 的大森林津貼。
我大概幫你看了一下,大概是 220K 一個月啦。(算便宜的)
條件:20年以內,2DK以上的20坪左右的房子。
8.108M - 2.64M = 5.468M
水電瓦斯等,看各個家庭的使用方式。我水電瓦斯一個月大概 25K。(有太陽能發電)
網路跟手機,看你要不要用格安省一下。我自己是公司全出。所以沒有用格安。
: 另一方面,目前在台灣子公司的年收穩定破百以上,加上市況好的時候,獎金+年收可以
: 破2百5,所以想說是不是自己繼續留在臺灣工作,然後轉匯錢過去給老婆小孩花用(單身
: 赴任的概念?)
: 但是又覺得人生只有一次,本身因為配偶的條件關係,不去嘗試長期在國外工作生活看看
: ,到老了會不會有遺憾?
臺灣這幾年半導體景氣瘋狂好。我覺得短期內應該還是差不多。
我是覺得你講的太保守了啦。以臺灣據點的營業來說,基本款會是 1.8M。
老實說,如果臺灣半導體景氣不好,日本本社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身為營業的你應該知道臺灣佔了多少 OSAT 市佔唄?
: 或是在日的外商比較不會有日本職場文化問題?
非假外資的外商在制度上的彈性,確實比日商好很多。
我目前的公司是一家外商在日本的銷售據點。
裡面的日本人全部都是在海外有生活過的。
以他們給我的感覺是,他們沒辦法在日本大手工作。
: 2. 家庭
: 分隔兩地的移民模式,本身親戚也是有(大陸加拿大),但是因為工作而錯過孩子的成長
: 過程,好像又得不償失......
: 請問各位板上的前輩是否有遭遇過類似的經驗,當初是怎麼抉擇的呢?
: 不論是否回應,先謝謝閱讀到這邊的各位。
我的情況比較特殊啦,不能相提並論。
從 Covid-19 之後,我公司就一直施行在宅勤務。
此外,除了客戶在日本以外,我的日常聯絡對象全部都是在日本海外。
不管是臺灣還是日本,只要有網路我就可以工作,甚至讓我回關西度假工作。
因此,我沒有錯過當奶爸的機會。餵奶,洗屁屁換尿布跟幫洗澡,都是家常便飯。
晚上也要陪小孩子看 Youtube 的一些益智性頻道,還有念繪本陪玩。
親子關係跟家庭經濟很難抉擇;當然,你跟尊夫人的關係也很重要。
雖然來日本虧了不少錢。在一定的年收之下,你可以考慮犧牲自己一下。
最後,關於小孩子的教育才是需要你陷入長考的點。
日本的教育好不好,真的是見仁見智。
「How would you like your children to be educated」,這句話值得你深思。
因為,教育不是只有你跟你老婆來教育,還包含整個日本社會。
你在日劇/討論版看到日本教育,只是一部分而已。
有時候沒有那麼悲觀,更重要的是,也不會有那麼樂觀。
在小孩子教育上,第一個方向,可以從幾個點去思考:
1. 你想讓小孩當個日本人嗎?(完全日本人的思維/生活模式)
2. 你想讓小孩保有中文能力嗎?
3. 你想讓小孩有「接受」挑戰的心嗎?
4. 你想讓小孩在日本念大學嗎?
日本的大學好不好?這見仁見智。
日本的大學教科書以日語為主;然而,臺灣的大學教科書以原文為主。
因此,在閱讀原文資料上,臺灣的大學生有一定的優勢。
嘿,在日本一定要講英語嗎?就只想待在日本啊,幹嘛學英語。
這個就跟同事您在臺灣學英語做什麼是一樣的。:)
至於大學的教學內容好不好?
你可以參考下面的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H1HmZCAkNk
看完之後,再去問問貴公司日本本社的情況,看看影片有沒有唬爛?
日本人信仰 OJT,也強調齊頭式平等。
第二個方向,你如果在臺灣,你要怎麼砸錢提供小孩子教育環境?
在臺灣跟在日本,你都是前5%的高收入菁英。
在日本,你有辦法跟在臺灣一樣砸錢提供類似的教育環境給小孩子嗎?
在日本,手頭上較為寬裕的家長,不分國籍從小學三年級就讓小孩子去上升學補習班。
原因就是為了讓小孩子能考上有名的私校念中高一貫,然後考好的大學。
有些甚至就是一路慶應體系這樣子。(像極了光仁薇閣,除了他們沒有大學外)
別說日本人家庭,連有錢的臺灣人/中國人/外國人家庭,都是這樣子砸錢。
在日本本社我之前的技術單位的越南人,他的小孩都是念雙語國小喔。
哇~感覺要一直砸錢好可怕。
還是你覺得來日本就是要換一個好的環境,不要讓小孩子那麼辛苦。
就讓他們自由發揮,也不用提供這些教育環境,放牛吃草就好。
把錢省下來,全家出去旅行吃喝玩樂好了?
除了正規教育以及補習文化以外,還有才藝學習。
記住,你是在日本社會。ママ友很愛私底下比較。(臺灣也是)
身為高收入家庭,也很理所當然地被認為,小孩子會受菁英教育。
老實說,連一般ママ友都會想辦法讓小孩子學才藝跟補外語了。
為了什麼呢?For your own good。(新加坡電影:小孩不笨,可以去看看)
講了一大堆ママ友的傳說,好像我把他們妖魔化了。好吧,講點小孩子的。
我身邊朋友以及貴公司日本本社的日本人的小孩,都有去考私立中學。
Why?吃飽太閒喔。原因是:同儕會問自己的小孩子要不要考。
有些家長甚至聽到別人家的小孩念公立國中,直覺就是「考不上」私中,只能念公立。
我也有聽過朋友說,自己的小孩說過,能重來的話想要念私立國中。
其實小孩子也很辛苦,他們的第一個比較關卡就是:有沒有本事考上私立中學。
如果要補習考私立中學,又回到了要不要砸錢給小孩子去升學補習班上課的事情了。
考上好大學的目的是,畢業後能找到待遇高的好工作,例如:到日本的大手公司。
然而,進日本的大手公司工作,像我 163.13 學店的都可以。
那麼,到底要讓小孩子那麼辛苦幹嘛?
先說,我沒有 dis 這一切喔。我只是暗示,目標歸目標,手段歸手段。
接著,就換尊夫人的心態了。
如果你老婆在臺灣已經習慣當個家庭「煮」婦。
那她回日本完全沒有銜接上的問題,立刻上手!!
若是你在臺灣是很常外食的話,那就請她調整一下心態了。
當然口袋夠深,在日本餐餐外食也是一個良好的選擇啦。
天天 origin/hotto motto 的便當沒有很貴。
如果吃膩了的話,再換吃定食拉麵之類的。
周末再去 shopping mall 走走用餐之類的,也是沒問題。
最後,就輪到你本人的心態啦。
你知道貴公司是一年發四次獎金吧?也因此,年金跟健保的處理方式有點不同。
貴公司依平均年收去推算出月薪大概多少,進而去算出年金跟健保費用。
我畢業前,每個員工是以月收1M去算年金跟健保費用。
每個月的年金/健保,雇用保險以及所得及住民稅加起來的控除約為 150K 上下。
假設你的月收是 450K - 150K - 220K (房租) = 80K。
手取剩 80K 的狀況下,你就要用加班補足其他生活費用。
貴公司很人性啦。為了不讓大家過度加班,一個月加班 45 小時內的話,是乘上 1.4。
看你的時間單價,每個月跟每個人的職等不同,加班費略有不同。
就以 120K 來算好了。所以,你一個月的手收可以到 200K。也不錯了啦。:)
咦~要賺加班費的話,那平常日能陪小孩子嗎? Good question!!
對了,尊夫人如果沒有工作的話,能不能讓小孩子進保育園就不知道了。
依各個地方自治體的規定而有所不同。這就得請她自己去問了。
未滿三歲那個,我的建議是自己帶啦。保育料金月費是 71K ~ 74K 的費用。
再加上,你的兒童津貼只會有 5K * 2 而已。有點杯水車薪。(小孩子沒有撫養扣除)
以上。林林總總,沒有整理的很好。
就讓你拿來當 agenda memo,讓你跟你老婆好好談。
PS:原po跟我一樣都不住台北或新竹。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Ina
at 2023-03-06T10:20
at 2023-03-06T10:20
By Selena
at 2023-03-09T18:03
at 2023-03-09T18:03
By Enid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Andy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Franklin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Valerie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Thomas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Jacob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Queena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Valerie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Sandy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Jacob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Olivia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Quanna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Frederic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Damian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Damian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William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Bethany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Joe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Andy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Bennie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Catherine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Ina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Selena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Steve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Bennie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Dorothy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Susan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Anonymous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Ina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Erin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Hazel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Tom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Sarah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Dorothy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Frederic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Dinah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Catherine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By Delia
at 2023-03-09T22:32
at 2023-03-09T22:32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23-03-06T14:49
at 2023-03-06T14:49
Related Posts
關於要不要去日本的人生規劃
By Bethany
at 2023-02-28T16:45
at 2023-02-28T16:45
轉職不順利想請教前輩是否有方法改善
By Hardy
at 2023-02-27T14:24
at 2023-02-27T14:24
請教煤油暖爐的問題~
By Rae
at 2023-02-23T14:37
at 2023-02-23T14:37
日本人為什麼都這麼瘦
By Barb Cronin
at 2023-02-23T09:57
at 2023-02-23T09:57
關於拿永住的年金納付證明
By Tristan Cohan
at 2023-02-23T01:23
at 2023-02-23T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