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陸地殼成分比較接近安山岩這件事 - 地球科學討論
By Agnes
at 2010-05-22T17:07
at 2010-05-22T17:07
Table of Contents
早就聽說了,但從來沒認真去瞭解過。上禮拜上完鍾大的課才知道是1995年左右的結果,
然後把鍾大給的兩篇參考資料找出來,稍微整理了一下。
也許有人會需要,就分享一下。
如果有寫錯的地方,還請各位不吝指教。
謝謝~
--------------------------------------------------------
網誌版:http://mygeotravel.org/hcc/blog/2010/05/22/4498.html
--------------------------------------------------------
大陸地殼的成分應該比較接近花岡岩還是安山岩?
如果拿這個問題來辦個投票,不知道回答那個答案的人會比較多?如果你的答案
是「花岡岩」,那你應該繼續看一下這篇文章。如果你的答案是「安山岩」,那你
就應該知道我為什麼要寫這篇文章了。簡單來說,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安山岩」。
其實在我當學生的那個年代,應該沒有人不知道「大陸地殼是花岡岩」這件事。
但最近這幾年,每次遇到搞地球化學的那些傢伙,就三不五時會被提醒「大陸地
殼是安山岩」(精確一點來說應該是「大陸地殼的平均組成成分比較接近安山岩」)。
雖然我不會去懷疑他們的專業,但我卻一直沒去追問過「到底大陸地殼是甚麼時
候變成安山岩」的這件事。直到上禮拜鍾大的地球化學課講到大陸地殼,我才搞
清楚原來這件事已經發生一段時日了。
最重要的論文應該是在1995年兩篇回顧的論文,一篇是Rudnick(1995)發表在
Nature上面的文章,另一篇則是Rudnick and Fountain(1995)發表在Reviews of
Geophysics上面的文章(由於這兩篇都是回顧的論文,可見得相關研究應該在這
之前就已經被陸陸續續發表)。兩篇文章整理了地球物理以及地球化學的分析結
果,將大陸地殼平均的組成成分加以統計之後,得到「大陸地殼平均組成成分應
該比較接近安山岩」這樣的結論。
要研究大陸地殼的組成,從地殼表面直接採樣當然是最簡單的方法。由於大陸地
殼的表面主要都是花岡岩分佈,所以過去才會有「大陸地殼是由花岡岩所組成」
的這種說法。如果想知道大陸地殼表面的花岡岩之下究竟是甚麼,則可以藉助:
(1)出露在地表的麻粒岩(Granulite,又名粒變岩,其形成條件的溫壓狀況,
相當於下部地殼的深度)樣本;(2)捕虜岩中麻粒岩的彈性性質,配合下部地殼
地震波速度的觀察結果;(3)以不同比例混合鐵鎂質及矽鋁質岩石型態,以符合
地熱流的觀測結果(reviewed by Rudnick and Fountain, 1995)。來瞭解下部地殼的
成分,乃至於整個地殼的平均成分。
下表是Rudnick and Fountain(1995)所統計大陸地殼的平均成分,我們可以只看
最簡單的二氧化矽含量(紅色框框)就好。根據一般對岩漿分類的定義:酸性岩
漿(花岡岩)的二氧化矽含量大約是70%,中性岩漿(安山岩)的二氧化矽含
量大約是60%,基性岩漿(玄武岩)的二氧化矽含量則大約是50%。因此大陸
地殼的平均組成成分中,二氧化矽含量約為59%的結果顯示,大陸地殼的平均
成分是比較接近安山岩的。
http://mygeotravel.org/hcc/blog/wp-content/uploads/2010/05/e59c96e7898711.jpg
(上表的數字在2003年,由於加入了大量中國大陸地區的岩石標本測量結果,
於是Rudnick重新計算後得到的數字如下表)
http://mygeotravel.org/hcc/blog/wp-content/uploads/2010/05/e59c96e7898712.jpg
但其實大陸地殼的厚度與組成,在不同地區差異很大,例如下圖(Rudnick and
Fountain, 1995)就將地表根據不同構造地區,大致的地殼厚度及成分分佈呈現出
來。可以發現其實下部地殼的成分相都在中洋脊的玄武岩與安山岩之間。而整個
地殼的平均成分,則幾乎都是落在安山岩附近。
http://mygeotravel.org/hcc/blog/wp-content/uploads/2010/05/e59c96e7898721.jpg
原來,過去說大陸地殼是由花岡岩所組成,是因為上部大陸地殼較多花岡岩的緣
故。而現在大家會說大陸地殼的平均成分比較接近安山岩,則是因為下部地殼的
研究進展所得到的。雖然這其實已經是10多年前的「舊聞」了,但知道得晚總
比一直不知道要好。
謎之音:知道了又怎樣?能吃嗎?
參考資料:
Rudnick, R. L., and D. M. Fountain (1995), Na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A Lower Crustal Perspective, Rev. Geophys., 33(3), 267–309.
Rudnick, R. L. (1995), Making continental crust, Nature, 378, 571-578.
Rudnick, R. L. and S. Gao (2003), Composition of the Continental Crust.
In The Crust (ed. R. L. Rudnick) volume 3, pages 1-64 of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eds. H. D. Holland and K. K. Turekian), Elsevier-Pergamon, Oxford
--
Tags:
地球科學
All Comments
By Sierra Rose
at 2010-05-26T12:15
at 2010-05-26T12:15
By Joe
at 2010-05-30T07:24
at 2010-05-30T07:24
By Agatha
at 2010-06-03T02:32
at 2010-06-03T02:32
By Elma
at 2010-06-06T21:40
at 2010-06-06T21:40
By Skylar DavisLinda
at 2010-06-10T16:49
at 2010-06-10T16:49
Related Posts
彰化斷層敏感帶上 有6校2醫院
By Jessica
at 2010-05-21T22:22
at 2010-05-21T22:22
失去共生藻養分 珊瑚白化死亡
By Tristan Cohan
at 2010-05-21T17:19
at 2010-05-21T17:19
研究: 2000萬年來 目前海水最酸
By Regina
at 2010-05-21T17:16
at 2010-05-21T17:16
關於台灣的岩石一題
By Andy
at 2010-05-20T18:04
at 2010-05-20T18:04
【人間氣候】失去的村落:災難記憶
By Audriana
at 2010-05-20T17:30
at 2010-05-20T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