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基因密碼”? - 社會議題
By Charlie
at 2005-07-01T00:00
at 2005-07-01T00:00
Table of Contents
什麼是"基因密碼"呢? 「發現DNA一百週年」時常常聽人在講。
Tags:
社會議題
All Comments
By Adele
at 2005-07-03T11:34
at 2005-07-03T11:34
因工程的神乎其技,不僅要讓醫療的成本降低,還朝生產線大量生產的方向來研究。因為光有基因轉殖的技術,一次能轉殖成功的豬胚有限,所以竹南動物研究所進
一步的發展複製豬,讓擁有第九凝血因子的豬隻,能夠複製新的豬隻,一年前複製出來的三隻取名「酷比豬」的複製豬,目前雖已有兩雙身亡,但新的複製計畫仍在
不斷進行中。 一九九六年,英國羅斯林研究所(Roslin Institute)成功用一隻成年母羊的乳腺細胞,與另一隻母羊的卵細胞進行細胞融合,形成新的胚胎。然後再將此一胚胎移到代孕母羊的子宮中,成功孕育出「桃莉羊」。 從此以後,複製動物的技術日益純熟,譬如台灣農委會所屬的台南畜產試驗所,也在二○○○年孕育出第一隻複製牛「畜寶」。運用基因轉殖,結合動物複製技術使其大量生產,成為目前藥用GMO的開發方向。 從各種超乎想像來源取得的基因疫苗或新藥,正在全球各國的實驗室如火如荼的醞釀,每月都有新的技術進展或發現。不過,由於製成新藥或疫苗,跟一般新藥開發的過程一樣,同樣要經過動物及人體的臨床實驗。這個開發過程可能長達十年,所以「GMO」藥品上市還要一段時間。 不過,更大的驚奇與商機,不在動物、植物,而就在人類自己的身體。 二○○○
年六月,美國近代史上由國家推動的第三個大型科學研究項目─人類基因體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編按:前兩項分別為一九四○年代引導原子彈發明的曼哈頓計畫,以及六○年代的登月計畫),發布人類基因體排序草圖的完成,無論是在學術
研究或產業發展,基因科技又進入另一個高潮。 「因為人類基因圖譜揭櫫的資訊是全球共享,而且公開後各種基因的解讀,全球可說都在同樣的起跑點上,也就在當時我才決定回台創業。」陳奕雄說。 ‧ 同步起跑,全球共享人類基因 排序圖譜,從三十億序列碼中找個人化醫療商機 台灣諸如賽亞基因科技、台灣基因等公司,都是在那個事件之後成立。「未來將可運用該項圖譜,進入尋找新的基因治療方式、開發檢測工具與個人化藥物。」台灣基因公司總經理郭東隆說,這將會是預防醫學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
人類共有三十幾億個原始序列碼中,其中人跟人之間的差異大約在千分之一。陳奕雄指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對疾病的抵抗力、用藥的有效性,甚至臨床症狀也不
盡相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就是每個人的「基因」不同。人類基因解碼後,發現人與人之間DNA差異約有千分之一,每個人的DNA不一樣,所以外貌、體質
不同,適用藥物也不同。 基因解碼之後,就提供了「量化」基因差異的技術基礎,換言之,誰能快速並精準地找出特定基因正確的功能或是致病的基因,誰將引領人類邁向一個「個人化醫療的時代」! 郭東隆就指出,基因與人類疾病的關係,目前已是醫學界研究的重大方向。以美國為例,針對SARS多在華人國家出現,世界多個研究團隊也開始朝SARS與華人基因之間的相關性做研究。而美國如今也有藥廠研發出專門給黑人使用的心臟病藥物,也是一例。 而估計因為基因學啟動個人醫療化時代來臨,將會創造一個五年內高達四百億美元(包括生物資訊一百三十八億美元、基因治療產品五十六億美元,及基因改造作物兩百億美元)的醫療保健新產業。也因此,運用基因資訊的商戰早已展開。 這是一場浩大的競賽,因為根據科學家的研究指出,在人類三十億的基因排序中,可能僅有三萬多個基因對健康、疾病、醫療等有影響。因此,能「大海撈針」找到對的基因,後續就是一連串的商機。 英國保養品公司美體小舖(BodyShop)不久前即推出一項服務,亦即透過基因檢測的方式,為消費者建議應採買哪種保養品,或服用哪種維他命,讓消費者趨之若鶩。 而從事健檢的聯安診所,不久前也在評估引入一項由個人基因型的偵測,來推斷客戶得特定疾病,譬如乳癌、骨質疏鬆症等疾病的機率。後來因該項儀器尚未成熟而作罷。 不過科學界普遍認為,到二○一○年之前,這類基因檢測必然會普及化,屆時一個人可能因為基因檢測發現容易罹患前列腺毛病,就被建議提早服用鋸棕櫚(編按:治療前列腺的藥物);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的人,也可以在三十歲以前就被建議多補充鈣質。 甚
至最具大眾消費潛力的減重醫療,都可提前透過基因檢測,對潛在胖子提早進行飲食控制與健身建議等。這一切,在未來全球人口老化、健康意識抬頭的趨勢下,更
是「錢」途無限。這也難怪《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雜誌就曾經形容基因研究「其實是一場在生物學背後的世界經濟大戰」。 ‧ 重重疑慮 商業競爭與生態代價辯論不休 負面效果可能要經過三代才看得到 生物科技已經被政府定位為,下一階段台灣應該優先扶持發展的重點產業,尤其是GMO發展更是重點。然而,這方面爭議還很大;當各國相繼投入更多資源發展,讓技術進步更快,許多疑慮也不斷增高。 一
九八三年,農委會台南畜產試驗所發現,美國已經完成家畜冷凍胚胎的開發。也就是說,未來家畜的繁殖不需要靠家畜受精,只要向美國購買冷涷胚胎,家畜甚至可
在實驗室培養長大。「為了擔心未來動物胚胎全受制於美國,畜產所決定加速發展冷凍胚技術,及爾後的複製動物技術。」畜產試驗所所長王政騰說。 農試所的反應只是一例。為了跟上全球發展生物技術的腳步,各國無不加緊腳步發展基因相關技術。然而,當基因科技讓人類任意改變、重組既有生命形式,當起造物主的同時,究竟會有什麼目前看不到的負面影響? 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秘書長劉銘龍指出,基因改造工程將外來基因,植入人類的日常食物,如肉食、水果和蔬菜中,對人類健康的影響,還是未知數。 如
二○○○年美國就有民眾抱怨,由生物技術業者安萬特(Aventis
SA)研發的星聯玉米,可能會導致起疹子、腹瀉、嘔吐、發癢及致命過敏性休克等症況,不過,疾病控制中心(CDC)和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的科學家
針對病患展開追蹤與調查後,仍無法判斷是兩者之間的關連性。 在國外曾報導過這種實例,蜜蜂在長期採食基因改造的花粉,三代繁殖之後蜜蜂的基因也被改造了。很多反對基因改造食物的團體因此認為,現在雖未出現影響,可能要等到三代之後,才能下定論。 其次是倫理問題。尤其當基因科技涉及與人體有關的改造或研究時,就會引起普遍的倫理關切。這不僅是指常常被提起的複製人問題,目前在世界各國普遍引起爭議的胚胎幹細胞研究,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 以
德國近來的爭論為例,德國目前的法律仍禁止由人類胚胎取用幹細胞進行研究,然而,為了在幹細胞研究取得領先,德國的幾個研究機構如基爾大學等,就已經從外
國進口了人類胚胎以進行研究。這一做法遭致普遍批評,但是卻是「合法」的。而不論教會等團體的反對,德國聯邦議會仍在二○○○年一月三十日,通過允許胚胎
幹細胞進口作研究用。 此外,不少團體也擔心,未來疾病基因陸續解碼之後,可能導致隱私權不保甚至歧視問題。而基因研究商業化,也可能侵犯消費者對自身「基因密碼」的使用權。
Related Posts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於何時成立?
By Zanna
at 2005-06-30T00:00
at 2005-06-30T00:00
我遇到變態色狼了...怎麼辦
By Kyle
at 2005-06-30T00:00
at 2005-06-30T00:00
夏天冷氣開幾度最好呢?
By Hedy
at 2005-06-30T00:00
at 2005-06-30T00:00
何謂魚骨圖推論方法?
By Elizabeth
at 2005-06-30T00:00
at 2005-06-30T00:00
少喝冷飲?
By Eartha
at 2005-06-30T00:00
at 2005-06-30T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