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華麗一族》看日本文化... - 日本
By Lydia
at 2007-04-25T11:09
at 2007-04-25T11:09
Table of Contents
萬俵鐵平選擇自殺。
其實日本自戰後就一直不斷地檢討殉死文化,
從新生代的電影中也能看出「活下去才是對的」逐漸成為主流價值觀,
(西風東漸的普世人權觀也很難讓它不成主流)
然而,傳統文化上還是讚揚活得精采>活得長久→不得志不如為理想殉死
(只要櫻花瞬間開放、飄零做為文化象徵,這樣的意念就很難消除)
此外,這小說不是晚近寫成的...太宰治也是...
相較於松子,生而在世我很抱歉的意念儘管仍存在,但最後松子還是有點希望的,
她畢竟不是自殺...只是造化弄人;這就是新作的不同。
PTT的文化政治社會類板曾有人提出,東洋文化中,大和懷「和」,朝鮮懷「恨」,
儘管衍生出很多非難討論,比方批評日本哪裡有和、戰國下剋上、二戰屠殺了多少人...
但我肯定這種說法的(儘管籠統片面,就像中華文化無法一字道盡,但片面來說是對):
此和非彼和;日本的和不是和平,而是"和諧"...在日本破壞和諧的人會被視為極糟糕,
這樣的文化灌輸下,當某人自覺「生而在世,我(破壞了和諧所以)很抱歉」,會有極大
的內咎感....人類受過教育都會為此有內咎感,就像孟子也說過人皆有羞惡(義)之心...
但生為日本人,就會對影響到團體和諧這方面感到特別內咎(所以失禮行為與道歉方面也
就比其他民族特別強調之).......
當鐵平一直覺得自己(身世)&相子(情婦)是破壞家庭的主要因素時,就會特別討厭彼此的
存在(確實如此);最後一集情節只是導火線,其實鐵平長久以來都無法「自我悅納」@@
一開始先是選擇離開家庭、叫妻兒回娘家(別忘了是早苗要跟著他...他早就想自我放逐)
後來的自殺,只能說是這樣文化、身世背景下的他的一項可能選擇...對妻兒當然是抱歉。
前面提到一字定價值不僅籠統且過於片面,片面就在「和」反映的是大和群體內部的相
處價值,而「恨」反映的是朝鮮民族另一面價值-朝鮮民族對內應該是「禮」;誠如大和
的「和」一樣,「禮」能協調社會、卻也能毀滅個人...朝鮮禮教很吃人的,李朝已發展
到遠超過同時期中國的桎梏,看過韓國古裝劇的應該都能瞭解我說的是哪些層面...日本
禮教與士道也是很整人的,總之雙方都有正面與負面價值,不多贅述。
朝鮮的「恨」之說既然是著眼於對外經驗與反應心態,化悲憤為力量,那麼相對於朝鮮的
,大和應該是「忌」......日本對內求和,對外則一直有很深的相處危機感,鐵平在法庭
上所謂的「日本欠缺資源,要自立只有blahblah...」是一種心理,反映到群體心理來看,
大和民族對於整個世界動向之所以敏感(至少是東亞文化圈中最敏感的)就是因為危機感深
於他者,從地震、海嘯、颱風等天災威脅乃至歷代對唐軍、元兵、南蠻、洋夷的防備,這
樣的經驗養成了防衛心態...所以日本「忌」於他者,觀察日本對於移民和鄰國心理即可
瞭解。
所以,日本對內求「和」對外持「忌」,發展出特有的文明:
1.能發展出高度的公德心,破壞群體秩序的人會特別受到白眼(去日本看看即可體會)
2.發展出過度的責任感,因失職、失德而引咎下臺甚至自殺,以及過勞死者執世界牛耳
3.他者不易融入當地社會,政府對移民限制甚嚴,對鄰國反應格外敏鋭、有高度危機感
世界先進國家基於教育和利益難免都有這些特色,但日本繼承傳統經驗文化,特色更鮮明
--
其實日本自戰後就一直不斷地檢討殉死文化,
從新生代的電影中也能看出「活下去才是對的」逐漸成為主流價值觀,
(西風東漸的普世人權觀也很難讓它不成主流)
然而,傳統文化上還是讚揚活得精采>活得長久→不得志不如為理想殉死
(只要櫻花瞬間開放、飄零做為文化象徵,這樣的意念就很難消除)
此外,這小說不是晚近寫成的...太宰治也是...
相較於松子,生而在世我很抱歉的意念儘管仍存在,但最後松子還是有點希望的,
她畢竟不是自殺...只是造化弄人;這就是新作的不同。
PTT的文化政治社會類板曾有人提出,東洋文化中,大和懷「和」,朝鮮懷「恨」,
儘管衍生出很多非難討論,比方批評日本哪裡有和、戰國下剋上、二戰屠殺了多少人...
但我肯定這種說法的(儘管籠統片面,就像中華文化無法一字道盡,但片面來說是對):
此和非彼和;日本的和不是和平,而是"和諧"...在日本破壞和諧的人會被視為極糟糕,
這樣的文化灌輸下,當某人自覺「生而在世,我(破壞了和諧所以)很抱歉」,會有極大
的內咎感....人類受過教育都會為此有內咎感,就像孟子也說過人皆有羞惡(義)之心...
但生為日本人,就會對影響到團體和諧這方面感到特別內咎(所以失禮行為與道歉方面也
就比其他民族特別強調之).......
當鐵平一直覺得自己(身世)&相子(情婦)是破壞家庭的主要因素時,就會特別討厭彼此的
存在(確實如此);最後一集情節只是導火線,其實鐵平長久以來都無法「自我悅納」@@
一開始先是選擇離開家庭、叫妻兒回娘家(別忘了是早苗要跟著他...他早就想自我放逐)
後來的自殺,只能說是這樣文化、身世背景下的他的一項可能選擇...對妻兒當然是抱歉。
前面提到一字定價值不僅籠統且過於片面,片面就在「和」反映的是大和群體內部的相
處價值,而「恨」反映的是朝鮮民族另一面價值-朝鮮民族對內應該是「禮」;誠如大和
的「和」一樣,「禮」能協調社會、卻也能毀滅個人...朝鮮禮教很吃人的,李朝已發展
到遠超過同時期中國的桎梏,看過韓國古裝劇的應該都能瞭解我說的是哪些層面...日本
禮教與士道也是很整人的,總之雙方都有正面與負面價值,不多贅述。
朝鮮的「恨」之說既然是著眼於對外經驗與反應心態,化悲憤為力量,那麼相對於朝鮮的
,大和應該是「忌」......日本對內求和,對外則一直有很深的相處危機感,鐵平在法庭
上所謂的「日本欠缺資源,要自立只有blahblah...」是一種心理,反映到群體心理來看,
大和民族對於整個世界動向之所以敏感(至少是東亞文化圈中最敏感的)就是因為危機感深
於他者,從地震、海嘯、颱風等天災威脅乃至歷代對唐軍、元兵、南蠻、洋夷的防備,這
樣的經驗養成了防衛心態...所以日本「忌」於他者,觀察日本對於移民和鄰國心理即可
瞭解。
所以,日本對內求「和」對外持「忌」,發展出特有的文明:
1.能發展出高度的公德心,破壞群體秩序的人會特別受到白眼(去日本看看即可體會)
2.發展出過度的責任感,因失職、失德而引咎下臺甚至自殺,以及過勞死者執世界牛耳
3.他者不易融入當地社會,政府對移民限制甚嚴,對鄰國反應格外敏鋭、有高度危機感
世界先進國家基於教育和利益難免都有這些特色,但日本繼承傳統經驗文化,特色更鮮明
--
Tags:
日本
All Comments
By Eden
at 2007-04-25T17:16
at 2007-04-25T17:16
By Hedwig
at 2007-04-30T16:49
at 2007-04-30T16:49
By Noah
at 2007-05-03T16:01
at 2007-05-03T16:01
By Carolina Franco
at 2007-05-07T14:05
at 2007-05-07T14:05
By Agatha
at 2007-05-11T02:29
at 2007-05-11T02:29
By Steve
at 2007-05-14T09:57
at 2007-05-14T09:57
By Eden
at 2007-05-17T13:16
at 2007-05-17T13:16
By Candice
at 2007-05-21T06:30
at 2007-05-21T06:30
By Steve
at 2007-05-21T13:42
at 2007-05-21T13:42
By Carol
at 2007-05-26T06:18
at 2007-05-26T06:18
By George
at 2007-05-29T20:06
at 2007-05-29T20:06
By Carol
at 2007-05-30T09:21
at 2007-05-30T09:21
By Caroline
at 2007-06-02T12:25
at 2007-06-02T12:25
By Poppy
at 2007-06-03T11:46
at 2007-06-03T11:46
Related Posts
眼鏡近視度數的標法
By Agatha
at 2007-04-25T07:35
at 2007-04-25T07:35
日本人看手相
By Candice
at 2007-04-25T03:23
at 2007-04-25T03:23
在日本homestay的經驗
By Madame
at 2007-04-24T19:54
at 2007-04-24T19:54
日本上班族假很多嗎??
By Necoo
at 2007-04-24T15:24
at 2007-04-24T15:24
日文高手幫忙翻譯一下這些文章是什麼意思?
By Susan
at 2007-04-24T14:30
at 2007-04-24T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