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作紀錄隨筆 柯金源 - 環境保育討論
By Victoria
at 2006-10-28T20:23
at 2006-10-28T20:23
Table of Contents
※ [本文轉錄自 NCCU_SEED 看板]
作者: Valera (Uncertainty) 看板: NCCU_SEED
標題: [環境]環境工作紀錄隨筆 柯金源
時間: Sat Oct 28 20:23:37 2006
原文出處:
http://blog.yam.com/keyuan/archives/1763847.html
環境紀錄工作隨筆 柯金源
以自己熟知的表達工具,將所認知的真實重現,實踐生命的價值。
早期剛從事媒體工作的時候,總是懷著紀錄歷史的熱誠。每一次接到採訪任務,心理也總暗自盤算著,如何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傳達這一則新聞事件的實情。當趕到新聞事件的現場,就急著先去觀察發生哪些問題,並加以歸納研判。接下來,在現場中,去找閱聽人可能會感興趣或令自己最感動的部分,進行圖像思考與文字紀錄。
回到辦公室,把相關的圖像與文字交到編輯台之後,再準備下一個採訪任務,這樣的工作型態,消磨了我許多的青春歲月。長期下來,也對於這樣的呈現方式,不確定性與懷疑的感覺,是越來越強烈。
1990年間,有一天看到某家知名媒體,舉辦了有關台灣現況之類的展覽,內容是一片好山好水,居民是安居樂業。這跟當時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差距太大了,尤其,當時整個社會是強烈要求政治改革的氣氛,為何部分媒體還是如此不食人間煙火,台灣民間的呼聲似乎被矇蔽了、環境問題被扭曲了。
後來,決定以報導攝影、文學的理念,借助紀錄片的形式,補強真實的現況與外界溝通的落差。同時也因為田野調查及長期紀錄,加強了時間與空間的深度,較能多元呈現整個環境的變化過程與時間差異點的比對,似乎也唯有如此,對於環境問題才能更深入的了解,找到問題,並提出對策。
另一方面,紀錄片在某種程度上,允許適度的加入事件以外的影音元素,譬如敘事節奏的調整、加強視覺張力、音樂或聲音效果、剪接特效輔助、兼具娛樂性等等,如何讓紀錄的事件,更容易被解讀,以達到更有效的傳達與溝通,甚至對被紀錄的議題有所助益,是追求的目標。
前幾年,在採訪現場,不管是以照相機或用電子攝影機,作為紀錄或創作的工具,總會去思考要以哪一種結構的視覺張力,才能將現場問題再現。從看到第一眼的影像,經過觀察、思考、視覺語言轉換、技術支援,再經整體組合之後,現場所感受到的憤怒、驚訝、悲傷,是否能高度再現?閱聽人感受到了嗎?或者能理解或思考影像表現的內涵,其中又涵蓋了哪些元素與意在言外之音。
當時,在影像結構的表現,會有兩個不同的表現形式,一種是作為報導用途,另一種是純粹以影像美學表現為主。如果是報導用途,影像必須能立即吸引閱聽人的目光,如果環境與時間允許,也會從美術的觀點去框景,並強化視覺張力的效果,也就是先強調影像的視覺表象張力,再進一?追求影像的內涵。
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再度對於汲汲營營的表現方式產生質疑,尤其是在苦難的土地上,尋找感動元素的行徑,更深深的衝撞自己的道德尺度。環境紀錄片的意義,是在促進人類更加了解自然界的脈動,與永續發展。除了生物、地景的描寫之外,更要觀照人與環境互動之後的種種反省。
再回到環境紀錄工作的起點,試想,紀錄工作者除了必須具備專業媒體傳播製作技術以外,他還必須具備自然生態知識、環境正義的價值觀。平時也要廣泛收集資料,了解環境破壞的相關議題。採訪場域往往是在人跡罕至的山區或海洋,甚至是極地,如果沒有刻苦耐勞與堅強的體魄及毅力,是無法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與工作。
既然,環境紀錄工作有其使命與困難度,哪麼;是否應該先達成初衷,不要沉溺於表現思維,走一條最純粹的紀錄、傳達、向上提升的社會運動路線。也就是以自己熟知的表達工具,將所認知的真實重現、影響政策,維護環境正義與自然平權,以實踐生命的價值。
--
作者: Valera (Uncertainty) 看板: NCCU_SEED
標題: [環境]環境工作紀錄隨筆 柯金源
時間: Sat Oct 28 20:23:37 2006
原文出處:
http://blog.yam.com/keyuan/archives/1763847.html
環境紀錄工作隨筆 柯金源
以自己熟知的表達工具,將所認知的真實重現,實踐生命的價值。
早期剛從事媒體工作的時候,總是懷著紀錄歷史的熱誠。每一次接到採訪任務,心理也總暗自盤算著,如何以最快速、最有效的方式,傳達這一則新聞事件的實情。當趕到新聞事件的現場,就急著先去觀察發生哪些問題,並加以歸納研判。接下來,在現場中,去找閱聽人可能會感興趣或令自己最感動的部分,進行圖像思考與文字紀錄。
回到辦公室,把相關的圖像與文字交到編輯台之後,再準備下一個採訪任務,這樣的工作型態,消磨了我許多的青春歲月。長期下來,也對於這樣的呈現方式,不確定性與懷疑的感覺,是越來越強烈。
1990年間,有一天看到某家知名媒體,舉辦了有關台灣現況之類的展覽,內容是一片好山好水,居民是安居樂業。這跟當時自己所觀察到的現象,差距太大了,尤其,當時整個社會是強烈要求政治改革的氣氛,為何部分媒體還是如此不食人間煙火,台灣民間的呼聲似乎被矇蔽了、環境問題被扭曲了。
後來,決定以報導攝影、文學的理念,借助紀錄片的形式,補強真實的現況與外界溝通的落差。同時也因為田野調查及長期紀錄,加強了時間與空間的深度,較能多元呈現整個環境的變化過程與時間差異點的比對,似乎也唯有如此,對於環境問題才能更深入的了解,找到問題,並提出對策。
另一方面,紀錄片在某種程度上,允許適度的加入事件以外的影音元素,譬如敘事節奏的調整、加強視覺張力、音樂或聲音效果、剪接特效輔助、兼具娛樂性等等,如何讓紀錄的事件,更容易被解讀,以達到更有效的傳達與溝通,甚至對被紀錄的議題有所助益,是追求的目標。
前幾年,在採訪現場,不管是以照相機或用電子攝影機,作為紀錄或創作的工具,總會去思考要以哪一種結構的視覺張力,才能將現場問題再現。從看到第一眼的影像,經過觀察、思考、視覺語言轉換、技術支援,再經整體組合之後,現場所感受到的憤怒、驚訝、悲傷,是否能高度再現?閱聽人感受到了嗎?或者能理解或思考影像表現的內涵,其中又涵蓋了哪些元素與意在言外之音。
當時,在影像結構的表現,會有兩個不同的表現形式,一種是作為報導用途,另一種是純粹以影像美學表現為主。如果是報導用途,影像必須能立即吸引閱聽人的目光,如果環境與時間允許,也會從美術的觀點去框景,並強化視覺張力的效果,也就是先強調影像的視覺表象張力,再進一?追求影像的內涵。
經過時間與經驗的累積,再度對於汲汲營營的表現方式產生質疑,尤其是在苦難的土地上,尋找感動元素的行徑,更深深的衝撞自己的道德尺度。環境紀錄片的意義,是在促進人類更加了解自然界的脈動,與永續發展。除了生物、地景的描寫之外,更要觀照人與環境互動之後的種種反省。
再回到環境紀錄工作的起點,試想,紀錄工作者除了必須具備專業媒體傳播製作技術以外,他還必須具備自然生態知識、環境正義的價值觀。平時也要廣泛收集資料,了解環境破壞的相關議題。採訪場域往往是在人跡罕至的山區或海洋,甚至是極地,如果沒有刻苦耐勞與堅強的體魄及毅力,是無法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與工作。
既然,環境紀錄工作有其使命與困難度,哪麼;是否應該先達成初衷,不要沉溺於表現思維,走一條最純粹的紀錄、傳達、向上提升的社會運動路線。也就是以自己熟知的表達工具,將所認知的真實重現、影響政策,維護環境正義與自然平權,以實踐生命的價值。
--
Tags:
保育
All Comments
Related Posts
陳玉峰回應文魯彬律師遊說大家支持綠黨的公開信
By Quanna
at 2006-10-27T00:22
at 2006-10-27T00:22
文魯彬律師遊說大家支持綠黨的公開信
By Rae
at 2006-10-27T00:21
at 2006-10-27T00:21
我們的島 製作人 柯金源的網誌
By Genevieve
at 2006-10-26T23:24
at 2006-10-26T23:24
反湖山水庫社課 「更改」 通知&道歉
By Noah
at 2006-10-25T00:39
at 2006-10-25T00:39
明天
By Kyle
at 2006-10-24T22:42
at 2006-10-24T2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