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夏天愈來愈熱,冬天愈來愈冷呢??? - 社會議題
By Eartha
at 2005-07-08T00:00
at 2005-07-08T00:00
Table of Contents
為什麼台灣的夏天愈來愈熱,冬天愈來愈冷呢???
這種現象是會持續的嗎??
如果會的話,那我們以後應該怎麼辦呢???
這種現象是會持續的嗎??
如果會的話,那我們以後應該怎麼辦呢???
Tags:
社會議題
All Comments
By Olga
at 2005-07-09T20:15
at 2005-07-09T20:15
圖片參考:http://gaia.org.tw/air/care/air2-12.gif
全球雨量減少的趨勢(於l900~l990年南緯55°至北緯85°)溫室效應的防制策略 何謂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氣體/台灣地區二氧化碳排放現況/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溫室效應的防制策略 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分子,不僅是污染物製造(排放)者,亦是溫室效應氣體產生的貢獻者(人之呼吸作用)。每一地區每一國家皆產生不同程度之溫室效應氣體,主要取決於能源使用狀況。我國為配合全球削減溫室效應氣體的行動,可採行的策略及措施如下: 調整能源及電源結構 調整產業結構 積極發展大眾運輸系統,以達節約能源及減輕空氣污染。 擴大綠化,優先植(造)林,以增加吸收CO2。 配合蒙特婁議定書之規定,按管制期程,削減CFCs及其衍生物,並減少其他溫室效應氣體,如:CH4等之排放。 加強有關全球溫升效應之研究 ,及溫室效應氣體排放削減技術之開發。 儘速修正台灣地區能源發展方案,穩定電源的成長,並將燃油、燃煤電廠轉為擴大使用天然氣,以改善區域空氣品質,並減少二氧化碳之排放。 加強開發替代能源,例如地熱、水力、風能、核能、太陽能、天然氣之取得及使用。 積極引用複循環機組發電,以提升發電效率。 加強電力負載管理,減少尖峰用電需求。 加強推動全國節約能源計畫。 鼓勵業者發展低耗能、低污染之產業,加強改善或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之產業,加強產業升級。 調整能源價格,以價差推動產業加強提升能源使用效率。 引進相關技術,優先進行高耗能、高污染產業的二氧化碳排放削減。 增強法規及經濟誘因,鼓勵產業界發展省能源、高效率設備及器具,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並減少廢熱之排放。
By Edward Lewis
at 2005-07-08T03:47
at 2005-07-08T03:47
但有一半ㄉ可能性^^
By Sarah
at 2005-07-12T22:36
at 2005-07-12T22:36
圖片參考:http://www.epa.gov.tw/attachment_file/200408/green...
◤我們的地球,麻煩大了 廿世紀末的1999年,太平洋上兩個不知名的小島,提布亞塔拉瓦和阿布努亞,被淹沒在蔚藍大海中;而諷刺的是,阿布努亞馬的意思是「永久的海岸」。 或許你會說,這兩個聽都沒聽過、也沒人居住的小島消失了,和我們有什麼關係?表面上看來,似乎是沒什麼直接關係;但一個接一個的小島從海平面上消失,正代表海水不斷上升,海平面上升,可能正是氣候變遷、地球愈來愈溫暖的後遺症之一,而這個現象還在繼續惡化中。台灣不但有七十多個小島,本身也是一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海島,沿海還有超抽地下水、地層下陷的問題;學者因而推估,到2050年,台灣西部海岸線會向陸地後退一公里;也就是說,寶島可能會愈來愈小。 現在,你還認為太平洋上兩個小島的消失和我們一點關係也沒有嗎?事實上,不只是台灣,我們居住的地球,也有大麻煩了。◤美麗的藍色之星 地球,可能是這個太陽系中唯一有生物的行星,她吸收了來自太陽的輻射熱能,在大氣、陸地和海洋之間交互作用,使這裡變成一個適合生命繁衍的地方。日升日落,地球不但繞著太陽轉(也就是「公轉」),自己也轉個不停(就是「自轉」)。每天,在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都可能出現不同的天氣狀況,像是豪雨、下雪,或是乾熱、風暴;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得每天注意氣象報告,知道明天出門要不要帶把傘,或是了解日本東京現在的氣溫如何,好準備適當的衣物旅行去。 這種短時間內的氣象變化,我們叫它「天氣(weather)」。天氣的變化可能很快,常常早上還是晴空萬里,過了中午就「天黑黑」,下起了雷陣雨;在日夜溫差很大的溫帶地區,清晨得穿棉襖大衣保暖,日正當中,卻連穿件薄紗都嫌熱,正是「朝時皮襖午穿紗」。天氣變化如此之快速,深深地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 既然短時間的氣象變化,我們稱之為天氣,那麼長時間的演變,該怎麼稱呼呢?科學家稱它為「氣候(climate)」。氣候的變化不像天氣那麼明顯,它是一段時間內天氣的平均表現,時間上可以是十年或是數十萬年,空間上也可以指一個地區或是整個地球。而氣候,基本上可以說是在一段時間內,地球上三大系統大氣、海洋和陸地三者間互相影響作用而形成的。 近年來,氣候變遷和全球變遷的議題愈來愈熱門,到底什麼是「氣候變遷」、「全球變遷」呢?從字義上解釋,氣候變遷指的是一段時間的氣候變化;至於全球變遷,指的是全球環境的變遷,它包含了氣候變遷、陸地和海洋生物及生產力的變化、大氣中化學成分的改變、水資源變化及生態系統的改變。當然,造成這些改變原因可能是自然因素,也可能是人為的。舉例來說,目前有愈來愈多的證據顯示,六千多萬年前,那個地球上恐龍橫行的年代,因為天外飛來一顆超大隕石落在墨西哥,它使天空降下酸雨,森林發生大火,煙塵長期飄浮在大氣中,造成全球氣溫突然變冷,這些氣候上的巨大改變,讓當時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物物種因為無法適應而從此消失,當然,也包括恐龍在內。 恐龍的滅絕是突發自然因素使得氣候和地球環境大變造成的後果,你可能沒想到(或是故意忽略)的是,我們在地球上的活動也一點一滴地在改變這個地球的環境和氣候。我們使用電器的電力,我們開車用的汽油,都會使用化石燃料排放污染,我們砍樹開墾農地,或是興建森林遊樂區、蓋小木屋,改變土地的面貌,使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愈來愈少。過去和現代人類的一舉一動大大地改變我們居住的環境、氣候,也改變了這個美麗的地球,以及未來還要住在這個星球上的後代子孫的命運。◤地球真的愈來愈熱嗎? 1998年,基隆出現有氣象測站以來的最高溫紀錄,南美洲巴西的聖保羅也度過75年來最熱的冬天(氣溫高達攝氏42度),還有不少國家和地區出現暖冬;這是不是表示,地球愈來愈熱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沒那麼簡單。 在正式解答地球是不是愈來愈熱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說明一點。科學家有特別的模式可以計算每年全球平均溫度,所以我們判斷地球的冷熱,主要是依據這個經過計算的數據,而不是個別地區的創紀錄高溫。事實上,在某些地區創下高溫紀錄的時候,也有不少地區歷經創紀錄暴風雪的侵襲;所以,即使全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也不表示全球每一個地區都變熱了。 地球已經有46億歲那麼老了,在這麼漫長的歷史中,地球曾經很冷,也曾經很熱。科學家估計,地球從誕生以來,經歷了35次冰期,冷熱起伏不定;最近一次冰河時期也是一萬八千多年前的事了。不過從脫離冰河時期以來,整個大氣溫度還是冷暖交替出現的,變化可以達到4°C到5°C之多。事實上,現在的氣候還不是一萬八千年以來最暖的時候,像六千到四千年前就比現在還要暖和,在工業革命剛開始之前的數百年之間(15世紀到19世紀初),地球也經歷一次小冰河期。從樹木的年輪、南北極冰層中的氣泡、珊瑚和深海物質等自然遺跡遺留的種種線索,或是各種過去人類留下的書面資料,我們可以得知從前地表溫度的變化。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地球溫度的變化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面貌。如果各以十萬年,或者一千年、一百年,甚至十年、一年為計算單位,畫出溫度變化的圖譜,可以想見時間拉得愈長,溫度變化愈大,圖形波動幅度也愈大。 人類有正式的氣象觀測記錄,只有一百多年的歷史,科學家分析過去一百多年來的記錄發現,19世紀末地球脫離小冰河期之後,地表溫度的確逐漸上升,但還是有些起伏。1905到1940年,溫度上升快速,大約上升0.6°C,但1950年之後溫度明顯下降,溫度在低檔盤旋二、三十年左右,才在1980年迅速回升,此後溫度大致維持上升趨勢,到1998年為止達到最高溫。1998年7月,地球平均溫度是16.5°C(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總署公布),是有氣象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個月,事實上,也可能是六百到八百年以來最熱的一個月,1998年也因而成為百餘年來最熱的一年。 19世紀末以來,全球平均溫度上升了0.3°C到0.6°C,如果以這一百多年來的變化來看,地球似乎真的愈來愈溫暖了。 ◤地球是一個開放式的大溫室 地球為什麼會愈來愈熱?如果你經常閱讀報章雜誌,可能會得到「溫室效應」一個看似清楚、實則模糊的答案,但什麼是溫室效應呢? 我們住在太陽系中很可能是唯一有生物存在的星球,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只有地球有生物呢?答案和溫室效應也有關係。地球每天吸收來自太陽的輻射熱能,因為地球有其他星球所沒有的大氣層,它一方面吸收一些太陽輻射,讓地球不至於太熱,另一方面阻擋地球在晚上放出的輻射,讓輻射不會全部流散到太空中,使地面變得太冷。正因為大氣有這種調節冷熱的功能,使地球日夜溫差不會太大,適合生物生存。大氣的這種作用,很像農業中常使用的溫室,利用玻璃或塑膠薄膜包圍植物,使光熱進來不容易散熱,讓溫室中維持一定溫度,使植物能夠生長,所以我們稱呼這些氣體是「溫室氣體」,這個作用就是「溫室效應」。不過進入地球的輻射還是有一部分會逃逸到太空中,因此地球並不是一個完全封閉的溫室。 有了這個特別的大氣層,地球生氣蓬勃;所以溫室效應對我們來說,並不是完全不好,甚至我們可以說,沒有溫室效應,就不會有今天的地球了。不過不見得有溫室效應,就一定有生物存在。太陽系中的金星和火星也都有大氣層,也有溫室效應,但是金星距離太陽比較近,溫室效應失控了,使金星的溫室效應高達500°C以上;火星則因為大氣太薄,溫室效應常在l0°C以下,都不太適合生物生存發展。 其實,地球也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的。46億年前,地球剛出生時,當時太陽的強度只有今天的七成(太陽強度1%的變化,大約會使地表氣溫變化l°C到2°C),地球上的火山活動噴出很多二氧化碳(C02),變成大氣的主要成分,使地球不至於因為太陽強度不比今天而非常寒冷。不過今天,大氣中的主要成分是氮氣和氧氣,這是因為早期大氣中的水汽在溫度熱到一定程度時,變成雨落到地面,慢慢形成海洋,二氧化碳溶於水中,接著原始藻類出現,行光合作用吐出氧,二氧化碳也慢慢變成石灰岩開始堆積,逐漸改變大氣中的成分。 地球得天獨厚,溫室效應發揮得恰到好處,讓這個星球的生命多采多姿。不過科學家也發現,遠古時代有很多次地球變得很熱,都和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有關(主要是因為火山爆發),顯然二氧化碳是一個重要的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之外,水蒸氣是另一個重要的溫室氣體,事實上,有八成的溫室效應是水蒸氣造成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等於是讓溫暖的氣候變得更熱。 當我們談到「溫室氣體」時,除了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之外,還包括甲烷(CH4)、氧化亞氮(N20)及氟氯碳化物(即CFCs)等,其中只有氟氯碳化物是完全由人類製造出來的科技產物,不像其他溫室氣體是自然界中原本就存在的。 人類栽種農作物、放牧牛羊,或是採礦、鑽油、腐壞的垃圾,都會產生甲烷;同樣地,農業使用的化學肥料、工業燃燒化石燃料,也會排放出氧化亞氮。至於氟氯碳化物是1950年代前後才由人類開發出來,大量運用在冷凍、空調設備,以及清洗溶劑、噴霧劑上。它無臭無味,也不會造成污染,一度被認為是人類偉大的發明,但情況到了1980年代以後有了改變。當時,科學家觀測發現,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了洞(其實不是破洞,而是濃度愈來愈稀薄),元凶就是這個原本認為對人類「無害」的氟氯碳化物。排放到大氣中平流層的氟氯碳化物被紫外線照射,氯原子被分解出來,搶走臭氧中的氧原子,使臭氧濃度愈來愈稀薄。臭氧會吸收紫外線,如果我們缺少臭氧層保護,會有更多的紫外線長驅直入地球。研究顯示,平流層臭氧濃度如果減少10%,皮膚癌發生率會提高50%到90%;因為紫外線照射,許多生物生出健康下一代的機率降低了,植物光合作用減緩,影響倚靠植物維生的生物生存的機會,更連帶影響整個生態系統。這可能是當初發明氟氯碳化物的人完全料想不到的後果。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溫室氣體除了造成溫室效應之外,還有二個重要特性,那就是壽命特長。像二氧化碳的壽命在50年到200年,甲烷還好,12年到17年;氧化亞氮大約是120年,氟氯碳化物約100年。也就是說,即使現在禁止排放所有溫室氣體,目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還是會持續散發「熱力」,正因為它們「長命百歲」,不太可能仰賴自然作用讓它們一下子就減少;更何況,要人類一下子禁絕排放二氧化碳根本不可能,所以可以預期的是,地球還是會愈來愈熱。◤都是人類惹的禍 既然自古以來就有溫室效應,而地球又不能沒有溫室效應,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擔心呢?1938年,英國一位氣象學家Callendar發現,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和19世紀末比較增加了6%。1958年,美國Scripps海洋研究所的Keeling在夏威夷Mauna Loa山中部,建立美國海洋大氣局的觀測站,同時也在南極進行二氧化碳濃度長期觀測。在Mauna Loa山的觀測發現,1958年時,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是315ppm(lppm指百萬分之一),但到了20世紀末,卻已超過360ppm;即使二氧化碳濃度值隨季節而有變化,不過整體來說,它的確呈現明顯增加的趨勢。 讓我們和過去的情形比較看看吧!科學家從南極冰核氣泡(因為形成這些冰層的年代不同,封存在冰層裡面的氣泡有當時大氣的成分)、或化石中取得過去大氣的樣本,結果發現,當溫度變高時,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濃度也增加。另一方面,在工業革命之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大約維持在280到290ppm左右;但工業革命後,人類開始大量使用煤炭、石油及天然氣等化石燃料,二氧化碳含量快速增加,尤其是1950年以後增加速度更是飛快。到現在,增加幅度超過30%。 除了二氧化碳之外,其他溫室氣體的濃度從工業革命之後也急速衝高。像甲烷,從工業革命之前的700ppm(lppb是十億分之一),到現在超過1700ppb;氧化亞氮從275ppb到超過3l0ppb;氟氯碳化物在大氣中原本不存在,50年代後大量增加。由於臭氧層被破壞的後果實在太嚴重,世界各國就算在很多方面有不同的「異」見,還是在1987年共同簽署「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決定禁用氟氯碳化物相關產品,展現拯救臭氧層的決心,使它在大氣中的濃度不再增加。除了氟氯碳化物之外,溫室氣體的增加和人類又有什麼關係呢?科學家發現了一些證據,讓人類無法置身事外。種種實際監測數據顯示,大氣中溫室氣體濃度從工業革命之後持續增加,成長幅度十分明顯;而工業革命正是人類開始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的起跑點。◤人類的「好事」,地球的災難 地球上多數的人類,從來沒像現在一樣過著如此富裕的生活,但是在生活富裕、人定勝天的座右銘下,我們的環境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劫難;而這劫難,也正在反撲吞噬我們。 地球愈來愈溫暖,植物為了因應這種基化,必須向高緯度或高海拔遷移(一般來說,海拔高度500公尺的遷移,相當於水平距離遷移350公里,所以往高海拔移動的植物最後可能無處可去)。研究顯示,為了因應未來的氣候變化,植物族群每年「搬家」的速度必須達到1.5到5.5公里才行;但是,現在「跑」得最快的縱樹,每年也不過2公里,很多植物每年才走0.04公里,遠遠落後氣候變遷的速度。而落後的下場就是族群數量愈來愈少,甚至絕種。 植物跑得慢,動物「落跑」的速度總快得多吧?問題是,很多動物常常是依賴特定的植物族群、以及這種植物族群形成的食物鏈才能生活,像貓熊就不能沒有竹子,無尾熊也不能離開尤加利樹;如果動物依賴生存的生態系統搬得慢,動物跑得快也沒用。 造成這種巨大變化的元凶,正是自認為萬物之靈的我們。大量森林被伐除變成農地、牧地,原本穩定平衡的生態系統,因為我們大量引進非本土性物種而被破壞,使一些生物就此消失(想想看台灣農田裡幾乎無所不在的福壽螺,以及宜蘭冬山河裡趕走原生魚種的琵琶鼠魚吧!)。我們興建水庫、攔砂壩,改變河川生態,海岸線不斷後退;工業發展為我們帶來便利富裕的生活,卻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留給環境難以回復的污染。另一方面,人類把地表切割成一塊塊像馬賽克玻璃的開發方式,也阻斷生物遷移的路線,讓生物被迫在一個像小島一般的區域內發展,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的情況,也阻斷了許多生物的生機。來源 :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地球難以承受之熱-全球溫暖
Related Posts
電子業方面的『職涯規劃』....初出社會~有些傷透腦筋...
By Ethan
at 2005-07-07T00:00
at 2005-07-07T00:00
工作性質想往電子業發展,最近有鴻海、華邦、台逹電等公司要求在公 ...
能源應不應該漲
By Sarah
at 2005-07-07T00:00
at 2005-07-07T00:00
上呼吸道感染與過敏和季節有關嗎?什麼季節容易引起呢?
By Steve
at 2005-07-07T00:00
at 2005-07-07T00:00
如何在夏季節約電力
By Leila
at 2005-07-07T00:00
at 2005-07-07T00:00
”世界體系理論”是誰提出的??
By Zora
at 2005-07-07T00:00
at 2005-07-07T00:00
內涵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