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叫我華僑 - 馬來西亞
By Olive
at 2008-01-02T22:50
at 2008-01-02T22:50
Table of Contents
插個題外話。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定義,華僑是那些在中國出生(父母當然是中國人),移民到
其他國家,獲得在地國國籍的人。而這些人的后代被稱為華裔。華僑和華裔統稱為
海外華人。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所以這些人都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民。好像這些人在大陸也沒什么特殊照顧。不過華人是重視關系的群体。所以有這么
一重身份可以利用。除此好像華人,華僑,華裔的身份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當然現在如果發生動亂或是有針對華人的暴力事件,大陸會撤僑(包括華裔)。這一點
比過去做的好一些。
東南亞的華人基本上是過去從大陸移民到東南亞國家的人的后代。就我個人的看法,
這些人可能在文化上跟中國有一些關系,跟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沒有什么情感上的聯系。
記得當初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時候,泰國的一些華人到美國駐泰國使館前
抗議,不過還有一批華人搞了一個反游行的游行。這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我想前者是哪些近期移民到泰國或是在泰國工作的中國人吧,而后者是哪些土生土長
的華裔。
近些年大陸跟東南亞這些華人比較多國家的關系都不錯吧。中國跟像馬來西亞,
印尼,菲律賓,泰國,緬甸都有軍售關系。軍售對兩國來說是比較高層次的交往。
※ 引述《xykid (原來你也在這裡)》之銘言:
: 原文連結:
: http://blog.pixnet.net/usenleo/post/12311556 上篇
: http://blog.pixnet.net/usenleo/post/12311966 下篇
: 還記得剛來台灣時,在僑大(現為僑生先修部)的入學典禮上聽到校長的致詞:
: 「歡迎回來。」當下覺得非常納悶,明明才剛落腳台灣,何以是「回來」呢?
: 這麼多年下來,才知道「華僑」在台灣有著繁複的歷史因素,跟中國大陸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五條」明定「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 明確區分出外國人和中國人不一樣,由於孫中山當年領導的國民黨在辛亥革命時大量
: 依靠海外華人的支持,所以「中華民國國籍法」接受雙重國籍,把華裔定義為只要血
: 統上具有中華民族血緣者,皆接受海外華人為中華民國公民。
: 因此在台灣有兩種華僑,一為在台灣出生,從台灣離開在海外長大的台灣人,一
: 為海外華人後裔以及香港、澳門的華人,依循這種身份管道來台求學的學生們,則統
: 稱「僑生」。
: 然而「僑生」在諸多馬來西亞旅台生眼裏卻是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一旦以僑生
: 身份入學,也意味著將背負隨此身份而來的原罪:「程度很差、中文不好、加分入學
: 、搶奪資源、上課很混」等刻板印象。
: 從來就不知道,單純的留學心願在這裏卻變得如此複雜,除了得默默承受如同符
: 咒般的「僑生」標籤,有些人還因此面臨認同危機。
: 這些年來填了數不清的表格,我們都須在「僑居地」那欄中填上「馬來西亞」,
: 然而「僑居地」帶著「客居」的意味,每每填表格時,看著自己的家鄉在此時莫名奇
: 妙被打成「客居處」,總有說不上來的感傷。
: 也許第一代的馬來西亞華人會自許為華僑,畢竟他們確實是飄洋過海而來的,對
: 原生的土地有一份執著的情感可以理解,但這對土生土長的我們而言,「華僑」兩個
: 字是如此的吊詭,把自己的故鄉寫成「客居處」更是莫名奇妙的荒謬。
: 跟第一代馬來西亞華人相比,我們有著不一樣的成長軌跡,上一代的情感糾葛在
: 今天演變成「一廂情願」的沉重歷史包袱,然而這包袱不該由下一代來承擔,下一代
: 也不該活在上一代建構出來的幻像裏。
: 我從來就不是從台灣出去的,我很清楚我的家鄉只有一個,而且永遠不會改變。
: 在台灣我從不會主動說自己是僑生,被別人稱呼為華僑的時候內心總是會反感。
: 儘管因為諸多政治因素導致華人族群看似被邊緣化,但這不應該造成馬來西亞華
: 人不認同馬來西亞的理由,國家和政府永遠是兩回事,政府有錯不該怪罪在國家身上
: ,因為它是我們的唯一故土。
: 因此別再叫我華僑,我是馬來西亞人,再來才是華人。
: --------------------------------------------------------------------------
: 上禮拜的文章因時間過於倉促,有些部分沒說得很清楚就匆匆完稿,這禮拜特地
: 再延續這個議題。
: 我想我是喜歡中華文化的,要不我不會來到台灣,在這裏,我開始認識堯、舜、
: 禹、湯、夏、商、周等中國各歷史朝代的興衰,也開始接觸古人的詩詞散文,而不再
: 只是摘錄式,狠狠切除歷史、情境脈絡的「名句精華」。
: 我喜歡象形文字,那代表的是內外合一的文化思維,而且帶有音韻美的特質,(
: 如「貓」是因為貓的叫聲而叫做「貓」);我更喜愛那些詩詞,可以將對人生的體悟
: ,自然的觀察濃縮在短短的幾個字裏面,卻足以讓人意猶未盡,多麼漂亮的文學想像。
: 我從來沒有放棄中華文化,對它的認識與喜愛也隨著在台灣的日子以來與日俱增
: ,一天比一天,更加熟悉一點。
: 但是我很清楚,瞭解中華文化並不會讓我變成中國或台灣人,我無法忽視我的中
: 華文化背景,同樣的我更無法忽視我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背景。
: 一個人如果可以忽視自己生長的環境,跟忽視把自己一手帶大的家庭是一樣的道
: 理,都是那麼的可怕與忘本。
: 我吃Roti Canai、椰漿飯、Nasi Kandar、印度炒麵、叻沙、福建面、海南雞飯、
: Ramli Burger、薄餅、沙爹、娘惹糕點等各族美食長大,這是許多馬來西亞人在異地
: 會瘋狂想念的食物,顯然我們的味蕾已經標識了我們的身份。
: 我是多麼的幸運,除了中華文化,我還擁有更多,何止「華僑」而已?
: 更何況,最讓我和朋友詬病的,是這些所謂自稱為「中華文化中心」的國家不止
: 習慣把華僑定義為擁有華裔血統,共用中華文化者,也習慣將之視為中華文化大一統
: 思想,於是衍生雖為馬來西亞土生華人卻必須在表格填上「僑居地」為馬來西亞的奇
: 怪現象。
: 更甚者,把南洋的華人文化視為「海外」的,中原以外的「邊陲」文化,漠視我
: 們已經自成一家的文化型態。
: 這種大一統思想仿佛宣示了我們的命運,一旦自稱華僑,就得接受隨著黑眼睛黃
: 皮膚黃頭髮而來的「邊陲」想像,成為永遠都是「中原以外」的人,這究竟是不是造
: 成許多移民後代至今仍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自我邊緣化的最大因素?
: 然而我們不再是第一代移民,時時刻刻對「祖國」牽腸掛肚,他們生長的地方畢
: 竟與我們不同,我們的開始在這裏,將來也會在這裏(除非你移民)。
: 如果你已經是土生土長的移民後代。卻時刻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對外自稱「馬來
: 西亞華僑」,想請教你,你真的認為你的祖國在那有黃河長江水的國度嗎?你真的認
: 為總有一天你會「回歸祖國」嗎?
: 抑或,你只是活在長輩為你建構或你自己建構的想像中,看不見這只是一場夢?
: 該醒囉!
: p/s: 上禮拜的文章 “……孫中山當年領導的國民黨在辛亥革命時大量依靠海外華
: 人的支持,所以「中華民國國籍法」接受雙重國籍,把華裔定義為只要血統上具有中
: 華民族血緣者,皆接受海外華人為中華民國公民。”的部份有些謬誤,應為“辛亥革
: 命以後,國民黨為答謝海外華人的支持而設立了「僑教政策」,在教育上接受全球有
: 中華民族血統 的華裔「歸國」升學”,在此為自己的筆誤深深致歉。
--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定義,華僑是那些在中國出生(父母當然是中國人),移民到
其他國家,獲得在地國國籍的人。而這些人的后代被稱為華裔。華僑和華裔統稱為
海外華人。由于中華人民共和國不承認雙重國籍,所以這些人都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公民。好像這些人在大陸也沒什么特殊照顧。不過華人是重視關系的群体。所以有這么
一重身份可以利用。除此好像華人,華僑,華裔的身份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當然現在如果發生動亂或是有針對華人的暴力事件,大陸會撤僑(包括華裔)。這一點
比過去做的好一些。
東南亞的華人基本上是過去從大陸移民到東南亞國家的人的后代。就我個人的看法,
這些人可能在文化上跟中國有一些關系,跟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沒有什么情感上的聯系。
記得當初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的時候,泰國的一些華人到美國駐泰國使館前
抗議,不過還有一批華人搞了一個反游行的游行。這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我想前者是哪些近期移民到泰國或是在泰國工作的中國人吧,而后者是哪些土生土長
的華裔。
近些年大陸跟東南亞這些華人比較多國家的關系都不錯吧。中國跟像馬來西亞,
印尼,菲律賓,泰國,緬甸都有軍售關系。軍售對兩國來說是比較高層次的交往。
※ 引述《xykid (原來你也在這裡)》之銘言:
: 原文連結:
: http://blog.pixnet.net/usenleo/post/12311556 上篇
: http://blog.pixnet.net/usenleo/post/12311966 下篇
: 還記得剛來台灣時,在僑大(現為僑生先修部)的入學典禮上聽到校長的致詞:
: 「歡迎回來。」當下覺得非常納悶,明明才剛落腳台灣,何以是「回來」呢?
: 這麼多年下來,才知道「華僑」在台灣有著繁複的歷史因素,跟中國大陸在「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第五條」明定「出生時即具有外國國籍的,不具有中國國籍」
: 明確區分出外國人和中國人不一樣,由於孫中山當年領導的國民黨在辛亥革命時大量
: 依靠海外華人的支持,所以「中華民國國籍法」接受雙重國籍,把華裔定義為只要血
: 統上具有中華民族血緣者,皆接受海外華人為中華民國公民。
: 因此在台灣有兩種華僑,一為在台灣出生,從台灣離開在海外長大的台灣人,一
: 為海外華人後裔以及香港、澳門的華人,依循這種身份管道來台求學的學生們,則統
: 稱「僑生」。
: 然而「僑生」在諸多馬來西亞旅台生眼裏卻是個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一旦以僑生
: 身份入學,也意味著將背負隨此身份而來的原罪:「程度很差、中文不好、加分入學
: 、搶奪資源、上課很混」等刻板印象。
: 從來就不知道,單純的留學心願在這裏卻變得如此複雜,除了得默默承受如同符
: 咒般的「僑生」標籤,有些人還因此面臨認同危機。
: 這些年來填了數不清的表格,我們都須在「僑居地」那欄中填上「馬來西亞」,
: 然而「僑居地」帶著「客居」的意味,每每填表格時,看著自己的家鄉在此時莫名奇
: 妙被打成「客居處」,總有說不上來的感傷。
: 也許第一代的馬來西亞華人會自許為華僑,畢竟他們確實是飄洋過海而來的,對
: 原生的土地有一份執著的情感可以理解,但這對土生土長的我們而言,「華僑」兩個
: 字是如此的吊詭,把自己的故鄉寫成「客居處」更是莫名奇妙的荒謬。
: 跟第一代馬來西亞華人相比,我們有著不一樣的成長軌跡,上一代的情感糾葛在
: 今天演變成「一廂情願」的沉重歷史包袱,然而這包袱不該由下一代來承擔,下一代
: 也不該活在上一代建構出來的幻像裏。
: 我從來就不是從台灣出去的,我很清楚我的家鄉只有一個,而且永遠不會改變。
: 在台灣我從不會主動說自己是僑生,被別人稱呼為華僑的時候內心總是會反感。
: 儘管因為諸多政治因素導致華人族群看似被邊緣化,但這不應該造成馬來西亞華
: 人不認同馬來西亞的理由,國家和政府永遠是兩回事,政府有錯不該怪罪在國家身上
: ,因為它是我們的唯一故土。
: 因此別再叫我華僑,我是馬來西亞人,再來才是華人。
: --------------------------------------------------------------------------
: 上禮拜的文章因時間過於倉促,有些部分沒說得很清楚就匆匆完稿,這禮拜特地
: 再延續這個議題。
: 我想我是喜歡中華文化的,要不我不會來到台灣,在這裏,我開始認識堯、舜、
: 禹、湯、夏、商、周等中國各歷史朝代的興衰,也開始接觸古人的詩詞散文,而不再
: 只是摘錄式,狠狠切除歷史、情境脈絡的「名句精華」。
: 我喜歡象形文字,那代表的是內外合一的文化思維,而且帶有音韻美的特質,(
: 如「貓」是因為貓的叫聲而叫做「貓」);我更喜愛那些詩詞,可以將對人生的體悟
: ,自然的觀察濃縮在短短的幾個字裏面,卻足以讓人意猶未盡,多麼漂亮的文學想像。
: 我從來沒有放棄中華文化,對它的認識與喜愛也隨著在台灣的日子以來與日俱增
: ,一天比一天,更加熟悉一點。
: 但是我很清楚,瞭解中華文化並不會讓我變成中國或台灣人,我無法忽視我的中
: 華文化背景,同樣的我更無法忽視我土生土長的馬來西亞背景。
: 一個人如果可以忽視自己生長的環境,跟忽視把自己一手帶大的家庭是一樣的道
: 理,都是那麼的可怕與忘本。
: 我吃Roti Canai、椰漿飯、Nasi Kandar、印度炒麵、叻沙、福建面、海南雞飯、
: Ramli Burger、薄餅、沙爹、娘惹糕點等各族美食長大,這是許多馬來西亞人在異地
: 會瘋狂想念的食物,顯然我們的味蕾已經標識了我們的身份。
: 我是多麼的幸運,除了中華文化,我還擁有更多,何止「華僑」而已?
: 更何況,最讓我和朋友詬病的,是這些所謂自稱為「中華文化中心」的國家不止
: 習慣把華僑定義為擁有華裔血統,共用中華文化者,也習慣將之視為中華文化大一統
: 思想,於是衍生雖為馬來西亞土生華人卻必須在表格填上「僑居地」為馬來西亞的奇
: 怪現象。
: 更甚者,把南洋的華人文化視為「海外」的,中原以外的「邊陲」文化,漠視我
: 們已經自成一家的文化型態。
: 這種大一統思想仿佛宣示了我們的命運,一旦自稱華僑,就得接受隨著黑眼睛黃
: 皮膚黃頭髮而來的「邊陲」想像,成為永遠都是「中原以外」的人,這究竟是不是造
: 成許多移民後代至今仍在自己生長的土地上自我邊緣化的最大因素?
: 然而我們不再是第一代移民,時時刻刻對「祖國」牽腸掛肚,他們生長的地方畢
: 竟與我們不同,我們的開始在這裏,將來也會在這裏(除非你移民)。
: 如果你已經是土生土長的移民後代。卻時刻覺得自己是中國人,對外自稱「馬來
: 西亞華僑」,想請教你,你真的認為你的祖國在那有黃河長江水的國度嗎?你真的認
: 為總有一天你會「回歸祖國」嗎?
: 抑或,你只是活在長輩為你建構或你自己建構的想像中,看不見這只是一場夢?
: 該醒囉!
: p/s: 上禮拜的文章 “……孫中山當年領導的國民黨在辛亥革命時大量依靠海外華
: 人的支持,所以「中華民國國籍法」接受雙重國籍,把華裔定義為只要血統上具有中
: 華民族血緣者,皆接受海外華人為中華民國公民。”的部份有些謬誤,應為“辛亥革
: 命以後,國民黨為答謝海外華人的支持而設立了「僑教政策」,在教育上接受全球有
: 中華民族血統 的華裔「歸國」升學”,在此為自己的筆誤深深致歉。
--
Tags:
馬來西亞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馬來西亞首相撥千萬發展華文教育
By Kristin
at 2008-01-02T12:15
at 2008-01-02T12:15
別再叫我華僑
By Freda
at 2008-01-01T00:29
at 2008-01-01T00:29
FLASH MOB AGAINST SPIN-DOCTORING
By Yedda
at 2007-12-31T14:20
at 2007-12-31T14:20
別再叫我華僑
By Joseph
at 2007-12-31T03:05
at 2007-12-31T03:05
別再叫我華僑
By Hazel
at 2007-12-31T02:17
at 2007-12-31T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