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台灣:企業與個人篇 - 生態環境討論
By Edwina
at 2007-04-29T02:14
at 2007-04-29T02:14
Table of Contents
http://e-info.org.tw/node/21930
作者:黃康妮、林燕如
《企業篇》
2007年4月3日的午後,建國南路上的台北市立圖書總館聚集了許多產業界的領袖,到訪的
貴賓包括中美和董事長陳朝威、台灣證券交易所所長陳樹、經濟部工業局、福特六和、中
華電信、中鋼等各大企業主管階層菁英,一同參與「第三代GRI(G3)永續性報告書綱領」
發表儀式。所謂的報告書,說穿了就是資訊透明化,這個報告書與我們熟知的公司財務報
表不同的是,它所公開揭露的是企業內部在環保與社會公益上的效績,未來這些資訊都會
成為投資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事實上,許多企業已經在環境保護上耕耘許久,尤其是近幾年來全球持續關注的全球暖化
與氣候變遷議題。正隆紙業在2005年拿到全球第一張溫室氣體管理與查驗的ISO 14064認
證,永豐餘造紙與廣源造紙在這方面也也做得有聲有色,其它像是石化與化工業的中油、
中美和、杜邦,鋼鐵業的中鋼、水泥業的台泥、亞泥等,都在溫室氣體減量上受到肯定的
企業。
在這次的採訪中,我們深入半導體產業旺宏電子,了解它們是如何在產量逐年增加的情況
下,還能做到溫室氣體排放的減量,同時也將探討紡織產業代表台南紡織化纖廠,看如何
在產業外移、編制縮減、利潤大不如前的處境下,還能投資在環保的工作上。在這股新興
的綠色角力戰中,看大家的各憑本事。
《個人篇》
從我們起床那一刻起,就不斷的在產生二氧化碳,不要以為只有我們呼出的氣體而已,在
日常生活作息中,都可以看到二氧化碳的痕跡。很直接相關的就是水跟電的使用,節能的
生活相對的也是低碳的生活,能源本來是跟二氧化碳息息相關。
為了讓大眾更清楚知道在生活中製造了多少的碳,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帶入了國外溫室氣
體計算機的概念,只要輸入數字就可以知道,你的生活替地球增加了多少二氧化碳。在台
灣,平均每人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2萬噸,相較於2頭大象的重量,而這個數字大多
可以透過個人行為的改變,而有所降低。例如:捨棄一人一車的方式,選擇搭乘大眾交通
工具或是共乘、多利用網路傳輸減少紙張的使用、少搭短程電梯改走樓梯、順手關燈關水
、飲食均衡避免吃過多肉食、隨手帶餐具減少免洗碗筷的使用等,一些簡單的動作,卻能
夠替地球減少溫室氣體的負擔。
另外,在消費的觀念上也要有所改變。在一直都以儉樸的態度來看待生活的江慧儀眼中,
許多物品都是珍貴的資產,可以一再地重複使用。面對購物這個難纏的人性慾望,一場艱
困的拔河戰,在內心該買與不該買之間擺盪,若能時時捫心自問是否真的需要,也許就能
降低不少不必要的消費,而在進行必要的消費時,也要選擇節能的商品。
除了靠個人行為的改變之外,政府也該做整體的規劃,讓民眾能順利以及方便的購買綠色
產品,例如:增加產品的品項、標示待機能源、給予優惠補助等,甚而在整個產業製程當
中就要求無污染排放和可回收處理,從源頭設計到進行必要性的消費,打造一個對地球友
善的環境。
珍惜資源是我們應該要發自內心的反省,如果當設計者在設計產品時,注入環保的想法;
政府在擬定政策時,思考如何才能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學習和大自然和諧相處,這才
是和地球永存、生生不息的道理。
※「我們的島」將於4月27日21時,推出第400集──全球暖化特輯「面對台灣」,並從4
月24日起,連載4天的專題文章。
【影音閱讀】公視影音中心──我們的島
http://www.pts.org.tw/php/vod/index2.php?VAENO=1&SUBLEVEL=596
一週內都可以上網看喔
--
作者:黃康妮、林燕如
《企業篇》
2007年4月3日的午後,建國南路上的台北市立圖書總館聚集了許多產業界的領袖,到訪的
貴賓包括中美和董事長陳朝威、台灣證券交易所所長陳樹、經濟部工業局、福特六和、中
華電信、中鋼等各大企業主管階層菁英,一同參與「第三代GRI(G3)永續性報告書綱領」
發表儀式。所謂的報告書,說穿了就是資訊透明化,這個報告書與我們熟知的公司財務報
表不同的是,它所公開揭露的是企業內部在環保與社會公益上的效績,未來這些資訊都會
成為投資人在選擇投資標的時的重要參考依據。
事實上,許多企業已經在環境保護上耕耘許久,尤其是近幾年來全球持續關注的全球暖化
與氣候變遷議題。正隆紙業在2005年拿到全球第一張溫室氣體管理與查驗的ISO 14064認
證,永豐餘造紙與廣源造紙在這方面也也做得有聲有色,其它像是石化與化工業的中油、
中美和、杜邦,鋼鐵業的中鋼、水泥業的台泥、亞泥等,都在溫室氣體減量上受到肯定的
企業。
在這次的採訪中,我們深入半導體產業旺宏電子,了解它們是如何在產量逐年增加的情況
下,還能做到溫室氣體排放的減量,同時也將探討紡織產業代表台南紡織化纖廠,看如何
在產業外移、編制縮減、利潤大不如前的處境下,還能投資在環保的工作上。在這股新興
的綠色角力戰中,看大家的各憑本事。
《個人篇》
從我們起床那一刻起,就不斷的在產生二氧化碳,不要以為只有我們呼出的氣體而已,在
日常生活作息中,都可以看到二氧化碳的痕跡。很直接相關的就是水跟電的使用,節能的
生活相對的也是低碳的生活,能源本來是跟二氧化碳息息相關。
為了讓大眾更清楚知道在生活中製造了多少的碳,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帶入了國外溫室氣
體計算機的概念,只要輸入數字就可以知道,你的生活替地球增加了多少二氧化碳。在台
灣,平均每人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12萬噸,相較於2頭大象的重量,而這個數字大多
可以透過個人行為的改變,而有所降低。例如:捨棄一人一車的方式,選擇搭乘大眾交通
工具或是共乘、多利用網路傳輸減少紙張的使用、少搭短程電梯改走樓梯、順手關燈關水
、飲食均衡避免吃過多肉食、隨手帶餐具減少免洗碗筷的使用等,一些簡單的動作,卻能
夠替地球減少溫室氣體的負擔。
另外,在消費的觀念上也要有所改變。在一直都以儉樸的態度來看待生活的江慧儀眼中,
許多物品都是珍貴的資產,可以一再地重複使用。面對購物這個難纏的人性慾望,一場艱
困的拔河戰,在內心該買與不該買之間擺盪,若能時時捫心自問是否真的需要,也許就能
降低不少不必要的消費,而在進行必要的消費時,也要選擇節能的商品。
除了靠個人行為的改變之外,政府也該做整體的規劃,讓民眾能順利以及方便的購買綠色
產品,例如:增加產品的品項、標示待機能源、給予優惠補助等,甚而在整個產業製程當
中就要求無污染排放和可回收處理,從源頭設計到進行必要性的消費,打造一個對地球友
善的環境。
珍惜資源是我們應該要發自內心的反省,如果當設計者在設計產品時,注入環保的想法;
政府在擬定政策時,思考如何才能對環境的衝擊降到最低,學習和大自然和諧相處,這才
是和地球永存、生生不息的道理。
※「我們的島」將於4月27日21時,推出第400集──全球暖化特輯「面對台灣」,並從4
月24日起,連載4天的專題文章。
【影音閱讀】公視影音中心──我們的島
http://www.pts.org.tw/php/vod/index2.php?VAENO=1&SUBLEVEL=596
一週內都可以上網看喔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廢氣問題
By David
at 2007-04-28T23:30
at 2007-04-28T23:30
[情報] 里約的傳奇演講
By Andrew
at 2007-04-28T21:20
at 2007-04-28T21:20
蜂群搞失蹤 暖化,讓牠們迷航?
By Tom
at 2007-04-28T21:18
at 2007-04-28T21:18
4月29日搶救台東杉原海岸阻止美麗灣渡假村粗暴開發破壞生態
By Edward Lewis
at 2007-04-27T22:12
at 2007-04-27T22:12
本週六讀書會時間地點定案
By Carol
at 2007-04-27T01:09
at 2007-04-27T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