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物多樣性趨勢演講會 - 生態環境討論
By Kyle
at 2006-03-12T11:27
at 2006-03-12T11:27
Table of Contents
昨天在中研院分子醫學所舉行的lectures on the international biodiversity trends
要請了美國四位科學界的大頭來演講
第一個演講者是Peter Raven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密蘇里植物園園長 國際植物學研究的權威
最屌的是 我小大一修普通生物學時的課本就是他寫的
(雖然我後來比較愛Campbell =P)
不過演講內容偏向宣導永續的普羅科學
演講對象或許適合社會大眾 和非生物領域的科學家
對生物領域的人來講就老生常談了點
但他演講的功力很厲害 條理清楚 又快又連貫
跟彈道精密的機關槍一樣 搭搭搭搭彈無虛發
powerpoint也做得很活 每張slide都很精采
整個lecture下來非常連貫 毫不遲疑
看得出來非得經歷過數十年的陣仗不然是練不出來的
(雖然回答問題避重就輕的功力也很深厚 =P)
第二位演講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Stephen O'Brien
他的生平可能要寫一本書才寫得完
他是人類基因圖譜國際合作計劃(HUGO)的主席
目前在美國NIH的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任職
研究範圍廣從保育生物學 基因圖譜解密 到AIDS和retrovirus
國家地理頻道有一系列非常出名的獵豹家族節目 他就是背後從基因說故事的那個人
Steve演講的風格是漸入佳境的那種
一開始聲音很沙啞 一直清喉嚨 不知道是感冒還是怎樣
但講到後來聲音越來越清楚 個人風格越來越強烈
最棒的是他演講的邏輯非常清析 比起Peter有過之而無不及
Peter其實有種政治人物的市儈感 =P
但Steve感覺起來就是純粹的一個學者 一位大師
powerpoint做得相當相當精彩 讓我整場下來目不轉睛
還加了很多笑料 適時地振奮聽眾的精神 太厲害了
演講的內容非常豐富 從以genome的觀點重建真核生物的phylogeny
gene block breakpoint, 到他的專長-貓科動物的phylogeny重建
我才知道原來現在認為貓科動物是發原自亞洲的生物
後來才透過遷徙進入歐洲 非洲 和美洲
在新環境裡面 其中有些絕種 有些演化 最後又重新遷徙回到他們發源的地方
最特別的是故事的主角 非洲獵豹(cheetah) 竟然是從北美洲過去的
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gene block breakpoint的部份
因為是我以前沒有讀過的東西 過幾天去Nature找一下他發的publications
第三個演講者叫Marcel Rejmanek
UC Davis的教授 主題是植物入侵種的確認和防治
他好像是俄國人還哪裡人 八成是東歐的吧
英文口音很重 讓我聽得很吃力
powerpoint做得有點無聊 演講技巧也不夠好
聽到後來好想睡 Zzzzz
我就斜眼偷看一下旁邊的人 果然睡一排... XD
最後的演講者是Nancy Knowlton
來自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我未來phD最想進去的地方之一
她是UCSD海洋生物多樣性及保育研究中心的director 也是國際珊瑚礁研究的翹楚
之前有跟她通過信 也有聊過天 感覺是個很溫和細心的女教授
也曾經想過找她當我phD的instructor
不過後來聽到一些小道消息 說她的phD student都很慘
因為她太忙根本沒時間帶 做分生的話大概只能跟著Fukami做phylogeny吧 XD
她的演講我不是第一次聽了 大抵不脫珊瑚礁生態系的保育
她拿出的一些數據 像是牙買加Discovery bay因為過漁和棲地破壞
從1975年至今 存活的珊瑚從90%掉到20% 最後整個collapse
給對海洋生態不了解的聽眾聽的話 其實還滿驚人的
不過因為我本來就念這個 她的paper之前也讀過了好幾篇 衝擊就沒那麼大
不過我認為整場演講最重要的是她在最後提出的一個觀點
和Edward Wilson幾年前也講過的話一致
就是未來的生物學學者 最重要的應該是跨領域的結合
像是生物學經濟學雙修的生態經濟學家(Eco-economist)
或是生態學社會學雙修的生態社會學家(Eco-sociologist) 生態政治學家
(Eco-politicist)
解決保育的問題可以分成三個步奏:
1. 找出問題 (Identify the problem)
2. 了解問題 (Understand the problem)
3. 解決問題 (solve the problem)
生物學者只能夠找出問題 透過研究之後了解這個問題
並從科學的角度提供解決的方法 但是卻沒有能力去執行
而操控社會經濟政治的權力階層有能力有資源去執行
但是他們卻對生物學生態學沒有概念
聽取學者報告的時候有聽沒有懂一問三不知 到最後做出荒唐和錯誤的決策
因為這是個不連貫的機制 專長和專長間只要存在這種斷層
就會在根本上有溝通的困難
未來20年內我們會相當需要這樣的人才 跨多領域的專才
她說至少現在在Scripps的學生都對這有充份的體認
很多人都在生物主科之外發展第二個領域的專長
有人進Scripps一開始是做分生的 後來卻跑去當經濟學的講師
在台灣的我們 即使資訊比較慢
對自然的關心也比較少
但在了解了世界的情勢之後
也該好好思考念書所謂何吧
--
有些資訊我還沒空去查
所以有錯的話還請糾正 =)
--
要請了美國四位科學界的大頭來演講
第一個演講者是Peter Raven
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密蘇里植物園園長 國際植物學研究的權威
最屌的是 我小大一修普通生物學時的課本就是他寫的
(雖然我後來比較愛Campbell =P)
不過演講內容偏向宣導永續的普羅科學
演講對象或許適合社會大眾 和非生物領域的科學家
對生物領域的人來講就老生常談了點
但他演講的功力很厲害 條理清楚 又快又連貫
跟彈道精密的機關槍一樣 搭搭搭搭彈無虛發
powerpoint也做得很活 每張slide都很精采
整個lecture下來非常連貫 毫不遲疑
看得出來非得經歷過數十年的陣仗不然是練不出來的
(雖然回答問題避重就輕的功力也很深厚 =P)
第二位演講者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Stephen O'Brien
他的生平可能要寫一本書才寫得完
他是人類基因圖譜國際合作計劃(HUGO)的主席
目前在美國NIH的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任職
研究範圍廣從保育生物學 基因圖譜解密 到AIDS和retrovirus
國家地理頻道有一系列非常出名的獵豹家族節目 他就是背後從基因說故事的那個人
Steve演講的風格是漸入佳境的那種
一開始聲音很沙啞 一直清喉嚨 不知道是感冒還是怎樣
但講到後來聲音越來越清楚 個人風格越來越強烈
最棒的是他演講的邏輯非常清析 比起Peter有過之而無不及
Peter其實有種政治人物的市儈感 =P
但Steve感覺起來就是純粹的一個學者 一位大師
powerpoint做得相當相當精彩 讓我整場下來目不轉睛
還加了很多笑料 適時地振奮聽眾的精神 太厲害了
演講的內容非常豐富 從以genome的觀點重建真核生物的phylogeny
gene block breakpoint, 到他的專長-貓科動物的phylogeny重建
我才知道原來現在認為貓科動物是發原自亞洲的生物
後來才透過遷徙進入歐洲 非洲 和美洲
在新環境裡面 其中有些絕種 有些演化 最後又重新遷徙回到他們發源的地方
最特別的是故事的主角 非洲獵豹(cheetah) 竟然是從北美洲過去的
其中最讓我感興趣的是gene block breakpoint的部份
因為是我以前沒有讀過的東西 過幾天去Nature找一下他發的publications
第三個演講者叫Marcel Rejmanek
UC Davis的教授 主題是植物入侵種的確認和防治
他好像是俄國人還哪裡人 八成是東歐的吧
英文口音很重 讓我聽得很吃力
powerpoint做得有點無聊 演講技巧也不夠好
聽到後來好想睡 Zzzzz
我就斜眼偷看一下旁邊的人 果然睡一排... XD
最後的演講者是Nancy Knowlton
來自Scripps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我未來phD最想進去的地方之一
她是UCSD海洋生物多樣性及保育研究中心的director 也是國際珊瑚礁研究的翹楚
之前有跟她通過信 也有聊過天 感覺是個很溫和細心的女教授
也曾經想過找她當我phD的instructor
不過後來聽到一些小道消息 說她的phD student都很慘
因為她太忙根本沒時間帶 做分生的話大概只能跟著Fukami做phylogeny吧 XD
她的演講我不是第一次聽了 大抵不脫珊瑚礁生態系的保育
她拿出的一些數據 像是牙買加Discovery bay因為過漁和棲地破壞
從1975年至今 存活的珊瑚從90%掉到20% 最後整個collapse
給對海洋生態不了解的聽眾聽的話 其實還滿驚人的
不過因為我本來就念這個 她的paper之前也讀過了好幾篇 衝擊就沒那麼大
不過我認為整場演講最重要的是她在最後提出的一個觀點
和Edward Wilson幾年前也講過的話一致
就是未來的生物學學者 最重要的應該是跨領域的結合
像是生物學經濟學雙修的生態經濟學家(Eco-economist)
或是生態學社會學雙修的生態社會學家(Eco-sociologist) 生態政治學家
(Eco-politicist)
解決保育的問題可以分成三個步奏:
1. 找出問題 (Identify the problem)
2. 了解問題 (Understand the problem)
3. 解決問題 (solve the problem)
生物學者只能夠找出問題 透過研究之後了解這個問題
並從科學的角度提供解決的方法 但是卻沒有能力去執行
而操控社會經濟政治的權力階層有能力有資源去執行
但是他們卻對生物學生態學沒有概念
聽取學者報告的時候有聽沒有懂一問三不知 到最後做出荒唐和錯誤的決策
因為這是個不連貫的機制 專長和專長間只要存在這種斷層
就會在根本上有溝通的困難
未來20年內我們會相當需要這樣的人才 跨多領域的專才
她說至少現在在Scripps的學生都對這有充份的體認
很多人都在生物主科之外發展第二個領域的專長
有人進Scripps一開始是做分生的 後來卻跑去當經濟學的講師
在台灣的我們 即使資訊比較慢
對自然的關心也比較少
但在了解了世界的情勢之後
也該好好思考念書所謂何吧
--
有些資訊我還沒空去查
所以有錯的話還請糾正 =)
--
Tags:
生態環境
All Comments
By Liam
at 2006-03-13T10:13
at 2006-03-13T10:13
Related Posts
為何環署要重新解禁塑膠袋呢?
By Jessica
at 2006-03-12T11:00
at 2006-03-12T11:00
為何環署要重新解禁塑膠袋呢?
By Necoo
at 2006-03-10T16:30
at 2006-03-10T16:30
為何環署要重新解禁塑膠袋呢?
By Gary
at 2006-03-10T14:52
at 2006-03-10T14:52
為何環署要重新解禁塑膠袋呢?
By Mia
at 2006-03-10T09:15
at 2006-03-10T09:15
為何環署要重新解禁塑膠袋呢?
By Todd Johnson
at 2006-03-10T06:28
at 2006-03-10T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