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圍堵太粗糙 忽略生態復育 - 生態環境討論

Rebecca avatar
By Rebecca
at 2006-06-29T21:39

Table of Contents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062900035,00.html


2006.06.29  中國時報


《工程圍堵太粗糙 忽略生態復育》

本報綜合報導



陳鎮東:下陷問題嚴重全球氣候改變主要還是溫度的上升,在這兩本治水報告都講到
雨量增加,可是沒有考慮到溫度上升導致蒸發量也增加的問題。萬一我們碰
到一兩年不下雨的話,土壤乾旱程度會比以往嚴重。目前從全球各地已經看
出來,很多公式已經過時了,相關的工程規範可能都必須要改,而這個題我
們在未來的十年都無法完全解決這個問題。更嚴重就是海平面的上升,這對
台灣來講還多了一個問題,就是地盤下陷。還不只這樣,水面上升導致浪高
上升的幅度高於水面上升的幅度,因次浪打破堤防的頻率也會上升。這些都
要考慮到的,因次誠如剛剛賴委員提到的,錯誤的政策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楊重信:經建會站出來


首先,我要謝謝時報文教基金會過去一直在關心河川的問題,河川問題牽涉到台
灣世代安身立命的土地能不能確保安全,所以治水根本上是一個長期永續性的工
作。有一部分我認為這是一個滿大的關鍵,就是過去持續在做的治水政策,隨著
政黨輪替就不做了,但是天災一直存在,在這樣的壓力之下,政府就倉卒地提出
這麼大型的治水計畫,這一點,讓我懷疑這是執政黨在推卸長期疏忽治水的責任。

第二點,不同的治水方式會影響到經費,而依照目前只用工程手段來解決水患問
題,我想這不是一千四百一十億就能解決的。因此我們應該思考治水根本的原因
在哪裡?應該用什麼策略來解決水患的問題?而不是只用工程圍堵的方式。

第三點,九十四年三月提出治水計畫的構想,在短短的一年之內也通過了條例、
綱要計畫和第一屆段的實施計畫等。看似很有效率,但是根本治理的計畫還是需
要真正花心思去做,而不是急就章的八年內用一個計畫去做。畢竟一個計畫需要
經過理論的階段,但目前的計畫是直接從構想跳到工程設計,這樣的計畫實在顯
得粗糙。

另外經建會應該要扮演一個整合的平台,因為經建會是負責國家資源配置的主要
幕僚決策單位,而計畫不是經由經濟部門一個單位就可以完成的,計畫要發生效
果一定要其他各部會全力協助,還有配套的計畫一起實施。

最後我建議時報基金會成立一個民間監督團體,結合專業與各業人士嚴格的監督
政府,不停的開公聽會,要專業治水而不是政治治水。

賴幸媛:建立監督機制

我們的確需要媒體和環保團體的監督,但是行政機關的責任也很大,在面對立委
的要脅的時候政府機關常常便宜行事,形成共犯形式。因此我提出兩點建議,首
先,我們必須要有內部的,且不受行政首長干預的監督機制。現行計畫中的推動
小組是在做計畫的審查、督導、考核和政策協調,小組成員中並沒有納入生態、
水資源和民間環保團體等專業人士,怎麼會能有效的監督。

第二個建議就是建立外部的監督機制,要求行政單位一定要舉辦政策的聽證會,
邀請專家學者、環保團體與在地居民共同參與,並把相關的資訊充分公開在網站
上,讓人民能完全了解計畫的執行。

我在這裡做幾個回應,首先,計畫一開始八年八百億提出來的時候並非政治性的,
只是單純的從過去撥款給地方執行,但地方並沒有確實落實治水,所以才提出彙
整的計畫。

陳伸賢:水利署扛重擔

再來,經費的分配不可能有藍綠之分,對於第一階段經費是依據規畫的程度分配,
台南預算多是因為將軍溪已經規畫完成到執行的階段。接著,治水是與政黨輪替
一點關係也沒有,依然是水利署這批人在做。

另外,結論中提出要有一些監製機制、整合機制和公聽會等的運作,這些我是同
意的。

湯曉虞:學會尊重自然

水土保持觀念其實一直都在改變,如今也不再認為是人定勝天,而是要尊重自然、
永續發展考量。

不管是治理易淹水地區或石門水庫,都有優先順序,容易崩塌地區就讓它自然復
育,但有部分地區如應該遷居遷建的地方,內政部若能協助安置,就可以不開放,
但在政策尚未定出前,要不要處理?不處理的話,萬一發生災害,誰負責?畢竟
不能放著居民不管,山地管理不能只靠山坡地保育和水土保持就可以,還要因應
區域計畫法和土地使用,都應整體考量。



--

All Comments

政治治水急就章 難解水患

Hamiltion avatar
By Hamiltion
at 2006-06-29T21:33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1+112006062900034,00.html 中國時報.2006.06.29 《政治治水急就章 難解水患》 記錄:呂理德、林倖妃、黃怡錦、曲 ...

可分解玉米「塑膠杯」 也可回收當有機肥

Thomas avatar
By Thomas
at 2006-06-27T20:53
可分解玉米「塑膠杯」 也可回收當有機肥 【中廣新聞網 】 本土產業再升級,位在彰化的一家生技公司,從美國引進由玉米澱粉提煉的PLA「聚乳 酸」生物材質,研發成功可分解環保杯,硬度與透明度都比傳統塑膠杯還優良,因可以溶 解、不危害環境,已行銷歐美日等二十多個國家。 (李河錫報導) 位在彰化縣的鍵發生技公 ...

環島苦行-如果你想要參與苦行

Donna avatar
By Donna
at 2006-06-25T01:33
※ [本文轉錄自 NCCU_SEED 看板] 作者: Valera (小芥) 看板: NCCU_SEED 標題: [環境]環島苦行-如果你想要參與苦行 時間: Sun Jun 25 01:28:44 2006 我這邊有更詳細的電子檔 想跟他們一起走路的可跟我要 逗陣走出來—2006環境苦行 ...

環島苦行-如果你想幫他們加油打氣

George avatar
By George
at 2006-06-25T01:32
※ [本文轉錄自 NCCU_SEED 看板] 作者: Valera (小芥) 看板: NCCU_SEED 標題: Re: [環境]環島苦行 時間: Sun Jun 25 01:20:19 2006 他們預計第七天會到台北 大家要不要去陪他們走一段? 如果想參與的 可以跟我拿詳細的行程表 (我只列 ...

中市/環保局資源回收站形象改造競賽10萬獎金等你挑戰

Edith avatar
By Edith
at 2006-06-21T09:55
中市/環保局資源回收站形象改造競賽10萬獎金等你挑戰 【東森新聞報 記者李梅金/中市報導】 中市環保局推動資源回收站形象改造,積極推動變臉計畫,最近更是舉辦徵文、攝影比 賽,即日起開始收件,6月30日截止,為鼓勵民眾踴躍參與,環保局祭出優厚獎金,最高 十萬元,以拾荒者與資源回收商或資源回收站、回收點為題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