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有哪些?(EX:是有哪些,不是以幾種喔!! - 社會議題

Franklin avatar
By Franklin
at 2009-11-05T00:00

Table of Contents

請問各位大大,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到底以哪些,希望你們能幫幫我,謝謝。
(如果有圖片那亙好)

All Comments

Catherine avatar
By Catherine
at 2009-11-08T13:14
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有哪些?
藻類 :一般大型海藻簡稱為海藻,包括藍綠藻、綠藻、褐藻和紅藻等四大藻類。目前台灣有記錄的海藻約有 600 種。
海藻含有葉綠素 a ,能行光合作用,除了能產生有機質和氧氣之外,大型海藻可成為其他海洋生物的棲地和庇護所,對於漁業資源的保育有很大的貢獻,同時也可做為食物。藻類植物如紫菜、青海菜、龍鬚菜、 石蓴、海木耳、 石花菜…等。
珊瑚類:屬於腔腸動物,大多數生長在亞潮帶,而且群聚十分茂盛;少數生長在潮間帶的珊瑚淺坪則以分枝形的軸孔珊瑚、疣微孔珊瑚、團塊形的鐘形微孔珊瑚、柱形管孔珊瑚、菊珊瑚、角菊珊瑚和腦紋珊瑚等為較常見。
甲殼類:包括蝦、蟹、寄居蟹、藤壺、蝦姑以及海蟑螂等,在潮間帶最常見種以槍蝦、沙蟹、扇蟹、梭子蟹和方蟹類別為主。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

海蟑螂

貝類:是軟體動物的通稱, 其中生活在潮間帶常見的類別有笠螺、青螺、鐘螺、岩螺、寶螺、芋螺、章魚、牡蠣、簾蛤、魁蛤等;也不乏經濟性食用貝類,惟數十年來大量採捕後,目前種類數量已急遽減少,不復往日多見,急待多方保育。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

章魚
棘皮動物類:包括海膽、海參、海星、海百合和陽燧足等種類, 在潮間帶常見種有黃疣海參、蕩皮參、黑海參、飛白楓海星、黑櫛蛇尾(陽燧足)、梅氏長海膽等,至於最具經濟價值的馬糞海膽已極為少見。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
 
海膽
魚類:潮間帶生活的種類極少,如彈塗魚、二齒魨、蝦虎魚。一般以體型較小的蝦虎魚較為常見,至於大型魚類都是留在潮池裡或石滬或人造的石墩裡。
圖片參考: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thum...
彈塗魚
其他:海葵、星蟲、軟海綿 …
圖片參考:http://tw.wrs.yahoo.com/_ylt=A3eg8qgJR3NJX3kAPwx21...
海葵

資料來源: http://www.jhes.km.edu.tw/lieyu/content3/ame3.htm#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09-11-09T12:21

《藻類》 
南方團扇藻
藻體膜狀呈扇形,有時縱裂成數個扇形面,高可達15公分,背面呈黃褐色,腹面覆有一層薄薄的石灰質。生長在低潮線附近或潮間帶下部岩石上,在澎湖海域十分常見。
 
囊藻
藻體球狀或半球狀,中空,直徑可達6至7公分,新鮮時呈黃色,乾燥後變為黃褐色。春季至初夏為其生長季節,在低潮帶及潮下帶的礁岩上常可見到許多球狀藻體,亦常被風浪吹到岸邊聚集成堆;此種類分佈在澎湖各地潮間帶極為豐富。
《魚類》 
八帶蝴蝶魚
體黃色,胸與腹部色較淡;具有8條褐色橫帶,第一條為眼帶。為日行性的魚種,棲息於珊瑚礁海域,以底棲無脊椎動物為食。在澎湖海域較為常見,但是在台灣其他海域則為稀有的蝶魚;體長可達12公分。
 
玳瑁石斑
體淺褐色,密佈六角形暗斑,狀似蜂巢,腹鰭基部前方有二條橫帶。喜歡棲息淺海礁岩或珊瑚底,肉食性,喜食蝦蟹、小魚,在澎湖海域十分常見,亦是抱墩和垂釣最主要的漁獲物。
《珊瑚類》 
指軸孔珊瑚
珊瑚群體呈叢狀或繖形,底部通常癒合,而由此伸展出短的分枝。珊瑚石直徑小於3.7公釐。生活群體呈黃褐色或黃色。通常生長在波浪衝擊較大的淺水域裡,以水深5公尺以內的淺礁緣處較為常見;廣泛分佈於澎湖群島,尤以白沙鄉和望安鄉珊瑚淺坪的礁緣處所擁有的群體數量最為豐富。
 
腎形盤珊瑚
群體都是由葉片形所組成,有時為扁平或規則褶曲,珊瑚石直徑約1.5至2公釐。通常生長在淺水處礁緣附近,以水濁處較為常見;群體形態複雜,顏色為黃綠色,尤其在群體邊緣往往十分亮麗;此種類在澎湖海域頗為常見。
《甲殼類》 
太平洋槍蝦
額角尖緣有長出2至3根剛毛,體呈淺綠色,細縱條白斑分佈在腹面上,體長約2.5公分。在潮間帶礫石、礁岩灘常可聽到“嗒”“嗒”的巨大聲響,是其利用大螯腳敲擊所發出的聲音。成體可長達3至4公分,以小型無脊椎動物或死亡的動物屍體為食;在澎湖各地礫石或珊瑚碎片的潮間帶均有分佈。
光手滑面蟹
頭胸甲橢圓形,全身以棕褐色為主,有些個體表面有奶油色花紋或塊斑,螯足指節為棕黑色,不可動指節的棕黑色延伸至掌部末緣。棲息於珊瑚礁地區的潮間帶,尤其以石塊下或岩縫中為藏身之所在。頭胸甲寬可達7公分。在澎湖各地珊瑚礁區十分常見。
《棘皮動物類》 
飛白楓海星
體呈灰白色腕肢表面,背面有黑褐色橫帶斑;輻長約10公分,管足細長而且脆弱,少數個體只有4腕。棲息於潮間帶、底質為平坦的沙泥或珊瑚砂底,在非繁殖期也可以見到雄性會攀附在雌性之上,有假交配行為,在澎湖內海潮間帶十分常見。
白棘三列海膽
俗名馬糞海膽,為較大型的海膽,棘刺細短不易傷人。棲息於珊瑚礁區或礁石區,以大型藻類及海草為食是澎湖海域內常見的一種海膽,一般在靠近海岸的淺水域中就可以見到他的蹤跡。經常以管族吸附一些藻類或珊瑚碎片來偽裝自己。生殖線具有高量的蛋白質,可精心調理成一道佳餚,經濟價值相當高。每年四、五月為馬糞海膽生殖線成熟的旺季,本地漁民有專船前往各離島海域捕此種海膽。
長硨磲蛤
為大型的雙殼貝類,殼形較長,黃白色,粗放射肋上有大的鱗片突起,雙殼間有大的足絲孔,殼長可達30公分以上。常棲息於珊瑚礁海域以足絲附著於礁石上,外套膜上有共生藻與其共生,白天有光照時會張開雙殼,使共生藻進行光合作用。由於遭受大量採集,在澎湖海域數量已經不多見。
《貝類 》
高腰蠑螺
貝殼呈高捲帽形,有粗螺肋,殼表色彩有變異,一般為綠褐色,殼口內銀色,口蓋圓凸,殼高約4公分。一般棲息於礁岩岸低潮線以下的淺海底。以藻類為食,早期在澎湖海域產量十分豐富,肉可供食用,也是最具經濟性食用貝類之一。

什麼東西最容易長黴菌在哪個溫度高還低較容易

Emily avatar
By Emily
at 2009-11-04T00:00
什麼東西最容易長黴菌在哪個溫度高還低較容易東西要容易,而且四個以上。謝謝

人口的變遷都聚集在哪

Cara avatar
By Cara
at 2009-11-04T00:00
拜託幫幫我!我要社會變遷ㄉ資料
很急~
人口的統計. 大多都聚集在哪裡.......等!
要有關人口變遷ㄉ都行
Update:
明天要交~
內容越詳細越好

為甚麼吃素可以救地球?

Blanche avatar
By Blanche
at 2009-11-04T00:00
為甚麼吃素可以救地球!!

班上同學之間的問題

Daniel avatar
By Daniel
at 2009-11-04T00:00
我朋友他讀夜校但不過他跟他們班的只有5.6個很好其他的都是幾各很好在一起有的都沒跟他很好也不會跟他打招呼 ...

關於社會學名詞【20點】

Linda avatar
By Linda
at 2009-11-04T00:00
請問關於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
可以提出哪些社會名詞?
或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