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幽默感的是哪國? - 文化差異
By Mary
at 2011-03-31T10:53
at 2011-03-31T10:53
Table of Contents
※ 引述《paramedicz ( )》之銘言:
: 我們常說 哪個國家的人是怎樣怎樣
: 例如:德國人不好笑 波蘭墨西哥人好笑 法國人浪漫懶散
: 日本人有禮貌 中國人不老實 韓國人團結………..
: 就會有人提出這是刻板印象或是以偏概全
: 但事實上,同一個國家的人 是真的很容易互相相似
談到這個議題因為感觸很深
我也提一下我的看法
其實我認為這樣還是沒有脫離刻板印象和以偏概全的範疇
因為人事實上就是複雜、多樣性的
否則每個國家不是應該只有一個政黨、一種政治傾向、一種流行文化?
更何況現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復合型的多民族國家
近代的人口結構中經常有很大的比例是外來移民,
就以你下面舉的法國人為例:
同樣的一個法國
估計有超過40%的人口是歷史上從歐洲各地來的移民
近代更有5百萬以上的阿拉伯裔移民
雖然絕大部分的人說法語
可是依據地區的不同也有多人說科西嘉語、巴斯克語、布列塔尼語、西弗拉芒語
法國更是以文化的多樣性為其特色之一
一國內不同區域的文化差異都相當大
事實上用"國家"來區分人類的不同差異真的是很過時的觀念
一方面因為如上面所述,一個國家的組成很少是單一民族
另一方面幾使是單一民族所構成
差異性依據不同的年齡、性別、社會地位、教育程度、工作領域還是非常大
就以台灣來說
同樣一個台灣
有人會分本省、外省、原住民、外籍勞工、原陸籍新移民
即使同樣是本省人也可以區分是住在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等等各縣市
都住在台北市也可以分是住在大安區還是萬華區等等
而各地區的人也都會強調自己的差異性和特色
整體分類下的個人都隨著環境會有越來越細微的差異存在
我們這邊還只是已經非常簡化了,只是以地理概念來區分
事實上社會的多元更複雜
單單就高中階段的教育來分類(不談小學、國中、高職、大學)
求學階段還可以分是私立高中、公立高中
公立高中還可以分明星高中和普通高中
同樣是明星高中
建中、附中、成功的學生一定會覺得自己和其他學校的學生不同
附中學生會覺得建中學生和他們不一樣
同樣的,建中學生也會覺得附中學生和他們不一樣
有人會說附中學生能K能玩喜歡參加社團,或者說建中學生只會唸書
有人會說唸理工的男生比較man 文科的男生比較娘
不管正面還是負面,這都是一種刻板印象,一種以偏概全
如果現在有人說所有台灣的高中生都怎麼樣怎麼樣
或者說附中畢業的學生都怎麼樣怎麼樣
他就是把數十萬名高中生,不管是唸國立還是市立、公立還是私立,台北還是高雄
這麼多高中生全部當成"一名高中生"般地簡化
這當然就是刻板印象,以偏概全
這種論述跟媒體之前盛行的"7年級生=草莓族"有何差異
而且一旦進入社會後差異只會更大
在高中的教育環境裡面大家還都只是高中生
出社會就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關於墨西哥的例子我覺得就會有這樣的問題
因為墨西哥人=112,322,757人
其中更有60%是不同民族的混種
有10%的墨西哥人更是認為自己是白人
另外墨西哥還有一千萬的原住民
文化背景其實也是很多元
雖然你說得沒錯
墨西哥人會內部相互影響
可是事實上是很多"不同的"墨西哥人相互影響
如我上面舉的例子,不同社會、教育、經濟、政治背景的墨西哥人會相互影響
另外加上居住在不同地區的墨西哥人成長背景也會有差異
別的不說
大家都知道一個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也很大,甚至可能經常比社會的影響還大
可是卻依然有很多家庭的父子或者母女差異很大,甚至完全不一樣
也許爸爸愛看日式摔角,大兒子愛看周星馳,小兒子則是根本不看電視,玩魔獸
我這不是忽視外來影響的重要性,只是強調相同點的同時,
不能忘記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一個家庭如果全家是支持民進黨或者國民黨,"相較之下"下一代"有可能"也是支持
同個政黨。可是不是絕對的。
更何況幽默這種細微的非常主觀的事物
別說是一個人的幽默感
連同樣的一種幽默,同樣一個家庭大家接受度就不一定相同
也許父親覺得"志村大爆笑"很贊,兒子卻覺得很無聊
反之,兒子也許愛看"康熙來了",父親又覺得無聊
所謂的刻板印象,
根據定義就是一旦對某種人、事、物獲得印象後,就固定持有的觀念
形成一種印象本身當然沒有好壞之分,沒有絕對好壞
可是盲點就在於一個關鍵字"固定"
我們活著都是要不斷地接觸新事物從中學習,
可是一旦我們對某個國家形成"固定觀念"
這自動代表我們就限縮了我們可以學習的範疇
例如你下面有舉法國罷工為例
事實上近十年來全歐洲的罷工人/時數統計
罷工率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
芬蘭和丹麥的罷工率也是和法國不相上下
可是台灣媒體幾乎沒有報導西班牙、芬蘭和丹麥的罷工
原因很簡單
因為台灣去法國的旅客比較多
所以媒體比較愛報導法國的罷工
事實上法國工人罷工的比例在歐洲是真的偏高,相較之下德國的罷工時數低很多
可是應該要先瞭解法國人罷工的社會文化後才能夠有比較符合現實的判斷
尤其是德國罷工少是因為德國政府很早就立法要求資方和勞方定期開會協調談判
而法國則因為社會文化差異,強調罷工是正常現象,是社會表達意志的合法管道
否則沒有充分瞭解的情況下,可能就會被人誤解為
法國人不愛工作=愛罷工
德國人很少罷工=愛工作
可是事實上
法國人一週平均工作時數 (含兼職): 36.9
德國人一週平均工作實數 (含兼職): 36.3
以平均工作時數來看,根本不相上下
況且法國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在歐洲僅次於德國,還排名在英國前面
人民是會有多懶惰...
這還都是可以查數據有辦法量化的議題
哪國人比較有幽默?
應該是很難統計各國人一個月講多少笑話,笑幾次
這種問題如果只是想要聊天搞笑當然無妨
可是只怕會因此形成有瑕疵的印象,就真的很可惜
畢竟這個版的功能之一好像也是透過更多資訊交流來協助"移除"刻板印象
而不是塑造更多新的刻板印象
抱歉講得有點多
因為近幾年台灣媒體經常用很簡化的方式去看待各國不同文化
感覺媒體只是因為懶得多做些功課去分析
目的比較像是在談八卦
希望這個版可以多些對不同文化的深入探討
而不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刻板印象上
:
: 因為這些人 在類似的環境下成長 大部分時間都和自己國家的人交流
: 得到的知識來源類似,而這些知識來源來自使用相同語言的人
: 也就是和自己同國家的人。
關於以上關於環境的影響
其實這部份在過去可能真的是這樣,
不過在全球資訊快速交流的當代,影響人們的知識和語言都更多元化
就像過去很多台灣人可能是看著民間故事和其他傳統電視劇長大
可是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多人是從小看著六人行、慾望城市、Gossip Girl等
我這樣也不是要誇大電視的影響力
只是我們在台灣所接觸的流行文化對年輕人的成長和個性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造成多元的資訊和知識來源
: 例如:
: 大部分台灣人都看繁體字 國語新聞電視節目 看PTT
: 就算學了英文 也不會沒事去看英文新聞 (太累了)
: 這些台灣人看的繁體字書文國語新聞節目等多是誰創造的? 大部分就是台灣人呀!
: 因此,大部份台灣人很有可能接收到的知識都是類似的;
: 台灣人接收來自其他台灣人的知識 又再創造知識給其他台灣人
: 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 在這種情況下 台灣人的確是有可能某些觀念想法行為等相似
: 除此之外,一個和刻板印象不符合的人,
: 言重一點,是不是很有可能不被自己國家的人接受呢?
: 例如:我們常說中國人不老實 韓國人團結 法國人怎樣怎樣…..
: 就會有人提出 並不是所有中國人 韓國人….都這樣!
: 想想看,如果你認識一個誠懇老實的中國人,
: 他在中國是怎麼樣的處境呢?常常被騙被利用吧!
: 一個一點都不團結的韓國人,
: 他應該無法溶入韓國社會而被自己國家的人討厭吧!
: 一個工作勤奮死也不肯罷工的法國人,其他法國人會排擠他吧!
: 最後,原Po提到墨西哥人很有幽默感,隨便講一句話就很好笑。
: 先不論是不是所有墨西哥人都這樣子。
: 先假設有一個墨西哥人很有幽默感
: 可以確定的是
: 這個墨西哥人過去一定和很多其他墨西哥人接觸,一定會影響其他墨西哥人。
: 或是這個墨西哥人是因為受到其他墨西哥人影響而變得有幽默感。
: 這些墨西哥人互相影響來影響去,結果就造就了很多墨西哥人有幽默感。
: (就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 結果某個台灣人發了一篇文章:墨西哥人很好笑。
: 這也說明了,一個人的個性處事態度等,是有可能代表其他同國籍的人的。
: 這個人必定有某些部分和其他某個和他同國籍的人有相似點。
: ※ 引述《Altayana (莫斯科的眼淚)》之銘言:
: : 不知道可不可以在這邊po這個..
: : 但很好奇大家的經驗當中,覺得哪一國人是最有幽默感的?
: : 又覺得哪一國人是非常沒有幽默感的..開玩笑的尺度很低...很容易被激怒.
: : 我個人的經驗是墨西哥人...不知道是文化背景太過不同,
: : 總覺得他們隨便說一句話就覺得好好笑....
: : 英國人的那種諷刺式的幽默我也很喜歡..就冷冷、悠悠的說出一句話,但超毒!
: : 認識三個波蘭人都超好笑,但不是他們說的話好笑,是整體就有種渾然天成的好笑感。
: : 比較不好笑的人我個人感覺是德國人..(會很老梗嗎?)
: : 總覺得他們大體來說比較認真一點...可能我沒認識到很好笑的德國人..
: : 台灣人,整體來說我也覺得不是屬於好笑的那種族群..
: : 大家的經驗呢?能分享一下嗎?謝謝.
--
"The Force is strong in Desirewu. May the force be with him, always."
▁▁▁▁▁▁▁▁▁▁▁▁▁▁▁▁▁▁▁▁▁▁▁▁▁▁▁▁▂ ▃ ▁
████████████████████████████ ══||||██ ▋
▔▔▔▔▔▔▔▔▔▔▔▔▔▔▔▔▔▔▔▔▔▔▔▔▔▔▔▔▆ ▔
Made by Johnmike
--
: 我們常說 哪個國家的人是怎樣怎樣
: 例如:德國人不好笑 波蘭墨西哥人好笑 法國人浪漫懶散
: 日本人有禮貌 中國人不老實 韓國人團結………..
: 就會有人提出這是刻板印象或是以偏概全
: 但事實上,同一個國家的人 是真的很容易互相相似
談到這個議題因為感觸很深
我也提一下我的看法
其實我認為這樣還是沒有脫離刻板印象和以偏概全的範疇
因為人事實上就是複雜、多樣性的
否則每個國家不是應該只有一個政黨、一種政治傾向、一種流行文化?
更何況現在大部分的國家都是復合型的多民族國家
近代的人口結構中經常有很大的比例是外來移民,
就以你下面舉的法國人為例:
同樣的一個法國
估計有超過40%的人口是歷史上從歐洲各地來的移民
近代更有5百萬以上的阿拉伯裔移民
雖然絕大部分的人說法語
可是依據地區的不同也有多人說科西嘉語、巴斯克語、布列塔尼語、西弗拉芒語
法國更是以文化的多樣性為其特色之一
一國內不同區域的文化差異都相當大
事實上用"國家"來區分人類的不同差異真的是很過時的觀念
一方面因為如上面所述,一個國家的組成很少是單一民族
另一方面幾使是單一民族所構成
差異性依據不同的年齡、性別、社會地位、教育程度、工作領域還是非常大
就以台灣來說
同樣一個台灣
有人會分本省、外省、原住民、外籍勞工、原陸籍新移民
即使同樣是本省人也可以區分是住在台北市、高雄市、台中市等等各縣市
都住在台北市也可以分是住在大安區還是萬華區等等
而各地區的人也都會強調自己的差異性和特色
整體分類下的個人都隨著環境會有越來越細微的差異存在
我們這邊還只是已經非常簡化了,只是以地理概念來區分
事實上社會的多元更複雜
單單就高中階段的教育來分類(不談小學、國中、高職、大學)
求學階段還可以分是私立高中、公立高中
公立高中還可以分明星高中和普通高中
同樣是明星高中
建中、附中、成功的學生一定會覺得自己和其他學校的學生不同
附中學生會覺得建中學生和他們不一樣
同樣的,建中學生也會覺得附中學生和他們不一樣
有人會說附中學生能K能玩喜歡參加社團,或者說建中學生只會唸書
有人會說唸理工的男生比較man 文科的男生比較娘
不管正面還是負面,這都是一種刻板印象,一種以偏概全
如果現在有人說所有台灣的高中生都怎麼樣怎麼樣
或者說附中畢業的學生都怎麼樣怎麼樣
他就是把數十萬名高中生,不管是唸國立還是市立、公立還是私立,台北還是高雄
這麼多高中生全部當成"一名高中生"般地簡化
這當然就是刻板印象,以偏概全
這種論述跟媒體之前盛行的"7年級生=草莓族"有何差異
而且一旦進入社會後差異只會更大
在高中的教育環境裡面大家還都只是高中生
出社會就各式各樣的人都有
關於墨西哥的例子我覺得就會有這樣的問題
因為墨西哥人=112,322,757人
其中更有60%是不同民族的混種
有10%的墨西哥人更是認為自己是白人
另外墨西哥還有一千萬的原住民
文化背景其實也是很多元
雖然你說得沒錯
墨西哥人會內部相互影響
可是事實上是很多"不同的"墨西哥人相互影響
如我上面舉的例子,不同社會、教育、經濟、政治背景的墨西哥人會相互影響
另外加上居住在不同地區的墨西哥人成長背景也會有差異
別的不說
大家都知道一個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也很大,甚至可能經常比社會的影響還大
可是卻依然有很多家庭的父子或者母女差異很大,甚至完全不一樣
也許爸爸愛看日式摔角,大兒子愛看周星馳,小兒子則是根本不看電視,玩魔獸
我這不是忽視外來影響的重要性,只是強調相同點的同時,
不能忘記只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
一個家庭如果全家是支持民進黨或者國民黨,"相較之下"下一代"有可能"也是支持
同個政黨。可是不是絕對的。
更何況幽默這種細微的非常主觀的事物
別說是一個人的幽默感
連同樣的一種幽默,同樣一個家庭大家接受度就不一定相同
也許父親覺得"志村大爆笑"很贊,兒子卻覺得很無聊
反之,兒子也許愛看"康熙來了",父親又覺得無聊
所謂的刻板印象,
根據定義就是一旦對某種人、事、物獲得印象後,就固定持有的觀念
形成一種印象本身當然沒有好壞之分,沒有絕對好壞
可是盲點就在於一個關鍵字"固定"
我們活著都是要不斷地接觸新事物從中學習,
可是一旦我們對某個國家形成"固定觀念"
這自動代表我們就限縮了我們可以學習的範疇
例如你下面有舉法國罷工為例
事實上近十年來全歐洲的罷工人/時數統計
罷工率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
芬蘭和丹麥的罷工率也是和法國不相上下
可是台灣媒體幾乎沒有報導西班牙、芬蘭和丹麥的罷工
原因很簡單
因為台灣去法國的旅客比較多
所以媒體比較愛報導法國的罷工
事實上法國工人罷工的比例在歐洲是真的偏高,相較之下德國的罷工時數低很多
可是應該要先瞭解法國人罷工的社會文化後才能夠有比較符合現實的判斷
尤其是德國罷工少是因為德國政府很早就立法要求資方和勞方定期開會協調談判
而法國則因為社會文化差異,強調罷工是正常現象,是社會表達意志的合法管道
否則沒有充分瞭解的情況下,可能就會被人誤解為
法國人不愛工作=愛罷工
德國人很少罷工=愛工作
可是事實上
法國人一週平均工作時數 (含兼職): 36.9
德國人一週平均工作實數 (含兼職): 36.3
以平均工作時數來看,根本不相上下
況且法國是全球第五大經濟體,在歐洲僅次於德國,還排名在英國前面
人民是會有多懶惰...
這還都是可以查數據有辦法量化的議題
哪國人比較有幽默?
應該是很難統計各國人一個月講多少笑話,笑幾次
這種問題如果只是想要聊天搞笑當然無妨
可是只怕會因此形成有瑕疵的印象,就真的很可惜
畢竟這個版的功能之一好像也是透過更多資訊交流來協助"移除"刻板印象
而不是塑造更多新的刻板印象
抱歉講得有點多
因為近幾年台灣媒體經常用很簡化的方式去看待各國不同文化
感覺媒體只是因為懶得多做些功課去分析
目的比較像是在談八卦
希望這個版可以多些對不同文化的深入探討
而不是停留在很表面的刻板印象上
:
: 因為這些人 在類似的環境下成長 大部分時間都和自己國家的人交流
: 得到的知識來源類似,而這些知識來源來自使用相同語言的人
: 也就是和自己同國家的人。
關於以上關於環境的影響
其實這部份在過去可能真的是這樣,
不過在全球資訊快速交流的當代,影響人們的知識和語言都更多元化
就像過去很多台灣人可能是看著民間故事和其他傳統電視劇長大
可是近年來,已經越來越多人是從小看著六人行、慾望城市、Gossip Girl等
我這樣也不是要誇大電視的影響力
只是我們在台灣所接觸的流行文化對年輕人的成長和個性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造成多元的資訊和知識來源
: 例如:
: 大部分台灣人都看繁體字 國語新聞電視節目 看PTT
: 就算學了英文 也不會沒事去看英文新聞 (太累了)
: 這些台灣人看的繁體字書文國語新聞節目等多是誰創造的? 大部分就是台灣人呀!
: 因此,大部份台灣人很有可能接收到的知識都是類似的;
: 台灣人接收來自其他台灣人的知識 又再創造知識給其他台灣人
: 互相學習,互相交流
: 在這種情況下 台灣人的確是有可能某些觀念想法行為等相似
: 除此之外,一個和刻板印象不符合的人,
: 言重一點,是不是很有可能不被自己國家的人接受呢?
: 例如:我們常說中國人不老實 韓國人團結 法國人怎樣怎樣…..
: 就會有人提出 並不是所有中國人 韓國人….都這樣!
: 想想看,如果你認識一個誠懇老實的中國人,
: 他在中國是怎麼樣的處境呢?常常被騙被利用吧!
: 一個一點都不團結的韓國人,
: 他應該無法溶入韓國社會而被自己國家的人討厭吧!
: 一個工作勤奮死也不肯罷工的法國人,其他法國人會排擠他吧!
: 最後,原Po提到墨西哥人很有幽默感,隨便講一句話就很好笑。
: 先不論是不是所有墨西哥人都這樣子。
: 先假設有一個墨西哥人很有幽默感
: 可以確定的是
: 這個墨西哥人過去一定和很多其他墨西哥人接觸,一定會影響其他墨西哥人。
: 或是這個墨西哥人是因為受到其他墨西哥人影響而變得有幽默感。
: 這些墨西哥人互相影響來影響去,結果就造就了很多墨西哥人有幽默感。
: (就像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
: 結果某個台灣人發了一篇文章:墨西哥人很好笑。
: 這也說明了,一個人的個性處事態度等,是有可能代表其他同國籍的人的。
: 這個人必定有某些部分和其他某個和他同國籍的人有相似點。
: ※ 引述《Altayana (莫斯科的眼淚)》之銘言:
: : 不知道可不可以在這邊po這個..
: : 但很好奇大家的經驗當中,覺得哪一國人是最有幽默感的?
: : 又覺得哪一國人是非常沒有幽默感的..開玩笑的尺度很低...很容易被激怒.
: : 我個人的經驗是墨西哥人...不知道是文化背景太過不同,
: : 總覺得他們隨便說一句話就覺得好好笑....
: : 英國人的那種諷刺式的幽默我也很喜歡..就冷冷、悠悠的說出一句話,但超毒!
: : 認識三個波蘭人都超好笑,但不是他們說的話好笑,是整體就有種渾然天成的好笑感。
: : 比較不好笑的人我個人感覺是德國人..(會很老梗嗎?)
: : 總覺得他們大體來說比較認真一點...可能我沒認識到很好笑的德國人..
: : 台灣人,整體來說我也覺得不是屬於好笑的那種族群..
: : 大家的經驗呢?能分享一下嗎?謝謝.
--
"The Force is strong in Desirewu. May the force be with him, always."
▁▁▁▁▁▁▁▁▁▁▁▁▁▁▁▁▁▁▁▁▁▁▁▁▁▁▁▁▂ ▃ ▁
████████████████████████████ ══||||██ ▋
▔▔▔▔▔▔▔▔▔▔▔▔▔▔▔▔▔▔▔▔▔▔▔▔▔▔▔▔▆ ▔
Made by Johnmike
--
Tags:
文化差異
All Comments
By Ethan
at 2011-03-31T21:29
at 2011-03-31T21:29
By Steve
at 2011-04-05T15:34
at 2011-04-05T15:34
By Tristan Cohan
at 2011-04-06T19:47
at 2011-04-06T19:47
By Queena
at 2011-04-10T21:16
at 2011-04-10T21:16
By Eden
at 2011-04-11T16:35
at 2011-04-11T16:35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11-04-13T18:53
at 2011-04-13T18:53
By Emily
at 2011-04-14T11:29
at 2011-04-14T11:29
By Zora
at 2011-04-17T05:39
at 2011-04-17T05:39
By Kelly
at 2011-04-19T16:06
at 2011-04-19T16:06
By Una
at 2011-04-22T23:30
at 2011-04-22T23:30
By Anonymous
at 2011-04-24T03:32
at 2011-04-24T03:32
By Jack
at 2011-04-28T12:00
at 2011-04-28T12:00
By Connor
at 2011-04-29T00:43
at 2011-04-29T00:43
By Quintina
at 2011-05-02T19:00
at 2011-05-02T19:00
By Quintina
at 2011-05-04T05:56
at 2011-05-04T05:56
By Zanna
at 2011-05-07T23:28
at 2011-05-07T23:28
By Eartha
at 2011-05-12T01:45
at 2011-05-12T01:45
By Wallis
at 2011-05-14T20:43
at 2011-05-14T20:43
By Rebecca
at 2011-05-18T09:19
at 2011-05-18T09:19
By Susan
at 2011-05-20T07:03
at 2011-05-20T07:03
By Jessica
at 2011-05-24T01:23
at 2011-05-24T01:23
By Wallis
at 2011-05-24T13:35
at 2011-05-24T13:35
By Olga
at 2011-05-28T19:57
at 2011-05-28T19:57
By Kristin
at 2011-05-29T19:24
at 2011-05-29T19:24
By Mia
at 2011-06-01T13:34
at 2011-06-01T13:34
By Caroline
at 2011-06-03T11:40
at 2011-06-03T11:40
By Rae
at 2011-06-05T22:50
at 2011-06-05T22:50
By Callum
at 2011-06-08T02:16
at 2011-06-08T02:16
By Harry
at 2011-06-12T02:50
at 2011-06-12T02:50
Related Posts
對你最友善的人是來自哪一個國家呢
By Jacob
at 2011-03-25T21:14
at 2011-03-25T21:14
[新聞] 美學生網上批亞洲學生沒教養 犯眾怒
By Isla
at 2011-03-23T15:25
at 2011-03-23T15:25
在台灣的外國人
By Jake
at 2011-03-23T13:06
at 2011-03-23T13:06
一分鐘的朋友
By Skylar Davis
at 2011-03-23T08:00
at 2011-03-23T08:00
[新聞] 美學生網上批亞洲學生沒教養 犯眾怒
By Suhail Hany
at 2011-03-23T05:03
at 2011-03-23T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