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爾**重要理論有那些?可以詳細說明嗎? - 社會議題
By Lauren
at 2005-10-08T00:00
at 2005-10-08T00:00
Table of Contents
涂爾**重要理論有那些?可以詳細說明嗎?
有沒有相關的中譯著作,或是研究論文(有內容最好),
還有生平之類的!
謝謝!
Update:
有沒有有關「自殺論」的論文或文章啊?
有沒有相關的中譯著作,或是研究論文(有內容最好),
還有生平之類的!
謝謝!
Update:
有沒有有關「自殺論」的論文或文章啊?
Tags:
社會議題
All Comments
By Cara
at 2005-10-09T17:00
at 2005-10-09T17:00
為什麼個人與社會間相互依賴、相互補充的關係,一直是涂爾幹社會學理論不變的主題?從涂爾幹所處的時代背景來切入,將能夠更確切地理解他的理論關懷。
在涂爾幹十二歲的時候,法國在普法戰爭中戰敗、隔年爆發巴黎公社暴動,都對當時的第三共和政權造成衝擊。涂爾幹在這樣動盪的政治環境下成長,並且循著大多數學術菁英共同的路徑,於1879年進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就讀,並於1882年以《社會分工論》獲得哲學博士。三年後,他更領取法國教育部的資助,赴德國Leipsig與柏林大學,跟隨實驗心理學大師Wilhelm Wundt作研究。返國後,涂爾幹受聘為Boedeaux大學文學院教育學及社會科學教授,並且專為涂爾幹首次設立設立名為「社會學」的課程。在Boedeaux大學任教期間,他出版了博士論文,並且先後完成了《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自殺論》(1897),創立《社會學年鑑》(1898)。1902年,涂爾幹轉赴巴黎大學Sorbonne分校擔任文學院教育系副教授,並且於1903年與Marcel Mauss合作發表《原始分類》一書。1906年,涂爾幹升任教育系正教授,講授社會學及教育學,並於1913年成為教育學與社會學的教授。在Sorbonne的擔任教授的期間,涂爾幹陸續發表〈道德事實的決定〉(1906)、〈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1911)、《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等作品,並且於一次大戰爆發後,出版《誰需要戰爭?根據外交文獻探索戰爭的起源》(1915)、《德國高於一切:德國心態與戰爭》(1915)兩本書。
綜觀涂爾**一生,可以看見,他循著法國第三共和下的菁英教育管道,逐漸在學術界獲得教職地位的肯定。涂爾幹與第三共和政體的互動關係,是理解他理論建構的重要關鍵。事實上,涂爾幹早年經歷了第三共和初期的不穩定局勢,並且也曾捲入1894年德列福事件(The Dreyfus Affair)的論戰。在整個針對個人主義應然與否的辯論中,涂爾幹認為個人主義應當是指對個體性的尊重,因為對個體性的尊重是現代社會的道德基礎(Fenton 1984: 120,轉引自蘇薰璇2002:33)。從這場論戰的發生,以及涂爾**參與,可以看出當時法國社會對於「個人主義」的內涵、以及應否提倡個人主義,尚處於爭論的狀態。因此,便更能夠理解為什麼「個人」與「社會」的關係會成為涂爾幹理論持續關注的主題。
多位學者皆已指出,涂爾幹社會學理論的核心關懷,就是現代社會的道德問題(Parsons 1949; Lukes 1973; Tiryakian 1962; 黃厚銘1994)。事實上,這個問題其實也就是上述關懷的另一種提問形式。從涂爾**博士論文,也是他正式出版第一本專書《社會分工論》,就已經開始詢問:「為什麼個人變得越自主,他就會越來越依賴社會?」(Durkheim 1984: 11)。在涂爾幹看來,當時的社會所面臨的景況是「我們的社會結構竟然發生了如此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超出了環節類型以外,其速度之快、比例之大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與這種社會類型相適應的道德逐漸喪失了自己的影響力,而新的道德還沒有迅速成長起來,我們的意識最終留下了一片空白,我們的信仰也陷入了混亂狀態。」(Ibid.: 366) 而提出上述問題,其實正是「考察道德生活事實的一個嘗試」(Ibid.: vi)。
循著上述提問,涂爾幹以分工作為研究的切入點,即是因為「分工所產生的道德影響,要比它的經濟作用顯得更重要些;在兩人或多人之間建立一種連帶感(feeling of solidarity),才是它真正的功能」(Ibid.: 20),也就是說,分工「已經漸漸地成為社會秩序最重要的基礎」(Ibid.: 6)。因此,我們可以說,涂爾幹理論的核心關懷,就是從歷史的轉化過程,理解現代社會的道德事實,並且透過個人與社會互動關係的分析,重尋現代社會的集體意識基礎。
然而,要怎麼回答上述提問?涂爾幹在《社會分工論》序言裡清楚表明:「只有科學才能完整地闡明道德健全狀態,既然這種狀態並沒有得到全面實現,它就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理想。…科學通過提供給我們這種狀態曾經經歷過的變化規律,讓我們預測到它的發展過程,以及各種事物所需要的新秩序」(Durkheim 1984.: viii)。因此,在更進一步闡明涂爾幹理論中的幾個重要概念前,宜先將涂爾**方法論作一簡單整理,才能夠對涂爾幹研究主題的選擇有更清楚的掌握。
道德本質上是一套行為規範,作為善惡、對錯等價值判斷的標準。道德議題久為人們所關注,有人強調道德的重要性,有人爭辯道德的內涵,有人透過道德反省批評時政。不同領域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什麼叫「道德」及其可能扮演的角色。哲學家致力於尋找普遍、能放諸四海而皆準的道德原則,如康德嘗試為道德尋找如數學般的先驗 (a priori) 基礎;功利主義哲學家則放棄先驗的嘗試,打算從社會影響的層面建立道德的準則。部分哲學家仍相信道德原則是絕對的,不過愈來愈多的人認為道德是相對的,放諸四海而皆準的原則不存在。有人主張德性比道德原則更重要 (virtue ethics);還有一些人認為人們身處的情境複雜,道德原則太過簡化,於事無補。教育學者則比較不關心抽象的道德問題,他們關心的是道德意識發展的過程、及如何將道德認知化為具體行動的問題,如皮雅傑 (Pieget)、杜威 (Dewey) 和柯伯格 (Kohberberg) 等都是探討道德意識發展的重要學者。各專業領域亦找尋配合其專業需求的道德議題,如醫師們關心醫療行為引發的倫理問題;社會學家反省社會科學研究本身可能造成的道德問題、政治學者關心政府統治行為的道德基礎。晚近安樂死、器官移殖、墮胎、死刑、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環境保育、兩性平權、公民不服從等議題均引起相當多的關注。道德議題變得繁複多樣,遠非傳統的德目如孝順、誠實、利他、慈善、責任、義務等所能涵括。
雖然道德議題的討論極其多元,不過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把「道德」當成一個正面的字眼。理論上,道德是「正義」(justice)、「善」(good)、「正確」(rights)的化身,如果有一個「道德行為」產生不利於社會的後果,那必然是我們誤解了「道德」,是認知的錯誤,而非「道德」本身有問題。大家擔心的是「道德不足」的問題,沒有人會擔心「道德太多」。道德如果是「善」,自然是愈多愈好,不是嗎?
然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看,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社會學家把道德當成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就像宗教、信仰、家庭、生產、交易一樣。它具體地在那裡,扮演某種社會功能。每一個社會成員,不管喜歡或不喜歡,一出生就受到它的影響,當然人們也可以改變它,但變遷的過程通常是緩慢而漸進的。人到底是歷史的產物,鮮少能超越時代看問題或做事情。社會學家不太關心什麼是「真的」道德,什麼是「假的」道德,他們關心的是道德作為一個社會現象,它是如何產生的、如何運作的,其影響為何。當然影響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負面的。
本文從社會學的角度檢討人類社會的道德現象。首先從法國十九世紀未著名的社會學家 (亦是近代社會學的奠基者) 涂爾幹出發,探討道德的社會學本質;接著援引韋伯及馬克斯的理論補充涂爾幹在政治及國家角色上探討的不足。藉此突顯道德的意識形態本質及其限制。最後,基於以上的社會學觀察,思索道德教育應如何進行作為結論。
參考網址:
http://homepage.ntu.edu.tw/~r91325002/Durkheim0417...
http://www.socialwork.com.hk/artical/sociology/mor...
Related Posts
退伍軍人症是什麼???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5-10-07T00:00
at 2005-10-07T00:00
空氣中有那些成份?
By Zora
at 2005-10-07T00:00
at 2005-10-07T00:00
臉為什麼會出油?
By Sandy
at 2005-10-07T00:00
at 2005-10-07T00:00
電池為什麼可以發電?
By Sierra Rose
at 2005-10-07T00:00
at 2005-10-07T00:00
人造衛星!
By Xanthe
at 2005-10-07T00:00
at 2005-10-07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