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中的亞洲四小龍 - 生態環境討論
By Leila
at 2007-12-28T07:42
at 2007-12-28T07:42
Table of Contents
氣候變遷中的亞洲四小龍(圖文版)
http://www.wretch.cc/blog/chungenliu&article_id=16798137
本月初聯合國在峇里島舉行了氣候變遷會議,會後「峇里島路線圖」(The Bali
Roadmap)成了最近國際上最熱的關鍵字,儘管沒跟上學院的代表團一同出席,我
也打鐵趁熱作了一個「亞洲四小龍與氣候變遷」的期末報告,完稿了之後只更感
到台灣環保界任重而道遠,在這邊把報告摘要一下與大家分享。
表一
上表列出了亞洲四小龍的基本資料,四小龍在六零年代到九零年代創造了舉世稱
羨的經濟成長,現在各國的人均購買力幾乎都超過了兩萬美元,已經與許多已開
發國家平起平坐。但是這些「經濟奇蹟」也建立在溫室氣體的排放,四小龍境內
一共住了超過八千萬人,佔世界人口的1.3%,而這區域內的排放量卻佔了全球的
百分之三強。除了香港因為服務業發達排放量較低之外,其餘三國皆以工業立國,
每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都超過世界平均值的兩倍。
台灣在2005年的總排放量為261百萬噸,排名第二十二,約佔世界總量的百分之一
。在個人排放量上拔得四小龍的頭籌,平均每人每年排放11.41噸的二氧化碳,這
數字比日本與大部分歐洲國家都要高,僅次與美國、加拿大與澳洲幾個排放大國。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UNFCCC)訂定的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締約的附件一(Annex-1)國家在2008-2012年需要將各國境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減
低至1990基準線以下,各國的減量目標不一,通常為5%-8%之間。在這第一個減量
期程間,發展中國家無須管制溫室氣體排放,並還可以享受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等國際協助。
南韓與新加坡雖為京都締約國,卻因新興工業國家的身份未被列於附件一國家之
中,也就是說,在第一個減量期程結束(2008-2012)之前,這兩國依舊維持著發展
中國家的身份而不需受到管制。香港在九七回歸後香港成為中國的特別行政區,
由於中國為發展中國家,經濟高度發達的香港也一起被歸類於非附件一(non Annex-1)
國家,與南韓與新加坡一樣無需承擔減量責任。台灣則因為國家地位特殊,被隔
絕於氣候變遷談判外,亦無法參加國際公約,因此目前沒有受到減量管制。
圖一
圖一列出了四小龍在第一個減量期程內總排放量的變化。
附件一國家有義務將排放減低至1990年基準線以下,而四小龍因未受管制,所以
在這十五年間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都有明顯增加,尤其是南韓與台灣成長驚人,
分別為89%與131%。但南韓在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之後積極參與清潔發展機制
(CDM)的減量,目前減排(CERs)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中國、印度與巴西。台
灣因為受限於政治因素,不但未能簽訂京都議定書,也鮮少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
,以致執政者未認清氣候變遷的巨大挑戰,各項政策進展緩慢,令人擔憂。
圖二
圖二為1990年到2005年各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的變化,除了四小龍之外,我
也列出中國、日本、美國與世界的平均值以供比較。
從圖中我們發現香港因為以服務業為經濟主幹,又因成功推行大眾交通運輸,每
年人均碳排放僅有5.77噸,在已開發的經濟體當中算非常低。新加坡在1990年時
的人均排放遠高於其餘三國,在2000年後因為大力推動提高能源效率的政策,已
經有明顯改進。南韓與台灣在1990年於同一起點出發,卻走上與香港不同的路,
兩者都在這段時間中大量成長,唯台灣目前人均排放已居四小龍之首,且尚未有
減少的趨勢。
今天的四小龍不只是西方歷史排放的受害者而已,我們已經是問題的一部份,若
想要繼續長成健康的大龍,就必須學習承擔對抗全球暖化的責任。南韓與新加坡
已經有心理準備在下一回合的談判中會面臨減量的目標,所以兩國也都積極地調
整經濟策略,新加坡預計在2012將其能源效率提升百分之二十五,而這目標應該
已經提早達成了。南韓在碳交易的經濟誘因下已經積極的參與經濟議定書下的減
量機制,又因為年初潘基文先生當選聯合國秘書長,誓言將對抗全球暖化作為施
政重點之一,以韓國人好面子的個性,他們一定會想辦法扮演世界的模範生,更
積極地在氣候變遷議題上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反觀台灣因為被國際社會孤立,不但無法參與京都議定書,也鮮少受到國際輿論
壓力。因此很多人還是將對抗氣候變遷視為經濟的威脅,也有很多人說我們非聯
合國的會員,跟人家湊什麼熱鬧?
大家要清楚的體認到,全球氣候變遷已經是鐵一般的科學事實,此議題已經在過
去幾年之中躍居國際政治的中心,各項緩和與調適政策如雨後春筍般冒出。可以
預見的是,碳排放標準只會越來越嚴格,短期內石油只漲不跌,各種節能產品會
繼續引領風騷,我們將要面對的是一個「受到碳排放限制的世界」,這不僅僅是
個簡單的環境問題,而是牽涉到整個人類世界未來的發展。目前台灣政治人物還
是把經濟與環境定義成一個選擇題,殊不知這樣的二選一犯了根本的邏輯謬誤,
經濟與環境並非對立,而實為密切相關。企業的環境策略可以成為核心競爭力,
若沒有跟上對抗氣候變遷的潮流,只會在世界經濟競爭的賽局中被淘汰。
--
備註:由於台灣與香港在國際社會的地位特殊,取得統一標準的排放數據資料不
易,所以我在本文中統一使用國際能源總署(IEA)的資料。而此數據的僅計算
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包含如甲烷、一氧化二氮等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亦不計入
土地利用變化所造成的排放。
排放資料來源:
World Resource Institute (WRI) Earthtrend Database
http://earthtrends.wri.org/searchable_db/index.php?theme=3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
http://www.iea.org/textbase/nppdf/free/2007/key_stats_2007.pdf
延伸閱讀:
氣候轉變與香港
http://www.conservancy.org.hk/monitor/climate/cc_06.htm
新加坡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 (NCCC)
http://www.nccc.gov.sg/aboutnccc/about.shtm
韓國能源管理公司 (KEMCO)
http://www.kemco.or.kr/english/index.asp
環境資訊電子報:
全球抗暖化戰役 台灣普遍缺席了
http://e-info.org.tw/node/29264
氣候峰議台灣代表疾呼:不減碳 台灣將失去競爭力
http://e-info.org.tw/node/29123
巴里島路線圖要點
http://e-info.org.tw/node/29097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Lily
at 2007-12-29T07:34
at 2007-12-29T07:34
By Bethany
at 2007-12-30T07:26
at 2007-12-30T07:26
By Annie
at 2007-12-31T07:18
at 2007-12-31T07:18
Related Posts
賣場DM減量
By James
at 2007-12-28T03:35
at 2007-12-28T03:35
成立 綠黨 版
By Caroline
at 2007-12-28T02:35
at 2007-12-28T02:35
台灣水產養殖持續發展之我見
By Xanthe
at 2007-12-28T02:01
at 2007-12-28T02:01
媒體觀察基金會 2008卯上主流營隊開始報名!
By Kama
at 2007-12-28T00:38
at 2007-12-28T00:38
減碳從麥叔叔早餐談起
By Audriana
at 2007-12-27T22:34
at 2007-12-27T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