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印度遊記【四】班加羅爾夏宮 - 印度
By Quintina
at 2021-08-19T10:30
at 2021-08-19T10:30
Table of Contents
~※ 班加羅爾夏宮 ※~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89962472
(這是個被耽擱很久才終於完成的遊記)
在南印度的第一晚,由於僅是簡單過夜,住的是沒什麼記憶點的大樓飯店,在「邁索
爾」便不同了,是一間佔地還滿大的渡假村。儘管入住時,園裡僅有幾盞微弱夜燈讓一切
晦暗朦朧,當清晨推開門,林葉揚動的意象就令視野舒朗起來。循著以碧樹點綴的方池,
我往前走繞,池末還有個大型西洋棋盤在等人對陣,只是明明該是對稱的望景,棋盤卻莫
名左偏,無法幫推一把的我,看了心裡不禁有點難受。
大致逛過之後,感覺庭院的風格還挺混搭的,瓦簷矮房之間,接迎大廳是個刷出橫紋
的立方塊體,而在這佛教理應式微的南印度,小水池上竟立了一尊佛陀,廳裡掛畫也有不
少相關主題,難道是想表達主人對各文化的兼容並蓄嗎?
吃完早餐,上了遊覽車,早上的行程頗無趣,就是又一路從「邁索爾」拉車回「班加
羅爾」,然後繼續把午餐往肚裡塞。餐館裝潢一般,自助菜色也普通,應該是用來平衡昨
日中午的花費。在這兒遇到一件事還挺值得說嘴,或許團裡年齡層偏高讓我這相對年輕的
大叔望來顯眼,隔壁桌的印度女生不斷朝我行注目禮,而她那清秀的五官很快也引起同團
婆婆媽媽們的注意,於是紛紛鼓譟著瞎起鬨,甚至出言搭訕要幫我牽線。結果人家小妹落
落大方笑了笑,開始跟我幾句寒暄,我卻尷尬地只能砌詞要去拿菜,飛速逃走。
斬斷了莫名桃花,填滿了肚子,午後行程的第一步,是在車上來個簡略的市區巡禮,
畢竟身為「卡納塔克邦」首府的「班加羅爾」近年已成了科技都市,還被冠上「印度矽谷
」的稱號,挺值得見識一下。不過在車上晃著晃著,加上午睡之神的招引,大多建築都成
了過眼雲煙,只有市府大樓(Vidhana Soudha)由於佔地龐大,幾個拱冠顯眼,頂梢還有
向「阿育王柱」致敬的三獅偉立,讓我頓時精神一振,多按了幾次快門。
在街頭開了一陣,車子突然停了下來,導遊說附近有棟「提普蘇丹」的夏宮,可以去
看看。夏宮?昨天不是去過了嗎?我腦袋滿是問號。行走間,牆旁出現了一座寺廟塔門,
雖沒有昨日看過的高聳,雕刻卻精美得多,層階間不僅以小神龕堆疊,還添上五官、動作
都極度擬真的人像,串連起來似乎在說著某種故事,有些甚至翻掌撐著台板,像附帶托持
功能。望著望著再轉個彎,就看到夏宮了,一樣是不起眼的外門、缺乏植花的大草坪、以
及步道指向的矮閣,挺令人時空倒錯,比較不同的,應該就是它沒用掃興的遮簾罩覆著吧
。
花園的佔地不算大,幾步便可走至殿前,木質結構的它以深褐漆色為主調,沒見到什
麼瑰麗的彩繪,難怪不需要遮簾保護。但也非平淡無奇,米白塗綴的柱頭柱礎都雕了葉紋
,搭上幾道疊層往內的瓣緣拱弧,依然是種不錯景緻。快門按動間,耳邊傳來導遊的解說
,似乎「班加羅爾」在當年同樣是個重要城市,所以「提普蘇丹」與他父親才會在此蓋了
宮殿,有個地方議政並處理公事。結構風格上跟昨日見過的也頗像,中段退縮形構出集會
空間,二樓前探的露台則為王座擺放處,至於四角,根據說明板,有些應是嬪妃們的寢室
。
從側邊的樓梯走上去,壁面的紋彩多了起來,儘管殘褪得相當厲害,仍能看出是與昨
日夏宮同一風格,牆板和天花板皆為密集圖騰,不同底色的飾框、條帶接連著,讓花藤無
邊無際蔓延。可惜就是污損太嚴重了,也不知是英軍佔領時期的破壞,還是來此參觀的民
眾素養有待加強,明明同個時代的建物,昨天那座還完整鮮艷著,難道真的是有遮有保庇
?可是對這些隱於內室的繪綴,遮簾的功效也有限吧。
而相對於房間的紋彩滿滿,中央貫通的長廊又回歸外部所見的簡素,走在這道宮殿的
對稱軸,能見兩邊都添附了一樣的外探露台,從圍欄往下望,一樓的開敞空間也雷同,就
不曉得在功能上到底有何差異,只能胡亂猜著,面對大門那側是議政用,背處的則用作私
家小聚會。
跟著部隊下樓逛到背處,胡亂看了一陣,我的視線再次被隔牆外的印度寺廟吸引,它
名曰「Kote Venkataramana Swamy Temple」,敬的似乎是毗濕奴的某一分身,見識淺薄
的我分不出那些攀滿塔冠的小小神祇是否都與其有關,能辨認的,僅有角落的那群猴面雕
像。而在印度,猴面人身的應該就是猴神「哈奴曼」了,史詩「羅摩衍那」裡的重要角色
,毗濕奴在故事中化身為主角「羅摩」,與之合作擊潰了魔王,兩者置於同間廟裡還挺合
理。
嚴格來說,看過了這座小宮殿,今天的行程就沒了,剩下的便是等著搭飛機去印度南
端的「喀拉拉邦」,為了怕被批評如此安排過於空洞,導遊驅車開往不遠處的植物園「
Lalbagh Botanical Garden」,美其名放慢步調、賞花兼呼吸新鮮空氣,其實只是換個地
方消磨時間,他簡略介紹個幾句,就叫大夥自由去探險。幾個團員覺得無趣,直接在花棚
下坐著放空,閒不下來的我自然是看了看地圖,朝有比較多標註的地方走。
靠近入口的這區是塊挺荒蕪的丘地,頂上置了個小小印度塔,本以為曾有當年的宮城
矗立著,只因戰火慘烈,僅存留一座廟塔,結果讀了讀說明板,與我想像的差距十萬八千
里,這區「Peninsular Gneiss」不過是古老石層的暴露,由於年代可追溯至三十億年前
,吸引了無數地質學者前來探勘研究,那座小塔跟宗教也無關,僅是「班加羅爾」建立者
「Kempe Gowda」用來標示界域的紀念碑。
覺得被詐欺的我繼續向前走,路的另側出現一座風格詭異的門樓,由下往上漸次縮減
的飛簷類似中式屋閣,比例卻怪怪的,讓它喪失了線條美感,儘管門楣上雕了幾許騰龍,
彷彿要強調它來自東方,逗趣表情卻讓它更像冒牌貨。比對了指標,門內通往的是「
Bonsai Garden」,難怪騰龍周遭刻意畫了盆栽與花卉,入口也如此怪模怪樣。很想跟設
計師說中日美學可是很博大精深的,門面意象沒塑造出來,要怎麼讓人信服裡頭藏著禪意
庭園呢?我搖搖頭,拒絕它的請邀。
不曉得是否因著地大,這兒的路樹也異常高偉,尤其一種葉形跟枝展類似鳳凰木的,
這幾天都不斷吸引我的目光,它的枝枒如網密織,往旁探長得像能無邊無際,導遊稱其為
「雨豆樹」,希望我沒聽錯。而在此樹的龐然威壓下,其他樹種相對便少了吸引力,一開
始還有團員纏著領隊拿App辨識比對著,慢慢地,在路上逛的只剩我一人了。
須臾,主道擴展成一個圓形廣場,一直在視野末處勾著我的建物也現出全貌,原來是
間半開敞的玻璃溫室,如躺平十字架的它佔地相當大,有著弧面頂篷,雖僅有篷下的鍛鐵
花藤作點綴,望來仍舊優雅。可能是因為被英國統治過,砌起歐式建築較為似模似樣吧,
跟稍早那座四不像中式門樓兩個世界。令人不解的是,當走了進去,裡頭空蕩蕩的,什麼
植花都沒有,可能要在節慶或是某種展期,才會特別搬入妝點一番。相較之下,週邊的園
藝造景還繁複得多,於是我在篷下望過了成排肋拱的如虹交錯,便往外頭逛去,看看噴泉
及在草坪蹦躍的仿獸灌木。
至於再往前延伸的步道,於遠處立著的不知名建物就與我無緣了,集合的時間已來到
,得心無旁鶩加快速度走上回頭路。一面走,一面不由得嘆著氣,想著這極度「休閒」的
下午又得繼續在機場發呆中度過,然後是飯店裡的百無聊賴,與室友整晚無休止的鼾聲,
唉,難道「邦加羅爾」就沒有比較豐富的走法嗎?明明資料上說這區域同樣散著幾座古廟
,若不想跑遠,也能前往以溫莎古堡為範本,充滿都鐸風情的近代王宮。
還是一切都因著「邁索爾」的榮光過甚,導致觀光客大多拿「班加羅爾」當轉運站,
沒人願意花時間駐留?而這麼一去一返,見過了那被各樣歷史添加的輝燦,「班加羅爾」
便更顯黯淡,不值費心了。
--
圖文網誌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89962472
(這是個被耽擱很久才終於完成的遊記)
在南印度的第一晚,由於僅是簡單過夜,住的是沒什麼記憶點的大樓飯店,在「邁索
爾」便不同了,是一間佔地還滿大的渡假村。儘管入住時,園裡僅有幾盞微弱夜燈讓一切
晦暗朦朧,當清晨推開門,林葉揚動的意象就令視野舒朗起來。循著以碧樹點綴的方池,
我往前走繞,池末還有個大型西洋棋盤在等人對陣,只是明明該是對稱的望景,棋盤卻莫
名左偏,無法幫推一把的我,看了心裡不禁有點難受。
大致逛過之後,感覺庭院的風格還挺混搭的,瓦簷矮房之間,接迎大廳是個刷出橫紋
的立方塊體,而在這佛教理應式微的南印度,小水池上竟立了一尊佛陀,廳裡掛畫也有不
少相關主題,難道是想表達主人對各文化的兼容並蓄嗎?
吃完早餐,上了遊覽車,早上的行程頗無趣,就是又一路從「邁索爾」拉車回「班加
羅爾」,然後繼續把午餐往肚裡塞。餐館裝潢一般,自助菜色也普通,應該是用來平衡昨
日中午的花費。在這兒遇到一件事還挺值得說嘴,或許團裡年齡層偏高讓我這相對年輕的
大叔望來顯眼,隔壁桌的印度女生不斷朝我行注目禮,而她那清秀的五官很快也引起同團
婆婆媽媽們的注意,於是紛紛鼓譟著瞎起鬨,甚至出言搭訕要幫我牽線。結果人家小妹落
落大方笑了笑,開始跟我幾句寒暄,我卻尷尬地只能砌詞要去拿菜,飛速逃走。
斬斷了莫名桃花,填滿了肚子,午後行程的第一步,是在車上來個簡略的市區巡禮,
畢竟身為「卡納塔克邦」首府的「班加羅爾」近年已成了科技都市,還被冠上「印度矽谷
」的稱號,挺值得見識一下。不過在車上晃著晃著,加上午睡之神的招引,大多建築都成
了過眼雲煙,只有市府大樓(Vidhana Soudha)由於佔地龐大,幾個拱冠顯眼,頂梢還有
向「阿育王柱」致敬的三獅偉立,讓我頓時精神一振,多按了幾次快門。
在街頭開了一陣,車子突然停了下來,導遊說附近有棟「提普蘇丹」的夏宮,可以去
看看。夏宮?昨天不是去過了嗎?我腦袋滿是問號。行走間,牆旁出現了一座寺廟塔門,
雖沒有昨日看過的高聳,雕刻卻精美得多,層階間不僅以小神龕堆疊,還添上五官、動作
都極度擬真的人像,串連起來似乎在說著某種故事,有些甚至翻掌撐著台板,像附帶托持
功能。望著望著再轉個彎,就看到夏宮了,一樣是不起眼的外門、缺乏植花的大草坪、以
及步道指向的矮閣,挺令人時空倒錯,比較不同的,應該就是它沒用掃興的遮簾罩覆著吧
。
花園的佔地不算大,幾步便可走至殿前,木質結構的它以深褐漆色為主調,沒見到什
麼瑰麗的彩繪,難怪不需要遮簾保護。但也非平淡無奇,米白塗綴的柱頭柱礎都雕了葉紋
,搭上幾道疊層往內的瓣緣拱弧,依然是種不錯景緻。快門按動間,耳邊傳來導遊的解說
,似乎「班加羅爾」在當年同樣是個重要城市,所以「提普蘇丹」與他父親才會在此蓋了
宮殿,有個地方議政並處理公事。結構風格上跟昨日見過的也頗像,中段退縮形構出集會
空間,二樓前探的露台則為王座擺放處,至於四角,根據說明板,有些應是嬪妃們的寢室
。
從側邊的樓梯走上去,壁面的紋彩多了起來,儘管殘褪得相當厲害,仍能看出是與昨
日夏宮同一風格,牆板和天花板皆為密集圖騰,不同底色的飾框、條帶接連著,讓花藤無
邊無際蔓延。可惜就是污損太嚴重了,也不知是英軍佔領時期的破壞,還是來此參觀的民
眾素養有待加強,明明同個時代的建物,昨天那座還完整鮮艷著,難道真的是有遮有保庇
?可是對這些隱於內室的繪綴,遮簾的功效也有限吧。
而相對於房間的紋彩滿滿,中央貫通的長廊又回歸外部所見的簡素,走在這道宮殿的
對稱軸,能見兩邊都添附了一樣的外探露台,從圍欄往下望,一樓的開敞空間也雷同,就
不曉得在功能上到底有何差異,只能胡亂猜著,面對大門那側是議政用,背處的則用作私
家小聚會。
跟著部隊下樓逛到背處,胡亂看了一陣,我的視線再次被隔牆外的印度寺廟吸引,它
名曰「Kote Venkataramana Swamy Temple」,敬的似乎是毗濕奴的某一分身,見識淺薄
的我分不出那些攀滿塔冠的小小神祇是否都與其有關,能辨認的,僅有角落的那群猴面雕
像。而在印度,猴面人身的應該就是猴神「哈奴曼」了,史詩「羅摩衍那」裡的重要角色
,毗濕奴在故事中化身為主角「羅摩」,與之合作擊潰了魔王,兩者置於同間廟裡還挺合
理。
嚴格來說,看過了這座小宮殿,今天的行程就沒了,剩下的便是等著搭飛機去印度南
端的「喀拉拉邦」,為了怕被批評如此安排過於空洞,導遊驅車開往不遠處的植物園「
Lalbagh Botanical Garden」,美其名放慢步調、賞花兼呼吸新鮮空氣,其實只是換個地
方消磨時間,他簡略介紹個幾句,就叫大夥自由去探險。幾個團員覺得無趣,直接在花棚
下坐著放空,閒不下來的我自然是看了看地圖,朝有比較多標註的地方走。
靠近入口的這區是塊挺荒蕪的丘地,頂上置了個小小印度塔,本以為曾有當年的宮城
矗立著,只因戰火慘烈,僅存留一座廟塔,結果讀了讀說明板,與我想像的差距十萬八千
里,這區「Peninsular Gneiss」不過是古老石層的暴露,由於年代可追溯至三十億年前
,吸引了無數地質學者前來探勘研究,那座小塔跟宗教也無關,僅是「班加羅爾」建立者
「Kempe Gowda」用來標示界域的紀念碑。
覺得被詐欺的我繼續向前走,路的另側出現一座風格詭異的門樓,由下往上漸次縮減
的飛簷類似中式屋閣,比例卻怪怪的,讓它喪失了線條美感,儘管門楣上雕了幾許騰龍,
彷彿要強調它來自東方,逗趣表情卻讓它更像冒牌貨。比對了指標,門內通往的是「
Bonsai Garden」,難怪騰龍周遭刻意畫了盆栽與花卉,入口也如此怪模怪樣。很想跟設
計師說中日美學可是很博大精深的,門面意象沒塑造出來,要怎麼讓人信服裡頭藏著禪意
庭園呢?我搖搖頭,拒絕它的請邀。
不曉得是否因著地大,這兒的路樹也異常高偉,尤其一種葉形跟枝展類似鳳凰木的,
這幾天都不斷吸引我的目光,它的枝枒如網密織,往旁探長得像能無邊無際,導遊稱其為
「雨豆樹」,希望我沒聽錯。而在此樹的龐然威壓下,其他樹種相對便少了吸引力,一開
始還有團員纏著領隊拿App辨識比對著,慢慢地,在路上逛的只剩我一人了。
須臾,主道擴展成一個圓形廣場,一直在視野末處勾著我的建物也現出全貌,原來是
間半開敞的玻璃溫室,如躺平十字架的它佔地相當大,有著弧面頂篷,雖僅有篷下的鍛鐵
花藤作點綴,望來仍舊優雅。可能是因為被英國統治過,砌起歐式建築較為似模似樣吧,
跟稍早那座四不像中式門樓兩個世界。令人不解的是,當走了進去,裡頭空蕩蕩的,什麼
植花都沒有,可能要在節慶或是某種展期,才會特別搬入妝點一番。相較之下,週邊的園
藝造景還繁複得多,於是我在篷下望過了成排肋拱的如虹交錯,便往外頭逛去,看看噴泉
及在草坪蹦躍的仿獸灌木。
至於再往前延伸的步道,於遠處立著的不知名建物就與我無緣了,集合的時間已來到
,得心無旁鶩加快速度走上回頭路。一面走,一面不由得嘆著氣,想著這極度「休閒」的
下午又得繼續在機場發呆中度過,然後是飯店裡的百無聊賴,與室友整晚無休止的鼾聲,
唉,難道「邦加羅爾」就沒有比較豐富的走法嗎?明明資料上說這區域同樣散著幾座古廟
,若不想跑遠,也能前往以溫莎古堡為範本,充滿都鐸風情的近代王宮。
還是一切都因著「邁索爾」的榮光過甚,導致觀光客大多拿「班加羅爾」當轉運站,
沒人願意花時間駐留?而這麼一去一返,見過了那被各樣歷史添加的輝燦,「班加羅爾」
便更顯黯淡,不值費心了。
--
Tags:
印度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南印度遊記【三】伽蒙迪女神廟、王宮夜景
By Olivia
at 2021-08-18T10:08
at 2021-08-18T10:08
南印度遊記【二】邁索爾-邁索爾王宮
By Olivia
at 2021-08-17T11:24
at 2021-08-17T11:24
南印度遊記【一】邁索爾-提普蘇丹夏宮
By Dora
at 2021-08-16T10:34
at 2021-08-16T10:34
北印度遊記【二八】Bada Bagh陵墓
By Adele
at 2021-08-11T11:05
at 2021-08-11T11:05
北印度遊記【二七】Patwa豪宅
By Liam
at 2021-08-10T11:26
at 2021-08-10T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