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隧車流問題車速是不是要回歸到正常高速公路應該有的100K - 安全駕駛
By Brianna
at 2006-07-10T00:00
at 2006-07-10T00:00
Table of Contents
北宜高速公路沿線不斷亮出「雪山隧道擁塞,駕駛人請改道」的電子看板,駕駛人卻不怕,硬是要走一回。通車滿一個月後,將提出更有效的調控辦法,把雪隧一日通車量降低到三萬四千輛的正常值以內。
車速是不是要回歸到正常高速公路應該有的100 KM/HR ?
這樣在隧道內的總車流是不是會變少?
相同的產生的一氧化碳相對變少?
Update:
假如在隧道內發生緊急事件 火燒車 車禍 ..等
又不能倒退 就算是有5線道 一定百面卡再裡面
那提高到時速100 此時車距 依照道路學理規定中提高到合乎人反應的車距 例如100-120公尺 那整條隧道不但車通順 空氣也好 發生意外 車少也容易控制處理
大家可以將隧道全長除以車距100-120M 來得到 隧道內 共有最大車輛數
Update 2:
提高或保持車拒 本來就是國人開車要加強要項之ㄧ. 提高車距和車速 應該可以減少隧道內車輛總數量 (基於如遇相當大量車流 隧道外塞車比隧道內 來的安全好吧)
至於車速100應該不致於造成壓迫 如果在安全駕駛習慣與規則下使用
Update 3:
同意大家的說法
那無法提高速度之外 有何方法可以改善呢?
如沒回應我就將此主題結束 謝謝大家的意見
車速是不是要回歸到正常高速公路應該有的100 KM/HR ?
這樣在隧道內的總車流是不是會變少?
相同的產生的一氧化碳相對變少?
Update:
假如在隧道內發生緊急事件 火燒車 車禍 ..等
又不能倒退 就算是有5線道 一定百面卡再裡面
那提高到時速100 此時車距 依照道路學理規定中提高到合乎人反應的車距 例如100-120公尺 那整條隧道不但車通順 空氣也好 發生意外 車少也容易控制處理
大家可以將隧道全長除以車距100-120M 來得到 隧道內 共有最大車輛數
Update 2:
提高或保持車拒 本來就是國人開車要加強要項之ㄧ. 提高車距和車速 應該可以減少隧道內車輛總數量 (基於如遇相當大量車流 隧道外塞車比隧道內 來的安全好吧)
至於車速100應該不致於造成壓迫 如果在安全駕駛習慣與規則下使用
Update 3:
同意大家的說法
那無法提高速度之外 有何方法可以改善呢?
如沒回應我就將此主題結束 謝謝大家的意見
Tags:
安全駕駛
All Comments
By Ursula
at 2006-07-10T15:49
at 2006-07-10T15:49
2006-07-13 16:33:46 補充:
你可以試試當一個人處在密避式的空間時候都會有壓迫感的!更何況是在間距那麼小的地方上要放寬速度到100!那真的是太危險了!!所以我想安全還是最重要的!!長隧道在安全上本來就是要很嚴格的喔!!
2006-07-14 17:21:25 補充:
其實很多專家學者都覺得雪山隧道設計的太窄了!兩線道而已!竟然沒有路肩!這樣如果發生危險要救護不就是一大麻煩了呢!不過我想最近會塞車很多也是想要嘗先的旅客!一旦時間久了新鮮感沒了就會回歸正常面的!像最近不就是好很多了呢!!
By Heather
at 2006-07-10T17:58
at 2006-07-10T17:58
因為這條高速公路隧道多又常
假如在隧道內發生緊急事件 火燒車 車禍 ..等等 那後果應該不可想像
全部卡再裡面 又不能倒退 又只有2線 所以這是基於安全考量才會那麼做的
2006-07-12 21:22:08 補充:
那你管制國道5號的總車流量或是隧道內的那其他車輛呢 豈不是塞在交流道畢竟沒有一個辦法是十全十美的 目前大家就只能多多寬容 多點耐心 誰不想趕快到目的地呢??
Related Posts
車禍理賠及和解問題,我擔心對方獅子大開口!!
By Iris
at 2006-05-14T00:00
at 2006-05-14T00:00
請幫我解”統計學”的題目~
By Rebecca
at 2006-04-13T00:00
at 2006-04-13T00:00
由煞車痕判斷我超速,罰單該如何處理?
By Queena
at 2006-03-29T00:00
at 2006-03-29T00:00
一個月前發生車禍, 對方騎摩托車闖紅燈撞到我(開車),
一個月後, 卻收到一張罰單, 上頭列舉我違規事實:
1.限速50km/h 行車速率53km/h(煞�� ...
急(20點)已和解的車禍案,卻收到刑事傳票,,請教該如何處理
By Jacky
at 2006-03-06T00:00
at 2006-03-06T00:00
急!酒駕被傳訊但卻沒說是否緩起訴,是否表示檢察官決定起訴呢?
By Charlotte
at 2006-03-06T00:00
at 2006-03-06T00:00