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死刑牽涉的科學哲學問題 - 社會議題

Jack avatar
By Jack
at 2010-03-28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最近廢除死刑的相關問題相當熱門
對於大眾的普遍想法我不想表示什麼意見
但我很好奇如果把這個議題扔到專家間討論會有什麼驚人的見解
譬如哲學家.社會學家.心理學家.神經心理學家
這似乎不算是問題(= ="")
不過我很期待能聽到那些專業人士的見解
已更新項目:
RE:阿廷
這麼快就有回答了=口=
你的回答我有找到一個亮點
"壞人一定要有所懲罰 否則社會將會不安定"
我要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壞人一定要有所懲罰,社會才能安定?
理論上答案是"殺雞儆猴"
殺雞儆猴代表著,這個社會必須倚靠律法壓抑住人類的病態行為
至此又帶出一個問題:律法可以抑制犯罪,卻不能消除犯罪
消除犯罪必須靠教化
回到問題中心:死刑
跟據上列的推導我們可以說:死刑無助於消除犯罪
廢除死刑便是以此作為核心思想
俗話說: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罪犯就像長在地上的雜草,即使砍掉下次還是會有新的長出來
如果不砍掉,有可能把它變成無害的雜草嗎?
2 個已更新項目:
另外對於"一方面又要給被害家屬有個交代"
我可以很明白的說
他們的親朋好友被殺後
他們就病了
一個很重很重的心病,必須要剝奪一個人的生命才可能治癒
因為我們找不到其他方法治療他們
所以只好採行最後的手段--殺死加害人
這也是廢除死刑的核心思想之一
然而我們有辦法治癒受害者家屬的心病嗎?
就好比我們有辦法治癒犯罪者的心理變態嗎?
3 個已更新項目:
除了最後兩句
再加一句
我們有辦法修正這個社會的犯罪因子嗎
以上這三個句是我認為廢除死刑的癥結所在
而我目前的答案算是偏向否定的
所以我才想聽聽專家的看法
4 個已更新項目:
有很多反對廢除死刑的人說死刑不是為了報復
不過下面有些回答似乎認為以死刑作為報復手段是必要的
有些回答甚至也質疑了教育的意義
孔子提倡中庸之道
但中庸之道卻永遠沒有一個準則
準則是隨時都在改變的
我們只能遵循一個正確的方向來改變我們的尺度
則所謂中庸之道就是不得躁進也不可退怯
進而以此做為人性的依據
(當然如果有人覺得獸性至上那也無可奈何)
王清峰曾經說:廢除死刑必須是現在進行式
她對廢除死刑過度躁進,表示了他不是在行中庸之道
但也反襯出許多人對於廢除死刑的退怯心態
所以我有一個疑問
廢除死刑到底是否值得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呢?
是否在本質上就錯了呢?
報復與懲罰才是正道?
5 個已更新項目:
不管一個人或整個世界
真正的進步都在於潛移默化
支持死刑或反對死刑的人們
也都是想對那潛移默化有所影響吧
最近我看了一本有關大腦可塑性的書
當下我覺得我們科技文明的進步,又更接近世界大同的理想了
不過經過這些討論
又導回了最初的觀念
看到人們的殘忍感到無奈
並不代表所有人都該無奈
每個人心中的世界大同都不一樣
就如同華婿之夢阿

All Comments

Kelly avatar
By Kelly
at 2010-03-31T18:13
這看似複雜的問題,只是一些「常識」,但是因為違反這常識的人社會位置都蠻高的〈一個是法務首長和另一個律師〉,背後的所牽涉意識形態問題較為嚴重,章熙將據以推論出台灣的「弱國論」。
首先是「公平與正義」。在極權國家,領導者說一句話就是正義,判幾個死刑或特赦多少犯人都很公平。但是,在一個民主國家中,關鍵是看法律怎麼規定,而法律是來自於立法的程序。未經法定程序而以個人好惡來決定司法和正義,那不是廉價或高貴的問題,那是違背民主基本精神且蓄意違法。被批評為「手法粗糙」是不正確的,那是「無知」。
其次,是法律的歷史來源。法律起於人群的習俗,由立法的程序後公布成為法律,再經過多數人過濾、認可和長久遵循後,才成為道德的普遍規範。法律不是憑白無故地蹦出來的,公平與正義也不是,它們都是在人群歷經長時間的溝通協商過程後,然後共同承諾的。一位律師缺乏法律素養,由經濟角度來指稱正義有比較的價值,那不是「無知」,不過「起閧」罷了。
第三是「弱國論」。法律和規範是人們生活一切行動之準則,當權力專橫並操弄人民之時,將使民眾喪失信心,造成國家與人民的分裂,以及社會資源的分散化,此為國力衰弱的前兆〈Weiss & Hobson, 1996〉。德國哲學家Gadamer〈1941〉說的更直接:「一個凌駕於民眾的國家,是處於崩潰邊緣的」,不論他當時講的是法國或德國,70年後對於台灣一樣的適用。
章熙認為政府與民眾的同一性,必須經過相互溝通的立法程序,修正與改革本身並無不可。然而此時,破壞民主法治的力量卻是來自法律體系自身:某些人缺乏人文素養及無視於個人職守,這才是問題根源。
2010-03-29 16:52:10 補充:
更正:提出「廉價正義」人的身份不是律師,而是人權團體的發言人,特此更正。
再回答版主的三個問題。其中牽涉到兩個核心的概念:公道與教化。公道來自於人類的平衡原則,我們做了些什麼,而有些什麼回報,如同欠債還錢,殺人償命是最極端的公道平衡:今天某人傷了人命,就必須付出相對代價,這是常識。
2010-03-29 16:52:20 補充:
但是為什麼有人會建議廢除死刑呢?這是一種宗教背景下的人道主義,基督教教義認為人類所犯錯誤最終將得到上帝的寬恕,人們沒有權力去剝奪另一個人生存權的力,事實可見,人道精神背後的來源是神所統治的世界,是一種神的法律,這種法律背景是來自另一個神的世界,與台灣的文化並不一致。
其次,是教化問題。教化的根本意義是將所有的人形塑成某一種標準的類型,是一種機械式的人性複製,在章熙看來,這也是不足取的。
2010-03-29 23:04:49 補充:
是的,儒家的中庸,在現代社會中的用法,就是我說的「平衡」,或者哈伯瑪斯說的溝通,紀登斯Giddens說的第三條路,維科所謂的新科學。
比較重要的問題是,台灣的文化背景是什麼,進而推論台灣是否應當廢除死形?我們由法律的歷史淵源來看吧。台灣主要宗教是儒釋道及祖先信仰的綜合,所謂的公道,是一報還一報,以及各種信仰間的平衡。它有來生的觀念,此世不報也會在來生償還。這與西方基督教精神藉由一個上帝主宰一切的宗教觀並不一樣。
2010-03-29 23:05:07 補充:
在新舊觀念的轉換中,必須再次重複一次,法律、習俗和道德規範的轉變是來自於國家不顧大眾觀感的強制力量?還是充分的與人民的協商溝通,靜待時機成熟?一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在歐洲的形成花了四百年,基督教精神形成花了兩千年,甚至更久,台灣死刑的廢止可能在20年間形成共識嗎?
當然有可能。台灣從採集漁獵社會轉變到後工業社會不過用了四百年,台灣人民創新求變、因地制宜的求生存的能力不可低估,但是絕對不是誰說了就算數,甚至拿國家公器做為實踐個人好惡私欲的談判籌碼,這種政府、這樣的官員與清朝晚期的昏庸愚昧有何差異?這絕對不是中庸之道,而是自以為是粗暴的弱國。
教育問題的觀點是一樣的。
2010-03-29 23:29:41 補充:
回覆:廢除死刑到底是否值得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方向呢?
是否在本質上就錯了呢?
報復與懲罰才是正道?
=====
文明沒有對與錯,整個過程是一個充滿想像與偶然的創作。
哈茲台克文明以活人祭祀太陽神,台灣人民燒紙錢祭祀祖先與神明,基督教祈禱與作禮拜,若由藝術或美學的角度,那是人類生命意義的再確認,更是一種創作力的展現----社會變遷的來源。
「獎勵與懲罰」是社會形成的一個要素,是程度的問題,也沒有對或錯。
2010-03-30 11:44:05 補充:
補充:討論至此,我們已經接近了問題核心,為了更清楚描述整個的狀況,章熙必須兵分兩路:在回答欄談「死刑廢除」的問題;在意見欄則談「理論」和「哲學」的一些基本概念。
====
廢除死刑的爭議來自於文化的差異:西方文化的背景是一種所謂「職人工匠」的「理性浪漫」,那是一種計算的、技術的實踐態度,視己為神的工具。台灣文化的背景則來自於「拓墾社會」的「感性實在」,重視地緣、血緣和緣份,那是一種對於環境的虔敬態度,並視神為己的工具。
2010-03-30 11:46:29 補充:
(超過字數=.=上接回答欄)
17世紀以來,西方便朝向理性科學的道路前進,並獲致重大的成就,進而逐步影響到台灣。台灣一方面擷取西方文化,另一方面也維持著自身的傳統。至此,我們必須提問,到底是西方的理性思維比較好,還是台灣的感性直覺比較好呢?答案顯然是儒家的中庸,即是我所說的平衡。
西方的理性思維和寬恕只能看到整個狀況的一小部分,另外一部分則需要從感性直覺和虔敬來填補。還有其他要素,包括維科所說「詩性的創造」等等。由此可見,「廢止死刑」絕非整個真相事實的全部,它產自於西方文化的宗教傳統,到了台灣,必然受到台灣傳統文化的影響和補充。
2010-03-30 11:46:45 補充:
在此平衡的觀點下,廢止死刑不必然是台灣法律必須要走的方向,重點是在於台灣人民是否能夠接受這種轉變。『文化沒有優劣之分,只有接不接受的問題』。迦太基人將文字傳給古希臘後,也將活人祭祀的習俗傳給希臘人〈迦太基人在某次戰爭失利後,用兩百名貴族的子女當作犧牲,以安撫神明的忿怒〉,進而影響到了羅馬人。但是這種影響在今日早已過時了,當然,廢除死刑的思維遲早也會過時,問題只是在於時間罷了,以及台灣人民是否有自我思辨的能力。
2010-03-30 11:47:34 補充:
(下接意見欄)
2010-03-30 12:31:48 補充:
補充2:之所以想談一些認識論的基本觀念,是因為版主的補充發問已經牽涉到章熙的核心思想:「流動與平衡」(Cassirer, 1961),為求較為完整的解釋,必須加上一些潤飾和補充。
====
首先,並非章熙愛談理論,實際上,理論是事實的抽象,若不將理論從事實中抽離出來,人類是無法進行思考的。如同文字是事物的抽象,必須將文字抽離出事物,組合重整為語句,我們才能夠進行思想的表述。兩者道理是一致的。進一步說,一個人若無法對事實進行抽離,他根本無法思考,事實對於這個人來說,不過是一陀屎。
2010-03-30 12:32:06 補充:
其次,要談的是「流動與平衡」。如果事實是一陀屎,我們用刀將之切成為兩段,在兩個截面上,它的物質基礎與感知狀況必須是連貫的,因為它在形成的過程中,是在一個生命狀態下被製造,有其連續性和變動性。其中有兩點需要注意:一是,兩個剖面若不相連貫,那是不可能的事。二是它的連續和變動是一個生命歷程,是有其意義存在的。章熙在討論這種狀態時,說過一段話:『瞎子摸象不知其然,科學家們將之拆解開來分析,得到的是沒有生命的大象標本』,而這個缺失,即是現代科學所經常遇到的主要困境。
2010-03-30 12:34:08 補充:
最後的問題,那麼我們生命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簡單的說,就是在「流動與平衡」中所產生的創造力,那也是一個生命連續的過程,在創新、實踐、完成、固著、限制、再創新,就是在這「流動與平衡」中,人類得以實現自我,而展現出不斷更新的生命意義----社會方得以持續的發展。
John avatar
By John
at 2010-03-28T14:42
依據你的理想而不是理論來說>>>要人不犯罪用教育
沒錯!可是現實逼迫>>>連政府都會為政治利益把人民搞到饑寒交迫
當然有不得不然殺人搶劫甚至一把火洩恨者>>>那都是直接間接把罪惡製造給人民
台灣錢淹腳目時期>>>人民幾曾有重大殺人罪?
因為每ㄍ人都能安居樂業>>>幫人都覺得樂此不疲ㄋ
豈要政治來管制>>>人民都懂得潔身自愛
理論跟不上人心的起浮>>>講理論簡直是誣蔑人心ㄋ
政治作到不用法來壓迫人民>>>不是教育而已啊
生活總要使人不會貪婪!嗔恨!與缺乏>>>法規越多越是人心式微
豈是法制能教人安身立命?>>>生活啊!生活可以創造環境
生活好人心向好>>>生活不好人心就不好
什麼理論嘛????????????>>>狗屁理論!根本就是現實!就是事實呀
Bennie avatar
By Bennie
at 2010-03-28T14:13
對死刑存廢沒有意見
過於寬鬆的假釋政策
才真的讓人接受不了
Rosalind avatar
By Rosalind
at 2010-03-30T10:26
基本上現在的話題處於非常兩極化
一方面要有寬恕的心 給犯人機會
一方面又要給被害家屬有個交代
非常的矛盾
個人認為
壞人一定要有所懲罰
否則社會將會不安定
2010-03-29 16:50:28 補充:

我了解
但是基本上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
理智就已經完全消失了
饒恕要用對地方
像廢除死刑
我認為就用錯了地方
而殺雞儆猴並非完全的無效
否則這成語
怎麼流傳這麼久呢?
而您所說的專家評論
我看很難得到詳解
不然新聞怎麼吵的沸沸揚揚
2010-03-29 16:54:05 補充:
而那些廢除死刑的團體
也沒明確指出適當的理由來說服社會大眾
就已單單二字 饒恕
太牽強了
若事件是發生在自己身上
你還有那麼大的雅量來饒恕別人嗎?
在台灣 支持不廢除死刑的 遠遠超過 支持的人

我爸爸認為吃東西就等於吃進毒素總是活在煩惱中

Gary avatar
By Gary
at 2010-03-28T00:00
我的爸爸總覺得吃東西的時候是在把毒素吃進去他幾乎二十四小時都在擔心自己的身體幾乎每一句話都是在訴說自 ...

有關日文翻譯的問題,むしろ這個字

Agnes avatar
By Agnes
at 2010-03-28T00:00
原文:
いまの年金財政に関する議論や、世代間の負担の不平等をめぐる議論をみても、残念ながらいま述べるような議論はない。
むしろ、超高 ...

女生的優勢有啥??女生有什麼比男生更有優勢呢??

Faithe avatar
By Faithe
at 2010-03-28T00:00
女生的優勢有什麼??女生哪比男生還要好呢??請跟我說!!((吶喊拜託拜託~~~~~~~~~!!感謝

冰川融化為何有些小島會淹沒?

Hedwig avatar
By Hedwig
at 2010-03-28T00:00
假如一個杯子裡面的水代表海洋,冰塊代表冰川假如一個杯子裡面的水,原本高度是10公分放入冰塊後,水的高度� ...

現在還有毒奶粉嗎

Yedda avatar
By Yedda
at 2010-03-28T00:00
(雀巢優護奶粉安全嗎)是以前的特優嗎,...麻煩大家了怎麼找不到合格奶粉資料了(衛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