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可以告訴我原住民族的文化特色?(急~) - 社會議題
By Genevieve
at 2010-03-13T00:00
at 2010-03-13T00:00
Table of Contents
誰知道排灣族的介紹?
文化及特色?
著名的祭典?
和附近的景點?
或其他相關的事情?
(不要網站的網址)
文化及特色?
著名的祭典?
和附近的景點?
或其他相關的事情?
(不要網站的網址)
Tags:
社會議題
All Comments
By Ingrid
at 2010-03-13T17:11
at 2010-03-13T17:11
排灣族以台灣南部為活動區域,北起大武山地,南達恆春,西自隘寮,東到太麻里以南海岸。
分為Raval亞族和vutsul亞族;vutsul群又分為paumaumaq群(北排灣族)、chaoboobol群和parilario群(南排灣族)、paqaroqaro群(東部排灣)。
排灣族人口集中屏東縣,以來義鄉人口最多。瑪家鄉、三地門鄉、泰武鄉、春日鄉、獅子鄉、牡丹鄉及台東縣等行政區也都是排灣族分佈地。
總人口數約六萬餘人。
--------------------------------------------------------------------------------
認識排灣族
排灣族最引人注目的是華麗的服飾。如果你有機會參加一場排灣族的貴族婚禮,看看那參與盛會的族人,不分男女老少,頭戴裝飾著花草、羽毛、獵物角牙的帽飾。身穿佈滿圖案,一針一線繡上去的琉璃珠或繡線,踩著緩慢的八步舞,端莊典雅的身態在婚禮的會場中梭巡。會驚艷於一個族群把裝飾藝術之美發揮得漓淋盡致!
這樣一件華麗的衣飾,可能要耗上一個排灣女子半年的心血與時光,而每一個人的圖案都不一樣,又表現了排灣人的創造力與凸顯自我美感的獨特性。
排灣族的藝術表現,除了服飾之外,就屬雕刻最為世人稱道。有著階級制度的排灣族,只有貴族才能擁有家屋的雕刻品,如門楣、立柆。連日常生活使用的連杯、湯匙、梳子及男人的裝飾禮刀刀柄都受此限制。雕刻的題材以神話傳說、狩獵生活、祖靈像為主。
另一種藝術的表現,是在人的身體肌膚,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刺青。刺青的表現僅止於女子的手背,男子的前胸、後背。凡是村落中的貴族或有特殊功績,由頭目賜予裝飾身體的權利。刺青的圖案也代表了當事人的社會階級。
排灣族有嚴格的階級制度,大致上分為頭目(mamazangilan)、貴族、勇士、平民四個階級。其中貴族又因與頭目的關係親疏分為二~三個等級。
貴族階級講究門當戶對,以同階級間的聯姻為理想的婚姻形式,因此頭目階級常與鄰近村落的頭目結為親家。頭目是地主階級,擁有土地、河流與獵場。藉著婚姻關係可以擴展自我的領地。階級低的族人也希望能與比自己階級高的人結婚,藉以提升自己的階級,因而在婚生子女中會有階級昇降的有趣現象。
階級觀念不僅表現在財產與婚姻,連姓名的取用都依階級的不同而有一定的範圍。一個排灣族人只要知道他的名字就可以判斷他的階級。當然,有些名字也可以由頭目賜予,經過頭目允許後才能使用比自己階級高的名字。
頭目是一個部落的統治者,也是精神支柱的象徵。屬下的子民為其耕作,並將收穫所得納稅予頭目,頭目則主持部落重大事務如爭戰、祭儀、或與外村的外交工作。
在祭典期間,頭目將子民納貢的農作釀酒、煮食,與族人共享。平時,對於貧困的族人也要適時施予援手。
頭目與貴族也享有裝飾上的特權,例如酷似百步蛇紋的雄鷹羽毛、高貴的琉璃珠、特殊的圖案(人頭紋、百步蛇紋)。
目前,服飾上頭目專屬的圖紋已經開放,倒是頭飾上的專利還被許多部落所遵守,不敢踰越。裝飾權的開放意味著頭目在族人心目中的實質意義已經降低,加上行政體系的介入,新興宗教的傳入,有些部落的頭目已經有名無實,只有在傳統祭儀或慶典時才會凸顯他的地位。
階級制度為世代所承襲,排灣族是個兩性平等的社會,家族的財產、權利出長嗣繼承。其餘的兄弟姊妹於結婚後搬出本家,另立家屋、家名。因此許多部落出現了女性的頭目掌理部落的決策事宜。
排灣族發源於北大武山,目前居住在海拔I000公尺以下的山區,人口約六萬多人。
屬於北排灣的拉瓦爾群是排灣族當中唯一不舉行五年祭的社群,由於毗鄰霧台鄉的魯凱族,加上通婚頻繁,文化上深受魯凱族的影響,例如百合花的佩戴、長嗣的繼承。北排灣的排灣文化在新生代的提倡下富有活力與創造力。如陶壺的製作,琉璃珠的製作都在北排灣人的努力下復活。
中排灣保留了許多古老的習俗與傳統祭典宗教儀式。尤其是來義鄉,被族人稱之為排灣族的中原地帶,也是目前傳統宗教盛行的地區。
2010-03-13 11:16:11 補充:
南排灣的牡丹鄉在歷史上赫赫有名,清同治年間,日人侵臺引發牡丹社事件,擴大為國際事件,是原住民抗日的英勇事蹟。至於滿州鄉的排灣人由於鄰近漢族與阿美族,受到二種外來文化的影響甚深。
東排灣的巴卡羅群混合了卑南、阿美的文化,在服飾及生活習俗上呈現了三個族群的混合體。
2010-03-13 11:16:23 補充:
文化特質
(一) 世襲的階級制度 :
排灣族人一出生就確定了他的階級,是擁有土地的頭目?有土地使用權的貴族?或是佃民?但他們可以藉由個人的努力,在爭戰、狩獵、雕刻等表現上提昇自己的地位,或藉著婚姻提昇子女的位階。
(二) 長嗣繼承家產、兩性平權的社會 :
家中的老大是一切財產的繼承者、其他的兄弟姊妹能分得的家產很少,老大擁有分配權。
2010-03-13 11:16:36 補充:
(三) 祖靈崇拜:
從家屋內大型的祖靈像雕刻,反映了排灣族人對祖靈的崇拜。通常,家裡中柱的雕像是最神聖的地方,放置了許多貴重的物品如陶壺。也掛著刀、獸骨是英勇事蹟炫耀的表徵。
(四) 華麗的裝飾藝術:
爭奇鬥妍、百花齊放是目前排灣族服飾的最佳寫照,每一位婦女在衣飾上凸顯自我的藝術表現與差異性。不屑於跟別人一樣的紋飾是他們對自我族群的驕傲與自信。
2010-03-13 11:16:51 補充:
(五) 祖先起源傳說的特別強調:
拜訪任何一個頭目家,對於家族的起源總是一再被強調,目的是在彰顯家族或個人的地位,如大陽之子、陶壺的後代、百步蛇的後代等等的傳說。貴族與平民的起源來自不同的神話傳說,更確定了階級的世襲性。
(六) 具藝術創作活力的族群:
排灣族人的生活週遭處處展現了他們的美感經驗與藝術潛力。如從事雕刻的族人很多,來義鄉古樓村甚至有十幾位雕刻師,但只有一位是專業雕刻師。可見藝術的表現是來自內心的需要與興趣,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這是與其他族群最大的不同點。其他如琉璃珠的復古、陶壺的復原、音樂的研究等都有許多族人在研究。傳統審美的價值觀不因時代的變遷而削減是藝術盛行的原因之一。
2010-03-13 11:17:09 補充:
七) 融合並吸收其他文化的特質:
排灣文化在不同的時期吸收了許多外來的文化,經過涵化、融合變成自己的文化特質是排灣人歷久不衰的原因。早期,吸收了漢人服飾上排扣的形式加以改良,並使用族群特有的配色方式與造型,成為排灣文化的特色之一。現代則利用許多外來的琉璃珠,以傳統琉璃珠項鍊串穿位置的觀念,結合了自己生產的傳統色珠,成為一種流行的新的珠飾。
--------------------------------------------------------------------------------
2010-03-13 11:17:13 補充:
祭典生活現況
(一) 收穫祭(Masarut):
排灣語的意思是「過一個年」。目前許多的村落誤解為豐年祭。其本意是感謝神靈的眷顧,給神過年之意。並做為一個年度的終止或開始的分界。主要是由祭師主持祭儀,並將收穫的小米入倉,選播種用的小米,吃新米等活動。目前大部份改為康樂性的活動如歌謠比賽、負重比賽、射箭比賽…等表演性的節目。舉行時間在每年七~十一月之間,各村自行決定。或由鄉公所統一辦理。
2010-03-13 11:17:28 補充:
(二) 人神盟約祭(Maleveq):
是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原本每三年舉行一次,後來因故改為五年舉行一次,因此又稱為「五年祭」。
傳說排灣族的先祖到神界向女神學習祭儀以祈求五穀豐收,學習農作的種植、頭目婚禮的儀式等。
並與女神約定,在一段時間內以燃燒小米粳為記號,請神降臨人間,接受人類的獻祭。
五年祭長達十五天以上,從準備材料到祭典完畢,一連串的活動以男、女祭師為主導,屬於全部落男性的事務則全村一起參與。
2010-03-13 11:17:39 補充:
為了方便說明,將五年祭的流程簡化如下:
● 祭典準備工作:
(1)山上修路。
(2)砍竹子作刺球桿、立剌球架。
(3)作籐球。
● 正祭期間:
(1)招請祖靈。
(2)剌球(以前要獵過首級的人才能上剌球架)。
(3)送惡靈(往西邊的田野)。
(4)送善靈(往東邊的田野)。
2010-03-13 11:18:06 補充:
5)剌球(最後一場)。
(6)砍斷剌球桿,要一刀兩斷否則視為不祥。
(7)到刺中最後一球的勇士家跳舞。
● 後祭:
(1) 解除五年祭的禁忌(由女巫作祭)。
(2)男子出獵。
(3)交還護身符。
2010-03-13 11:18:19 補充:
五年祭只存在布曹爾群,目前舉行五年祭的村落只有來義鄉的古樓、文樂、望嘉、春日鄉的力里、七佳、歸崇、南和以及台東的土板。五年祭是排灣族的宇宙觀、宗教觀及社會組織的具體表現。
● 六年祭(五年後祭)(Pusau tavuvu):
傳說五年祭回來的神祖,有一部份最好的神靈被留下來,到第六年才送走。因此送靈之前也要有一連串的儀式。天數與五年祭差不多,但沒有刺球的活動。
By Lauren
at 2010-03-15T11:44
at 2010-03-15T11:44
排灣族在數十幾種的祭儀中,如播種祭Batikavuauan、豐收祭Masalnt、凱族祭Malinatsop等,這其中以五年祭Maleveq規模最盛大,而其象徵的意義也最豐富。
日本學者曾經將排灣族的五年祭,比喻為「世界上最珍貴的少數原住民族文化之一」,嚴格講起來,所有原住民族的祭儀,在過去少和外族,尤其是漢人的接觸下,所有的儀式,都是顯得既神祕又珍貴。(藍國揚〈五年祭東排灣族神秘祭典〉)
排灣族五年祭Maleveq為人神盟約,是排灣族最盛大的祭典。五年祭的祭儀活動是象徵部落的人與祖先靈魂或神明相約,五年祭的舉行以一個部落為單位,因時間、地域、人為的不同,祭祀行事也有差異。
惟不是所有的排灣族人都有舉行五年祭的祭典,排灣族的五年祭只存在布曹爾亞群,目前舉行五年祭的村落有屏東縣來義鄉的古樓、來義、文樂、望嘉、春日鄉的力里、七佳、歸崇、南和以及台東縣達仁鄉的土板。
典
◎排灣族社會文化
台灣原住民族群甚多,每一族群皆有不同的歷史傳承、地理環境、文化模式,因此在社會文化特質上,各有獨到之處,不宜視其為單一同質性團體來認識與理解。
排灣族的社會背景、飲食與生產方式、建築、信仰、祭典與儀式、琉璃珠、石板屋與石雕、木雕藝術、陶壺、月桃編等,皆非常有特色。
排灣族以嚴格區分貴族平民地位階層為其特徵,政治組織分為貴族與平民兩階級,相當嚴格和明顯,貴族自稱乃太陽的子孫,或云百步蛇的後裔。加上又嚴訂貴族和平民禁止通婚,以至出現少數貴族統治數個部落的「封建形態」之社會文化,頗似周代的階級社會。
排灣族的部落社會,頭目、貴族、勇士及平民的社會階級與權利義務,婚姻制度與婚禮儀式亦非常特別,值得仔細研究品味。
排灣族住屋採完全石板或石板圍牆茅草蓋屋頂方式建築,頭目住家有其特殊需求的建築。排灣族三寶:青銅刀、古陶壺、琉璃珠是社會階級的象徵。
古代排灣族人的部落是採定居制,聚居的方式,基地之選擇以水源為主要之考量條件,所以部落多建在河谷兩側的斜坡上,山泉流向河谷的途中。
排灣族完整之地域自治組織為多元複合部落,排灣族的聚落形態有時是一個獨立集中村落,有時是由幾個毗鄰之村落聯合而成。
排灣族多數的情形是一個人口較多的集中部落為中心,加上幾個鄰近的附庸小村,構成了一個部落的政治組織。日據時排灣族大都為集團部落
Related Posts
關於光陽G5、VJR
By Edward Lewis
at 2010-03-13T00:00
at 2010-03-13T00:00
身高155.體重47
看起來小小隻的(友人對我的敘述)
關於G5問題:
我是想買G5啦.....可是我身邊的朋友都說我不適合
...
我想請問曾經得過大腸癌症是否可以多吃起士~
By Damian
at 2010-03-13T00:00
at 2010-03-13T00:00
高雄佳湘麵包的地點
By Quintina
at 2010-03-13T00:00
at 2010-03-13T00:00
很喜歡吃佳湘的麵包
上網查一查後發現最近的家鄉麵包是在三合市場
(或許有誰知道哪一間更近的呢?)
我到三合市場之後� ...
地球氣溫變化資料
By Kama
at 2010-03-13T00:00
at 2010-03-13T00:00
或是最好是越早越好(古生代 中生代 新生代...)
以及海平面高度,南北極的環境變化的資料...
謝謝!
如何做好環保工作
By Elizabeth
at 2010-03-13T00:00
at 2010-03-13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