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作家..余秋雨.有哪些作品..個人簡介 - 社會議題

Ida avatar
By Ida
at 2005-04-06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大陸作家..余秋雨.有哪些作品..個人簡介大陸作家..余秋雨.有哪些作品..個人簡介

All Comments

Joe avatar
By Joe
at 2005-04-09T09:27
秋雨散文研究
壹:前言
大陸學者余秋雨先生,從他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一系列文章在巴金先生主編的《收穫》雜誌上連載開始,就在大陸文化界掀起一陣評論風潮。而這兩本書在台灣出版後,不但榮登暢銷書榜的前列,並有許多學者撰文稱賞。當余秋雨先生訪台演講時,更引發了「余秋雨文化旋風」,在台灣奠定了人人知曉的知名度。此後,又有《霜冷長河》、《掩卷沈思》和《千年一嘆》等書的問世,不論在大陸或是台灣,甚至在全球華人之間,都一直是令人注目焦點,形成了所謂的「余秋雨現象」。
本人也是余秋雨散文的愛好者,但是以往站在讀者的立場,只是單純享受閱讀的快感和美感,並未深究其何以能夠如此吸引人。究竟余秋雨散文作品本身的魅力何在?是什麼樣的思想內涵引起了讀者的共鳴?是什麼樣的創作技巧引導了讀者的注意?本人嘗試在本文中找到答案。

貳:余秋雨創作生涯
余秋雨出生於西元1946年,當他三歲時(西元1949年),中國共產黨取得政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他的童年在山村學校度過;1957年到上海讀初中;1959年初中畢業,進高中;1963年高中畢業,考入上海戲劇學院任教,並集中閱讀從古希臘羅馬到當代偉大思想家的作品。余秋雨的學術研究時期及文化散文寫作時期(1973年-2000年)就此展開。
余秋雨的散文創作階段,從八十年代未期開始,主要是集中在九十年代,而所產生的影響,主要也是在九十年代。但八十年代的「文化熱」和散文的變革,則是影響他選擇散文形式來創作的原因。他一方面繼承了自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的散文傳統,一方面又以自己的才情和戲劇專業素養,為散文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余秋雨曾自述:
我對自己的人生喜歡做很乾脆的階段性了斷。新時期以來做過十年學術研究,寫了四部學術專著計一百五十餘萬字;然而明確中止,擔任六年大專院校負責人;再徹底攔斷,以二十餘次的辭職終獲批准,隨即從零開始,集中投入以實地考察為基礎的文化隨筆寫作;這種寫作也已出了四本書,即《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起承轉合,正好結束?
因此本文的研究範疇,主要資料即為:《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掩卷沈思》、《千年一嘆》。)此外,為了了解余秋雨的創作思想,因此將以其演講集:《余秋雨 臺灣演講》、《尋找文化的尊嚴-余秋雨、杜維明談中華文化》等書,作為輔助資料。

參:余秋雨散文內容概述
以余秋雨目前已出版的散文作品來看,他的前兩本書《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的內容是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而且他對歷史文化的解釋,幾乎都是從「人」的角度切入,因為他認為:
就個人來說,各種素養最終體現在你的人格上,那麼對於民族素養來說,也是體現在它的集體人格上。
離開了當代民族性的人格變動而鋪張出一個單獨的繁榮,既不可能,也不可取,因為藝術的發展取決於文化人格的演進,並以散文為最。
由此,能看出作者的慧眼獨具,以及特殊的歷史解讀觀點。
接下來的兩本讀《霜冷長河》和《掩卷沈思》,則較多與現實人生有關。這是因為余秋雨在因《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出名之後,經歷了許多文化界中的人事問題,包括評論浪潮、名譽官司問題、盜版問題等等,所以在某些人生議題上深有所感。他的學者背景和理性精神促使他把這些議題當作研究對象,從各個角度加以剖析。一方面使自己藉由寫作,從這些糾纏不清的問題中超脫出來,一方面也等於是讓讀者藉由閱讀,了解到這些人生難題,可以避免陷入這些人生的陷阱中。
至於《千年一嘆》,是在一種特殊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在香港鳳凰衛視策劃的「千禧之旅」節目中,余秋雨被邀請參與拍攝的活動。於是,他便依照自己原本文化思考的思路,設計了這次的寫作計劃。內容除了介紹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更著重於思考中華文明與其他古文明的異同之處,也比較了人類各個古文明之間的異同。
從余秋雨散文的內容,可看出余秋雨的關懷層面很廣,因為他關注的主題是「文明」,而「文明」的內涵本就極廣。所以他的散文題材涉及了歷史、文學、藝術、經濟、教育、美學、哲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城市社會學等方面。他的每一篇散文都會有某些在思想上發人深省,而且文辭優美,令人回味無窮。余秋雨曾自述:
我不是天才,因此我的靈感並不是呈現為波瀾壯闊的狀態,而只是片段閃光。我的靈感也不能巍然自立,而只能依存於敘述對象和敘述過程之中。當我越來越深地體驗著敘述對象和敘述過程,不知不覺之中已把自己融入其間,然後才有生命潛藏的喚醒。

肆:余秋雨散文創作的理念
余秋雨的散文創作,可說是時代環境與個人抉擇的因緣際會。他在就讀中學和大學之時,正逢下鄉勞動、文革爆發,整個青年時代所接受的真正課程,是有關一個民族的災難和復興。使他由一位戲劇者轉而投身於多方位文化思考的最初動力,是來自一位長者-王元化先生的信。那封信中最使余秋雨警醒的一段話是:
儘管身邊還有大量讓人生氣的事,但我可以負責任地說,就學術文化研究而言,現在可能正在進入本世紀以來最好的時期。
在那些磚塊般的戲劇典籍中埋首了十年,余秋雨突湧起向長天大地釋放自己的渴念。也是因為時代環境的許可,使他得以藉著各地講課的機會,開始了他的「文化苦旅」,一邊走,一邊對照,一邊思考。每當他站立在一個充滿文化、歷史積累的山水景點時,因為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及對他的長期薰染,使他自然而然會對這些地方產生感動和喟嘆。他說:
人生的道路也就是從出生地出發,越走越遠,一出生便是自己,由此開始的人生就是要讓自己與種種異己的一切打交道。打交道的結果可能喪失自己,也可能在一個更高的層面把自己找回。在熙熙攘攘的鬧市中,要實現後一種可能極不容易。為此,我常常離開城市,長途跋涉,借山水風物與歷史精魂默默對話,尋找自己遼闊的時間和空間中的生命座標,把自己抓住。
這種實地尋訪行為,必須承受大量的肢體冒險和思維冒險,余秋雨的「長途跋步」,不但在中國大陸各地,還包含香港、新加坡、台灣。他甚至跋涉數萬公里,遠至希臘、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和尼泊爾等國。只為尋訪人類文明的早年座標。一個有深厚文化根柢的文化人,當他親身踩踏在一塊久經歲月浸潤的土地上,親眼所見、親耳所聞,自然會產生寫文章的衝動。余秋雨說:
那些文章,只不過是一個長途跋涉者的自言自語,為消解寂寞,想找幾個同路人談談沿途感受,如此而已。沒想到這種交談突然成了一個規模不小的報告會。
不過,因為這些遊歷的「副產品」-文化隨筆寫作-受到讀者的歡迎,余秋雨後來也就認真起來了,在內容和形式上都有不同的呈現,因此有了四本散文:《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和《掩卷沈思》)以及《千年一嘆》。這幾本散文的寫作狀態各有不同,《文化苦旅》的寫作狀態是:
我就是這樣邊想邊走,走得又黑又瘦,讓唐朝的煙塵宋朝的風洗去了最後一點少年英氣,疲憊地伏在邊地旅舍的小桌子上塗塗抹抹,然後向路人打聽郵筒所在,把剛剛寫下的那點東西寄走。走一程寄一篇,逛到國外也是如此,這便成了《收獲》上的那個專欄,以及眼下這本書。
《山居筆記》的寫作狀態是:
一九九二年深秋,我在香港沙田的一個山坡上閒住。推窗出去,一半是綠樹織成的山壁,一半是迷迷濛濛的海灣,……我有一些正事要做,但在清晨薄暮,可以隨意拿一枝筆塗塗畫畫的時候,四周的一切又驅使我去尋找遠年的靈魂。我以往旅行中留下的一些筆記,又引誘我把已經開始的對話進行下去。這兒有一種曠古的寧靜,這便是對話的最好環境。
而《霜冷長河》和《掩卷沈思》的寫作狀態,則是余秋雨在因《文化苦旅》出名之後,開始受到各種批評聲音的包圍。面對這些包圍,余秋雨要力求自我排解。因此他有所思索、有所研究,把深刻的體悟用散文形式表達出來,可說是余秋雨自己的心理獨白。
《千年一嘆》的寫作狀態是:
我這次的寫作狀態是:第一,追隨奔波,追隨匆忙,甘願失去醞釀和構思的時間,使文字保持一種新鮮而且粗糙的原生狀態和紀錄狀態。讀者從我每天傳發文稿的節奏不難推斷,這些寫作只能在剛剛停下的車座上、餐廳的桌子邊、旅館大堂的沙發裡,或趴在床上完成,連修改的時間也不會有。這並不是寫作的正常方式,卻是一種有趣的試驗。
其次,既然在無法查檢資料的旅途中不可能對話題做學術上的深入,那麼乾脆暫時放下這種職能,只讓自己作為一個普通中國文化人的第一感覺,去碰撞每天的所見所聞。這種碰撞很可能十分淺陋,卻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第三,每天寫作,每天傳出,力求採訪、寫作、發表的同步。……這種每天與海內外廣大讀者同步溝通的狀態,使我大大增加了寫作的興趣。
余秋雨看重文化人所扮演的角色,他認為:「人類最自豪的地方,是能夠不斷地體認自己在歷史和社會上的地位,從而賦予自己以深廣的時空意義,巍然挺立。」
他更強調文學藝術對於人類的重要: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分,藝術家們一隻隻顫動的手在寫作、繪畫、譜曲,這正是人類歷史和將來、個體和群體高度溶合的時刻。紛擾的現代生活需要有這些寧靜的夜晚,需要有這一隻隻顫動的手來提升精神、慰撫靈魂。這些貫通古今、囊括方圓的手,正合力鋪排著一個個隆重的精神典儀,引渡人類走向健全和永恆。
因此他願意貢獻出自己微薄的力量,為人類的「文明」盡點心力:
區區如我,畢生能做的,至多也是一枚帶有某種文明光澤的碎片罷了,沒有資格躋身某個遺趾等待挖掘,沒有資格裝點某種碑亭承受供奉,只是在與蒙昧與野蠻的搏鬥中碎得於心無愧。無法躲藏於家鄉的湖底,無法奔跑於家鄉的湖面,那就陳之於異鄉的街市吧,即便被人踢來踢去,也能鏗然有聲。偶爾有哪個路人注意到這種聲音了,那就順便讓他看看一小片潔白和明亮。
總而言之,余秋雨的散文創作動機,是來自他的文化思考,實地考察遊歷和文學性表達的三者綜合,他希望藉此為當代中國的社會轉型期作出貢獻,也希望能引發其他文化人對於這個重要時期的關注及投入。

伍:余秋雨散文特色探討
一. 文體類型不同
余秋雨的散文是從他進行實地考察後,才開始寫的,因此他的散文都具有「遊記」的色彩。但是因為余秋雨的個性,討厭「複製」,他說:
我討厭複製,換包話說,我不會以相同的形式與類似的經驗,去寫另外一本書。因此你可以看到《文化苦旅》與《出居筆記》的差異,當然更能夠分辨《霜冷長河》、《千年一嘆》的不同。如你所說,中國這麼大,歷史如此深長,要寫出10本像《文化苦旅》這般的作品,其實一點也不難,不過由於它是一種重複表達的型式,一種自我模仿的懶散,因此我不可能動手去做。
因此他五本散文的體裁都各有差異,其文體類型大約有:人文式遊記、人情小品、物趣小品、哲理小品、雜文、日記體散文、書信體散文、序跋、傳知散文等幾種。
二. 語文變化豐富
余秋雨的語言文字經常同時進行著「冷靜」與「熱情」的交相運用。所謂冷靜,指的是沉著的觀察,經過縝密思考的鍛句,平緩穩當的落筆,因此娓娓道來,完全沒有半點火藥味;然而,讀者通過閱讀這種冷靜文詞的時候,卻又經常是熱情奔騰的,因為余秋雨關心選擇的題材,都是整個中國文化的大癥結,再加上余秋雨浪漫多的文人個性,以致驅使筆端時,同時交織著豐富變化的語言結構。因此,篇幅雖長,但讀者閱讀時卻不會感到累煩。
這種豐富變化的語言結構,是將文言、白話、口語、方言、歐式語調、新生語匯有機地綜匯在一起,交替出現於恰切的位置。余秋雨曾說:
一個人有很多的文化興奮點,在我表達時常常同時激動起來,使我無法丟棄,我不斷地漫遊在眾多的文字信號裡,將我的想法組結成文字,熟讀古文使我能夠掌握文章的節奏感,並且融入我的寫作中。
三. 生動鮮明的描述:
即使寫山水遊記,也能鋪陳龐大的場面;即使寫文化回憶,也能用戲劇化的情節;即使描寫山水,也能使它們像電影人物一樣,哭笑、說話,喜怒哀樂各有表情。
這種「形象描述」的例子有很多:如《千年一嘆.闊氣的近鄰》中
雪山在遠處銀亮得聖潔,近處一片駝黃,一排排林木不作其他顏色,全都以差不多的調子薰著呵著,托著襯著,哄看護著。有時怕單調,來一排十來公里的白場林,像油畫家用細韌的筆鋒畫出的白痕;有時則稍稍加一點淡綠或酒紅,成片成片地融入駝黃的總色譜,一點也不跳躍刺眼。一道雪山溶水在林下橫過,泛著銀白的天光,但很快又消失於原野,不見蹤影。
再如《山居筆記.歷史的暗角》中,他對「成熟」這個抽象名詞的描述: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揮,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
四. 開頭的引人勝和結尾的餘韻無窮
余秋雨對於散文開頭的氣氛營造與烘托相當注重,這種氣氛營造和烘托,可以決定一篇散文的基本情調;可以推展出一個廣闊的背景;可以從一開頭便掌握住讀者的注意力;可以很有效地把讀者引導進入散文的主題。
例如《文化苦旅.莫高窟》的開頭:
莫高窟對面,是三危山。《山海經》記,「舜逐三苗於三危」。可見它是華夏文明的早期屏障,早得與神話分不清界線。……讓這麼一座三危山來做莫高窟的映壁,氣概之大,人力莫及,只能是造化的安排。
這樣的起頭,不但立刻點出了莫高窟背後有悠久長遠的歷史,更一筆暗示出莫高窟「與神話分不清界線」,它之存在,絕非單靠人力所可促成,而「只能是造化的安排」。如此,莫高窟--以及<莫高窟>這篇文章--的歷史性及神秘性,馬上就被讀者們感染到了。
余秋雨散文的結尾,常能透顯出餘韻不盡的意味。而且,這些結束語句更是全篇文章所不可或缺的,有時具有點題的效果,有時則令全篇豁然開朗,讓讀者得到更大的超脫。
例如《山居筆記.一個王朝的背影》是以感嘆作結:
今天,我面對著避暑山莊的清澈湖水,卻不能不想起王國維先生的面容和身影。我輕輕地嘆息一聲,一個風雲數百年的朝代,總是以一群強者英武的雄姿開頭,而打下最後一個句點的,卻常常是一些文質彬彬的淒怨靈魂。
再如《山居筆記.鄉關何處》:是以朦朦朧朧的不確定感作結,車窗外的雲彩暗了,時以薄暮,又想起了崔顥的詩句,淅淅瀝瀝,好像下起雨來了。
余秋雨曾說:
在我的文章中,自認為那些不錯的句子都是一字一句的認真苦磨出來的,……這種情況(指靈感的來到)多次反覆出現之後,我終於學會了等待。等待不是不寫,仍然一字一句認真推敲,但心底明白,再推敲也推敲不出那樣的段落,全部推敲只是等待,等待那個時刻的出現。
由此可知余秋雨創作時的用心,他的學問是磨出來的,他的散文也是磨出來的。
而余秋雨的戲劇專業背景,使他的創作散文時融入了戲劇藝術的表現手法,創造出驚險曲折、絢麗多姿的劇場效果。而且他擅長掌握「高潮」的出現,因此《文化苦旅》大部分篇章是跌宕起伏、曲折多變,充滿閱讀張力的。這樣的寫法具有把知性融入感性的效果,以及「還原」歷史文化空間的作用。總而言之,余秋雨散文從形式技方面來說,是相當成力的。他的散文具有飽滿的詩情,精巧的結構、簡潔的敘述、典雅而飽孕現代意味的語言。

陸:結語
余秋雨的散文被人稱為「文化散文」,並且也有人為此非難它,說文化散文不是余秋雨的發明,是久已有之的東西,以此來否認余秋雨思想和藝術方面的創新。但實際上,余秋雨的散文和舊有的學者散文有著很大的不同。以往的學者散文過於拘泥於考據、訓詁,熱中於掉書袋,常常醉心於往事、古典和傳統,缺少對現實世界的關注。而余秋雨的散文則不同,他的散文不僅具有學者的淵博的知識,更有作為作家的獨特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而且還間有一種哲學家的自由開放情懷的深刻的思想認識。所以反映在他的散文創作中,便有了一種濃烈的時代氣氛和深刻的哲理情思。
散文的審美特點是抒情,它的表達方式主要為敘述、抒情、描寫,這是傳統散文創作告訴我們的規範和要求。而余秋雨的散文則衝破了這些條條框框的制約,對散文實施了一種表達方式的轉換,他大大增強了議論手法的運用。縱觀余秋雨的所有作品,可以看出,構成他散文獨特風格的,是他那縱橫捭闔,汪洋恣肆的議論風采。在這一點上余秋雨把散文寫得很出色。《山居筆記.一個王朝的背影》應該說是一篇史論文章,但他的確是用文學的手法來表現的;《山居筆記.抱愧山西》應該是經濟研究的結果,但它穿的卻是散文的衣裳;《出居筆記.千年庭院》探討的是中國舊時的教育制度,但你絕不能說它是論文。長於議論,融情於理,理在言中,情流弦外,這是余秋雨散文最突出的特色。
余秋雨對中國當代散文的貢獻表現兩方面:一方面是作者憑藉自身淵博的文學功底和史學積累,透過各種附麗於山水古蹟的文化積澱,去挖掘中國傳統的文化底蘊,去探尋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化的人格構成。對歷史文化的這種反思,使得余秋雨散文獲得了極其厚重的歷史滄桑感和高度的思想認識價值。另一方面是作者的散文寫得大氣磅礡,充滿了強烈的理性精神,他對傳統的散文觀念、表現手法、審美規範和要求,以及篇幅和尺度上都作出了大膽的突破和創新。
這是余秋雨的成功,也意蘊著莽莽塵世中人文精神的復興契機。
參考書目:
1. 《文化苦旅》 余秋雨著 爾雅 1992.11
2. 《山居筆記》 余秋雨著 爾雅 1995.08
3. 《掩卷沉思》 余秋雨著 爾雅 1999.07
4. 《霜冷長河》 余秋雨著 時報文化 1999.04
5. 《千年一嘆》 余秋雨著 時報文化 2000.03
6. 《余秋雨臺灣演講》 時報文化 1999.03
7. 《尋找文化的尊嚴-余秋雨、杜維明談中華文化》 時報文化 1999.03
8. 《現代散文》 鄭名娳著 三民書局 1999.03
9. 《走看台灣九0年代的散文》 鹿憶鹿著 學生書局 1998.04
10. 《到綠光咖啡屋 聽巴哈 讀余秋雨》 蔣勳著 爾雅 1993.06
11. 《山水 歷史 文化—評余秋雨》 欒梅健著 讀冊文化 2001.01

王陽明的思想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5-04-05T00:00
王陽明的思想到底是啥麼ㄚ
他跟程氏兄弟及陸九淵又有啥關係呢

該如何知道遊覽車的品質好壞呢?

Isla avatar
By Isla
at 2005-04-05T00:00
該如何知道遊覽車的品質好壞呢?~~例如:車子有無嚴重問題、司機的駕駛記錄...等,有什麼方式可以取得嗎?

為什麼只有地球有大氣層?

Robert avatar
By Robert
at 2005-04-05T00:00
為什麼只有地球有大氣層?別的星球為什麼沒有?

汽車排放黑煙污染空氣有害人體

Selena avatar
By Selena
at 2005-04-05T00:00
車子發動時會排放黑煙污染空氣有害人體應該如何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